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象湖生态工程成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1 Henan Lan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报批 版) 项 目 名 称: 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工程成湖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国环评证乙字第 2537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 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 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工程成湖工程 建设单位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余 经理 通讯地址 郑州市郑州新区白沙产业园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 62290011 传真 / 邮政编码 451450 建设地点 郑州市郑州新区白沙产业园区 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口处 立项审批部门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郑发改城市 2013483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6 水利管理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设计红线范围 2.137km2,其中水域面积 0.912km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48800 总投资 (万元) 107250.45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227.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 年 3 月 项目由来 郑州市白沙组团位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郑州市,郑汴新区中西部,是郑州都市区重要拓宽空间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地处中原腹地,区位得天独厚,交通 四通八达,区内 连霍高速、郑开大道、郑开城际铁路、京港澳高速、新 107国道纵横交错,构筑起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园区可零距离对接石武客专线郑州站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临陆、临空优势明显。 根据郑汴新区总体规划,白沙组团是郑汴新区的八大城市功能组团之一,为规划的重要组 成 部分。白沙组团位于城市发展轴上,功能定位为:中原经济区 “三化 ”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省级行政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及高端总部基地为 主的智慧复合区。至 2020 年,规划建设用地 69km2,人口规模65 万人。领航功能:省级行政办公、公共文化服务、企业总部;主导功能:省级旅游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度假、会展会议中心、文化创新;特性功能: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发展目标:通过做强行政服务中心之城、活力之城,做优生态之城和文化之城,最终达到复合型智慧组团的发展目标。 象湖生态工程是白沙园区生态水系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口处,分布于郑开大道两侧,东至前程路,西至杨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设计红线范围 2.137km2,约合 3205.6 亩。其中象湖水域面积约为 0.912km2,水体规模约 282.0 万 m3,一期工程水域面积 0.37km2,水体规模 117.0 万 m3, 二期工程水域面积 0.542km2,水体规模 165 万 m3。 象湖生态工程成湖工程属于市政类建设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修改版) ,本工程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属允许类建设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政策。 2013 年 7 月 23 日,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项目建议书准予批准,文件编号郑发改城市 2013 483 号,见附件 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第 253 号令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本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 里的湖泊开挖,水体规模不超过1000 万 m3,也不涉及环境敏感区, 故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 河南 蓝 森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见附件 1) 。根据现场调查,该项目已经 开始开挖 , 属 补做环评,经过现场勘查及工程分析,本着 “科学、公正、客观 ”的态度,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工程建设必要性 进入 21 世纪,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国家 “十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及时作出了 “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进程 ”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 “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的发展目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 标。白沙组团是郑汴新区的八大城市功能组团之一,为郑汴新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织部分。象湖是白沙组团水系规划中 “一湖、一园、四河、四渠 ”的一湖,是白沙组团城市规划的核心和点睛之笔,通过象湖以及与之相连的城市河渠,形成覆盖白沙组团的城市河网水系,以此为依托,将城市绿化系统、城市 建设用地以及各类城市建筑物联系起来。 象湖生态工程是集生态水利、旅游、休闲、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为主要目标,通过水利工程达到调节区域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象湖周边规划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 1)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象湖是白沙组团水系规划中的 “一湖 ”,是白沙组团城市规划点睛之笔。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 2013 1 号) 中提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 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象湖生态工程的建设对白沙园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2)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 象湖生态工程的建设,可为中原人民营造新型的旅游休闲空间,对改善目前郑州周边满目黄沙、干燥单调的景观环境有重要作用,可大大提高居民生存环境,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象湖周边规划区的环境质量,从而提升整个郑州市的城市品位,改善白沙组团以及郑东新区周边的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3)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协调、 统一的需要 象湖生态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水利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的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 基础上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建设,还改善了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了环境质量水平,以较低的工程投资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综合、协调、统一。 2工程任务 其工程的开发任务主要为 “改善白沙园区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 3工程规模 ( 1)象湖水域面积 象湖位于白沙组团中心区,郑开大道两岸,设计范围东至前程路,西至杨 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设计红线范围 2.137km2,约合 3205.6 亩。其中象湖水域面积约为 0.912km2,水体规模约 282 万 m3,一期工程水域面积 0.37km2,水体规模 117.0 万 m3, 二期工程水域面积 0.542km2,水体规模 165 万 m3。 ( 2)象湖水位选定 郑州市白沙组团生态水系规划报告确定象湖水面高程 80.36m。 ( 3)象湖水体规模 根据不同区域水体的功能需求, 象湖 设置了浅水区、过渡区和深水区三个区域,其中浅水区水深 0m-1.2m,浅水区包括水深 0.3m 左右的 戏水区和水深0.5m-1.2m 的水生植物种植区;过渡区水深为 1.2m-3.5m、深水区水深为 3.5m-4.5m。考虑到湖区淤积、来水量大小和水位变幅等多种原因,为提高游憩时水位的保证率,象湖平均水深为 3.5m,水体规模约 282 万 m3,其中一期为 117 万 m3,二期为 165 万 m3。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 ( 4)水源方案 生态环境需水量 象湖生态需水量包括蒸发量、渗漏量和换水量。象湖的多年平均水面有效蒸发量为 570mm;象湖的渗漏损失量,经防渗措施处理后,按水体规模的 12%考虑;换水量计算的过程中,考虑 保证象湖中水体清澈,不发生富营养化,采用增加湖泊水体循环的方式,参考龙子湖规划研究成果,象湖每年换水 5 次。 已知象湖规划蓄水总面积为 91.2 万 m2,蓄水总规模为 282.0 万 m3,则象湖年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1214.0 万 m3,其中, 蒸发量为 52 万 m2, 渗漏量 为 34 万 m3,年 换水量为 1128 万 m3(每年换水 5 次,单次换水量 225.6 万 m3)。 水系补源 项目一期工程不蓄水。 象湖总体工程建成后 , 以 龙湖泄水作为象湖供水水源 。根据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成果,龙湖下泄 水主要为农业灌溉,下泄水直接进入象湖,对象湖水体进行置换,象湖的退水用作下游农业灌溉等。 根据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成果,龙湖退水至魏河处退水闸设计流量为 17m3/s,为满足下游农业灌溉要求,象湖节制闸设计流量满足龙湖退水需要。龙湖下泄水通过魏河故道在杨桥南干渠穿贾鲁河渡槽上游入贾鲁河园区段,流入象湖,引水渠道长 9.31km。 4工程布置与建筑物 ( 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参照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象湖工程等 别为 等,相应配套建筑物级别为 4 级。 贾鲁河节制闸是贾鲁河改道后为保证象湖水位而修建的工程,建筑物级别根据象湖工程等别定为 4 级。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 ( 2)工程总布置 象湖工程位于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口处,分布于郑开大道两侧,东至前程路,西至杨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依托贾鲁河园区段河道,形成大象形状。受贾鲁河改道进度影响,象湖工程 采取分期建设模式: 一期工程为郑开大道以北、贾鲁河以东区域,二期工程为郑开大道以北、贾鲁河以西及郑开大道以南区域。 一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一期湖体开挖工程。 一期工程任务 一期工程湖体水面面积 37 万 m2,水体规模 117 万 m3,包括水源工程、一期湖体开挖工程。 水源工程包括泵站工程和湿地净化工程,布置在象湖西北角、杨桥路东侧规划绿地范围内,采用泵站从贾鲁河取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后入象湖,工程总占地 18hm2,共布置湿地单元 20 组,处理能力为 4.3 万 m3/d,取水泵站流量 0.5m3/s。 一期工程位于郑开大道以北区域,湖体开挖开口线距贾鲁河堤脚和郑开大道路基坡脚分别为 40m、 22m。工程总开挖面积约为 41.4 万 m2,开挖方量约为 296.25万 m3,一期工程完建蓄水后,总水面面积可 达 36.3 万 m2,其中浅水区、过渡区及深水区面积分别为 3.2 万 m2、 24 万 m2、 9.2 万 m2。根据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所揭示的土层分布和埋深,采用防水毯防渗,湖周护岸采用垂直挡墙式护岸和自然生态式护岸,根据湖体开挖分段进行布置。 二期工程任务 二期工程在贾鲁河改道之后进行,包括二期湖体开挖工程、贾鲁河节制闸工程、湖区连通涵工程和轻轨防护工程。二期湖体开挖工程为贾鲁河 以西 、郑开大道 以北 、杨桥干渠 以南 合围 地带 和郑开大道以南部分湖体的开挖。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 贾鲁河节制闸工程位于象湖下游规划前程路下游约 200m 处,闸室轴线与河道中 心线重合。工程总长 67.0m,闸孔宽度 100m,由上游引渠渐变段、闸室段、消力池段、海漫段及末端防冲槽段组成。 湖区连通涵工程与二期成湖工程同期建设,目的为保证南北湖区水体交换。连通涵采用箱涵结构,净宽 3m,净高 2m,侧壁、底板和顶板厚度均为 0.4m,两端连接段采用八字墙,连接郑开大道道路边坡与湖岸。 轻轨防护工程位于郑开大道南部湖区,在建的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桥墩已建成,二期成湖工程开挖时 按照铁路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施工,避免工程建设对城际铁路造成影响 。 ( 3)主要建筑物 象湖主要建筑物为水源工程、贾 鲁河节制闸工程、湖区连通涵工程和城际铁路基础防护工程。 水源工程布置于贾鲁河杨桥干渠交叉口、贾鲁河左岸,设置取水泵站,从贾鲁河取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向象湖供水。取水泵站设计流量 0.5m3/s,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为 4.3 万 m3/d。工程总占地 18hm2,共布置湿地单元 20 组。 象湖工程建成后,引用龙湖退水 。为保证象湖常 年 水位维持在 80.36m, 以及下游生态用水, 需在 象湖下游设置拦河节制闸,节制闸闸址位于规划前程路下游约 200m 处,闸室轴线与河道中心线重合。工程总长 67.0m,由上游铺盖段、闸室段、消力池段、海漫 段及末端防冲槽段组成。 象湖二期工程完成后,湖面被郑开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湖面中间可通过原贾鲁河河道处穿郑开大道连通,东西两侧的湖面互不连通,不利于水流交换,容易使局部水域成为死水,影响水质,因此,本次设计在象湖东西两侧各修建连通涵,使水面相连。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 连通涵采用箱涵结构,净宽 3m,净高 2m,侧壁、底板和顶板厚度均为 0.4m,两端连接段采用八字墙,连接郑开大道道路边坡与湖岸。 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象湖范围,在建的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工程桥墩(共计35 个)位于象湖水体或边坡中,象湖开挖后将会改变原有桥墩的设计条件, 象 湖建设单位承诺在城际铁路基础防护方案未通过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认可审批之前,不开工建设二期工程郑开大道南部湖区,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基础防护方案建设桥墩基础防护,不对桥墩的安全造成影响,承诺书见附件 14。 5施工组织设计 ( 1)施工导流 象湖工程为 IV 等工程,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之规定,该建筑物按 5 级土石围堰导流标准设计,其导流标准应为 10 年 -5 年一遇。通过经济比较,确定导流标准按非汛期 5 年一遇,采用非汛期每年 11 月 -4 月施工。 ( 2) 主要工程量及 天然建筑材料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 499.48 万 m3,其中,土石方开挖 425.47 万 m3,土方填筑51.72 万 m3,砌石 24.18 万 m3,砂石垫层 10.17 万 m3,混凝土 8.15 万 m3,钢筋 5114t,地基处理 9792m3。 主要建筑工程材料用量为 :钢筋 5472t,水泥 3.29 万 t,汽油 71t,柴油 0.46 万 t,砂 5.60 万 m3,石子 7.57 万 m3,块石 2.44 万 m3,总用工 258 万工日。 本工程开挖土料能满足工程回填需求,不需要规划土料场。 荥阳千尺山石料场距工程运距较远,选择就近郑州建筑材料 市场购买合格料使用。 ( 3)主体工程施工 湖区土方开挖,大部分采用 2m3 液压挖掘机装 15t 自卸汽车运 1km 至工作面;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 小部分临时堆存二次倒运;多余开挖料采用 2m3 液压挖掘机装 15t 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的 剩余土方堆放场 。 土料回填采用 2m3 挖掘机装 15t 自卸汽车运输,拖拉机压实,小面积和边角部位需用蛙式夯或手扶振动碾按设计要求压实。 浆砌块石采用机制砂浆人工砌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各砌层均应坐浆,随铺浆随砌筑,缝隙砂浆要饱满;每层应依次砌角石、面石,然后砌腹石;应选择较平整的大块石经修整后用作面石,上下两层石块 应骑缝,内外石块应交错搭接;砌体宜均衡上升,相邻段的砌筑高差和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2m;砌筑过程中,应及时洒水养护。 膨润土防水毯铺设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断面确定方位和位置,按设计确定的铺设顺序、方向、搭接方式将防水毯铺在基面上。 混凝土工程施工时依次按基础垫层、底板、墙体的顺序进行浇筑。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的工作缝分仓,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出现。 ( 4)施工交通运输 郑开大道、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新 107 国道纵横交错,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无需新修建对外交通道路。 象湖场内交通主要为环湖施工运输 道路,沿湖开挖开口线 2m 以外修建,场内临时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 7m,总长度约 13km。 ( 5)施工工厂设施 本工程主体建筑物混凝土总用量 8.15 万 m3, 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搅拌站。 综合加工厂、 机械修配及保养场、停放场在各施工区布置。工程施工期间工地只设置一般性小修及保养服务,郑州市则可提供中修以上修配加工服务。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0 ( 6)施工总布置 本项目主要由水源工程、成湖工程、闸门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等 6 个子项目组成,其中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全部布置在成湖工程和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征地范围 内,不再新增临时占地;项目总征地面积为 213.67hm2,全部为永久占地。 ( 7)施工总进度 本 项目一期工程已于 2013 年 6 月开工建设,建设周期 1 年, 具体 起止日期为:2013 年 6 月 2014 年 6 月 ,其中工程准备期 2 个月; 一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期 6 个月,与主体工程交叉 1 个月,工程完建期 1 个月; 二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期 5 个月,工程完建期 1 个月,与主体工程施工交叉。 二期工程 在贾鲁河改道工程完工后实施 , 根据郑州市白沙组团生态水系规划报告 (报批版),贾鲁河改线工程计划时间为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6 月。因此,本项目二 期工程预计于 2015 年 7 月开始, 预计建设周期 8 个月 。 6工程占地 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工程总占地 213.67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其中占用耕地168.52hm2、占用林草地 12.93hm2、占用园地 9.06hm2、占用水域 11.25hm2、占用住宅用地 1.75hm2、占用交通用地 10.16hm2;按工程类型分,水源工程占地 18.15hm2,成湖工程占地 101.22hm2,闸门工程占地 0.25hm2,景观绿化工程占地 94.05hm2,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 15.69hm2,施工道路占地 3.28hm2;其中施 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在成湖工程和景观绿化工程已征用地范围内,因此,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只记列单项占地,不计入总占地范围内。 7. 周边环境 象湖生态工程位于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口处,分布于郑开大道两侧,东至前程路,西至杨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 根据现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 场调查, 贾鲁河从湖区穿过,杨桥灌渠从项目区西北边界穿过,项目南侧紧邻高庄村,山水生态城距离项目区南边界 90m,郑开大道和郑开城际铁路从项目区南边界穿过。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图见附图 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题: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根据现场勘查, 工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水域和林地,有少量的菜地和果园分布。 现土地已 开始 平整,开始建设,无原有环境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象湖生态工程是白沙园区生态水系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口处,分布于郑开大道两侧,东至前程路,西至杨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2 流域 概况 象湖所在流域地形地貌北部、中部受到黄河、贾鲁河冲击的影响,南部受到伏牛山余脉的影响,地势基本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槽状地形。全区地貌大致可以分为河漫滩、黄泛平原等类型。与象湖联系较紧密的区域水系主要包括贾鲁河、七里河、魏河故道、杨桥干渠、龙湖以及龙子湖等。 地面坡降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平均地面坡降 1/5000-1/7000,海拔高程介于83m-78m 之间(黄海标高)。由于受黄泛影响,地面呈微起伏状,部分地区形成岗洼相间、沙丘洼地并存、波状沙地、风吹沙移等地貌。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下部为 上更新统冲洪积物及中更新统坡洪积物。 3 气象 白沙园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冬季寒冷多风,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高度集中,秋季天气多变。年平均气温为14.2 -14.6 ,一月最低,七月最高,平均年温差在 27 -28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 43.0 ,极端最低气温为 -17.9 。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30mm,各年的降水量很不均衡,降水多集中在汛期 7、 8、9 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左右,冬季空气干 燥,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200mm 左右。 多年平均风速为 2.8m/s-3.2m/s,最大平均风速 18m/s-22m/s。风向季节性变化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 比较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太平洋高压强盛,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则处于冬、夏季风的过渡阶段盛行偏南、偏北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352.2h,夏季最长、冬季最短,全年日照时数最长为 6 月,最短为 2 月。最大冻土深度 27cm 左右,全年无霜期 217 天。 4 地表水 与象湖联系较紧密的区域水系主要包括贾鲁河、七里河、魏河故道、杨桥干渠、龙湖以及 龙子湖等 。 贾鲁河(改道后)位于 项目北 1.2km, 七里河位于项目南 5.6km,魏河故道位于项目西北 800m,杨桥干渠位于项目西北 10m,龙子湖位于项目西北4.4km,龙湖位于项目西北 10km。 项目区域主要水系基本情况如下。 ( 1)贾鲁河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白寨镇杨树岗圣水峪,流经横岭寨、黄帝岭水库,下汇冰泉、温泉、九曲娘娘庙河诸水,形成双干型河道,经郑州市西郊侯寨、西流湖至北郊老鸦陈折向东流,出郑州市区后流经中牟县、开封县、尉氏县、扶沟县、西华县,在周口市入沙颖河,最后注入淮河,属于淮河的二级支流,全长 247km,总流域面积 5896km2。白沙组团内河道长度 11.35km(中牟县界至万三公路), 贾鲁河拟向北进行改道进入石沟,使贾鲁河上游供水不再走白沙园区段河道,园区段贾鲁河成为排涝河道。 ( 2)魏河故道 魏河属贾鲁河支流 , 魏河发源于郑州市市区北部铁路编组站,穿过惠济区、金水区,在中牟县白沙镇岗李村北注入贾鲁河,河长 27.6km,流域面积 105km2,河道比降 1/2000-1/4000,是一条平原型河道,担负着郑州市区北部一部分防洪、排涝任务。由于魏河开挖,对魏河进行改线,魏河改线后将魏河分割为三个小流域,分别称其为魏河(金杯路 -规划改线起点 )、魏河改道(规划改线起点 -规划改线终点)及魏河故道(规划龙湖出口 -入贾鲁河口)。涉及白沙组团的魏河为魏河故道。河道长度3.08km(京港澳高速至入贾鲁河),该段河段多年未治理,目前河槽淤积严重。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4 ( 3) 七里河 七里河上游分两股,西股称十八里河,发源于新郑市小乔镇山西乔,经后湖水库、刘湾水库、十八里河在管城区白庄与东股十七里河汇合;十七里河发源于新郑市龙湖镇寨上村,流经罗垌水库、林锦店水库、苏庄水库、大姚庄,在白庄与十八里河汇合后称七里河。七里河在祭城与圃田交界处穆庄与东风渠汇合,经小雍庄入中牟县境,在白沙 镇堤刘东汇入贾鲁河。七里河贾鲁河口以上流域面积 741km2,白庄以下至入贾鲁河干流河道长 22.1km。七里河曾于 2004 年进行过河道疏挖,由于当时按照 3 年一遇排涝、防洪标准按照 20 年一遇的 70%进行疏挖,经多年运行,目前河槽大面积淤积,基流在河槽内冲出了小子槽,部分地段河槽内长满杂草,普遍淤积 0.24m-0.72m,河水下泄不畅。 ( 4) 杨桥干渠 杨桥干渠分为总干渠和南干渠,其中总干渠自杨桥渠首闸引水往南经鲁庄、姚孙至朱庄枢纽,全长 7.483km,设计流量 35.0-11.6m3/s,纵比降 1/7000,底宽 9-7.5m,渠深 3.75-2.95m,内边坡 1: 1.5,外边坡 1: 1.5,堤顶宽 5 m。总干渠现有干渠节制闸 3 座,支渠、干斗进水闸 11 座,生产桥 4 座,穿渠涵洞 3 座。 南干渠自朱庄枢纽引水向南,由岗李渡槽过贾鲁河,建倒虹过 310 国道,建倒虹过七里河到古城后转向东南,经韩庄、冉庄、袁庄、小张庄、刘申庄、占杨、朱卜士、刘巧、十里头、王圪垱、老八庄、孟庄至马家闸,全长 32.37km,已全段进行衬砌。朱庄枢纽至郑汴公路渠段设计流量 15.6m3/s,加大流量 19.97m3/s,底宽 8.0m,比降 1/7000,边坡 1: 1.5,水深 1.9m,超高 0.8m,两岸堤顶宽度均为 5.0m。河底为现浇砼护砌,边坡为预制砼板护砌。 渠首闸于 1970 年 5 月建成通水,为三孔涵洞式水闸,设计引水流量 35m3/s,加大引水流量 42m3/s。 ( 5) 龙湖 龙湖位于郑东新区,是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点睛之笔,规划水面面积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5 4.62km2,龙子湖是郑东新区龙湖水系的组成部分,规划水面面积 0.82km2。现状龙湖已开始蓄水,设计总库容 2680 万 m3,死库容 680 万 m3,兴利库容 2000 万 m3。通过魏河故道在杨桥南干渠穿贾鲁河渡槽上游入贾鲁河园区段, 流入象湖。 ( 6) 龙子湖 龙子湖水系工程位于郑东新区龙子湖大学园区的魏河以南、东风渠以北、 107国道以东、京珠高速路以西,西距龙湖约 3.0km。龙子湖工程由挡水工程、引水工程、湖体工程、退水工程和生态工程组成。龙子湖正常运用水位 82.0m,湖区水域面积约95 万 m2,水体规模约 220 万 m3。 5 洪水 贾鲁河改线后,贾鲁河洪水通过改线段河道排入白沙组团下游段河道,不再进入白沙组团,贾鲁河园区段河道成为白沙组团城市排涝河道。白沙组团内涝水通过新开挖的龙城渠和永盛渠排入象湖下游河道,城区涝水也不进入象湖。因此,象 湖洪水来源主要是库面降雨所形成的洪水。白沙组团洪涝水通过龙城渠和永盛渠排泄,象湖不参与白沙组团城市防洪,只是在实际运行中适当降低正常蓄水位时具有一定的防洪库容,可以滞蓄部分洪涝水。 6 地下水 象湖生态工程地区地下水资源是象湖的备用水源,根据可持续利用原则,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允许开采量作为象湖水体循环的长期可供水源。现状条件下,象湖所在地区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入渗、灌溉回渗补给、地表水体补给和地下径流补给等,消耗量主要包括潜水蒸发量、开采量及地下径流排泄量等。象湖地区开发后,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将发 生变化,补给量主要包括降水补给、象湖水体入渗补给和地下径流补给等,消耗量主要包括潜水蒸发量及地下径流排泄量等。由于象湖与龙子湖位置相邻,地形及地下水形式基本相似,本次采用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成果,象湖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与龙子湖地区一致,为每平方公里 11 万 m3/a。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6 7 地质 ( 1) 地质概况 工程场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东延部分的嵩箕山前,嵩山隆起与华北沉降带的交接地带,区内被第四系所覆盖,地形较开阔平坦。地层主要为更新统( alplQ3)和全新统地层( alplQ4),岩性主要以细砂、 中砂、粉砂为主,夹有轻粉质壤土、中粉质壤土和重粉质壤土透镜体,土层分布不均。 工程区位于华北地震区许昌 淮南地震带上,属于地震活动较弱、频度较低的地区。工程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 2) 水文地质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特征,场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细砂、中砂层中。主要接受降水入渗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人工取水和侧向径流 为 主 ; 勘 测 期 间 地 下 水 位 高 程 为 76.90m-78.92m , 贾 鲁 河 水 位 高 程 为80.16m-80.68m。场 区地下水和河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弱腐蚀性。由于河水和地下水中 Cl-含量较高,说明水质已受污染。 ( 3) 湖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湖区正常蓄水位为 80.36m,勘察期间地下水位高程为 76.9m-78.9m,年变幅一般为 1.5m-4.0m,地下水位一般低于正常蓄水位,存在湖底渗漏问题,由于湖区内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建议对湖区采取水平防渗措施。湖底平均开挖高程为 76.86m,最低高程 75.36m,开挖深度为 5.60m-7.20m,开挖范围内主要为 层细砂和 -1 层轻粉质壤土。湖岸岸坡由 细砂层和 -1 轻粉质壤土构成,松散稍密状,建议湖区边坡坡率为 1:2.0-1:2.5。湖区存在中等液化问题,综合评液化土层主要为 层细砂,液化点深度为 12.50m。湖底平均开挖高程 76.86m,最低高程 75.36m,地下水位多高于池底,开挖过程中存在施工降排水问题。贾鲁河从湖区中部通过,河道常年流水,存在施工导流问题。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7 8.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边缘地带,地貌为黄泛平原类型,地面呈微起伏状。 工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水域和林地,有少量的菜地和果园分布。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栽培作物为主 ,树种资源丰富,乔木类主要有泡桐、杨、榆、刺槐,经济林类有苹果、桃、李、石榴、枣等。 白沙园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为 14.2 -14.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30mm,降水多集中在汛期 7、 8、 9 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左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200mm 左右。加之人为原因,周边村民挖土、伐树、园区建设、市政道路及管线修建等开发建设项目,是造成该区域近几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质地主要为 砂土和壤土。根据实地调查和河南省水蚀模数分区图,项目区属微度水力侵蚀区,水土流失程度较低,土壤侵蚀模数小于 200t/(km2a)。按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中全国各级土壤侵蚀类型的范围划分,该项目地处北方土石山区的黄淮海平原区,项目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为 200t/(km2a)。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社会、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和人口 郑州市下辖六区五县级市一县,分别为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上街区、惠济区、管城区、荥阳市、巩义市、新郑市 、登封市、新密市、中牟县,共有 70 个街道办事处和 95 个乡镇。土地面积 7446.2km2,总人口 724.3 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010.3km2,市区人口 436.28 万人。 郑东新区规划范围 115 平方公里,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北邻连霍高速公路,南接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截止 2011 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 1300 亿元,建成和在建房屋面积 3050 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1500 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 70 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超过 70 万。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2 年郑州市顺利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 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 十二五 ” 发展的良好开局。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912.7 亿元,增长 13.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 1.5个和 4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1305亿元,增长 32.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 820 亿元,增长 2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502 亿元,增长 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2340 亿元,增长 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000 亿元,增长 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987 亿元,增长 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612 元,增长 14.4%;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050 元,增长 19.8%。 3文物古迹 经 工程前期 调查,工程 区域内 地表无文物保护单位。在工程实施前需进行文物勘探,以查明无地下文物。 4.交通运输 郑开大道从项目区南侧穿过,周边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新 107 国道纵横交错,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无需新修建对外交通道路。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 5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象湖生态工程成湖工程 属于 市政类 建设工程 ,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本工程 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属允许类 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政策。 6 与郑州市白沙组团水系规划报告 协调性分 析 根据 郑州市白沙组团水系规划报告 (报批版) ,白沙组团水系总体布局为: “一湖、一园、四河、四渠 ”。象湖在 区域 生态水系中的位置关系见附图 3。 “一湖 ”:以象湖人工湖泊水景观为中心、形成白沙组团区域内的一个水景观核心区。 “一园 ”:在魏河故道与贾鲁河园区段交叉口处布置魏河湿地公园,形成湿地景观。 “四河 ”:以贾鲁河园区段、魏河故道、贾鲁河改道段、七里河等生态景观为轴线,形成 4 条自然生态水景观带。 “四渠 ”:以杨桥干渠、龙城明渠、永盛明渠、新城明渠等 4 条水景观明渠,形成贯穿园区的水景观带。 其中象湖生态工程是 郑州市白沙园区生态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 “一湖、一园、四河、四渠 ”水系结构布局中重要的一湖,并与周边各河流、湖泊有机相连,共同构成白沙组团完整的生态水系。象湖生态工程是 “郑州市白沙组团水系规划 ”的点睛之笔,对于调节区域小气候,提升白沙组团周边规划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建设符合郑州市白沙组团水系规划。 7 项目 施工布置 合理性分析 项目设 3 个施工区,湿地净化工程、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分别设一个施工区,工程 对外交通便利,施工营地布置在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避免了新增占地,减少了对地表的扰动和植被的 破坏,从环保角度施工营地布置合理。 工程土料来自 象 湖开挖土方,不设土料场,开挖多余土方用于 园区道路及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