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垃圾转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编号: XY2014-01-18W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甲山道口垃圾转运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XX 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国 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XX 市 XX 区甲山道口垃圾转运站项目环评修改说明 1、 完善项目地块生态环境描述(修改见 P12);补充项目实际的实施情况(修改见 P3); P12 补充项目与主干道和铁路的距离(修改见 P12) ;完善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内容(修改: P10); 2、补充喷雾除臭药剂用量,核实项目恶臭源强、完善恶臭影响分析及其防治措施(修改见 P24-26); P26 核实卫生防护距离( P26 已核实); P27 核实冲洗废水处理方式( P16 已核实);核实渗滤液工艺流程图,完善渗滤液排放去向可行性分析 (修改 P30,已核实渗滤液工艺流程图; P31 已完善渗滤液排放去向可行性分析 ); 3、结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进行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修改见 P34); 4、补充垃圾和渗滤液从转运站到山口垃圾填埋场的运输路线环境影响分析(修改见 P32-33); 5、补充完善附图 1、附图 3(已修改,见附图 1、 3)。 目 录 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 1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6 3 环境质量状况 . 10 4 评价适用标准 . 14 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7 6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 放情况 . 21 7 环境影响分析 . 23 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6 9 结论和建议 . 38 附图 : 附图 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平面布置图 附图 3 噪声监测布点图 附图 4 敏感点分布图 附图 5 项目与 XX 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关系图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关于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 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附件 4 监测报告及监测资质认定 附件 5 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附件 6 业主确认书 1 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甲山道口垃圾转运站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刘军秀 联系人 赵懋林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骝马山 1 号 1 栋 联系电话 13707839877 传真 邮政编码 541003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市发改行审字201322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N802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0 总投资(万元) 279.0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279.0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100 评价经费 (万元) 2.5 预期投产日 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 XX 市 XX 区居住人口较多,商业店面也是数不胜数;而且,西山公园、芦笛岩等有名的风景区坐落于 XX 区。因此,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以及各景区产生的垃圾量较多。经过调查可知, XX 区的垃圾收集系统不够完善,垃圾转运站甚少,环卫工人不足,且环卫工人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垃圾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至垃圾转运站处理。由于人手不足和运输路途遥远,使得区域每天产生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影响区域环境卫生和景观。甲山村居住人口较多,垃圾产生量较大,但垃圾收集系统欠佳。为了 改善甲山村及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解决垃圾队人们生产生活和周边环境的危害,消除垃圾污染隐患,项目业主决定建设 XX 市 XX 区甲山道口垃圾转运站。 2011 年 4 月国家环保部、财政部将广西列入第二批 “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 ”,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 2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同时也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本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垃圾转运设备、给排水、配电工程、道路硬化以及绿化工程等。 垃圾车将垃圾倒入压缩机的料槽,垂直压缩机将垃圾进行压实脱水,被压实的垃圾由密闭式 垃圾转运车辆运至 XX 市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 。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400m2,总建筑面积为 300m2,绿化面积为 40m2。 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 253 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 2 号令), 项目属 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 9.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故 本次评价类别确定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受 XX 市 XX 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我单位承接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环评人员对厂址周围环境概况、工程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相关部门审批。 2、项目基本概况 ( 1)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甲山道口垃圾转运站项目 ( 2)建设单位: XX 市 XX 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 责任公司 ( 3)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 ( 4)项目性质: 新建 ( 5)项目总投资: 279.03 万元 ( 6)建设规模、内容: 项目采用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工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垃圾压缩车间及管理用房建筑安装工程、污水收集池及配套的垃圾转运设备、给排水、配电工程、道路硬化、绿化工程等。本项目建设规模如下: 拟建总用地面积 400m2 其中:地块建筑占地面积 300m2 3 绿化占地面积 40m2 其它占地面积 60m2 总建筑面积 300m2 其中:垃圾压缩车间 200m2 配套设施用房 50m2 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用房 50m2 垃圾转运站项目设计规模为 80t/d,年转运规模为 29200吨 ,运至 XX市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 ( 7)服务范围 本工程的服务范围主要为 XX 区中心城区及甲山路沿线。 3、施工进度 表 1-1 本项目工程进度表 序号 项目进度内容 时间 1 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设计工作 编制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 2013 年 5 月 2013 年 10 月 初步设计及审查 施工图设计 项目招标 施工报建 2 建设阶段 土建施工 2013 年 10 月 2014 年 4 月 土建装修、设备安装 本项目已完成 垃圾压缩车间 、 管理用房 、 污水收集池 、 给排水 和 配电工程 的建设, 道路硬化 、 绿化工程 、垃圾压缩设备、 喷淋除臭系统 等也已经完成 。 4、主要设备 主要垃圾压缩转运设备见下表: 表 1-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垃圾压缩机总成 1 套 2 倾翻式对斗 1 套 3 箱体移动锁紧、分离机构 1 套 4 车箱可卸式垃圾转运装置 1 套 5 前装后卸式垃圾压缩车箱 1 套 6 液压系统 1 套 7 电气控制和操纵系统 1 套 4 8 高压 清洗机 1 套 9 喷淋除臭系统 1 套 5、 给排水工程设计 ( 1)给水工程 项目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从周边道路市政干管接入供应生活、生产、消防及其他用水,在各区域内部埋设 PE100 管,供建筑物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接入。给水管材料按照经济性、实用性的原则选取。 ( 2)雨、污水工程 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污水管敷设在场区的道路下 ,管径为 HDPE200, 生活污水收集 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内。冲洗废水 和 垃圾渗滤液经收集后运至 XX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 。 项目现状雨水按地势就近排自附近的雨水管网内 中。雨水管布置在场站道路下,采用 HDPE 管,承插接头,管径为 DN200。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管网中。 6、 供电工程 根据项目电负荷的性质和用电要求,本项目采用单回路市政电源供电模式,供电回路从市政供电网络高压馈电线路引入,经变电房降压后,通过配电房低压配电柜、低压电力电缆分别引至各功能区。 垃圾转运站配电电压为 380/220V,采用 TNS系统配电,工作零线( N)和接地保护线( PE)自低压开关柜开始分开,不再相连。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动力负荷以及其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系 统则采用树干式配电。为保证停电时能继续其转运功能,在压缩车间动力配电箱设双电源自投自复。 7、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垃圾运输车驾驶员 2人,专业保洁人员 10人,操作管理人员 4人。 全年工作日为 365天; 项目每天工作制度为两班倒,每班工作人员为 8人,工作时间为8小时 。 8、 项目周边概况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环城西二路西侧。项目周围大部分为居民区;垃圾站东面临界为环城西二路; 南面为环城西二路, 123m 处为西凤装饰材料大市场及居民楼,甲山道口(环城西二路与甲山路交汇)位于项目南面 82m 处;西面临界为通车小巷, 5m 处为湘桂铁路 外围护栏, 16m 处为湘桂铁路, 32m 处为甲山村居民房 ;北面为犁头山。 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大致如下: 1、水污染源 评价区内的水污染源主要是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雨、污管网敷设贯通,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经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至北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排至桃花江,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污染源 评价区内位于市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 居民厨房和餐饮业产生的厨房油烟、汽车尾气;居民厨房和餐饮业厨房均设有油烟净化器,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汽车安装有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尾气量少;且 XX 市区绿化程度高,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净化。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 ,市区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3、噪声污染源 本项目位于市区,周边环境状况较为复杂;周边居民区和商业混杂;项目东面临界为环城西二路;西面临界为通车小巷, 16m 处为湘桂铁路 ;居民日常生活 、商业营运以及过往车辆会产生噪声污染,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一般。 4、固体废弃物污染 项目位于市区,区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店铺产生的商业垃圾等;项目周边已建成垃圾回收系统,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商业垃圾均由环卫部门每天收集清运,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 评价区域位于市区,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6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地理位置: XX 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在建的 贵广高速铁路 横穿全境,有 321 、 322 、 323 三条国道穿过。东经 10936至 11129、北纬 2415至 2623, 平均海拔 150 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 柳州市 、 来宾市 相连,南、东南面与 梧州市 、 贺州 市相连。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北部。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环城西二路西侧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地形、地貌: XX 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台地。是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 (岩溶 )盆地中。岩溶峰林地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 4.5 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 5 个土类, 14 个亚类, 36 个土属, 89 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水文地质: XX 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 洛青江、浔江、资江 5 条江,另有汇水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 65 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 403.81 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 270 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 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 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气候、气象: XX 地处低纬,属中 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无霜期 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 18.9 。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8 , 1 月最冷,月平均气温 5.8 。年平均无霜期 309 天, 年平均降雨量 1949.5 毫米。平均蒸发量 1490 1905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3 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 风速 为 2.2 2.7 米 /秒。年平均日照时数 为 1670 小时。平均气压为 994.9 百帕。 7 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土壤: XX 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 红壤 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 为 4.5 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 石灰土 、紫色土、冲击土、 水稻 土等 5 个土类, 14 个亚类,36 个土属, 89 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 林业 生产。 动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XX 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 1593 种,隶属 60 目 295 科。陆栖脊椎动物有 400 多种,其中有 云豹 、黄腹角稚、 穿山甲 、 果子狸 等;水生物有 144 种,有珍贵的 娃娃鱼 、 鳗鲡 等。 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 1000 多种,包括 银杉 、 银杏 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 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 桂花 是 XX 市的 市花 。林业主产杉木和 毛竹 , 1全市森林面积 121.56 万公顷,森林储蓄量 3774.42 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 40 余万立方米、毛竹 1600 多万根。 矿产资源: XX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 赤铁矿 、 黄铁矿 、 褐铁矿 、 铅 、 锌 、 锡 、钨 、铝、铌、钽、锰、滑石、 重晶石 、萤 石、 花岗石 、 石灰石 、 大理石 等 40 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 30 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 36 种矿产中, XX 占 17 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 XX 境内河流密布,有 漓江 、 湘江 、 洛清江 、 浔江 、 资江 5 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 65 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 403.81 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 270 万千瓦,可开发量为 107 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 全州天湖 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旅游资源: XX 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属典型的 “喀斯特 ”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 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 “XX 山水甲天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 象鼻山 、伏波山 、 南溪山 、 尧山 、 独 XX、 七星岩 、 芦笛岩 、甑皮岩、 冠岩 、明代王城、 榕湖 、杉湖等。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行政区划及人口: XX 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市辖五个城区 12 个县,即 XX、叠彩、高新(七星)、象山、雁山区和临桂、灵川、兴安、全州、灌阳、资源、永福、阳朔、荔浦、平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全市总人口 493.8 万人。总面积 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人口 72 万人。 经济结构: XX 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492.05 亿元,增长 13.3%。农业增加值 274.51亿元,增长 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94.81 亿元,增长 24.5%;第三产业增加值 522.60亿元,增长 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62.40 亿元,增长 28.2%。组织财政收入 163.56亿元,增长 15.2%。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053.15 亿元,增长 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00 元,增长 12.2%;农民人均纯收入 7328 元,增长 15.9%。城镇化率达 41.8%。主要经济 指标增幅好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区前列。 农业: 农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农业 “示范市 ”建设加快推进。农户 “万元增收工程 ”全面实施,桂阳公路百里金桔等 6 条万元增收示范带初具规模;扎实开展 “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 ”示范工程活动,粮食总产增幅提升 2.9 个百分点,连续 9 年增产;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0%以上,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区前列。林下经济产值 32.68 亿元,增长 44.6%。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广,自治区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达 10 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 234.41 亿元,直接带动 13.36 万农户增收。获得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总数位居全区第一, “XX休闲农业四季游 ”入选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 12 年来新高,全区钱粮双增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成功承办广西第三届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 工业: 工业增速加快质量提高。全部工业总产值 1821.59 亿元、增加值 583.03 亿元,分别增长 22.6%、 19.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58.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538.26亿 元,增长 45.3%。实施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 178 项,占实施工业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增长 16.3%;实施新兴产业项目 59 项,增长 63.8%。 “抓大壮小扶微 ”工程有效实施。新增产值 10 亿元以上企业 5 家、亿元以上企业 70 家、规模以上企业 49 家。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为全国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发放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额度位居全 9 区前列,新增各类微型企业 2085 家,增长 80%。 旅游资源: XX 世界旅游城建设全面推进。核心区新开工及续建项目 67 项,完成投资 46.87 亿元,增长 42.9%。临桂大道等 7 条道路建成通车 ,新区路网逐步成型;西二环路临桂段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连接新区老城新的快速通道基本形成;水系及园林绿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创业大厦、 “一院两馆 ”、报业大厦、建设大厦等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新区整体形象进一步彰显。临苏产业带加快建设。九美桥时尚园、国际足球文化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加紧实施,保利文化产业园、国奥凤凰体育休闲旅游区等项目成功引进,产城互动不断增强。 社会文化教育事业: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深入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 率达 95%,高校各项建设成效显著。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参加自治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成功承办和举办 XX 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 XX 市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体育赛事。诚信计生提质扩面持续深入,我市首创的诚信计生模式已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在全区推广。 交通通讯: XX 市实现了通讯持续、快速、健康 的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加强,数据通讯业务迅速发展。 XX 市及到各县的主要光缆已经形成环路。该项目周边的光缆线路、电信电缆的宽带网络,移动、联通的 信息网覆盖面都以完善,配套设施齐全。 10 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保护局网上的 XX 市空气质量周报数据得知, 2013 年 12 月 20 日至12 月 26 日这段时间内,除了八中监测点的空气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 XX 市区的其他各个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XX 市空气质量周报具体数据见表: 表 3-1 XX 市空气质量各监测点监测结果 监测点 空气污染分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 API)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量级别 电子科大尧山校区 30 13 76 76 二级 监测站 53 25 98 98 可吸入颗粒物 二级 龙隐路小学 48 18 93 93 可吸入颗粒物 二级 八中 50 25 105 105 可吸入颗粒物 三级 城区综合结果 51 23 99 99 可吸入颗粒物 二级 参照 XX 市空气质量周报数据可知,城区的 空气质量 综合结果达到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城区 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本项目位于 XX 市区内 。虽然项目 周围多为商业区、居民住宅区 和 交通要道 ;但根据现场勘察,项目周围道路两侧绿化程度较高;且项目北面为 犁头山 ,植被覆盖率高;植被对空气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来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和粉尘、周边居民和商业区产生的厨房油烟等废气,经过植物吸收后得到净化。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调查,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无地表水体。 根据 XX 市环境保护局公布 2012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桃花江 各项监测指标的达标率为 100%,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 11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岩溶裂隙水和岩溶水。孔隙水赋存于土层的孔隙中,地下水位、水量变化受气候影响较大,动态不稳定,水位年变幅位 1 3m。静止水位埋深一般与最近的鱼塘水或者其他地表水水位标高较一致。岩溶裂隙水和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之下的灰岩中的溶洞、溶隙及各种岩溶孔洞中。 评价范围内村庄及居住区生活水源均为自来水。评价范围内不存在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 下水源等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它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该地下水水质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B/T14848-93) III 类水质标准。 4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委托监测单位于 2013 年 12 月 23 日和 12 月 24日于项目区周围监测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现状。 ( 1)监测点位 项目噪声监测共设置 5 个监测点: 表 3-2 声环境监测布点情况 监测点编号 名称 监测点位 1# 项目东面场界外 1m 处 环境噪声 2# 项目南面场界外 1m 处 环境噪声 3# 项目西面厂界外 1m 处 环 境噪声 4# 项目北面场界外 1m 处 环境噪声 5# 项目东面 49m 处的理想岭域小区 敏感点噪声 ( 2)监测时段 2013 年 12 月 23 日和 12 月 24 日昼间及夜间各一次。 ( 3)评价方法 以等效 A 声级 Leq 作评价量,评价方法采用监测值与评价标准值直接比较法。 ( 4)评价结果 12 表 3-3 声环境质量监测一览表 单位: dB(A) 监测时间 测点名称 监测值 Leq dB( A)及达标情况评价 昼间 执行标准 超标值 夜间 执行标准 超标值 12 月 23日 1#项目 东面场界外 1m 处 68.9 4a 类( 70) 0 55.6 4a 类( 55) 0.6 2#项目南面场界外 1m 处 68.5 4b 类( 70) 0 54.2 4b 类( 60) 0 3#项目西面厂界外 1m 处 68.3 4b 类( 70) 0 53.8 4b 类( 60) 0 4#项目北面场界外 1m 处 66.6 4b 类( 70) 0 5 .1 4b 类( 60) 0 5#项目东面 49m 处的理想岭域小区 54.7 2 类( 60) 0 44.1 2 类( 50) 0 12 月 24日 1#项目东面场界外 1m 处 69.2 4a 类( 70) 0 55.4 4a 类( 55) 0.4 2#项目南面场界外 1m 处 68.7 4b 类( 70) 0 54.0 4b 类( 60) 0 3#项目西面厂界外 1m 处 68.5 4b 类( 70) 0 53.7 4b 类( 60) 0 4#项目北面场界外 1m 处 66.3 4b 类( 70) 0 53.2 4b 类( 60) 0 5#项目东面 49m 的理想岭域小区 55.0 2 类( 60) 0 44.5 2 类( 50) 0 本项目距离城市主干道和铁路较近, 分别为 2m 和 9m; 项目 南面 、 西面 和 北面 场界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b 类标准,东面 场界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 从表 3-3 可见,晚上大型车辆来往较多,受交通噪声的影响, 1#监测点的环境噪声值略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标准 ; 2#、 3#和 4#监测点靠近铁路干线,受铁路噪声的影响,该监测点的环境噪声值也较高,但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b 类标准要求; 5#监测点位于理想岭域小区内,该监测点的噪声监测值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因此,项 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5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甲山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东北侧、环城西二路西侧 ( XX市区 范围内) , 项目所处区域已经完全处于人类开发活动范围内 。 项目用地原为 荒地 ,项目建成后已对站区周边进行了绿化, 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植被主要有绿化用的灌木、草皮等,评价区内无珍稀植物。 项目建成后,结合周边景观环境,对站区周围进行了绿化,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恢复;但 项目所在地人类活动频繁,基本无野生动物。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 ,生态环境一般。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 护级别): 项目建成投产运营后,本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产生生活垃圾、冲洗废水、垃圾渗滤液、扬尘及恶臭、设备及车辆噪声。 结合评价区环境功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项目周边居民区的工作、生活不受损害和影响。 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级别如下: ( 1)空气环境:项目所在地的 2 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 2)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 2 类功能区,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 4a 和 4b 类标准 。 项目四周多为居民房,项目主要环境 保护目标见表 3-4。 表 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敏感点 相对位置 距离( m) 保护规模 保护目标 1 理想岭域小区 东面 49 978 人 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声环境质量:小区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环城西二路一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标准 2 甲山村 居民 西面 32 2780 人 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居民区内声环境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湘桂铁路一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b 类标准 14 4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SO2 、 NO2 、 PM10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NH3、 H2S 执行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中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 。 污 染 物 名 称 取 值 时 间 浓 度 限 值 SO2 日均值 60m/m3 小时值 150m/m3 NO2 日均值 40m/m3 小时 值 80m/m3 PM10 日均值 70m/m3 小时值 150m/m3 NOx 日均值 200m/m3 小时值 300m/m3 NH3 一次浓度最高值 0.2mg/m3 H2S 一次浓度最高值 0.01mg/m3 2、声环境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类 别 等效声级 Leq 昼 间 夜 间 2 类 dB( A) 60 50 4a 类 dB( A) 70 55 4b 类 dB( A) 70 60 3、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指标 pH 值 (无量纲) 溶解氧 ( mg/L) 悬浮物( mg/L) 氨氮 ( mg/L) 化学需氧 量( mg/L) 生化需氧 量( mg/L) 粪大肠菌 群 (个 /L) 标准限值 6 9 5 30 1.0 20 4 10000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施工期: 建筑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时段 昼间 夜间 标准限值 dB( A) 70dB( A) 55dB( A)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周界外监测点 TSP 浓度 1.0mg/m3; 2、 营运期: 15 ( 1)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周界外监测点 TSP 浓度 1.0mg/m3; ( 2) 臭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93)二级标准,污染物厂界浓度:氨 1.5 mg/m3、硫化氢 0.06 mg/m3、臭气浓度 20。 ( 3) 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厂界外环境功能 区类别为 2 类的标准:昼间 LAeq60 dB( A) ,夜间 LAeq50 dB( A) 。 ( 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出水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中的“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限值”。 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限值 序号 控制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1 色度(稀释倍数) 4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2 化学需氧量( CODCr)( mg/L) 10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3 生化需氧量( BOD5)( mg/L) 3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4 悬浮物 ( mg/L) 3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5 总氮 ( mg/L) 4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6 氨氮 ( mg/L) 25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7 总磷 ( mg/L) 3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8 粪大肠菌群数(个 /L) 10000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9 总汞 ( mg/L) 0.001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0 总镉 ( mg/L) 0.01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1 总铬 ( mg/L) 0.1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2 六价铬 ( mg/L) 0.05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3 总砷 ( mg/L) 0.1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4 总铅 ( mg/L) 0.1 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16 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和 冲洗废水通过专车运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本项目无需另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17 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