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执政理论·执政能力建设.docx
执政能力 执政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执政能力 执政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党的十七大召开,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焦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准确把握执政能力、执政理论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 执政能力 执政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 执政,顾名思义,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要履行好执政的职能和责任,除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好的组织体系、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 执政理论 执政是受执政理论指导的。胡锦涛同志指出: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 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主要方面。 ”这样七个有关执政的基执政能力 执政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本范畴,构成了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执政理念 我们党长期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三个代表 ”和 “执政为民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执政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党的执政基础首先是人民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最重要最宝贵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法律基础问题。 执政方略 就是执政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执政,是全局性的根本大事, 当然就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方针和全局性的谋划。 执政体制 从执政的角度来说,政治体制可以称作执政体制。其他体制,多少也与执政有关。而体制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体制与制度共同构成执政的制度框架。 执政方式 用什么样的形式、手段、方法具体执政,效果不一样。当今,管理国家和社会,须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契约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执政资源 办什么事情都要有资源,执政当然也不例外。比如阶级基础,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等。 执政环境 执 政活动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研究和改善执政环境,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理论需要研究执政能力 执政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的一个重要问题。 执政能力建设 从构成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来看,直接影响和决定执政能力的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执政的制度和体制。这是执政能力的基础。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及其效率、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制度和体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便捷,运转得是否顺畅、灵活、高效。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须在制度和体制上下功夫,推进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进程,为党的执政活动搭建一个更为广阔和良好的平台。 二是执政的主体。这是执政能力的直接载体。执政能力,最直接地表现在执政主体的能力和水平上。而主体是指整个执政党。分解开来,既包括党的领导干部,也包括作为组织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因此,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是执政的方式方法。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要深入研究我们的执政方式,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