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HeaderTable_User 5017275 1366850067 2151578015 HeaderTable_Industry 13021700 看好 investRatingChange.same 173833781 深度报告 HeaderTable_StatementCompany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行业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Summary 报告起因 市场上目前对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的实际影响认识有限,仅局限在介绍改革 方向 和逻辑推演阶段。我们的报告重点在于研究美国类似改革(美国 2000 年前后曾从成本采办模式向价格采办模式转变),探究其对军工企业的影响,分析该阶段美国施行定价改革后军工整机厂盈利能力的变化,从中美改革的异同来预判我国改革影响和进程变化。 核心观点 传统军品 采购模式下 ,成本加成 定价机制 是 导致 我国军工整机厂 的 利润率水平 较低 的原因之一 。 无论 是 制造 业横向对比、产业链 层级 对比还是国内外对比, 国 内 军 工 总 装 企业 利润率均 处于较低水平。 军品市场 的 供应商 和客户相对 单一 ,军品定价机制作为协调双方 利益的纽带, 在 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具有 非常 重要的 作用 。 但传统 的成本加成 定价机制已逐渐 无法 适应现代化 的需求 ,一方面 较低的利润率上限 一定 程度上 限制 了企业 管理 的 主观能动性 , 另一方面基于 成本的定价 方式不能 很好地平衡供需双方 利益。 因此总装 综合 计划部 在 2013 年 提出 了目标 价格管理机制 ,并 持续 推进 竞争性 采购 , 整机厂利润率 水平有望获得 改善 。 美国 2000 年 前后的定价方式转变, 有效 降低了装备价格 , 主机厂毛利率 和净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 与 我国 从 2013 年 开始相继 提出目标价格管理机制 和全军 装备采购信息网相对应 ,美国国防部 从 1998 年开始相继 提出 价格 采办法( PBA) 、 集成采办系统( IAE)以及 5000 系列采办文件。 采办模式 和定价机制的改革效应 伴随美军装备的换代和上量开始有效释放 , 十余年来各大 军工 集团 的 综合营业利润率 稳步 上升, 从 2003 年 的 5%一直提升至 2017 年的接近 12%。 对比中美异同, 随着军品定价、军民融合、 股权 激励等政策落地,主机厂净利率有望提升 。 1)军民融合:大力推进竞争性采购,引导国有军工企业有序开放,提高民口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的比例; 2)新品列装:各军种多款主战装备进入升级换代期,新品列装的加速 有望提升新 定价 机制产品 在总装企业 的占比 ; 3)混改推进:军工央企混改的逐步深化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管控成本费用,争取激励利润。 投资 建议与投资标的 建议关注 各大主要整机类 上市公司 ,尤其是拥有大批量关键新型号 产品 交付预期的主机厂,如: 中直股份 (600038,增持 )、航发动力 (600893,未评级 )、中航沈飞 (600760,未评级 )、内蒙一机 (600967,买入 )、中航飞机 (000768,未评级 )等 。 以及 具有竞争力的中上游配套企业 , 如: 航天电器 (002025,买入 )、航天发展 (000547,买入 )、中航电测 (300114,增持 )、中国海防 (600764,未评级 )、火炬电子 (603678,未评级 )、光威复材 (300699,未评级 )等 。 风险提示 定价改革 进度不及预期, 整机厂 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不及预期 Table_Title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防军工行业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A股 行业 国防军工 报告发布日期 2019年 02 月 25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王天一 021-63325888*6126 wangtianyi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0120021 罗楠 021-63325888-4036 luonan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8100001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冯函 021-63325888-2900 fenghanorientsec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航空航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持续景气上行 2019-02-24 19 年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开启航天发射“ 30+”模式,产业景气有望延续 2019-01-30 航空工业 18 年业绩同比增长 10.3%,关注 19 年科研生产和深化改革新进展 2019-01-24 -30%-15%0%15%30%18/0218/0318/0418/0518/0618/0718/0818/0918/1018/11国防军工 沪深300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目 录 一、成本加成定价机制下军工整机厂利润率相对较低 . 4 二、他山之石:美国国防采办发展历程及现行体制 . 6 2.1美国军工产业及相应采办机制发展历程 . 6 2.2美国现行采购方法和价格管理体制 . 8 2.3军品定价改革效应有望体现于整机厂利润率的提升 . 11 2.4以洛马为例,看 PBA模式对企业利润率带来的提升 . 14 三、定价改革效应释放,整 机厂利润率有望提升 . 16 3.1成本加成定价是导致国内整机厂利润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 16 3.1.1军品采购和定价模式已进行多次重要变革 16 3.1.2国内军品采购方式与定价现状和问题 18 3.2推行目标价格管理机制后,总装企业的利润率有望达到 10% . 19 3.3类比美国,我国实行军品定价改革后整机厂利润率有望提升 . 20 风险提示 . 2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图表目录 图 1:国防工业产业链的三个主要层级 . 4 图 2:军工行业净利率水平在各类制造行业中处于较 低水平(基于中信行业分类) . 5 图 3:总装类企业的净利率在军工产业链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基于精选的 52 个标的进行分类). 5 图 4:国内总装类军工企业净利率水平相比美国显著较低(基于精选的 52个标的) . 6 图 5:美军装备系统采办的三级价格管理体制 . 9 图 6:集成采办系统( IAE)组成 . 10 图 7: 19872017年美国五大军工集团毛利率水平( %) . 12 图 8: 19872017年美国五大军工集团综合营业利润率水平( %) . 13 图 9:五大军工集团美国本土营收占比 . 14 图 10:洛马历年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 . 15 图 11:五种采购模式与三类定价机制的对 应关系 . 18 图 12:成本加成定价机制 . 19 图 13:目标价格管理定价机制 . 20 图 14:我国与美国采办和定价改革的不同 . 21 表 1:美国军工产业四大发展阶段 . 7 表 2:武器系统采购改革法主要改革内容 . 8 表 3:美国现行的主要军品定价模式及其特点 . 9 表 4:美国五大军工集团主营业务及占比(标红为总装业务, 2017年数据) . 11 表 5:洛马 2001-2009年主要在产军用飞机类型 . 16 表 6:我国军品采购方式和定价机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 17 表 7:美国军品价格管理改革及我国对应情况 . 21 表 8:三家上市公司股价激励情况 . 2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 一、 成本加成定价机制下 军工 整机厂 利润率 相对 较低 军工行业整体 利润率 较低,且总装企业尤为 突出 我国的国防工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大致可分为总装类、 子 系统 /大部件 、元器件 /原材料三个层级。 总装类企业体量大,数量少,一般指负责主战装备及发动机研制的企业 , 如中直股份生产直 10、直18,中航飞机生产运 20、轰 6,产品一般直接或通过军工集团交付部队; 子 系统 /大部件 类 企业,一般指负责航电机电、大型结构件等产品研制的企业,如中航机电生产液压 、 电机产品, 中航电子生产 导航、飞行控制等航电产品 , 这些企业的 产品大部分交付军工总装企业,部分交付部队作为维修备件;元器件 /原材料类企业,一般指 为军品提供专用 电子元器件、特殊材料、 维修检测等服务的企业,如中航光电 、航天电器等 生产 军用 连接器,该层级 民营企业 的参与度较高,竞争相对充分,并且 配套对象所处行业较为分散,除军工 分系统 /大部件类企业外,在民用领域也 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从板块精选了 52 个军工标的,并根据上述产业链层级进行了分类。 图 1: 国防工业产业链的三个主要层级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不同行业横向对比 ,军工行业整体的净利率水平在各类制造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经 统计 2011 年至2017 年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机械、轻工、汽车、家电、电子 七 个制造业板块的行业 平均 净利率水平 分别为 3.9%、 5.3%、 5.1%、 5.1%、 5.4%、 6.0%、 7%,国防军工 整体 处于较低水平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5 图 2: 军工行业净利率水平在各类制造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基于中信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按产业链层级划分, 总装类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在军工产业链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统计结果,元器件 /原材料层级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为 15%,子系统 /大部件层级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为 9%,而总装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 3%。 图 3:总装类企业的净利率在军工产业链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 (基于精选的 52 个标的 进行 分类)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与国外总装类军工企业对比,国内总装类军工企业净利率 处于较低水平 。 根据统计结果, 美国五大军工总装企业 2011 年至 2017 年 净利率稳步提升,最低为 6.1%,最高为 8.1%。与之相比,国内军工主机厂的净利率总体保持在 3%,显著低于美国整体水平。 0%1%2%3%4%5%6%7%8%9%1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国防军工 (中信 ) 电力设备 (中信 ) 机械 (中信 )轻工制造 (中信 ) 汽车 (中信 ) 家电 (中信 )电子元器件 (中信 )0%2%4%6%8%10%12%14%16%18%2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总装企业 子系统 /大部件 元器件 /原材料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6 图 4: 国内总装类军工企业净利率水平 相比美国 显著较低 (基于精选的 52个标的)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总体而言,军品 总装 市场 属于计划管理制度 下的 相对 垄断市场。 虽然配套逐渐层级化、有序化、市场化,但 且对于总装企业来说下游客户仍以军方占主导。考虑到军品研制的高资源需求、 长周期投入,以及 极高的技术和资质壁垒 ,这种近乎单线式的 上下游 关系可能仍将长期保持。在这种特殊的产业链和供需格局下,总装企业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的突破口 其实 并不多 。 在整套国防装备研发采办体系内 , 价格管理制度作为协调供需双方利益关系的最关键制度基础,针对其进行改革 是 最 直接 也是 最有效的。 但是由于军品的特殊地位, 同时具有 商品属性, 并且每一代主战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远超传统消费品,中间又要经历多次改型和升级, 因此 定价 改革 需足够谨慎 。近年来,中央军委、总装 备部、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在 军品价格管理制度 上 进行了一系列 的研究探索和 改革 创新 。 二、 他山之石 : 美国 国防采办 发展历程及现行 体制 军品定价是世界性难题,现代装备价格指数型增长,武器装备先进性 VS 经济性的矛盾突出。 美国在国防装备采购问题上也曾遇到过成本加成定价机制下导致的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严重超支、企业浪费欺骗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美国政府在军品采购方法和定价机制上作了一系列的探索,根据不同装备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的需求,提出了合同激励、竞争性采办等措施,既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又调动了企业的研发管理积极性,使供需双方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研究美国在国防采办及价格管理改革上的经验,有望获得启示。 2.1 美国 军工产业及相应采办机制发展历程 采办方法和定价机制的选择必须与经济环境、任务需求和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 历史上,根据 不同的 政治、经济、战争局势, 美国 针对装备采办中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改革, 从单一来源采购 逐步引入竞争 采购 机制, 从传统的成本加成合同过渡到价格管理合同 。虽然 改革的 过程 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最终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 。 3% 3% 3% 3%0%3% 3%6.5% 6.1% 6.9%7.5% 7.7% 7.8%8.1%0%1%2%3%4%5%6%7%8%9%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军工总装企业 美国军工总装企业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 表 1:美国军工产业四大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诞生后的成长阶段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快速发展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持续扩张阶段 (冷战时期) 转型阶段 (冷战后时期) 行业特征: 政府的 军 工厂制造 舰船和火炮成品 , 私有制造业企业 与政府签订合同, 提供基本的钢材和锻件 ,成为国有军工厂的分承包商 1, 大企业大 財 团开始参与 2, 科技与军事开始结合 1,注重“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的军品研发 2,军工企业被 財 团控制,依靠 財 团发展;军政商人员互相交流频繁 1,军费缩减,并购整合加剧 2,军工企业资本社会化,变成公众公司 3、多元化公司逐步剥离军工业务 企业规模: 私人手工作坊 由中小型私人企业到大型私人企业 若干财团控制下的大型军工企业 五大军工巨头 数据来源: 俄罗斯军工转型失败与美国军工转型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东方证券研究所 随着军工企业逐步由私人控制到财团控制再到成为公众公司, 美国 军品采办机制 的发展 可分为 五个阶段: 1) 二战前的国防采办改革 战争期间政府供应商的“奸商” (Profiteering)行为 在二战前广受诟病,这一现象 在一战中达到顶峰,钢铁、石油、天然气公司由于浪费、欺骗在采购合同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每一次战争的到来进行动员和商业征用或复员,美国军团都会为战争利益对国民大会施压建议战争期间应动员一切物资和人力应征。 随着战争 的结束和二战中杜鲁门委员会的监督人(Watchdog)职能的发挥,使采办过程中的腐败 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 2) 五 十 至七十年代的过度超支和采办超期完成问题 现代采办困境真正开始于二战后、朝鲜战争和冷战期间,美国经历了战争期间的战时应急采办之后,面临着经济急需复苏、百废待举的新形势,这时美国政府主要依靠私人公司生产大多数军品和提供军事服务。 这一期间对采办的不满集中在采办合同的无效管理和采办费用的浪费 。美国当时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发现由于采办采用成本加固定酬金 (CPFF)的定价合同,所有的采办风险都由政府来承担,结果导致无论武器装备系统的总成本多高,军工企业都能确保得到固定的酬金或利润,进而造成部分项目的破产和巨额的成本超支。 研究表明,采用 成本加固定酬金 合同,在五十年代,武器采办的平均成本是预期的三倍。 六十年代五角大楼提出了“激励类型合同”和“合同界定”来采购主要的武器系统。因此,六十年代的成本超支比五十年代有所改善,接近预期成本的二倍 。 但此时的方案非常粗糙,只是 单纯 针对 定价 的 激励 ,并 不利于技术 的 进步 。 3) 八十至九十年代的竞争性改革 这段 时期 ,国 防采办改革处于 不断的 探索 和尝试 阶段,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且通过政府的力量在逐渐地实施。 关注减少采办成本导致政策制定者提高国防市场竞争机制的使用。从60 年代采办承包商的选择逐渐引入竞争机制,但真正开始对竞争性采办研究的是在 70 年代后,尤其是 80-90 年代达到顶峰。 通过对 引入竞争机制后的采办行为进行后续分析 , 发现在电子和非电子采办项目上分别可节约成本 48、 28 。 1981 年 Smith 和 Lowe 考察了 26 个直升机项目,结论是连续购买可节约 24。 因此,因此美国政府分别在 1984、 1986、 1987三年出台三个法案来提高国防购买中竞争性的使用。 4) 并购、全球化、军工重组 下 采办管理及采办方法的改革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8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的国防预算锐减,从 1989 年的 4220 亿美元降到 1999 年的 2900 亿美元 (sPPI Data),尤其是政府对航天设备、船舶和军事车辆的支出下降了 79 。在此背景下,国防工业大幅调整, 2003 年美国五角大楼报告指出 80 年代的 50 个最大的国防供应商已经被转变 为 5 个。 与此同时,采办的定价方法也从原来的 CBA(成本 定价 法 ,类似我国成本加成定价机制 ) 向 PBA(价格 定价 法 ,类似我国目标价格定价机制 ) 转变 。 基于 PBA 的激励方案是通过 在预研、 研发、量产全过程中引入里程碑式的多决策点的指标考核和价格管理来实现的,已经非常成熟。 IAE(集成采办系统) 也是在该时期上线的。 九十年代后 美国政府 分别于 1991 年、 1996 年、 2001 年和 2002 对采办文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发布了国防部5000 1 指南 )和国防部 5000 2 指南等文件。 5000 系列采办文件是美国国防部指导和规范采办的纲领性文件。 5) 2009 推出 武器系统采购改革法 加强价格论证及过程监控的力度 虽然装备价格管理机制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国防生产成本和进度的问题依然突出。根据美国审计署( GAO)的报告,在国防部 96 个规模最大的装备采购项目中,平均采购进度拖期两年,近 70%的重大采购项目都超出了预算,造成开支浪费主要包括缺乏监督、更改指标、竞争不充分等。 在此背景下, 2009 奥巴马总统签署实施 了 通过加强技术知识和监督的武器采购系统改革法 ,该法案 主要 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革新。 表 2: 武器系统采购改革法主要改革内容 三个主要革新方向 具体措施 大力改革采购机构及人员设置 设置独立的成本与项目评估机构 重新建立系统工程机构和发展性试验能力 统筹绩效评估和成因分析工作 强化科研阶段的采购管理 发挥原型机作用,验证新技术的成熟性 应用初步设计评审,提高装备的可靠性 强化用户需求引导原则,提高装备采购的针对性 完善相关采购制度 强化纳恩麦克迪法案的作用 提高责任报告制度的完善程度 数据来源: 美军装备采购改革做法研究 , 东方证券研究所 2.2 美国现行 采购方法 和 价格管理体制 经过 70 余年的发展, 美国已形成 1) 多层级、分工有序 装备采 购 管理体制 ; 2) 对从研发到 批产整个价格形成过程进行里程碑 决策点 划分; 3) 根据不同装备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的需求 ,已形成了具有 针对性的多套定价机制 ; 4)构建了强大而全面的 IAE(集成采办系统),为军品配套的竞争性采购提供了公平公开高效的通道。 1) 美军装备采办管理体制分为国防部、军种 (或国防部各业务局 ) 和项目办公室三级。 国防 部一级设立国防采办委员会 (DAB) , 负责任务 需求的评审和采办计划各阶段的评审和决策。该委员会由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副部长担任主席。在军种设立对应 国防部一级的军种采办最高管理机构 , 负责本军种管理的采办计划的评审。 项目办公室一级具体负责管理采办计划的实施 , 包 括对合同的监督和审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9 图 5: 美军装备系统采办的三级价格管理体制 资料来源: 美军装备价格管理及其特点 , 东方证券研究所 2) 美军装备价格的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 装备经济可行性分析 、 装备成本估算 、 装备价格确定 三大步骤。 经济可行性分析 是指根据装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相似装备采办费用的历史数据 ,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 , 分析装备的经济可行性。 装备成本估算是指 预先估计装备研发成本 , 用于装备经费预测、装备定价等。 装备价格确定 需要确定 各阶段和里程碑决策点的目标成本以及采购 时的目标价格,其主要包括价格分析、成本分析和利润分析三个阶段。 3) 美军装备定价 模式 主要包括 CBA 与 PBA 两大类,每一类又细分出具有不同适用场景的具体定价机制 。 其中 固定价格加奖励定价模式 ( PBA) 与成本加奖励金定价模式 ( CBA) 都是奖励型定价模式 , 其主要区别是 : 前者有价格上限 , 进入价格上限范围后等于是固定价格定价模式 , 实际成本高于价格上限就造成承包商亏损 ; 而后者没有价格上限 , 只有奖励金下限 , 不管承包商实际耗用多少成本 , 总可以获得最小利润即奖励金下限。所以在这两种定价模式中 , 前者承包商承担风险大些 , 后者军方承担风险大些。 CBA 模式 类似于我国的成本加成定价机制 , 而 1998 年提出的 PBA模式则类似于我国 2014 年提出的目标价格管理管理机制。 表 3: 美国现行的主要军品定价模式及其特点 两类定价模式 细分定价模式 具体定价机制 适 用条件 成本定价 模式( CBA) 成本加定酬定价模式 付给承包商固定酬金 (酬金相当于利润 ) , 其数额通过双方谈判确定 ,不随实际成本变化,风险集中于采购方 适用于研究、探索性发展和试验阶段 , 以及工程研制 和定型生产阶段辅助系统的采购 ,一般不适用于批产项目 成本加奖励金定价模式 需要事先确定 5 个指标:成本指标、奖励金指标、奖励金上限、奖励金下限、分配比例 相对成本加定酬模式,更适合批量生产项目,但可能影响技术进步和质量可靠,激励效果相对有限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国防军工深度报告 以美为镜:定价改革效应释放,优质军工企业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0 最后根据实际成本核算奖励金数 价格定价模式( PBA) 固定不变价格定价模式 装备 价 格在合同执行期间将始终固定不变 ,成本的降低和增加直接等于利润的增加和降低,风险集中于承包商 适合于采购标准型或改进型的民用产品 , 以及容易定价的军品 随经济价格调整的固定价格定价模式 在签订合同时确定价格 , 并估计到履行合同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偶然事件 , 允许对价格进行上下调整 一是在合同履行期间市场价格和劳动工资极不稳定 ; 二是把可以估计到的一些偶然事件 , 分别列在合同的价格调整条款中 固定价格加奖励定价模式 需要事先确定 4 个指标: 目标价格、 利润指标 、 分配比例 、 价格上限 最终根据实际成本确定利润数 在合同开始时就能确定固定指标和分配比例 , 以便对承包商有效地 控制成本给以公平合理的奖励; 政府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一部分风险 , 超过价格上限的部分 , 完全由承包商负担 数据来源: 基于价格采办法在国防采办中应用研究 , 美军装备价格管理及其特点 , 东方证券研究所 相比于 CBA 定价模式, PBA 具备以下优点: 锚定价格,降低 采办单价 。 由于事先已确定军品价格,因此,在该价格下, 承包商 的利润将会取决于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并且由于价格上限锁定,因此承包商会更倾向于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而不是通过提升成本来获得更高的利润绝对额( )。 减少监管成本。 采购方 无 需再对 承包商 上报的成本进行监督与审核,减少了监管费用。 从承包商角度看,企业也减少了用于成本上报而发生的开销,并有效保护了企业生产信息。 促进军民融合。 PBA 方法更接近于商业运行模式,因此将会吸引更多民用企业参与 其中 。 提高军品质量。 由于 PBA 更加强调卖方竞争,并通过增强竞争提高了军品质量。 例如 :在运输机 C-130J 型号的研发项目中,国防部通过 PBA 方法的运用,不仅缩短了合同签订的时间,同时也使最终研制出的 C-130J 成品在性价比 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集成采办系统( IAE)是 指 美国国防部的信息化联邦采办业务平台 。 该系统开始于 2001 年,经过多次更新换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美国采办领域最优秀的项目之一。通过该系统,联邦政府可以向供应商发布商业机会,选择供应商,建立和管理合同。供应商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单点登录、在线验证、分包情况报告等交易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的采办工具,该系统 有效促进了 国防市场的竞争, 增强了 国防 采办的透明度 , 改善了采办 的 效率 ,提高了交易的公平性 。 图 6:集成采办系统( IAE)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