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I国环评证甲字 第1051号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四年二月IIIIIIVI目 录1前言.11.1 项目特点及由来.11.2 评价工作程序.11.3 主要环境问题.31.4 主要结论.42总论.52.1 评价目的.52.2 编制依据.52.3 内容及评价重点.82.4 评价工作等级.92.5 评价范围.102.6 环境保护目标.102.7 评价执行标准.132.8 评价预测时段.152.9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63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93.1 项目基本情况与地理位置.193.2 道路沿线现况.193.3 项目建设的意义.203.4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213.5 主要技术指标.213.6 交通量预测.223.7 工程概况.223.8 征地拆迁及工程土方数量.263.9 施工工艺.273.10 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283.1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283.12 污染源分析与源强估算.30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5II4.1 自然环境概况.354.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7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8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4.5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34.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34.7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6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85.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85.2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25.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45.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555.5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75.6 声环境影响评价.715.7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25.8 景观影响分析.836环境风险评价.856.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856.2 风险识别.856.3 风险评价.856.4 风险事故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867公众参与.897.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897.2 公众参与对象.897.3 参与方式和调查内容.897.4 咨询意见.967.5 公众意见采纳说明.977.6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988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经济论证.1008.1 工程设计环保要求.100III8.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008.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018.4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028.5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048.6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058.7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058.8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1108.9环保投资估算.1109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1139.1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1139.2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113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810.1分析方法.11810.2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分析.11811综合结论.12111.1项目概况.12111.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111.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111.4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111.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12211.6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211.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311.8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2311.9环境管理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2411.10工程环境可行性.124IV附 件附件一:本项目“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验收表附件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附件三:关于本项目水土保持报告的批复附件四: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本项目的预审告知单-环保附件五: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六:本项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 图附图一:本项目路线走向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前言11前言1.1 项目特点及由来规划中东路位于北京市北部地区,介于北五环与北六环之间,道路向西与八达岭高速相接,向东与京承高速、李天高速相接,沿线途径海淀区、昌平区及朝阳区,道路全长约13 k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是市中心城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承担着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部分过境交通及疏解地方交通的重要功能。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为新建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道路规划红线宽50 m,设计速度60 km/h。项目西起建中路(桩号:0+000),东至建立路(桩号:1+853.26),全长1853.26米,项目总投资2936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T城市交通设施”中“2、道路”的“新建、扩建”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类别。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进行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工作。2013年6月,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工程的有关资料,对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沿线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调研,并委托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编制了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采取了网上公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的征求了公众意见。1.2 评价工作程序1.2.1 评价方法本项目为线性开发项目,影响面广,敏感点较少。本评价采用“以点和代表性区段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评价方法。评价中社会环境、生活质量的评述主要采用调查分析对比方法,营运期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营运期的交通噪声采用模式分析计算法;生态环境评价主要采用调查、类比和分析法进行。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前言21.2.2 评价技术路线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占用土地引起的环境影响减少耕地拆迁安置破坏原有自然环境改变水文状况破坏农业环境 施工期环境影响填、挖方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破坏 废弃物和尘土污染施工噪声防洪有害物逸漏污染 营运期环境影响交通噪声环境空气污染路(桥)面径流污染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逸漏风险防洪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筛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公众参与调查II环境现状监测 评价任务的提出现场踏勘调研生态环境动植物生境破坏农业生态土地占用绿地恢复补偿土地利用有肥力土层保护特殊生态敏感区影响 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发生区域、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工程水土保持效果 水环境桥涵施工影响路(桥)面径流灌溉格局污染风险分析交通工程设施生活污水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TSPNO2 声环境环境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 社会环境城镇规划拆迁安置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种类、活动规律、保护级别农业区划、植被状况土壤种类 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现状流失类型侵蚀模数现治理措施等水土保持规划 水环境沿线河流水系水功能区划水文水质现状水环境污染源 环境空气气象特征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敏感点分布及类型 声环境环境质量现状现有噪声源分布及类型噪声敏感点分布及类型 社会环境资源开发条件生活质量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环境对策及损益分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预测模式环评执行标准公众参与公示I公众参与调查与反馈II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前言31.3 主要环境问题1.3.1 废气施工期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土石方开挖、围墙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及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路面摊铺产生的沥青烟以及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营运期主要为过往车辆的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车辆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2和THC,对沿线两侧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3.2 废水施工期主要为因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营运期对附近水体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1.3.3 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由施工作业机械产生;营运期车辆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敏感点均有噪声超标的现象,本工程营运后,根据不同路段营运中期的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拟建道路200 m范围内噪声值仍不能满足1类区标准,因此建议该区域范围内,首排不应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及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的影响。若在控制距离内建声敏感建筑物时,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则需按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的要求,采取建筑物隔声围护,以使室内声环境满足相应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1.3.4 固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等永久弃渣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源于运输车辆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洒落的运载物及乘客丢弃的物品。1.3.5 社会环境规划道路附近无现况路,沿线涉及拆迁,并要占用一定量荒地,施工期可能造成部分相邻路段交通不畅,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结束后,该地区的交通通行能力会得到加强,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会转为积极影响。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前言41.4 主要结论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在建设的同时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可得到有效防治、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能够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因此,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应环保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项目是可行的。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总论52 总论2.1 评价目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如下:1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与分析,了解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2对公路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3通过公众参与,让沿线居民参与到项目的选线和论证中来,使项目的选线更加民主、科学,避免因征地和噪声影响留下隐患。引导公众参与到项目施工期、营运期内环境保护工作监督之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宣传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政策的作用。4根据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目的。5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2 编制依据2.2.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8);(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8);(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总论6(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1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2);(1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6);(2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 2000 38号(2000.11);(2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2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3.18);(2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5)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电20041号文);(26)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164号);(27)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28)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24号);(29)“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通部交环发2004314号文);(3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31)“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84号)。2.2.2 北京市地方环保法规昌平区中东路(建中路建立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总论7(1)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5.22);(2)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3)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水利工程名称代码(DB11/T55-2002);(4)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5)北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使用区域划分(2006)(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07.1);(6)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7)“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同意昌平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调整结果的函”(京环保控字200425号)。2.2.3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12)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