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运河桥桥头公园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盖章:宿城区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局建设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号:申报日期2013年1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注 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 项目周围概况图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4 项目所在地水系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7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运河桥桥头公园项目建设单位 宿迁市宿城区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局法人代表 郇伟 联系人 韩松通讯地址 宿迁市骆马湖路66号联系电话 13815797166 传真 0527-84387992 邮编 /建设地点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东至运河堤路,西至运河路,处于项王路下方,临近京杭大运河立项审批部门 宿迁市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 宿区发改批201368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N8132公园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 31733.33 绿化面积(平方米) 22724总投资(万元) 1572.48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481.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0.6%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建成日期 2014.12.3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一、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年使用量):花卉苗木约1万株,主要明细见表2-2;二、主要设施:运输车、洒水车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水(t/a) 7772.4 燃油(t/a) /电(千瓦小时/年) 20 液化气(标立方米/年) /燃煤(t/a) / 其它 /三、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活动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工人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施工工人生活污水经移动卫生间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淘外运至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公园管理人员和游客的盥洗污水和冲厕污水,废水量2800t/a,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南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不会对当地及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42、工程内容及规模2.1项目建设背景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主要内容。因此,包括城市公园在内的环境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城市绿化建设是对现状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吸收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区中各类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造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04年,建设部在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现阶段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城市公园绿化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对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市“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的六大战略。其中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切实改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十二五”末,全市生态文明发展目标:耕地保有量、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完成省定目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3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大于85。目前,宿迁主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掩盖率虽已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但与省政府实现“两个率先”全面达小康的相关请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道路绿地的建立距要求差距还很大。为了尽快改善目前不利5的局面,必需快速全力开展宿迁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工程。本项目为宿迁市2013年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区域竞争力、生态环境效益及沿线地块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77号主席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的规定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咨询意见,该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环保部门审批。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2.2工程内容运河桥桥头公园项目由宿迁市宿城区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局建设,为新建项目。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东至运河堤路,西至运河路,处于项王路下方,临近京杭大运河。建设项目周围概况图见附图2。本项目总投资1572.48万元,项目建成后由宿迁市宿城区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局维护管理,共有管理人员10人,全年开放天数为350d。运河桥桥头公园分为5个区,各区功能见表2-1。本项目绿化方案见表2-2。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见表2-3。表2-1 运河桥桥头公园项目功能分区序号 名称 服务功能 面积()1 集会社交区 提供休闲场地 10472.002 滨水景观区 提供水体景观 3808.003 景观防护林区 净化空气、提高公园绿化层次感 8250.674 疏林漫步区 提供休闲游憩场地 6981.335 入口景观区 绿化、花卉等装饰景观 2221.33合计 / / 31733.33表2-2 本项目绿化方案乔木苗木序号 名 称 规格(cm) 备注直径 高度 蓬径1 雪松A d:24 700-750 600-650 树形美观2 雪松B d:18-29 550-600 450-500 树形美观63 乐昌含笑 15-16 600-650 350-400 树形美观4 棕榈A 15-18 300-350 200-250 树形美观5 棕榈B 12-13 200-250 150-200 树形美观6 刚竹 d:3-1 400-500 9株/7 海桐球A 150 150 球形修剪规整8 海桐球B 100 100 球形修剪规整9 水杉A 16-17 850-900 250-300 树形美观10 枫杨 30-31 700-800 550-600 树形美观11 金枝槐 9-10 300-350 200-250 树形美观12 旱柳 25-26 500-600 350-400 树形美观13 垂柳 15-16 350-400 350-400 树形美观14 榆树A 35-36 750-800 500-550 树形美观、曲干15 榆树B 30-31 550-600 400-450 树形美观、曲干16 桑树 30-31 550-600 400-450 树形美观17 黄山栾树A 18-19 550-700 400-450 树形美观18 黄山栾树B 13-14 100-150 300-350 树形美观19 银杏 25-26 500-600 550-600 树形美观20 龙爪槐 10-11 150-200 100-150 树形美观21 苦楝 30-31 750-800 700-800 树形美观22 杜英 10-11 200-250 200-250 树形美观23 石楠 15-16 300-350 300-350 树形美观24 白玉兰 11-12 500-550 500-550 树形美观25 红枫A d:8-9 230-250 230-250 树形美观26 红枫B d:5-6 180-200 180-200 树形美观27 红叶李A d:8-10 300-350 280-330 树形美观28 杏树 d:8-10 250-300 200-250 全冠、树形优美29 桃树 d:8-10 250-300 200-250 树形美观30 花石榴 d:8-10 220-250 200-220 树形美观、6杆以上31 木芙蓉 d:8-10 180-200 120-150 树形美观、6杆以上732 紫穗槐 d:8-10 220-250 200-220 树形美观33 香橼 19-20 230-280 400 树形美观、饱满、分枝均匀灌木苗木序号 名 称 规格(cm) 备注直径 高度 蓬径1 紫叶小檗 30-40 20-30 25株/2 南天竹 35-40 30-35 16株/3 迎春 80-100 80-100 4 大花月季 40-50 30-40 64株/5 阔叶十大功劳 40 55 25株/6 八角金盘 40-60 40-60 7 海桐 30-40 30-40 8 金边黄杨 30 30-40 16株/9 龙柏 80-100 50-60 10 金森女贞 35-40 30-35 11 红叶石楠 40-50 35-40 12 千屈菜 50-80 40 13 慈姑 50-80 40 14 鸢尾 60-80 30 15 芦苇 100 30-40 16 荷花 1盆/,水缸栽植17 睡莲 2盆/,水缸栽植18 水葱 80-100 60 19 观赏草 80-100 60 20 石花 25-30 20 表2-3 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工程内容 名 称 工程规模 备注主体工程 道路广场 5528绿化种植面积 227248景观水体 1833 深度5m辅助工程 管理用房 310 1层,占地310公共卫生间 300 共6个景观灯 220盏生态停车场 750 50个公用工程 污水收集管网 5000m DN300500雨水收集管网 2500m DN500700,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管网雨污水泵站 雨水泵站20m3/h污水泵站2m3/h 雨污水泵站各1座变压器 120KVA 箱式变压器,总用电量约50万kW环保工程 化粪池 6个 每个处理能力为2t/d分类垃圾收纳箱 20套 服务半径30m公用工程:、给排水本项目园内用水由宿迁银控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提供,从运河路供水管网接入。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污水排入运河路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供电本项目由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2.3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1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本项目建设城市公园、提高城市绿化率,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位于宿迁市宿城区,东至运河堤路,西至运河路,处于项王路下方,临近京杭大运河,根据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项目所在地为城市绿化用地,符合规划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拟建地现为城市绿化用地,仅有少量绿化植被,故无环境问题。9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1地质地貌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东界淮安市,西与徐州市毗邻,北与连云港接壤。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77.6%,耕地面积453公顷,水面积占22.4%,市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坡降,平均海拔20米,最高海拔72.8米,最低海拔8.8米。宿迁地质构造属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阴山系形外带相复交会的部位,扬子准地合的东苏北土凹陷区,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类。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第三系下部为峰山组,岩性以粉细砂和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间夹薄层粘土,上部为下草湾组,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中细砂薄层。第四系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水层、第二层为冲洪积层,第三层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层。本市市区地震设防烈度为9度。项目所在地现为城市绿地,土地较为平整,仅有少量植被。3.1.2气象气候宿迁市地处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受近海区季风环流和台风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1,七月份最高,平均达26.8,一月份最低,平均为0.5,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达23.4,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91.6小时,无霜期208天。年最大降雨量1647.1mm(1963年),最小降雨量573.9mm(1978年),多年平均降雨量900.6mm。汛期(6-9月)雨量最大值1156.1mm(1963年)、最小值321.4mm(1996年),平均570.2mm。最大一日降雨量254mm(1974.8.12),最大三日降雨量440mm(1974.8.11-13)。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4%,最大相对湿度89%(1995.7),最小相对湿度49%(1968.2)。常年主导风向为SE风,次主导风向为NE。其主要气象特征参数见表3-1。表3-1 区域气象特征参数表气象要素 数值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4.2年平均最高气温() 26.8年平均最低气温() -0.510极端最低气温() -13.4极端最高气温() 40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 74最大相对湿度() 89最小相对湿度() 49降水量 最大降雨量(mm) 1647.1最小降雨量(mm) 573.9多年平均降雨量mm) 900.6霜 无霜期(d) 208日照总时 多年平均数日照总时(h) 2291.6风 平均风速(m/s) 2.9最大风速(m/s) 7.23.1.3水系水文市区主要河流有民便河、古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原名“废黄河”,其由1128年洪水泛滥冲刷而成,1885年黄河改道后,废黄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纳市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十几家工厂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自然稀释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称为“废黄河”。自从1998年起宿迁市政府采取了疏浚、护坡、建污水处理站等措施,并将“废黄河”改名为“古黄河”。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民便河是洪泽湖周边地区的一条区域性骨干排涝河道,源自宿迁市宿豫区朱海水库东侧,下至洪泽湖,流经宿豫、宿城、泗洪县(区),全长68.85公里,排涝面积326.2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的宿迁段,北自新沂市窑湾镇流入我市境内,经泗阳新袁镇流入淮安市,全长约127.5公里,宽度在100300米之间,平均水位9.29米。最高水位9.94米,最低水位8.52米。水位分别由皂河、宿迁、刘老涧等节制闸控制。宿迁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200米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达40005000吨/日,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都在1000吨/日,浅层地下水储量为3.50亿吨,连深层承压水在内,地下水资源量达10亿吨,水质良好。3.1.4自然资源概况11宿迁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蚕茧之乡”和“玻璃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主要矿种有:石英砂、陶土储量均超亿吨、蓝晶石718万吨、硅石536万吨、磷矿石3210万吨、黄砂20亿吨。其中,蓝晶石、黄砂储量居全国省辖市之首。有待探明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云母、金刚石、铜、铁、石油、钾矿石等。3.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2.1社会概况宿迁市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宿迁市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3.2.2经济概况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06.7亿元、增长12.8%,人均突破3万元;财政总收入达333.3亿元、增长20.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8.1亿元、增长30.7%,税收占比达82.3%;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登上千亿台阶,分别达1012亿元、1002.9亿元;实际到账外资突破5亿美元。重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徐宿淮盐铁路、国电二期项目顺利通过预可研审查,宿新高速建成通车,宿迁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取得重大突破,第六届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楚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民计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17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4.4%;城乡居民收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230户、累计达2020户,完成增加值560亿元、增长20.6%;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净增120户、累计达360户。洋河股份跻身FT全球500强。我市荣获“中国白酒之都”称号。全面启动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四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增长42%。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千亿计划,创新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增长4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累计达48户,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0亿元、增长55%。大力推进服务业提速计划,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72亿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1.5亿元,离岸外包合同额、实际执行额领跑苏北。以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为抓手,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新增高效农业40.7万亩、渔业15.4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12单产增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户,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市级5个,新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三名”商标9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3%。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质量强市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国家白酒质检中心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2人。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重点节能和工业循环经济项目40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25万吨,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基本完成。3.2.3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宿迁市是我国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有丰富的文物遗产,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宿迁历史上人文荟萃,是西楚霸王项羽、南宋名将魏胜、清朝民族英雄杨泗洪、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者朱瑞的出生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清代大诗人袁牧等曾在这里为官。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境内的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项王故里、乾隆行宫。本项目西南方向200米处有名胜古迹项王故里和真如禅寺。3.3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期限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201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近期2003-2007,远期2008-2020年,远景至2050年。二、城市化水平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10年,市域城市化率为35%。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07年,市域城市化率为35%,至2010年为39%,至2020年为50%。三、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一级中心城市1个:宿迁市区,人口规模50万人。二级城镇3个:沭阳县城45万人、泗洪县城25万人、泗阳县城25万人。三级城镇9个:为中心镇,分别是洋河、大兴、皂河、双沟、半成、华冲、马厂、王集、新袁。规划人口分别为3-10万人。四级城镇28个:为一般乡镇,每个乡镇人口1-3万人。四、市域城镇功能分工1、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生态环境优良的园林绿化城市。宿迁市域政治、经济、13文化中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中心。以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沭阳市域交通枢纽型城市。充分利用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物流业。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市域的“双中心”。3、泗阳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优势和资源优越,建设富有特色的工业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环境资源建设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园林城市。4、泗洪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以丰富的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5、中心镇具有服务周边区域的综合职能,具有一项或多项县域影响的特色产业或功能。6、一般镇注重提高并强化居住功能,能满足部分生产性职能的需求,包括农业生产、简单制造业、农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五、市域交通运输体系1、高等级公路网“三纵四横”。“三纵”指京沪高速、宁宿和宿新高速。“四横”指宿邳一级公路、宿沭一级公路、徐宿淮盐高速以及沭阳泗阳泗洪一级公路。2、航道网主骨架“三纵”。京杭大运河(二级)、徐洪河(五级)、淮沭新河(六级)。3、铁路完善新长铁路站场建设,规划建设一条从安徽宿州到淮安的东西走向的国家干线铁路。4、航空利用徐州观音机场和连云港的白塔埠机场。六、中心城市规划范围1、规划区面积为2108平方公里,包括宿城区和宿豫区的全部。2、规划用地面积为276平方公里,东至规划中的宿新高速、西至九支渠,南至船行干渠,北至六塘河。3、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60平方公里,东至环城东路,西至通湖大道,南至开发区大道,北至大运河。七、中心城市性质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休闲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化滨湖城市。14八、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集湖光秀色,运河景观、黄河新姿、人文景色、城建品味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九、城区总体布局通过大运河、故黄河、环城路将城区划分成六大片区,形成开敞型,片区式空间结构形态:1、老城区全市传统商贸中心,教育、科研中心;2、市府新区全市行政、文化中心,现代生产服务中心;3、宿豫新区居住、工业兼容的综合性片区;4、宿城新区综合性生活片区;5、市经济开发区全市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6、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教育科研和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十、城市对外交通规划1、公路网规划规划形成十三条对外公路联系通道;2、航道码头规划京杭大运河按二级航道标准建设;疏浚整治六塘河和二干渠,建设六级航道;在运河东岸顺河渠西侧新建宿迁市港站,年吞吐能力50万吨。十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绿地指标规划绿地1160.12公顷,人均23.20,其中公共绿地709.33公顷,人均14.19。2、绿地系统结构一环、两带、四纵四横、六轴、十园、百苑。一环: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环路外围的生态防护环。二带:京杭大运河与古运河风光带。四纵四横:城市综合景观大道:海南路、人民大道、黄河路、江山大道、洪泽湖路、威海路泰山路、厦门路、延安路。六轴:城市森林景观路:环城西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南路、引湖大道、无锡路。十园:规划形成十座综合、专类公园。百苑: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在中心城区内分布若干街头绿地和广场。十二、城市景观规划151、城市景观特色湖光水色、楚风汉韵、酒都花乡、生态名城2、景观特色分区老城区通过更新、改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同时,注意合理保存传统风貌特色和宜人的空间尺度。中心区市府新区,重视文化和品味,体现崭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形象。宿城区与宿豫新区体现21世纪居住文明、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居住社区形象。环城南路以南地区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的绿色、高效、科技与人文特征。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强化人和自然的融合,建设低密度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环境景观。3、城市景观体系意向区域以项里公园为代表的楚汉文化传统旅游区,以东大街为代表的老城传统商贸区,以市级机关为代表的行政办公区。景观轴线洪泽湖路、青海路、环城南路、南海路、发展大道、辛福路、江山大道。地标(5个)分别位于市民广场、项里公园、马陵公园、宿城与宿豫行政中心区内。出入口(6个)洪泽湖路西入口、环城西路南入口、发展大道北入口、辛福路南入口、环城北路东入口、环城东路北。3.4环境功能区划地面水功能区划:根据江苏省地表水功能类别划分的要求,古黄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京杭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大气功能区划:根据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宿迁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标准。噪声功能区划: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主要交通干线执行4a类区标准。164、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4.1大气环境现状根据宿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和2012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简报结果所述,宿迁市环境空气质量SO2、NO2、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2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2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简报,京杭运河水质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古黄河黄河新桥断面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水质现状呈V类,其中氨氮超标,其超标的主要由于古黄河两侧企业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导致。随着加大对故黄河环境整治力度、督促沿河企业进行深度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加快区域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严格总量控制,抓好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古黄河水质将逐步得到改善。4.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2年宿市环境质量状况简报,本项目所在地2012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6.7dB(昼间)、52.2dB(夜间),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5dB(A)。4.4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无不良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4-1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空气环境 香榭里明珠 N 150 16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滨江国际花园 N 200 1200人宿城一中 NW 100 1500人颐景华庭 W 50 800人项里花园 W 100 800人项里御景 S 50 550人项王故里 SW 200 50人真如禅寺 SW 100 100人水环境 古黄河 W 1500 小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48548-2002)类标准京杭大运河 E 30 中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48548-2002)类标准声环境 香榭里明珠 N 150 1600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滨江国际花园 N 200 1200人宿城一中 NW 100 1500人颐景华庭 W 50 800人项里花园 W 100 800人项里御景 S 50 550人项王故里 SW 200 50人真如禅寺 SW 100 100人185、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5-1。表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mg/Nm3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SO2 年平均 0.06日平均 0.15小时平均 0.50NO2 年平均 0.04日平均 0.08小时平均 0.20PM10 年平均 0.07日平均 0.15小时平均 2、水环境京杭运河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古黄河执行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5-2。表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注:pH为无量纲)类别 pH CODcr BOD5 DO 总磷 NH3-N 69 20 4 5 0.2 1.0 69 30 6 3 0.3 1.5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项目靠近项王路一侧执行4a类标准。表5-3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单位:dB(A)类 别 昼 间 夜 间2 60 504a 70 5519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污水进入宿迁市城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执行宿迁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因子 COD BOD5 SS NH3-N TP 石油类进水指标 400 200 250 35 3 20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目前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项 目 pH SS COD 氨氮 总磷 石油类一级A标准 69 10 50 5(8) 0.5 1*氨氮标准中括号外为水温>12度时的控制值,括号内为水温12度时的控制值。2、声环境: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限值。表5-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LAeq:dB时段 昼间 夜间限值 70 55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20总量控制指标该项目总量考核指标建议:表5-7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类别 污染物 产生量 削减量 接管考核量 最终排放量废水 产生量 2800 0 2800 2800COD 0.98 0.14 0.84 0.14SS 0.70 0.14 0.56 0.028NH3-N 0.084 0 0.084 0.014(0.022)总磷 0.008 0.002 0.006 0.0014固废 生活垃圾 43.75 0 0 021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绿化景观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图5-1 绿化景观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本项目景观绿化共计22724。施工流程简单,首先清理场地原有杂草,然后在原有绿化基础上挖树穴种树,丰富绿化带内苗木种类,提升绿化景观效果。施工期产生垃圾及施工噪声。营运期主要为对植物的护理,如定期浇水、剪枝、割草、施肥和除虫等。营运期主要产生污染物为管理人员及游客盥洗污水和冲厕污水、生活垃圾、游客活动噪声、施肥及农药污染。2、景观水体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图5-2 景观水体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本项目建设景观水体,面积共计1833。施工流程:首先进行场地清理,然后进行水池挖掘和岸边砌生态护坡,施工完成后进行蓄水和种植水生植物,营造生态景观。施工期产生垃圾及施工噪声。3、道路广场、停车场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图5-3 道路广场、停车场施工及运行工艺流程场地清理 种植绿化 养护 投入使用垃圾、施工噪声场地清理 水池挖掘和砌生态护坡 蓄水及种植水生植物 投入使用垃圾、施工噪声场地清理 地面硬化 养护 投入使用垃圾、施工噪声22本项目建设道路广场及停车场,面积共计5528。施工流程:首先清理场地原有杂草,然后进行道路、广场的地面硬化。施工期产生垃圾及施工噪声。营运期,道路广场主要产生污染为游客盥洗污水和冲厕污水、生活垃圾;停车场产生污染为汽车尾气。23二、主要污染工序和污染物1、施工期污染物(1)噪声本项目施工期的机械设备有挖土机、推土机、运输车、吊车、洒水车等,其噪声源强为8590dB之间。(2)废气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尘和扬尘,产生源为施工期对地面进行清理产生的少量粉尘;施工时运送物料的汽车进入工地产生的道路扬尘。此外还有运送施工材料、设备的车辆运行产生的尾气污染。运输汽车的燃油废气主要是怠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燃烧汽油或柴油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成份为NO2和CO2,产生量很小,环境影响可不计。(3)废水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活动产生的施工废水。其中,施工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施工工人生活污水经移动卫生间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淘外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4)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人均每天产生1kg计算,施工人数40人,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14.6t,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本工程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清理场地砾石、杂草产生的弃渣,每平方米预计产生5kg弃渣,共计158.7t,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土方平衡分析:本项目建设景观水体时会产生约9000方土石方。该土石方用于区内景观建设,如营造小山坡、填低洼地等,通过需土量估算,本项目挖方产生的弃土基本可以满足景观建设土方需求。因此,本项目土石方量基本平衡,无需对外输送土石方。2、运营期污染物(1)噪声本项目为城镇绿化项目,建成后为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活动的场地,本身不会产生噪声。游客活动期间产生活动噪声,声源强度约为70-85dB;机动车进出公园时产生的车辆噪声,声源强度约为60-70dB;生活及绿化用水水泵噪声,声源强度约为60-75dB。(2)废气24本项目为城镇绿化项目,可起到改善周边环境、调节气候、美化城市等作用,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本项目运营期,机动车进出公园时产生汽车尾气。项目设有地上停车位50个,汽车排放尾气为无组织排放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有代表性的汽车排出物的测定结果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下表。表6-1 机动车消耗单位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单位:g/L污染物 CO HC NOx SO2小型车(用汽油) 191 24.1 22.3 0.291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汽车在公园内的运行时间和车流量有关。一般汽车进入公园的行驶速度要求不大于5km/h,本项目入口到汽车泊位的平均距离按照50m计算,汽车出入公园的运行时间约为100s。根据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为0.20L/km,则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计算:g=fM其中:M=mt式中: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汽油);M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L);t汽车出入的运行时间总和,约为100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