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供电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HK2013059HP-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 郑州市区110千伏京广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1月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环境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修改检索表 序号 修改意见内容 改后页码 修改内容简要说明 1 细化调查站址及线路周围现状居住区、学校、单位等敏感点分布情况,结合区域规划建设内容,补充完善项目近距离环境敏感点公众参与调查 P57、 附图 6已细化调查站址及线路周围现状居住区、学校、单位等敏感点分布情况,补充完善了项目近距离环境敏感点公众参与调查 2 细化配套输电线路施工方式、开挖深度等参数,完善施工扬尘、噪声防治措施;根据变电站规模及建设内容,选取合适的类比监测资料,完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P8、P29P30、P34P39 已增加线路施工方式及开挖深度等参数,完善了施工扬尘及噪声防治措施,并选取了合适的类比资料,完善了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3 根据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提出平面布置等优化方案 P62 已补充优化变电站平面布置的措施 4 补充完善与本工程有关的现有变电站的环保手续 P12、附件11 已补充完善 5 细化项目环保措施,完善项目环保投资及环保验收一览表 P9、P63P64 已细化并完善环保措施一览表、环保投资及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郑州市区110千伏京广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法人代表 王工 联系人 朱工通讯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9号联系电话 0371-68808064 传真 0371-68808371 邮政编码 450006建设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立项审批部门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 3205 绿化面积(平方米) 680静态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6评价经费(万元) 4.0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工程内容及规模1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为了满足二七供电区内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缓解区域内110kV供电压力,改善10kV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建设郑州市区110kV京广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十分必要的。2 工程进展情况及环评工作过程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委托(附件1),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于2013年11月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资料,并委托某单位进行了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的现状监测。在现场踏勘、调查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制定了环境保护措施,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区110千伏京广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报请审批。33 编制依据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日起施行);(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起实行);(9)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997,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1999年3月18日起施行);(1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1月7日施行);(1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发1996第31号文,1996年8月3日起施行);(14)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2011年4月20日起施行);(15)关于印发郑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郑政办2011第82号文,2011年11月14日起施行)。(1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8日起施行);(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起施行);(18)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42012131号,2012年10月29日起施行)。(19)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201318号,2013年4月17日起施行)。3.2 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4)高压交流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5)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1998);(9)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0)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3.3 评价因子及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以站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重点为围墙外100m范围内。2)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围墙外2000m区域内,重点评价变电站围墙外100m的范围。3)声环境变电站围墙外200m范围内。4)生态环境变电站围墙外300m范围内,重点为本工程直接扰动区域。3.4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郑州市二七区环境保护局郑州市区110千伏京广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附件2),本工程执行如下标准:1.声环境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功能区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1类、2类、4a类及4b类声环境功能区。1)变电站: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5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位于铁路路间区两侧范围内(路间区外50m)执行4b类标准;220kV耿河变电站南侧、西侧及北侧执行1类标准,东侧位于交通干线两侧范围内(兴华街两侧为20m)执行4a类标准;耿河变电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执行1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两侧范围内(兴华街两侧20m)执行4a类标准。2)输电线路:京广路东侧区域: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两侧范围内(碧云路两侧20m、京广路东侧30m)执行4a类标准。京广路西侧区域: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执行1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两侧范围内(兴华街两侧20m、陇海路两侧25m、京广路西侧30m)执行4a类标准。2.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执行标准值参见表1。表1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项目 评价标准 标准来源工频电场 居民区4kV/m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工频磁场 居民区0.1mT无线电干扰 110kV电缆线路20m处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V/m);110kV京广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V/m);220kV耿河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为53dB(V/m)。(频率均为0.5MHz)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2.噪声运行期110kV京广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位于铁路路间区两侧范围内(路间区外50m)执行4类标准;运行期220kV耿河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范围内(兴华街两侧20m) 6执行 4 类标准限制要求。 总量控制指标 不涉及总量控制标准。 4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 110kV 京广变电站、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和 220kV 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为 3205 ,绿化面积为 680 。其项目组成见表 2。 表2 项目规模及环评工作范围 项目 建设规模及内容 评价工作范围界定 110kV 京广变电站 终期规模: 3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3回,无功补偿容量 3( 4+6) MVar。 本期规模: 2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2回,无功补偿容量 2( 4+6) MVar 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一期项目投产后先进行一期的竣工验收 配套 110kV输电线路 新建京广变至耿河变 110kV 双回电缆线路, 线路路径长度 3.72km。采用电缆隧道敷设和电缆排管敷设。其中耿河变电站内电缆长度0.08km,京广变电站内电缆长度 0.06km,新建电缆隧道 0.21km,利用已建电缆隧道长度0.33 km,新建电缆排管长度 0.44 km,利用已建和在建电缆排管长度 2.6 km。 线路全部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境内 地下电缆位于市政电缆排管中, 并且导线外层有金属护套、 PVC(或 PE)外护套等,对外环境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影响很小。因此本次对于地下电缆进行简要分析 220kV 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 220kV 耿河变电站扩建 110kV 出线间隔二个 220kV 耿河变电站前期已经做过环评,本次不评价 4.1 110kV 京广变电站 4.1.1 站址概况 110kV 京广变电站站址北侧紧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 东部为铁路, 场地目前为空地。变电站南侧为马寨街 X 号,西侧紧邻马寨街。变电站站区占地面积为 2105 m2。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74.1.2站址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现场踏勘,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站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站址及周围一定范围目前为城市规划改造区;站址用地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同意意见(附件3),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同意意见(附件4)。因此该站址是合理的。4.1.3变电站规模110kV京广变电站终期规模为主变压器363MVA,110kV出线3回,无功补偿容量3(4+6)MVar;本期建设263MVA主变压器,110kV出线2回,无功补偿容量2(4+6)MVar。4.1.4变电站总平面布置110kV京广变电站为全户内布置,生产综合楼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结构的建筑,布置于站区中央,站内三台主变压器、110kVGIS室、10kV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消弧线圈及附属房间均布置在生产综合楼内,变电站利用站区东侧、南侧规划道路引接,长度各为5m。站内按“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合理设置。110kV京广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4.1.5给排水(1)给水变电站站区生活用水与市政给水管网连接。(2)排水110kV京广变电站站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雨水通过站内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站内设置化粪池,站内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站外市政污水管网。4.1.6总事故油池变电站内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充装有变压器油,在发生事故或者检修时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因此变电站设有总事故油池。本工程110kV京广变电站总事故油池容积为35m3,可以满足最大一台变压器油发生全部泄漏时不外溢。4.1.7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0kV京广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3 110kV京广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1 站址用地总面积 m2 21052 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 m2 20063 总建筑面积 m2 18554 变电站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 万元 42004.2 配套110kV输电线路4.2.1线路概况新建110kV京广变至220kV耿河变2回电缆线路,线路起于110kV京广变电站,止于220kV耿河变电站。线路路径长度3.72km。采用电缆隧道敷设和电缆排管敷设。其中耿河变电站内电缆长度0.08km,京广变电站内电缆长度0.06km,新建电缆隧道0.21km,利用已建电缆隧道长度0.33km;新建电缆排管长度0.44km,利用已建和在建电缆排管长度2.6km。线路全部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境内。4.2.2线路路径方案线路由220kV耿河变110kVGIS出线间隔电缆出线,向东至兴华街路东,然后沿兴华街向北至陇海路北,继而向东穿过兑周路(淮北街)、郑大南路(勤劳街)、大学路、交通路、铁英街、京广北路至京广北路东侧,转向北至幸福路,然后沿幸福路(规划路)向东至碧云路(规划路),在碧云路(规划路)上向北至火车站西广场南侧新建的110kV京广变。新建线路路径长3.72km(含耿河变电站内电缆长度80m,京广变电站内电缆长度60m)。线路路径图见附图4。4.2.3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本工程线路较短,电缆主要沿城市街道(马路)敷设。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小。线路附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此外,线路走径已经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同意意见(附件5)。因此,本工程线路路径从环境保护及规划角度而言是合理的。4.2.4电缆型号及其敷设型式本工程电缆线路采用电缆隧道敷设和电缆排管敷设。220kV耿河变电站侧电缆隧道内电缆采用YJLW02-64/110-11000型,电缆排管内电缆和110kV京广变电站侧电缆采用YJLW02-64/110-11200型,本电缆具备一定的阻燃和防水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适宜敷设在隧道或管道中。4.2.5线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工程配套110kV输电线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表4 配套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91 电压等级 110kV2 线路名称 京广变至耿河变110kV双回电缆线路3 架线形式 电缆隧道敷设、电缆排管敷设4 隧道施工工艺 暗挖法5 电缆埋深(m) 1.05.56 路径长度(km) 3.727 线路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万元) 48564.3 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4.3.1 本期扩建间隔概况220kV耿河变电站本期需扩建至京广变电站的110kV出线间隔2个。扩建工程占用耿河变自西向东第二、三GIS出线间隔,扩建工程在站内进行,不改扩建公用设施及环保设施,不增加变电站工作人员数、不增加废污水量。4.3.2 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5。表5 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1 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 万元 2224.4 环境保护投资本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9278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33.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36%,具体见表6。表6 110kV京广输变电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 项 目 投资估算(万元)一、环境保护设施费用(一)110kV京广变电站1 事故集油池 6.52 化粪池 2.53 水土保持措施费 5.04 施工期扬尘治理 1.05 施工期噪声治理 2.0小计 17.0(二)配套110kV输电线路1 植被恢复费 5.4小计 5.4(三)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1 植被绿化 1.0小计 1.0环境保护设施费用合计 23.4二、其它费用 环境影响评价费 4.010竣工环保验收费 6.0三、环保投资总计 33.4四工程总投资 9278五、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64.5 与政策及规划相符性的分析本工程为高压输变电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1日生效)中的鼓励类“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工程属于郑州供电区“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规划的项目,已列入河南省电力公司豫电发展2012173号关于印发2012年11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附件6)和郑州市区110kV及以上电网规划地理接线图(2015年)(附图5),符合郑州市的电网规划。本工程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路径选择、设计时已充分听取当地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原则同意意见(附件5)。因此,本工程与当地规划是相符的。4.6 建设计划根据电力系统要求,本工程预计将于2014年建成投运。1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工程110kV京广变电站属新建工程,无原有污染情况。本工程电磁环境原有污染源为对侧220kV耿河变电站。1.1 220kV耿河变电站现有工程概况220kV耿河变电站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南街与路寨西街交叉口西北角。耿河变电站现有主变压器2台,容量为2240MVA。1.2 变电站现有环保设施结合现场调查,220kV耿河变电站已采取了如下环保措施:(1)电磁环境高压一次设备采用了均压措施。站内电气设备在布局上保证了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选用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站内配电构架的高度、对地和相间均保持了一定距离,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亦保持了一定高度,从而保证了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满足标准。(2)噪声通过采取均压措施、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和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消除电晕放电噪声。变电站总平面布置采取半户内室,减少对站外声环境的影响。(3)水环境变电站采用雨水和污水分流制的排水系统。站区雨水经站区雨水管网收集后排至市政管网。运行期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固体废物站内设有垃圾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当地环卫车集中收集外运,统一处理。(5)事故变压器油处置设施变电站设有总事故油池,容积为80m。可以满足最大一台变压器绝缘油发生全部泄漏时不外溢。(6)生态保护措施12220kV耿河变电站站区内外均进行了绿化,结合变电站特点,在屋外配电装置场地种植草皮,在围墙边以及道路两侧和建筑物前后的空地种植植被。1.3 变电站环保手续履行情况220kV耿河变电站2013年3月已取得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兴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见附件11)(兴华变电站即为耿河变电站)。根据现场踏勘,220kV耿河变电站内现有的各项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结合本次环评监测结果,变电站四周厂界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0.5MHz频率无线电干扰值均分别满足相应标准;南侧、西侧及北侧厂界噪声昼、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中相应标准要求,东侧厂界噪声昼、夜间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中相应标准要求。2 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220kV耿河变电站目前不存在环保问题。1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 地形地貌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区域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场地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洪积平原级阶地上,目前该区域属于拆迁地。配套线路沿线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变电站站址现状见图1。2 地质、地震拟建场地位于冲积淤积平原上,其岩性组成以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生产综合楼按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项目场地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基本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3 水文本项目不涉及水体。站址位置不受50年一遇的洪水影响。4 气候特征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其气候特征详见表7。表7 郑州市气候特征一览表项 目 特征值多年平均气温() 14.3图1 京广变电站站址现状14极端最高气温() 43.0极端最低气温() -17.9多年平均降水量(mm) 632.4年最大降雨量(mm) 1041.3最大冻土深度(m) 0.27最大风速(m/s) 27.75 植被经现场踏勘,本工程所在场地内现为拆迁地,站区现为临时空地。变电站站区附近植被有少量杨树和地绵。输电线路采用电缆敷设,均沿城市道路沿线走线,植被为城市道路绿化植被,主要为杨树。6 水土保持现状本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及地表径流冲刷影响,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7.1 现状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输变电类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含义,110kV京广变电站选取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南侧的马寨街X号和西侧的马寨街居民区。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8,环境保护目标与本工程位置关系详见图2,110kV京广变电站四至图见附图6,各环境保护目标照片见图3。表8 环境保护目标与本工程相对位置关系序号 环境保护目标 与本工程的方位及距离 房屋结构 功能及规模 环境影响因子一、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一)110kV京广变电站1 马寨街X号 S:18m 员工宿舍,约30间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2 马寨街居民楼) W:0m 居民商业混合区,约2000人左右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二)配套110kV输电线路- 无 - - - -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51、本工程不涉及HJ19-2011中定义的特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植被、土壤。对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马寨街 京广铁路马寨街居民楼 图例:拟建110kV京广变电站居民小区环境质量监测点马寨街X号 18m图2 拟建110kV京广变电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关系及监测布点图图3 环境保护目标照片7.2 规划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郑州市火车站西出口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必要性公示(附图7),拆迁规划的110kV京广变电站北侧为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东侧为规划道路。南侧及西侧为商业居民混合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输变电类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含义,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变电站南侧和西侧的居民区。社会环境简况变电站南侧马寨街X号 变电站西侧马寨街居民楼16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东连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邻许昌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东西最大横距166km,南北最大纵距75km,总面积7446.2km2,其中市区面积1010km2,城市建成区面积113km2。现辖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牟县等6区1县,代管巩义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总人口1100万人,人口密度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2012年郑州市完成生产总值554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61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9.8亿元,全市进出口总值为35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0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3亿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74.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6.7亿元,截止2012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448.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4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6794.1亿元。17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1 声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按照声环境现状调查、影响预测及评价需要,本次监测对新建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220kV耿河变电站厂界四周和京广变电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布点监测。具体监测点位见表9。表9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表序号 名 称 监测点位置 监测点GPS点位(一)110kV京广变电站1 110kV京广变电站 拟建站址四侧2 马寨街X号 S:18m3 马寨街居民楼 W:0m(二)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1 220kV耿河变电站 四侧厂界(2)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单位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4)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环境监测时间:2013年12月2日;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昼、夜各监测一次;监测环境:温度215,天气晴,风速<04m/s;(5)监测方法及测量仪器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的方法。测量仪器:见表10。表10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仪器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单位 检定/校准机构 测量范围 有效日期噪声频谱分析仪 AWA6270A型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0Hz12.5kHz35dB135dB 2014.05.26(6)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11。18表11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序号 监测点位置 昼间噪声值 夜间噪声值监测值 标准值 监测值 标准值(一)110kV京广变电站1 站址东侧 63.2 70 51.6 602 站址南侧 54.5 60 44.1 503 站址西侧 52.1 60 43.2 504 站址北侧 56.2 60 44.8 505 马寨街260号(户主冯利平) 53.8 60 43.7 506 马寨街居民楼(最近住户朱铁柱家) 52.0 60 43.4 50(二)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7 厂界东侧 61.4 70 47.5 558 厂界南侧 52.4 55 41.5 459 厂界西侧 50.7 55 39.8 4510 厂界北侧 51.2 55 41.2 45(7)监测结果分析由表11可知,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东侧昼间噪声监测值为63.2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51.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b类标准;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其它三侧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2.156.2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3.244.8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环境保护目标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2.056.3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3.444.7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20kV耿河变电站东侧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61.4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7.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变电站其他三侧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0.752.4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39.841.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2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布点见表9、图3。(2)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环境和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单位与声环境监测相同。监测环境:温度215,天气晴;监测频次:白天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19按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进行。无线电干扰监测频率为0.5MHz。(4)监测仪器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见表12。表1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单位 检定/校准机构 测量范围 有效日期1 综合场强测量仪 8053 narda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0.001V/m100kV/m1nT10mT 2014.01.202 测试接收机 KH3930EMI 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0120dBV/m 2014.01.273 温湿度表 WSB-A6 郑州博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制造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2014.8.07(5)监测结果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3。表13 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监测结果序号 监测点位置 电场强度(V/m、1.5m) 磁感应强度(T、1.5m) 0.5MHz无线电干扰强度(dB(V/m)110kV京广变电站1 站址东侧 42.60 0.124 38.72 站址南侧 44.77 0.104 41.53 站址西侧 17.24 0.082 40.64 站址北侧 13.54 0.072 42.35 马寨街260号(户主冯利平) 41.88 0.102 41.56 马寨街居民楼(最近住户朱铁柱家) 17.76 0.078 40.6220kV耿河变电站间隔扩建7 厂界东侧 2.413 0.027 39.88 厂界南侧 33.69 0.035 40.19 厂界西侧 23.86 0.034 41.710 厂界北侧 2.296 0.028 40.6(6)监测结果分析1)工频电场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四周工频电场强度为13.54V/m44.77V/m,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7.76V/m41.88V/m;220kV耿河变电站厂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为2.296V/m33.69V/m。202)工频磁场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处磁感应强度为0.072T0.124T,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的磁感应强度为0.078T0.102T;220kV耿河变电站厂界四周磁感应强度为0.027T0.035T。3)无线电干扰110kV京广变电站站址四周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8.742.3dB(V/m) ,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测得的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40.641.5dB(V/m) ;220kV耿河变电站厂界四周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9.841.7dB(V/m)。2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运行期,输变电工程的作用为变电和输电。在变电站内通过变压器将电能调变至一定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导线输送至其他变电站或用户。变电和送电过程中,只存在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传输现象,没有其他生产活动存在,整个过程中无原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存在,也不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输变电工程在运行期将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电磁性噪声。工艺流程见图4。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主变压器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主变压器用户电缆线路图4 本工程工艺流程图22主要污染工序1 产污环节分析输变电工程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将可能产生植被破坏、扬尘、施工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影响因子;运行期只是进行电能电压的转变和电能的输送,其产生的污染影响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电磁性噪声。本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产污环节参见图5图6。场地平整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施工期 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电器设备运行值守人员生活运行期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事故漏油风险 图5 变电站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产污节点图材料运输 交通噪声交通扬尘铺设电缆 土地占用施工噪声植被破坏图6 输电线路施工期产污节点图2 污染源分析2.1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因子如下:23(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产生。(2)施工扬尘:变电站场地平整、基础开挖以及电缆沟开挖回填、土方调运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工程变电站施工期平均施工人员约20人,施工人员用水量约0.15m3/d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2.4m3/d。(4)固体废弃物: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5)生态环境:变电站占用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2.2 运行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即指工业频率,我国电网的工业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即指以50Hz交变的电场和磁场。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及导线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场,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都可产生局部电晕放电,构成电晕无线电干扰源,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2)噪声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及其冷却风扇运行会产生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断路器、火花及电晕放电等会产生暂态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产生影响。(3)废水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110kV京广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值守人员1人,用水量约0.1m/d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按工作时间365天/年,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9210-3万吨/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固体废弃物变电站运行期无工业垃圾产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约912kg/a。交由环卫部门处理;电缆线路在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5)变压器事故溢油变电站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变压器油,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不外排,但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变压器油泄漏。本工程变电站站内设有储油坑及总事故油池,防止事故固态状态下对环境的污染,该事故油池的容积为35m3,可以满足变压器油在事故并失控情况下泄露的变压器油不外溢至环境之中。243 工程环保特点本工程为110kV高压输变电工程,其环境影响特点是:(1)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式变电站,110kVGIS室、10kV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等设备均布置在户内,变电站出线亦均为电缆形式出线。由于建筑物对噪声及电场的屏蔽和衰减作用,使得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