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站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件) 项 目 名 称 :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评价单位(盖章): XX 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编制日期: 2013 年 11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部 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4 两个路径方案的比较如下: . 1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20 环境质量状况 . 23 评价适用标准 . 3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3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8 环境影响分析 . 44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102 结论与建议 . 108 附图及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登记表 附件 1 关于 确认 2013 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XX 省 110kV 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内容的函 附件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 3 关于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附件 4XX 市城乡规划局关于 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线路路径的函; 附件 5 建设项目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 3 平 面布置图 附图 4 本项目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 5 杆塔一览图; 附图 6 基础一览图; 现场照片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XX 供电局 法人代表 曾伟 联 系 人 郑咏文 通讯地址 XX 省 XX 市清水大道 联系电话 13721566168 传真 邮政编码 563000 建设地点 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均位于 XX 市碧江区 立项审 批部门 XX 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文号 黔重大办 2013 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 改 扩 建 .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m2) 输电线路: 9000 绿化面积 ( m2) 860 总投资 (万元) 8718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51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58%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内容与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和背景 截至 2012年底,碧江区电网最大负荷为 257.02MW,主要由锦江变、喻家坪变、灯塔变、浅滩变等四座 110kV变电站供电,其中,锦江变已过载运行,负载率达到 121.47%;喻家坪变、灯塔变 均已重载运行,负载率分别为 78.65%和76.96%。现有浅滩变主变容量( 10+20) MVA,随着火车站的建设及其周边各大型房产开发进程的加快,浅滩变所在地区正加速发展成为新的城区商住中心区。本工程采用原址重建方式对浅滩 110kV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本工程的实施对满足该片区负荷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电网设备技术装备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 XX 供电局委托 XX 省核工业 辐射测试防护院 (委托 书见附件 2)对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项目开展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编制依据 1、采用的国家标准、规范名称及 编号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9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 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7)国家环境部令第 2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 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 HJ/T2.3-93) ;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 ( 6)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附录)( HJ/T24-1998) ; ( 7)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 ; ( 8)高压架空送电线 、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7349-2002) ; ( 9)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 DL/T691-1999) ; (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函 环办函 2007881 号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 ,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四 、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XX 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以 黔重大办 2013 7 号 文 关于 确认 2013 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XX 省 110kV 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内容的函 对本项目的立项进行了确认, 见附件 1。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 (修正 版 ) 中第一类鼓励类(电网改造及建设) 项目, 符合国家 现行 产业政策。 五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项目的建设内容 ( 1)浅滩 110kV 变电站改造 浅滩 110kV 变电站的建设内容: 在原浅滩 110kV 变电站范围内重建一座全室内变电站, 主变最终规模为 350MVA,本期 250MVA。 110kV 出线:终期4 回,本期 3 回( 2 回至滑石变, 1 回至锦江变), 1 回备用。 10kV 出线:终期36 回,本期 24 回。 10kV 并联电容器 : 终期 326012kVar,本期 226012kVar。10kV 站用变:终期 2200kVA,本期一次建成。 本次环评变电站部分按本期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2)线路工程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工程 滑石变浅滩变回线路,全长约 11.9km,其中新建线路长约 10.4km(单回路架设长约 4.5km,双回路架设长约 5.9km),利用原浅漾线 1# 7#段更 换导线长约 1.5km。 具体如下: 浅滩变出线侧与浅锦线双回共塔约 0.7km,导线采用 JL/G1A 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同塔双回垂直逆向序排列,共设塔基 约 4 基。 利用原浅漾线 1# 7#段更换导线长约 1.5km,导线采用 JRLX/T-185/28 型碳纤维复合 芯 导线 ,导线三角排列,共设塔基 7 基。 新建单回段长约 4.5km,导线采用 JL/G1A 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三角排列,共设塔基 约 24 基。 滑石变灯塔工业园南段与备用线路双回同塔(单侧挂线)长约 5.2km,导线采用 JL/G1A 300/40 型 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三角排列,共设塔基 30 基。 拆除原浅漾线 1# 7#段导线长约 1.5km。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工程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全长约 14.3km,其中单回路架设长约12.0km,双回路架设长约 2.3km。 具体如下: 利用原喻锦线 25# 31#通道与喻锦线双回共塔架设长约 2.3km, 导线采用JL/G1A 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同塔双回垂直逆向序排列,共设塔基 7 基。 新建单回路架设长约 12.0km,导线采用 JL/G1A 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三角 排列,共设塔基 约 61 基。 拆除原喻锦线 25# 33#段杆塔、导线长约 3.0km。 浅漾线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工程 浅滩变漾头变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线路全长约 0.35km。 新建架空线路长约 0.2km, 导线采用 JL/G1A 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三角排列,共设塔基 1 基。 新建电缆线路长约 0.15km, 采用 YJLW03-110/1 400 型 电缆。 本 次环评线路部分按本期建设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3) 通信工程 沿滑浅回 110kV 线路同杆塔新建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形成滑石变浅 滩变通信线路,长约 14.3km。 将原喻锦线 25# 33#段 1 根地线更换为 OPGW光缆,长约 3.0km。 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 4) 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项目情况 滑石 220kV 变电站扩建 2 个 110kV 出线间隔至浅滩变。 滑石 220kV 变电站正在建设中,本工程间隔扩建包括在滑石 220kV 变电站建设内容中, 已在滑石 22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进行了环评,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锦江 110kV 变利用原锦桐线间隔接至漾头水电站。 鉴于 浅漾线 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工程,利用原有锦桐线间隔(现空置), 锦江变不新扩建间隔 ,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项目组成和主要设备选型分别见表 1-1 和表 1-2。 2、工程概况 ( 1)项目组成 表 1-1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项目组成表 名 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改 建 浅滩110kV变电站 主体工程 拆除原变电站 内原有 设施设备和建筑。原址重建一座 主变室 内 布置架空出线变电站。 主变规模:本期 250MVA; 110kV出线本期 3 回; 10kV 出线本期 24回;无功补偿本期 226012kVar。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 线 电 干扰、 噪声 辅助工程 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事故油池( 15m3) 同上 生活污水、 事故油 公用工程 站外道路 20m 同上 噪声、扬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综合楼 同上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绿化 860m2 线路 工程 主体工程 滑石变浅滩变回线路,全长约 11.9km,其中新建线路长约10.4km(单回路架设长约 4.5km,双回路架设长约 5.9km),利用原浅漾线 1# 7# 段更换导线长约1.5km。除浅滩变出线侧与浅锦线双回共塔约 0.7km、滑石变灯塔工业园南段与备用线路双回同塔(单侧挂线)长约 5.2km 外,其余按单回路架设方式。拆除原浅漾线1#、 7#两基铁塔,拆除原浅漾线1# 7#段导线长约 1.5km。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全长约 14.3km,其中单回路架设长约 12.0km,双回路架设长约2.3km。除利用原喻锦线 25# 31#通道与喻锦线双回共塔架设长约2.3km 外,其余按单回路方式架设。拆除原喻锦线 25# 33#段杆 塔、导地线长约 3.0km。 浅滩变漾头变改接入锦江变110kV 线路,线路全长约 0.35km,其中新建架空线路长约 0.2km,新建电缆线路长约 0.15km,采用单回架空 +电缆敷设方式架设。 塔基 和电缆 占地约 9000m2。新建线路均位于 XX 市 境内。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 线 电 干扰、噪声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 活设施 仓储或其它 光纤通信工程 沿滑浅回 110kV 线路同杆塔新建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形成滑石变浅滩变通信线路,长约14.3km。将原喻锦线 25# 33#段 1根地线更换为 OPGW 光缆,长约3.0km。 扬尘、噪声、 生活污水 ( 2)主要设备选型 表 1-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改 建 浅滩 110kV变电站 110kV 主变压器 主变:三相两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主变 型号: SSZ11-110/50 容 量 比: 100/100 额定电压 : 11081.25%/10.5kV 连接 组别: YN, d11 阻抗电压百分比 : Ud%=16 数量: 本期 2 台 110kV 电压级 设备 110kV配电装置选用户内 GIS组合电器。 断路器:断路器开断电流 40kA,额定电流 2000A, 3S热稳定电流 40kA,动稳定电流峰值 100kA; 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额定电流 2000A, 3S 热稳定电流40kA; 电流互感器: 电磁式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采用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10kV 电压 设备 选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内配优质固封式真空断路器。 线路 工程 导 线 JRLX/T-185/28 型碳纤维复合 芯 导线 、 LGJ-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地 线 110kV 滑浅回 :两根均采用 17-11.4-1270-B 镀锌钢绞线 110kV 滑浅回 :一根采用 17-11.4-1270-B 镀锌钢绞线外,另一根采用 OPGW 光缆 浅滩变漾头变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 :两根均采用 17-11.4-1270-B 镀锌钢绞线 绝缘子 耐张串采用双联 120kN 级瓷绝缘子,跳线串采用单联70kN 级瓷绝缘子,悬垂串采用单联 120kN 级复合绝缘子 杆 塔 塔型 导线排列方式 基数 铁塔基础 双回杆塔 1C2W2-Z1 1C2W2-Z2 1C2W2-Z3 垂直逆相序 排列 11 斜柱式基础、掏挖基础、人工挖 1C2W2-J1 1C2W2-J2 1C2W2-J3 1C2W2-J4 1GGD2-SZG3 1GGD2-SJG3 1GGD2-SJG4 孔桩、 现浇混凝 土立柱式基础 单回杆塔 1C1W2-ZM1 1C1W2-ZM3 1C1W2-J1 1C1W2-J2 1C1W2-J3 1C1W2-J4 三角形排列 86 双回杆塔 (单边挂线) 1GGD2-SZG1 1GGD2-SZG2 1GGD2-SJG1 1GGD2-SJG2 1GGD2-SJG4 1C2W2-Z1 1C2W2-Z2 1C2W2-Z3 1C2W2-J1 1C2W2-J2 1C2W2-J3 1C2W2-J4 垂直排列 30 电缆 电缆采用 YJLW03-110/1 400 型 六 、 变电站 选址及总布置合理性分析 1、变电站 根据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供了 110kV 浅滩变电站原站区内两个 具有可比性的拟选站址 , 现做如下比较分析 。 表 1-3 浅滩 110kV 变电站站址方案比较表 站址 方案一 方案二 站址地理位置 横跨于原站区 110kV 配电区、35kV 配电区、生产综合楼区 位于原站 区 35kV 配电区、生产综合楼区 地形地貌 地势呈台阶布置,高差 4.5m 左右 地势平坦,标高 298.9m 线路进、出线情况 进出线方便 进出线方便 站外道路连接条件 由原进站道路引接,引接长度 20m 由原进站道路引接,引接长度 20m 地质条件 站址区域地质稳定,满足建站条件 站址区域地质稳定,满足建站条件 场地处理工程量对比 场 地 平 整 考 虑 土 方 挖 方 量1900m3、岩石挖方量 2900 m3,同时在高低落差处设置 4.5m 高挡土墙 95m。 场地平整需考虑土方挖方量 700 m3,填方量 1400 m3,同时在高 低落差处设置 2m 高挡土墙 80m 场地利用对比 可 再 利 用 的 土 地 平 整 后 约2300m2,且需大量的土、石挖方量进行平整 可再利用的土地约 3060m2,场地平整 综合上表比较情况, 方案二站址地势平坦,挖填方量较少, 施工期大气扬尘、废渣较少,对外 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 因此,推荐采用 方案二 站址。 ( 1)站址合理性分析 新站址位于 原 110kV 浅滩变电站内部 , 原 35kV 配电区。 站址 位于 XX市东太大道东南侧 ,金滩广场西侧,在 XX市花果山和金滩广场之间的小山坡上, 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站址为 工业用地 ,地表 为水泥地面 。站址 不新占 地 , 出线走廊较为开阔。 本变电站的选址具有如下特点: 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飞机场等重要无线电保护设施,地势开阔; 站址附近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生活 饮用水源 保护区、森林公园 等 特殊生态敏感目标 ; 交通条件 较好 ,有利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站址附近无地下矿藏、管线及文物,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 站 址高程满足 50 年一 遇洪水位要求,不受洪水影响 ; 站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没有电磁辐射影响源 。 综上所述,该区域外环境关系、交通、地质、水文因素等条件均较好,满足变电 站 建设 的环保要求。变电站 的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 详见附图 2。 ( 2)变电站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平面布置: 变电站呈矩形布置,以综合楼(配电装置楼)为主轴线,综合楼位于场地中部,四周为环形消防通道,站内主要建筑物有配电装置楼、事故油池等。站内道路可充分满足运输及运行,站区布置简单流畅。 110kV 主变布置于变电站综合楼一楼 ( 上方为天空, 户外布置) , 配电装置为户内 GIS 布置型式, 110kV GIS 设备布置在二楼,采用架空向南出线。 10kV 配电室布置在一楼,采用户内 10kV 移开式成套高压开关柜 ,双列布置。 10kV 电容器室、消弧接地变室也布置在一楼,采用电容器组及消弧接地变装置均采用户内布置方式。在站址内空余地方种植草坪,美化环境。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竖向布置: 站址不受洪水影响。站区场地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场地设计平均标高取为 0.00 m,综合楼室内外高差取 0.30m。 给排水: 本变电站用水 利用原变电站已有的 市政管网供给,能够满足变电站生活和绿化用水,站内消防给水由楼内消防水池泵房加压供水。 本变电站站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内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 原 有 2m3 化粪池 收集 后用作站区绿化施肥 ,不 外排 ;站内雨水、电缆沟内的积水 采用原有排水方式,站内采取有组织排水汇集至站外排水沟。 站区内 新建 事故油池(容量为 15m3),当主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后,变压器油回收利用,少量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不外排。 站区道路 : 站内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宽度为 4.0m, 道 路转弯半径 9m。 绿化 为改善站区环境和运行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站区 除了道路、 综合楼 、沟道外的空地绿化, 宜 种植低草或培植天然草坪类植物为主,定期进行修剪。 站区入口、主要建筑入口附近培植观赏和美化效果好的常绿树 , 站内道路两侧的绿化选择低矮、根系浅的灌木及花草类为主。 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较为合理的 。 2、输电线路工程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由 3 回 输电线路组成 (喻锦线 31# 33#线路改道包含在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工程内 ) ,线路全长 27.25km, 新建杆塔共 127 基,塔基占地面积 8600m2,电缆沟占地面积 400m2。输电线路位于XX 市内 。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及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 2。 ( 1) 线路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尽量避开 XX 市城镇规划区走线; 尽量避开成片居民区 ,少跨房屋; 少占用耕地避开低洼 积水地段; 本工程所经地区多为山区,考虑施工及运行维护方便,线路尽量沿公路附近走线; 尽可能避开林木、绿化区以减少砍伐; 避开地形复杂、基础施工难度大的地段; 避开风景区。 除上所述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运行维护情况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 2) 线路路径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 根据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 本工程滑石变浅滩变回线路路径因通道受系统拟定、规划、房屋限制,路径唯一 ,具体如 下: 滑浅回线路从滑石变南侧间隔向南出线,出线约 500m 后转向西南,至规划中的隧道路后转向南,沿隧道路向南 600m 后,转向西南,出线经打角冲、十里溪、灯塔工业园(经灯塔园区采用钢管杆沿路边走,建筑距离杆塔中心 15m)、芦家洞,继续架空向西至锦江变北侧山头,连接浅漾线路,利用旧杆旧通道至浅滩变。线路全长 11.9km。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 可研 对 滑石变浅滩变回 110kV 线路路径提出了 2 个 具有可比性的 路径方案,现介绍如下: 方案一( 比选 方案), 滑浅回线路从滑石变西南侧间隔向南出线,出线从滑 石变出线经岩牛坉、芭蕉冲、快速路加汽站北侧(已有旧线路从此通过,走旧线路通道)、天子坡、清水塘北侧(跨高速、铁路)、沿高速西侧山上走线,最后改接在现喻锦线上 25#附近(喻家坪侧断开),沿旧线通道进 110kV 浅滩变。线路全长 15.0km。其中新建单回架空线路 12.7km,利旧喻锦线通道新建双回 2.3km。 方案二( 推荐 方案), 滑浅回线从滑石变出线后直接跨快速路至高界坪东侧山、经龙王坡、靑竹庵至清水塘北侧、沿高速西侧山上走线,最后改接在现喻锦线上 25#附近。线路全长 14.3km。新建新路长 12.0km,其中利 旧喻锦线通道新建双回 2.3km。 两个路径方案的比较如下: 表 1-4 线路工程路径方案比较表 线路名称 方案一 方案二 滑石 -浅滩 110kV 回线路 总长 15.0km,估算投资 1430万元 总长 14.3km,估算投资 1291万元 重要交叉跨越 铁路 3 处,高速 2 处,锦江 1处 铁路 3 处,高速 2 处,锦江 1处 ,跨 /钻 110kV 线路 4 处,跨 35kV 线路 2 处,跨 10kV线路 8 处,以及通信线 10 处 跨越 林木 2km 3km 总 投资 (列入比较线路 ) 1455 万元 1331 万元 结论 不推荐 推荐 比较结 果: 通过比较,考虑两方案工程造价、林木砍伐、施工、运行维护条件等情况,本工程线路设计推荐北方案。 从环境角度分析, 方案二路径长度较短,新建塔基较少,投资较低 , 有利于水土保持, 能 相对 降低林木砍伐。 故本环评同意设计推荐方案 。 推荐方案路径如下: 滑浅 回线从滑石变出线后直接跨快速路至高界坪东侧山、经龙王坡、靑竹庵至清水塘北侧、后面路径与方案一一致。沿高速西侧山上走线,最后改接在现喻锦线上 25#附近(喻家坪侧断开),沿旧线通道进 110kV 浅滩变。 新建新路长12.0km,其中利旧喻锦线通道新建双回 2.3km。 浅漾 线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因为本线路太短,路径唯一,具体如下: 浅漾线改接至锦江:起自现浅漾线 7#塔,止于锦江 110kV 变电站 110kV 龙门架。改接线路全长 0.35km,其中新建单回架空线路 0.2km,新建单回电缆线路0.15km。 ( 3)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沿线植被茂盛,对树木采用 高塔 跨越方式。该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区; 线路尽量靠近和利用 既有道路, 以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有利于安全巡视; 选 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 其 长期可靠安全运行 。 线路走线时已避开采石场区域 和 煤矿开采区。 本工程线路路径已取得 XX 市城乡规划局同意意见 ( 附件 4) ; 从环保角度,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合适。 ( 3)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调查了解及收集资料可知,本工程线路主要在山岭和丘陵地区走线。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按 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规范 ( GB50545-2010)规定考虑,见表 1-5。 表 1-5 输电线路导线对地面及交叉跨越物 之间的最小距离一览表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间距 ( m) 备注 1 居民区 7.0 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 2 非居民区 6.0 车辆能到达的房屋稀少地区 3 耐火屋顶建筑物顶部 5.0 4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5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0 6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0 7 110kV 及以下电力线路 3.0 8 通信线路 3.0 9 不通航河流 3.0 表 1-6 电力电缆 对平行及交叉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一览表 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 平行 交叉 控制电缆之间 - 0.5 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 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 0.1 0.5 10kV 以上电力电缆 0.25 0.5 电缆与地下管道 油管或易燃气管道 1 0.5 其他管道 0.5 0.5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 0.6 电缆与公路边 1.0 电缆与排水沟 1.0 电缆与 1kV 以下架空线电杆 1.0 电缆与 1kV 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 4.0 由于 本工程 线路部分位于 XX 市市 区 内,人口、房屋密集, 在设计线路路径时,已尽可能避让 成片 民 房 ,在不能避让的情况下,跨越房屋需保证导线高度 符合规范要求并留足安全距离。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本工程滑浅回线路 跨越民房 6 户, 现场调查,屋顶距离线路最 近处为碧江区金滩街唯爱精品酒店,唯爱精品酒店共 10 层高 30m。 滑浅回 线路 跨越民房 3 户 ,屋顶距离线路最 近处为碧江区千缘酒店西面居民楼,此居民楼共 6 层高 18m。 线路在跨越房屋时已按 110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定( GB50545-2010)规定保留了足够的净空,跨越处线路距屋顶距离均大于 5m,满足要求 。 本工程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1-7。 表 1-7 本项 目交叉跨越情况一览表 被跨越物 滑浅 回 滑浅 回 浅漾线改接入锦江变 110kV 线路 110kV 电力线 1 4 0 35kV 电力线 2 2 0 10kV 电力线 8 8 7 通信线 10 10 8 高速公路 0 2 0 二级以上公路 3 3 铁路 2 1 0 林区 3km 3km 1km 河流 锦江 1 次 锦江 1 次 无 ( 4)林木砍伐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工程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林木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 垂直距离不小于 4.0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 3.5m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 2.0m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城市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4.5m 即可。 据调查,本工程沿线植被较好,对 线路沿线的 树林考虑采用高塔跨越方式。本工程线路建设共砍伐树木约 400 株( 主要为 塔基占地处),多为 灌木 和杂树。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到相关林业部门办理手续后才能进场施工。 七、 清洁生产 原则的符合 性 本项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及确保送电工艺可靠,其 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八 、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项目变电站拟建站址位于原站址内,站址处没有居民居住,不涉及居民拆迁问题。只是拆除站内原有电气设备及部分建筑物。本工程中拆除 的电气设备由建设单位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送到 XX市建筑垃圾处理场。 输电线路在拟定线路时已尽可能避让民房,对影响线路施工、运行维护的房屋实施拆迁,据统计, 滑浅 回 拆迁房屋二处,拆迁面积约 300m2; 滑 浅 回 拆迁房屋二处,拆迁面积约 300m2,拆迁面积总计 600m2。 从后面的 预测可以看到,本工程运行后无环保拆迁。 九 、工程占地情况 本项目变电站占地面积为 3071m2。站址位于 XX 市花果山原 110kV 浅滩变电站内部 ,站址不新占地。 XX110kV 浅滩变增容改造工程 输电线路全长 27.25km,杆塔共 127 基,塔基占地面积 8600m2,电缆沟占地面积 400m2, 塔基、电缆沟占地属永久占地,总占地面积约为 9000m2。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约为 12000m2,紧线场 4 个, 临时占地约为 2000m2,电缆沟施工临时占地约 2000m2,塔基、电缆沟占地主要为旱地、林地。 十 、 运营期工作人员 浅滩 110kV 变电站自动化程度高,正常运营期间 使用原有值班人员 3 人 。 十一 、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 1)变电站 110kV 浅滩变电站 站址位于 XX 市花果山原 110kV 浅滩变电站内部 , 已有进站道路从长城南路支路引接,引接长度为 20m, 交通运输比较 方便。进站道路和 站内主要车行道路面宽 4.5m,进站后 可直通配电综合楼,方便设备的运输和施工。 ( 2)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运输量少,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靠近 现有的 公路,交通运输条件 较好 。 2、 变电站 施工工序 ( 1)变电站 施工工序主要为新建运输道路 ,拆除原有设施, 场 地平整、修建围墙、构筑基础、设备安装、站内附属建筑。施工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生活设施占地。施工周期约需 1 年,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12 人左右,民工 24 人左右。 ( 2)输电线路 施工工序为 拆除线路, 施工便道建设、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施工期需临时占用土地(包括铁塔安装、放紧线通道、修路及施工人员临时建筑等占地)、砍伐少量林木、损坏庄稼、土石方开挖破坏地表等。 施工周期约需 6 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10 人左右,民工 20 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 活动。 十二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8。 表 1-8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变电站 输电线路 合计 架空 地埋电缆 1 占地面积 永久 塔基 hm2 0.3071 0.86 1.2071 电缆沟 hm2 0.0400 临时 塔基施工 hm2 1.2 1.4 紧线场 hm2 0.2 电缆沟施工 hm2 0.2000 合计 hm2 0.3071 2.06 0.2400 2.61 2 挖方 m3 700 1680 400 2780 3 填方 m3 1400 1120 200 2720 5 总弃 /填土量 m3 0/700 560/0 200/0 60/0 6 总建筑面积 m2 2402 7 静态投资 万元 5244 3393 863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1) 原有 110kV 浅滩变电站 110kV 浅滩 变电站 正常运行中 , 未发生过污染事故,运行期间无环保投诉。 本次监测在 110kV 浅滩 变电站 围墙四周和周围两处敏感目标处进行了电磁环境、声环境监 测。经监测可知, 工频电场强度现状值 在 3.3010-3kV/m 至1.231kV/m之间 , 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 5.710-5mT至 1.0110-4mT之间 , 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现状值 在 38.99dB( V/m)至 44.57dB( V/m)之间 ,噪声 昼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在 44.1 dB( A)至 45.5 dB( A)之间 , 夜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在 37.2 dB( A)至 39.8 dB( A)之间 ,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110kV 浅滩 变电站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收集后用作站内绿化,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主变压器事故时产 生的事故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 进行油水分离,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变电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2) 110kV 锦浅、浅漾双回输电线路 本工程 滑石变浅滩变回线路利用原浅漾线 1# 7#段更换导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