XX商业广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国环评证乙字第 2709 号 XX现代商业广场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送审 稿) 建设单位: 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 0 一四年四月 2 目录 1.总则 .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编制依据 . 1 1.2.1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条例 . 1 1.2.2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及规划 . 2 1.2.3 有关技术导则与规范 . 3 1.2.4 其它依据 . 3 1.3 评价目的 . 3 1.4 评价因子识别 . 3 1.5 评价专题设置及环评工作重点 . 4 1.6 评价等级和范围 . 4 1.7 评价标 准 . 6 1.7.1 环境质量标准 . 6 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7 1.8 环境保护目标 . 8 2.项目概况 . 10 2.1 拟建项目简介 . 10 2.2 工程建设规模和内容 . 10 2.2.1 工程建设规模 . 10 2.2.2 工程建设内容 . 10 2.3 总图布局 . 12 2.3.1 规划设计理念 . 12 2.3.2 功能布局 . 12 2.4 交通设计 . 13 2.6 辅助工程 . 13 2.6.1 给排水工程 . 14 2.6.2 供电 . 15 2.6.3 供热 . 15 2.6.4 通风、防排烟设计 . 15 2.6.5 绿化工程 . 16 2.7 工程方案 . 17 3.自然 社会环境状况 . 18 3.1 自然环境概况 . 18 3.1.1 项目地理位置 . 18 3.1.2.地形、地质、地貌 . 18 3.1.3 气候、气象 . 19 3.1.5 动植物资源 . 21 3.2 社会环境状况 . 21 3.2.1.行政区划与人口 . 21 3 3.2.2.社会经济概况 . 21 3.2.2 开福区污水厂概况 . 22 4.工程分析 . 24 4.1 施工期工程分析 . 24 4.1.1 施工工序简述 . 24 4.1.2 气型污染源分析 . 24 4.1.3 水型污染源分析 . 25 4.1.4 噪声污染源分析 . 26 4.1.5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分析 . 27 4.1.6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 27 4.1.7 施工期交通影响分析 . 27 4.2 营运期工程分析 . 28 4.2.1 气型污染源分析 . 28 4.2.2 水污染源分析 . 30 4.2.3 主要噪声源 . 31 4.2.4 固体废弃物分析 . 31 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3 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3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33 5.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 5.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35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36 6.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36 6.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37 6.1.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 38 6.1.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40 6.1.5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 40 6.1.6 施 工期其它影响分析 . 41 6.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41 6.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41 6.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 43 6.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 43 6.2.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45 6.2.5 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 45 6.2.6 日照分析 . 46 6.2.7 光污染影响分析 . 46 6.3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 46 6.3.1 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 . 46 6.3.2.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 48 6.4 周边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 49 7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51 4 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51 7.1.1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 51 7.1.2 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 53 7.1.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 53 7.1.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54 7.1.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5 7.1.6 其它环保措施 . 57 7.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 57 7.2.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57 7.2.2 水污染防治措施 . 58 7.2.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59 7.2.4 固废污染防治措 施 . 60 8.选址合理性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62 8.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62 8.2 选址合理性分析 . 62 8.3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63 8.3.1 居住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63 8.3.2 商业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63 8.3.3 综合楼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64 8.3.3 其它设施和出入口布置合理性分析 . 64 9 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 . 65 9.1 施工期清洁生产措施 . 65 9.2 营运期清洁生产措施 . 65 9.3 达标排放 . 66 9.4 总量控制 . 67 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68 10.1 经济效益分析 . 68 10.2 社会效益分析 . 68 10.3 环境损益分析 . 68 10.4 环保投资估算 . 68 11.公众参与 . 70 11.1 公众参与调查目的 . 70 11.2 公众参与范围 . 70 11.3 公众参与方式 . 70 11.3.1 现场公示 . 70 11.3.2 网上公示 . 71 11.3.3 报纸公示 . 71 11.3.4 问卷调查 . 71 11.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72 11.4.1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 . 72 5 11.4.1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73 11.5 公众参与结论 . 74 12.环境管理和监测 . 75 12.1 环境 管理 . 75 12.2 环境监测计划 . 76 12.2.1 施工期监测计划 . 76 12.2.2 营运期监测计划 . 77 12.3 三同时验收 . 77 13.结论与建议 . 78 13.1 项目概况 . 78 13. 2 区域环境现状评价 . 78 13. 3 环境影响分析 . 79 13.4 选址合理性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81 13.5 评价总结论 . 82 13.6 建议和要求 . 82 附件: 附件 1:审批登记表 附件 2:项目委托书 附件 3:项目备案证 附件 4: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 5:控制高度调整文件 附件 6:公众参与表 附图: 附图 1:地理位置图 :附图 2:平面布置图 :附图 3: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图 4:环保目标示意图 附图 5:项目地及环保目标现状图 1.总则 1.1项目由来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7年 9月,注册资金 8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 XX市开福区新码头路 23号。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理念、以服务为宗旨,打造经典、创造品牌,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创造一流企业。 XX现代商业广场项目所在区域位于 XX市北城核心商圈,属于传统的中心区,稀缺的城市价值中心板块 。 地处 XX市 “拓南兴北 ”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享受城市规划利好 。 开福区政府提出 XX商圈构想,大力开发 XX及周边新 河三角洲,并将滨江文化公园和开福寺旅游商贸圈的建设纳入整个 XX大商圈。同时项目所在地位于城市主动脉旁,车流、人流、经济流汇集。 在此背景下,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抓住机遇,启动了 XX现代商业广场项目的房地产开发。经相关部门批准后,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在东北临新码头路,北与摩天轮房地产项目相邻,南临三一大道,西临芙蓉北路,位于 XX波隆立交桥的东北角区域进行此项目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建设单位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 XX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 XX现代 商业广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评导则及相关法规的要求,本所经现场踏勘、调研及监测,收集了项目的相关资料,在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09.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9.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02.28); 5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04.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03.0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2修订, 2012.7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06.29); 2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0.10.28);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号( 2008.10.1);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53号 令( 1998.11.1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 284号 (2000.3.20); 1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号( 2005.12.13);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 9号令 (2011.6.1);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为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令第 21号, 2013.5; 16关于贯彻落实 的若干意见环发 200360号( 2003.4.4); 17关于印发 的通知环发 200628号( 2006.2.14); 18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 19935号文( 1993.8.1); 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2005.7.1); 20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06年 01月 01日; 21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2005.6.1; 22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环发 200156号; 1.2.2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 条例 及规划 1 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XX省人民政府令第 215号( 2007.10.1); 2 XX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2.3.29修正); 3 XX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 2006.9.9); 4中共 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湘发 200614号( 2006.10.27); 5 XX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DB43/023-2005)( 2005.7.1) 6 XX市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长政办发 200512号; 3 7 XX市建设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环评技术规范, XX市环保局 长环发【 2008】 4号 ; 8 关于进一步规划房地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 XX市环境保护局长环函 201197文 ; 9 关于印发城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扬尘污染控制若干规定的通知长环发 201324号, 2013.8.20; 10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XX市人民政府, 2010年修订) 。 1.2.3有关技术导则与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2012.1.1; 2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评估导则( HJ6162011);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2009.4.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环境( HJ/T2.3-1993) 1994.4.1;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2010.4.1;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2011.9.1;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1.2.4 其它依据 1环评委托书; 2环评技术咨询合同; 3 XX现代商业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建设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3评价目的 在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拟建工程在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以及 外环境可能 对本项目 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使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的和谐统一。 从环保的角度论述拟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从工程本身的特点出发,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提供指导,以促进项目建设与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因子识别 项目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见表 1.4-1。 4 表 1.4-1 项目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 类别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水 pH、 DO 、 COD、 BOD5、氨氮、石油类等 COD、 BOD5、 SS、 氨氮、石油类 大气 NO2、 SO2、 PM10 PM10、 TSP 噪声 LeqA LeqA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1.5评价专题设置及环评工作重点 根据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结合工程特点,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题设置如下: 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景观和日照环境影响分析、周边项目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专题。此外,对环境经济损益、环境管理与监测、公众参与、项目选址可行性及平面布局合理性等也将在报告书中予以论述。 本次 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工程分析、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 1.6评价等级和范围 ( 1)环境空气 本工程性质为普通商住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住宅、酒店排放的油烟,以及项目区车辆交通产生的扬尘与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 NO2、 HC, TSP 等。居民和酒店使用的是液化气或天然气,属环保清洁能源。油烟废气 经专业的环保设备处理后通过 排烟通道高空排放,排放量少并呈间歇性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采用通风系统通风,排风口拟设置在绿化 带中和 建筑物外墙 。 本项目的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与环 境敏感目标保持恰当的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的规定导则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 Pmax三 国家标准 地表水 质量 9 类 声环境质量 9 类 0 1 2 3 绿化景观 (17%)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 m2/人 20 10-20 5-10 2 1-2 0.5-1 1.5 物业管理 3 等级 优 较好 一般 较差 公建设施配套 5 等级 完善 较好 一般 较差 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 总计 100 ( 2)评价方法 48 对三级指标逐项确定权重,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权重为 12,环境空气质量权重为 9 等。每个三级指标被划分为 4 类状态,每 1 类别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分值。4 个类别的评分分值凡属等级类的分别 为该级指标权重值的 100%, 75%, 50%和25%计,凡属数值内的,按内插法计分。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值的累计值即为该类型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 ( 3)评价标准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分值分为 4 级,综合评分值在 85 分以上的为“很适宜 ”级,在 7085 分间的为 “适宜 ”级,在 4070 分间的为 “较适宜 ”级,低于40 分的区域为 “不适宜 ”级。综合评价标准见表 6.3-2。 表 6.3-2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得分 85 70-85 40-70 40 生态适宜度 很适宜 适 宜 较适宜 不适宜 对于居住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而言, “很适宜 ”级表示可建花园别墅住宅区, “适宜 ”级表示可建花苑住宅区, “较适宜 ”级表示可建普通型标准住宅区, “不适宜 ”级表示不适合作为新型住宅用地使用。 6.3.2.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本项目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见表 6.3-3。 表 6.3-3 本项目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指标 评价类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权重 单位 A B C D 小计 自然生态指标 (54%) 环境质量(37%) 与工业区位置关系 10 10 35.5 环境空气质量 9 级 6.75 地表水质量 9 类 4.5 声环境质量 9 类 4.5 绿化景观(17%)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 m2/人 6 景观 5 等级 3.75 人文生态指 生活设施 商业网点 5 等级 5 29.5 49 标 (46%) (25%) 幼托及 学校 5 等级 2.5 医院 5 等级 5 文化娱乐设施 5 等级 3.75 人口密度(8%) 人口密度 8 万人/km2 4 综合管理(13%) 建筑 容积率 5 % 1.25 物业管理 3 等级 3 公建设施 配套 5 等级 5 总计 100 63 由表 6.3-3 可知,项目区自然生态类的 6 项指标合计评价分为 35.5(占满分的65.74%),人文生态类的 9 项指标合计评价分为 29.5(占满分的 64.13%)。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总分为 63 分,根据评价标准(表 6.3-2),评定本项目属于 “较适宜 ”级,该居住区的环境生态适宜度可建普通型标准住宅区。 6.4 周边环境对本项 目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东北临新码头路,北与摩天轮房地产项目相邻,南临三一大道,西临芙蓉北路,位于 XX 波隆立交桥的东北角区域。 根据对本项目四周的声环境监测现状值可知,本项目的西、南夜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且监测点位均分布在目前项目空地四周,都位于立交桥下。由于噪声的反射 叠加 作用,波隆立交桥对楼房高层的噪声影响远大于低层。故波隆立交桥对本项目的噪声影响较明显,项目南面和西面相应的楼层将出现明显的超标。如不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将对临街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环评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 1)建设方应当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将窗户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