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科技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 建设单位 :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盖章) 编制日期 2013 年 11 月 13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 2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 建设单位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朱煜 联系人 郑淑革 通讯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 97 号 5 幢 A 门一层 联系电话 13683310689 传真 无 邮政编码 102200 建设 地点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 97 号 5 幢 A 门一层 立项审批部门 昌平区经信委 批准文号 昌经信告【 2012】 200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64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0 总投资 (万元 ) 1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 评价经费 (万元 ) 1.0 预期投产日期 2014.3 - 5 -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来由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是由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一家生产型企业。经 过精心选择拟在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 97号 5 幢 A 门一层 已有厂房内 进行生产经营 。 拟建项目 许可 经营范围为: 组装生产电子工业设备、加工金属零部件 。 目前 正处于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未进行生产 , 预计 2014 年 3 月 可投产。 拟建项目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了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在完成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北京市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有关环保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现已编制完成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由建设单位呈报北京市昌平区环境保护局审批。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拟建项目 经 营 范围 为 “ 组装生产电子工业设备、加工金属零部件 ” 。 根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 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 3.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3.1 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 - 6 - 拟建项目位于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 97 号 5 幢 A 门一层 ,东距京藏高速 105 米,周边交通较为便利。 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1。 图 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 北拟建项目位置 拟建项目 周边关系 为 : 项目 东侧和南侧均为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院子;西侧紧邻北京宏福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侧 25 米处为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 号厂房。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拟建项目周边 100米内无居民住宅。拟建项目 周边关系见 图 2。 北 - 7 - 北图2:拟建项目周边关系及噪音监测点位图拟建项目图例:拟建项目位置噪音监测点位置北京首冶新元2号厂房北京首冶新元院子北京宏福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首冶新元院子大楼消防室单位:米拟 建项目租用 已有厂房,共有建筑面积 1642m2 , 目前正处于 设备安装调试 阶段 ,未进行生产 , 预计 2014 年 3 月 可投产。 3.2 建设规模 拟建项目总投资: 100 万 元 ,占地面积 : 1642m2 ,建筑面积: 1642m2 。 拟建项目 共 有员工 30 人 ,不设职工食堂,员工就餐自行解决。 生产时间: 09:00-17:00,年工作时间 260 日。 3.3 选址和平面布置 拟建项目 位 于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 97 号 5 幢 A 门一层 北京首冶新元 - 8 -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园 区内。 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名为首钢冶金机械厂(原厂址为朝阳区大屯乡),由于首钢冶金机 械厂对原地址周边居民的干扰很大,经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2001 年 2 月 13 日批准,同意其搬迁至现地址( 见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首钢冶金机械厂污染扰民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批文号:京环保监督审字【 2001】 18 号 )。项目于 2006 年建成,并于 2006年 9 月 4 日取得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首钢冶金机械厂污染扰民搬迁项目厂房、综合楼及附属设施报告书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批文号:京环验【 2006】 136 号)。 拟建项目周边 交通便利, 用地性质为工业 ,符合当地土 地规划 , 选址合理。拟建项目 东侧 为 办公区 、 南侧为成品存放 区 、 西侧为净化组装区 、北侧为机械加工区 ,平面布置合理。 具体见平面布置图 3。 - 9 - 北图3 拟建项目平面布置图大楼消防室净化组装间空调间成品存放区组装区机械加工区楼梯间会议室办公区通 道通道通道参观通道磨削区计量室危废间更衣室材料库研磨室线切割线切割车床加工中心加工中心铣床磨床磨床测高仪车床加工中心烘箱台钻锯床三坐标测量仪3.4 主要产品名称和年产量、主要原材料用量 拟建项目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表 1 主要产品表 编号 产品名称 年产量 1 精密运动平台 80 台 2 精密隔振设备 400 台 3 金属零部件 2000 件 注: 本项目组装生产的 精密运动平台 、 精密隔振设备 及金属零部件主要用于科研院校电子产品研发项目使用的 设备 及 零 部件 。 - 10 - 主要原材料情况如下: 表 2 主要原材料表 编号 原材料 名称 年消耗量 备注 1 电气部件 900 套 外购 2 机械部件 480 套 外购 3 气动部件 480 套 外购 4 五金组装件 480 套 外购 5 大理石台面 240 套 外购 6 铝型材台面 240 套 外购 主要生产设备情况如下: 表 3 设备 一览 表 编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加工中心 3 台 GX1000/GX480(已购 2台,预购 1 台) 2 数控车床 2 台 CAK5085ni(已购 1 台,预购 1 台) 3 线切割机 2 台 NH800/NH400(已购) 4 磨床 2 台 MM7150/M7130(已购) 5 铣床 1 台 X6332(已购) 6 锯床 1 台 (预购) 7 台 钻 1 台 (预购) 8 三坐标测量仪 1 台 (预购) 9 测高仪 1 台 MT 600 MO(已购) 10 烘箱 1 台 XT881-6(已购) 11 手工工具 10 套 已购 3.5 辅助和公用工程 ( 1)给水:拟建项目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应, 本项目共有员工30 人 ,用水定额采用 30L/人 班计,年工作时间为 260 天, 项目年用水量约为 234t。 - 11 - ( 2) 排水: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水。产生的污 水主要是盥洗和冲厕污水。 所有污水 经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北京首冶 新元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由北京首冶 新元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排入北沙河, 达标排放。 ( 3)供电:拟建项目用电由该地供电局提供,年用电量约为 2.6104kwh。 ( 4)采暖: 项目不设采暖锅炉 ,无燃煤取暖设施。 拟建项目 现由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建锅炉统一供暖 。 待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燃气锅炉建成后,由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燃气锅炉供暖 。 ( 5)食堂:拟建项目不设 职工 食堂,员工就餐自行解决。 3.6 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 2 万元 ,具体环保投资情况见下 表: 表 4 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一览表 类别 治理内容 环保 措施 估算投资(万元) 废气 其他 颗粒物 安装排风装置 1 废水 生活废水 交纳污水处理费,由首冶新元物业部 门统一负责污水管道修缮 0.5 固废 生活垃圾 收集后交环卫部 门 统一处理 0.5 总计(万元) 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2 - 12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 租用已有 空置 厂房, 无原有污染。 - 13 - 建设项目所 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 地貌、气候 特征 、水文 特征 、 工程地质条件 、文物古迹 等 ): 一 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处于山前冲击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面高程为 40.7-41.4m,地形坡度为 0.9 左右,地面较为平坦,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原始的地表形态已不复存在。 二 气候特征 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近山平原半干旱气候区, 盛行西北风,东春两季约有二十多天大风天气,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天高气爽。 根据多年平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年平均气温 11.8 ,一月最冷,平均 4.1 ,七月最热,平均 25.8 ,年温差 29.9;多年平均降水量 580mm,降水分配不均,以夏季( 68月)为最多,平均降水量 429.9mm,占全年的 75%,冬季( 12月 2月)平均降水量只有 10mm左右,仅占全年的 2%,平均每年有阴天 96.6天,年雾日数 4.4天。本地区冬季多偏北或西北风,夏季多偏南或东南风,春秋两季则两种风向交替。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 2.2m/s,月平均风速以 4月份最大,为 3.4m/s。 三 水文特征 项目所在地属第四系含水层,以多层的沙砾石 夹少数砾石为主,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 8.8 9.4m,地下水为潜水类型,具微承压型。地下水流主要是西北向东南,偏向南,该地区主要是粉质粘土和沙类土及砾卵石层交互而成,没有厚度大、广泛分布的粘性土隔水层,垂直和水平渗透性能良好,是山区地下水补给带与平原蓄水带之间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下水防护条件 - 14 - 比较差。 昌平区北部山区广泛出露蓟县系雾迷山组及寒武系白云岩,受构造运动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的节理、裂隙、甚至岩溶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山前地带(崔村、兴寿一线)为第四系坡洪积物,沉积厚度百米左右,之下为侏罗系安 山岩、凝灰岩,均不利于降水的入渗与运移;侏罗系以下、埋藏深度在 300米左右的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与北部山区出露的蓟县系雾迷山组为同一套连续地层,岩溶裂隙水在山区接受入渗补给后,通过隐伏在地下的岩石裂隙向下游径流。因此,山前地区的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是真顺水源地最主要的取水目的层。 四 工程地质条件 该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为、类区, 本区属于北京山前倾斜平原较不稳定工程地质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 该地区地表以下 10cm 左右为粘质砂土,砂质粘土,稍密 中密,中密 高压缩性,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一般空隙比 为 0.6 1.0,允许承载力为 1.0 1.5kg/cm2,高层或重要建筑在确定基础埋深时,最好选择非粘性土为主要持力层。 五 文物古迹 昌平区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5 处, 区域内有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 “ 天下第一雄关 ”-居庸关,十三级浮屠的辽代银山塔林,拥有 “ 亚洲之最 ” 称誉的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坦克博物馆、迪斯尼风格的九龙游乐园,中国最大的射击场 -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独具特色的十三陵高尔夫球场,空中滑伞俱乐部,以及 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和蟒 - 15 - 山、沟崖、碓臼峪、虎峪、白虎涧、双龙山、白羊沟、大杨山八大自然风景区。 - 16 -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 状况、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 水资源与环境 、 城市建设 、 农业、工业 、园区工业 和建筑业 、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 国内贸易和旅游 、 存贷款和利用外资 、 科技、教育 、 文化、卫生和体育等 ) : 一、 社会经济状况 2012 年 昌平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0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2 亿元,增长 39.5%;第二产业增加值 238.2 亿元,增长 9.5%;第三产业增加 值 257.4 亿元,增长 11%。全 年 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其中,增值税完成 5.1 亿元,比上年下降 1.9%;营业税完成 1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6%;企业所得税完成 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5%。三大主体税种累计完成 3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2%,拉动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10 个百分点。全 年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95.4 亿元,增长 14.6%。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 17.6%、 6.3%、 16%、24.6%和 7.9%。全 年 城镇新增 就业 17708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1.95%;成功推荐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 3825 人和 1485 人。依托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了绿色就业工作,绿色就业经验得到多位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全年新增绿色就业岗位 1487 个,安置城乡劳动力 1471 人。落实“全民创业”理念,成功创建了北京市唯一一个“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区)”,受到国务院表彰;在辖区 15个村启动了 LED 屏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试点,开通了昌平生源毕业生就业 4 服务“直通车”,有效夯实了就业服务基础平台 。 2012 年 全区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6.4%。 - 17 -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 区 常住人口 1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9.2万人,增长 5.3%;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95.7万人,增长 6.8%,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52.3%,比上年末提高 0.7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5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2万人,增长 2.2%;其中农业人口 19.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 35.3%,比上年末下降 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950元,比上年增长 8.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4971元,比上年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7.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1.6%,比上年下降 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2.2%,比上年下降 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57.4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0.23平方米。 2012年 年内 以五项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达到182.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3.6%;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支规模达到 71.05亿元,比上年增加 15.39亿元,增长 27.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 12.86万人,农村居民参保覆盖率达到 98%,累计收 缴 5.59亿元,共有 1.69万人享受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全年共办理养老保险参保企业职工退休核准3711人,认定工伤 1094人,开展劳动能力鉴定 487人。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440件;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 4819件。 三、水资源与环境 2012 年全区 总用水量 20919 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0.2%。其中,农业用水 5197.66 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5.8%;工业用水 2998.15 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1.4%;居民生活用水 5699.05 万立方米,增长 2.6%。全区万元GDP 水耗为 41.4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10%。全区污水处理量达到 4841 万立 - 18 - 方米,污水处理率为 48%,比上年提高 6 个百分点。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5%,比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全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 28.5 微克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4.6%。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9.8%,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绿地面积(范围为建成区,不含山区林地) 5491.8公顷,比上年增长 2.6%;绿地率达到 39.5%。林木绿化率达到 64.1%,森林覆盖率为 42.6%。京津风沙源治理、温榆河水系治理持续推进,未来科技城滨水森林公园开始施工,东小口森林公园二期 、半截塔郊野公园按期开园,收缴代征绿地 110 公顷。累计创建市级环境优美镇 10 个、生态村 193 个。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启动了以 PM2.5为重点的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 四、城市建设 2012 年 年 末全区公路里程 1891.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99.7 公里。截止 2012 年底,城市道路里程 291.3 公里。 2012 年全区 全年自来水销售量4864.83 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1.6%。其中,生产运营用水 967.41 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28.1%;居民家庭用水 1938.15 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9.8 %。 截止 2012 年 底,全区共有客运(区属企业)从业人员 1235 人,运营客车462 辆,客运线路 41 条,运营长度 1285 公里,客运量达 11936.97 万人次;货运从业人员 11784 人,货运业户 5449 户,运力 15755 辆,货物运输总吨位达 97067 吨,货运量 4180 万吨,货运周转量 129575 万吨公里。境内有轨道交通站点 14 个,运营里程 42 公里。 五、农业、工业 、园区工业 和建筑业 2012 年全区 全年实现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 9.2 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实现工业增加值 20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中关村科技园区昌 - 19 - 平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106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90.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2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7%。 六、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2012 年全区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90.1 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76.5 亿元,比上年下降 1%。房屋施工面积达到 1319.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9.1%,其中政策性住房房屋施工面积445.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39 万平方米,占全区房屋施工总面积的 33.8%。政策性住房新开工面积 49.6 万平方米,比 上年减少 189.9 万平方米,占全区新开工总面积的 34.7%,其中住宅面积 38 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139.8万平方米。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2012年全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80.4亿元,比上年增长 12.2%。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 145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5.9%。其中,住宿业接待 400万人次,增长 14.1%;旅游区(点)接待 722 万人次,下降 1%;民俗旅游接待 328 万人次,增长 13.4%。全区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3%。其中,住宿业实现收入 27.8 亿元,增长 15.2%;旅游餐饮实 现收入 9 亿元,增长 4.7%;旅游商业实现收入 30.3 亿元,增长 11.9%;民俗旅游实现收入 5.9 亿元,增长 49.3%。 八、存贷款和利用外资 2012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 1314.9 亿元,比年初增加14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8%。其中,居民储蓄余额 790.2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336.7 - 20 - 亿元,比年初增加 1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5.5%。 全区 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 398.5 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 326.7 亿元;基金成交额 5.5 亿元,债券成交额 66.1 亿元。年末股票市场累计法人开户数 219 户,累计散户开户数 4.9 万户。 九、科技、教育 、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 年 末 全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获得了十个远郊区县第一,全市排名第五的优异成绩。全区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 5845 件和 314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32.1%和 4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272 件和 674 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20.6%和 50.1%。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 1424 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 5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9%。科技创新潜力逐步释放, 6 家大学科技 园区已吸纳创新型企业 107 家,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园激光成形研发生产基地启动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总收入突破两千亿元大关,增速连续三年超过 40%,占中关村示范区的比重提高了近一倍。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授权量保持全市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1 件。 2012 年末 全区共有 36 所普通高校, 大专在校生 24631 人,毕业生 9188人;本科在校生 60406 人,毕业生 9826 人;研究生在校生 15282 人,毕业生 5107 人。全区普通高中招生 3126 人,在校生 8433 人;初中招生 4451 人 ,在校生 15361 人,毕业生 4640 人;普通小学招生 6882 人,在校生 48496 人,毕业生 4640 人;幼儿园新入园幼儿 5265 人,在园幼儿 17285 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职高)招生 4746 人,在校生 17783 人,毕业生 4237 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13 人,在校生 88 人。 2012 年 昌平区全区共有公共图书 - 21 - 馆 1 个(分馆 19 个),总藏量 60 万册(件)。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5 处,比上年增加 17处。全区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 1 个,已开放档案 2.3 万卷次,本年利用档案14868 卷(件)次,接受档案查阅 9086 人次。全区共有体育场馆 903 个。 2012 年末 昌平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848 个;其中中医院 1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20 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7982 张,其中医院床位 7510 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8437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61 人,注册护士 3257 人。全区医疗机构共诊疗 807 万人次。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205.36/10 万,死亡率 0.6/10 万。另外昌平区引入了北大国际医院、北京清华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 5 家三级医院,区医院医疗 中心、华一医院南部医疗中心的设施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2012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 903 个,优秀运动员 160人,共获得市级比赛奖牌 137 枚,其中金牌 39 枚,银牌 39 枚,铜牌 59 枚。 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拟建项目周边 500 米内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 质量状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地下水 环境质量状况 、声环境 质量状况 、 固体废物污染状况 等 ) 根据资料和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一 环境空气 质量状况 截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0.028 毫克 /立方米、 0.052 毫克 /立方米、 0.109 毫克 /立方米和 1.4 毫克 /立方米。与 2011 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5%、 5.5%和 4.4%,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持平。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评价,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9。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 2013 年 8 月 公布的 2012 北京 市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 2012 年昌平区 SO2 年平均浓度为 0.029 mg/m3, NO2 年平均浓度为0.040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平均浓度为 0.097 mg/m3,略有超标。 此外,本次评价搜集昌平镇监测子站(城市环境评价站点)近期的大气环境统计资料,数据详见表 5。 表 5 昌平镇大气质量资料 序号 监测时 空气质量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1 2013-6-24 137 臭氧 3 轻度污染 2 2013-6-23 127 臭氧 3 轻度污染 - 23 - 3 2013-6-22 67 细颗粒物 2 良 4 2013-6-21 86 臭氧 2 良 5 2013-6-20 75 臭氧 2 良 6 2013-6-19 124 臭氧 3 轻度污染 7 2013-6-18 137 臭氧 3 轻度污染 综合以上统计资料分析,昌平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一般,在部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状况,污染物主要为臭氧、 PM10 及 PM2.5。 二 .地表水 环境质量状况 拟 建项目 所在地区主要 地表水体为 北 沙河 , 根据北京市水体功能划分和水质分类 , 北 沙河 水质分类为 类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 。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 2013 年 9 月河流水质状况, 北 沙河 现状为劣 V2 类 。 三 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提供的资料, 2011 年,北京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第一含水层组(潜水)水质最差,第二含水层组(承压水)水质次之,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承压水)水质较好。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中 pH 值、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砷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等均符合国家 类标准要求。 四 .声环境 质量状况 根据北京市噪声功能区 划,本项目所在地噪声功能分区为 2 类区 ,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噪声 标准,即昼间 60dB( A),夜间 50dB( A) 。 通过对本项目的污染源分析并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对 本项目现状的噪声环境进行调查。 - 24 - ( 1) 环境现状噪声测量仪器 AWA6270 型精密积分噪声频谱分析仪; AWA5671A 型精密积分声级计; AWA5610D 型积分声级计; ( 2)环境现状噪声测量条件和方法 根据 ( GB/T3222-94) 声学环 境噪声测量方法的要求,测量前后所有声级计均经校准器校准,工作状态保持为: 随机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快 ” 档,稳态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慢 ”档;计权网络为 “A”;声级计传声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用电缆线与声级计相连,传声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1.5 米。在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室外测量时,把声级计的传声器伸出建筑窗外 1 米,保持开窗状态,以减少声反射的影响,测量时传声器戴上风球。 在同一个断面上的各个测点进行同步测量,即同时采样,以减少各个测点的衰减误差,获取准确的数据。噪声测量上述标准中 “ 一般测量 ” 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各个测点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Leq)。对一般环境噪声的测量在各环境噪声现 状监测点上用 10分钟 Leq测量值代表此时段的 Leq值。 ( 3)调查范围、方法及时间 为了解本地区噪声环境污染现状和污染来源,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拟建项目周边地区噪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布点监测, 监测时间为 2013 年 11 月 12日 。 采用点测法完成 , 测量仪器采用 AWA5610D 型积 分式声级计,监测严格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进行。 根据建设项目周边情况,在拟建项目 东侧、 南侧 、西侧和 北侧厂界外 1 米处各设置一个噪声监测点。监测 - 25 - 点位置见图 2。噪声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 6 项目周围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置 监测结果 (dB(A) 昼间 1 项目东侧厂界外 1 米 47.2 2 项目 南 侧厂界外 1 米 47.3 3 项目 西 侧厂界外 1 米 47.1 4 项目北侧厂界外 1 米 47.3 评价标准 (dB(A) 60 注 :本项目夜间不生产,故无夜间监测值。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周边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 2 类 标准 ”要求。总体来说,当地目前声环境质量较好。 五固体废物污染状况 评价区内的固体废物为小型企事业单位 内产生的办公垃圾,其中以生活垃圾为主。固体废物通过各 自收集后 由 昌平 区 沙河镇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定期清运 ,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但也有部分 居民企业 为图方便将生活垃圾随意乱堆,堆放在路边的大量垃圾不仅散发着恶臭,会给人带来不悦的感觉。另外,项目周边工地现场会产生施工建筑垃圾,根据现场调查,未发现有违法随意倾倒施工建筑垃圾的情况。最后, 随着 城市 改造,垃圾统一回收配套设施的建设,可大大改善该地区的环境卫生。 - 26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 地处沙河水厂水源防护区内, 沙河水厂水源防护区作为本次环境评价的重点保护目标。 沙河水厂共有水源井七眼,为浅 层水。 沙河水厂防护区范围 南界:南沙河,西界:西二村向北 -东坨,北界:东坨往东 -满井,东界:满井往东南 -路庄一圈。根据昌平县城镇自来水厂地下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在昌平县城镇地处浅层水的水厂防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 1)严格控制新建(除居住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外)的其它建设项目。新建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单位和原有企业事业单位要修建污水户线、支线,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干线。 ( 2)禁止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以及明渠、漫流等方式排放污水。采取上述排放方式的必须向县环境保护局申报登记,接受处罚并限期修 建污水支线,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干线。 ( 3)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废弃物堆放、场站和转运站等。已有的场站,要限期搬迁。居民生活垃圾要日产日清。 ( 4)禁止利用城市垃圾、粪便和废弃物回填砂石坑、窑坑、滩地等低洼地。 ( 5)禁止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已有的污水灌溉区要限期改用清水灌溉。 ( 6)厕所以及农村畜禽养殖场、晒粪场、积肥场、粪池、化粪池等必须有防渗漏措施。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 地下水环境质量 需满足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中 类标准 。 - 27 -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见下表。 表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g/m3 项目 SO2 NO2 PM10 PM2.5 TSP NOx 1 小时平均 500 200 250 24 小时平均 150 80 150 75 300 100 年平均 60 40 70 35 200 50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详见下表: 表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目标值 单位: mg/L (PH 除外 ) 项目 PH DO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 总磷 (以 P计 ) 总氮(湖、库, 以 N 计) 限值 6 9 3 10 30 6 0.3 1.5 三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中类标准,详见下表: 表 9 地下水环境质量级标准 单位: mg/L 四 .环境噪声 质量 标准 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 2 类标准 ”的要求,详见下表: 表 10 环境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 dB(A) 类 别 限 值 项目 总硬度 硝酸盐 (以氮计) SO42- 溶解性 总固体 高锰酸盐 指数 限值 430 20 230 1000 3.0 - 28 - 昼 夜 2 60 50 - 29 -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一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中第 时段 的 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 11 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大气污染物 最 高 允 许 排 放 速 率( kg/h) 无组织排监控浓度限值 ( mg/m3) 时段 排放浓度 排气筒高度( m) 标准 1.0 其他颗粒物 30 15 2.1 二 .污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 污水 管网排入 园区 污水站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北沙河 。 本项目废水 排放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 -2013)中 “排入 北京市、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 B 排放 限值 ,具体见下表 。 表 12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13) (单位: mg/L) 项目名称 CODCr BOD5 SS NH3-N B 排放限值 30 6 10 1.5 三 .噪声排放标准 厂 界 噪 声 排 放 执 行 工 业 企 业 厂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GB12348-2008)中的 2 类 标准 。具体数值详见下表: 表 1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单位: Leq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四 . 固体废物 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排放执行 1995 年 10 月 3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30 - 第十三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危险废物处置参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国家、北京市相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 - 31 -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关于印发 的通知 (环办 201097 号 )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11 26 号)中确定的 对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四项污染物 实施排放总量控制 。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分解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任务的通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