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创新驱动,引领药企成长.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报告 2019 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创新驱动,引领药企成长 报告摘要 : Table_Summary 医保 支付 结构优化,创新品种竞争优势明显 。 2017 年,医保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医保控费初见成效,医保结余率有所上升,后续医保政策从整体控费调整为结构调整,创新药及器械的竞争优势明显。医保目录的谈判和评审机制以及未来将会推出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等一系列改变使得医保支付逐步向创新药 械 倾斜。同时,我国居 民个人支付能力大幅提升,对创新药 械 等高端医疗需求强劲,创新药将在需求的拉动下快速发展。 创新带来议价权,在医保控费格局下占据竞争优势 。 在医保结构调整 的状态下 ,唯有强大的创新力和研发能力带来新产品,可以享受较强的定价权和估值的溢价,创新药及器械的竞争优势明显。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人才、资金、技术的进步为创新药械的研发和上市销售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受益于创新药崛起 +一致性评价,国内 CRO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处于较低的位臵,相比美国研发投入 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 在创新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加速推进中, CRO 行业是最确定的受益行业之一, 药明康德、 泰格医药 等龙头公司必将享受高于行业平均的高速成长 。 医疗器械政策友好,关注平台型企业及细分龙头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年复合增 速超 20%。 考虑到中国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 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 近期随着药品端受带量采购及医保议价等政策的影响,仿制药受压明显,而医疗器械政策友好,成为投资的避风港。 近年,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通过多个专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创新医疗器械提供快速审批通道 ,加快创新器械的上市。同时,国家通过遴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并集中采购 的模式,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促进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和终端放量,利好平台型及细分器械龙头的增长。 Table_CompanyFinance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重点公司 现价 EPS PE 评级 2018A 2019E 2020E 2018A 2019E 2020E 恒瑞医药 62.51 1.05 1.26 1.53 59.53 49.61 40.86 买入 迈瑞医疗 106.56 2.91 3.59 4.33 36.62 29.68 24.61 买入 泰格医药 46.50 0.90 1.22 1.61 51.67 38.11 28.88 买入 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 优于大势 Table_PicQuote 历史收益率曲线 -25%-16%-7%2%11%2017/11/29星期三 2018/3/20星期二 2018/7/6星期五2018/10/26星期五医药生物 沪深300Table_Trend 涨跌 幅( %) 1M 3M 12M 绝对 收益 8.21% -11.81% -16.16% 相对 收益 9.36% -3.90% 6.37% Table_IndustryMarket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 303 总市值(亿) 33319 流通市值(亿) 25364 市盈率(倍) 21.19 市净率(倍) 2.60 成分股总营收(亿) 14385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 1197 成分股资产负债率( %) 45.54 Table_Rep rt 相关报告 2018 年医药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健康大时代,看好品牌与创新 2018-07-03 医药商业深度 报告:业绩峰回路转,行业整合加速 2018-04-10 2018 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医药创新的美好时代 2017-11-30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刘舒畅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6120002 021-20361126 liuscnesc 证券分析师:崔洁铭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7110001 021-20361131 cuijmnesc.cm /医药生物 发布时间: 2018-11-29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2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目 录 1. 医保支付结构优化,创新品种竞争优势明显 . 3 1.1. 医保结余率稳步回升,医保支付进入结构调整阶段 .3 1.2. 个人支付能力提升,高端医疗需求强劲 .3 2. 创新带来议价权,在医保控费格局下占据竞争优势 . 4 2.1. 创新政策持续加码,利好创新企业发展 .4 2.2. 创新环境改善,人才、资金、技术形成 共振 .4 2.3. 医保谈判及税率优惠政策为创新药放量提供有利条件 .5 3. 受益于创新药崛起 +一致性评价,国内 CRO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 6 3.1. 药审政策利好创新药, CRO 行业受益明确 .6 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来 CRO 市场增量 .7 4. 医疗器械政策友好,关注平台型企业及细分龙头 . 8 4.1. 器械市场空间巨大,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8 4.2. 政策支持力度大,进口替代可期 .8 5. 重点推荐公司 . 8 5.1. 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企业 .9 5.2. 迈瑞医疗:器械巨头强者恒强,精选赛道角逐世界舞台 .10 5.3. 泰格医药:国内临床 CRO 龙头,畅享行业高增长 . 11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3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1. 医保 支付结构优化,创新 品种竞争优势明显 1.1. 医保结余率稳步回升, 医保支付进入结构调整阶段 在我国,医保是医疗服务最大的支付方, 2008 年后,由于医保支出增速持续高于医保收入增速,使得医保结余率不断降低,医保进入控费阶段。 2017 年,医保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医保控费初见成效,医保结余率有所上升,后续医保政策从整体控费调整为结构调整,创新药及器械的竞争优势明显。 图 1: 医保收支增速基本匹配 图 2: 医保结余率稳步回升 0%5%10%15%20%25%30%35%4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亿元)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亿元)城镇医保收入增速 城镇医保支出增速0%5%10%15%20%25%30%35%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Q1 - 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数据来源:东北证券,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数据来源: 东北证券,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1.2. 个人支付能力提升,高端医疗需求强劲 与美国发达的商业医疗保险不同,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程度较低,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居民医疗费用基本由个人承担,目前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民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加大,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在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巨大动力。 图 3: 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图 4: 我国海外就医人次快速增加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国家 统计局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米内 网 之前由于消费能力较低,高价药品在我国市场较小,随着我国人居收入的逐步增加,规模逐渐壮大的富裕人群对医疗提出新需求,不仅对高端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大,更提高了对高端药品的消费需求,从我国已经上市的创新药销售情况来看,阿帕替尼、康柏西普等高价药品在未进医保之前销售额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足以证明我国居民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4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在高端医疗方面的支出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出境医疗成为新的热点,除了国外医疗服务环境更好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国外已经上市的高端药品在我国并没有被批准上市,所以只有到国外才有机会使用部分高端药品,也从侧面反映出目 前国内市场对高价值创新药的需求强劲,但供给相对不足,创新药有望在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快速发展。 2. 创新 带来 议价权,在医保控费 格局 下占据竞争优势 2.1. 创新 政策持续加码,利好创新 企业 发展 2015 年以来,政府对 药械创新 产业大力支持,国务院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相继发出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关于 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改革临床试验管理的相关政策 、 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政策 和 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加快新药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审批的相关政策 等一系列文件以及支持性的 政策,使 创新药械 审批进一步加快,国内药械 企业和研究机构创新积极性不断提高,我国进入药 械 创新发展的“加速期”。 表 1:鼓励创新的重磅政策 政策 时间 内容 优势 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制度的意见 2015.8 提高上市药品审批标准,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鼓励创新(制度、审评创新) 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提升新药研发效率 关于 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改革临床试验 管理、上市审批审批、创新者权益的相关政策 2017.5 明确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责任主体、提高审评检查能力 减少了 创新药械审评审批 时间、 解决了临床资源不足的问题, 提高研发效率、加快新药上市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2017.10 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上市审评速度、解决公众用药需求、鼓励创新等 6 大方面 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激发医药研发的活力,解决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短缺难题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CFDA,政府网站等 2.2. 创新环境改善,人才、资金、技术形成共振 表 2:人才海外回流创业成为趋势 公司名称 高管名称 职位 学历 工作经历 恒瑞医药 张连山 首席科学官 范德比尔特大学博后 礼来首席 研究科学家 微芯生物 鲁先平 董事长 UCSD 分子生物学博后 Galderma 北美研发中心研究部主任 信达生物 俞德超 董事长 加州大学博后 Applied Genetics 副总裁 百济神州 王晓东 董事长 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博后 美国科学院院士 /北生所所长 药明康德 李革 董事长 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 Pharmacopeia 歌礼生物 吴敬梓 董事长 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 葛兰素史克副总裁 君实生物 陈博 总经理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 礼来、特里斯生物科学 再鼎医药 杜莹 董 事长 辛辛那提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和记黄埔创始人 华领医药 陈力 董事长 Lowa State Univ.化学系博士 罗氏中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官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公司官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5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除了政策积极引导外,我国目前创新药迎来了最良好的环境,研发时机逐步走向成熟,我国从市场、人才、科研条件、研究基础等各方面都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沃土”。从需求面来讲,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医保的全面铺开将成为消费量方面的强大驱动力,经济增长、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将成为消费升级方面的强大驱动力,强大的需求也为我国创新药的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从资金面来看,国家对创新药研发的财政支持不断加大,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追逐愈加激烈,融资金额与案例数不断增多;从人才面来看,我国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海归回国创业成为大趋势,为创新药发展持续注入活力;从科研条件和研究基础来看,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园区已在形成,新药研发产业链正逐步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聚集和延伸,创新型生物医药园区正在成为我国创新药物产业化实施的主体。 图 5: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经费投入(亿元) 图 6: 2010-2016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 VC/PE 融资 数据来源: 东北证券,中国产业信息网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CV Source 统计 2.3. 医保谈判及税率优惠政策为创新药放量提供有利条件 2017 年 2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 2017 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新版医保目录除了在民族药、中成药和儿科用药等用药品种增加较多之外,更加大了对创新药的鼓励与支持力度,将 2009 年后上市的新药作为本次评审的重要对象,并对创新药加以重视,体现了“补缺、选优、支持创新、鼓励竞争”的政策思路,近 10 年间批准上市的创新化学药和生物药大多数进入了新版医保目录, 同时对于 44 个价格比较昂贵但临床价值较高的独家、专利药品进入谈判机制,最后 36 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乙类范围,并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图 7: 阿斯利康吉非替尼销售情况 图 8: 浙江贝达埃克替 尼销售情况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6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PDB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PDB 从 2016 年 5 月首批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药物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 3 种药物谈判后的销售情况来看,三种谈判药品在医保谈判后迅速在各省市落地,后续市场不断放量,增长迅速。后续医保谈判品种在医保落地后有望延续首批谈判药品的增长势头,未来将迅 速放量。 3. 受益于创新药崛起 +一致性评价,国内 CRO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根据南方所有关数据, 2011 年我国 CRO 市场规模只有 140 亿元, 2017 年达到 559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为 25.95%。其中,临床 CRO 市场从 2007 年的 27 亿人民币增长到 2015 年 215 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29.6%,占 2015 年中国 CRO 市场的56.7%;临床前 CRO 市场从 2007 年的 21 亿增长为 2015 年的 164 亿,年复合增长率 29.3%,市场占比为 43.3%。 图 9:国内 CRO 市场发展情况 图 10:中国 CRO 行业 及临 床 CRO 行业规模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南方所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 2007-2017 年,我国的 CRO 行业迅速增长,行业增速不断提高,其中临床 CRO 和临床前 CRO 的增速与整个 CRO 行业的增速大致保持一致,这主要是由于 2007-2017年我国 CRO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基数小, 2011 年后 CRO 行业增速进入一种稳定发展的状态,增速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了 20%-30%的增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球 CRO 市场向中国的转移, CRO 行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3.1. 药审政策利好创新药, CRO 行业受益明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7 年至 2016 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由 2009 年的 65.88 亿元增加至 2016 年的 488.4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3%,但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过去十年一直处于较低的位臵,约 2-4%,相比美国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 20%以上的水平,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7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图 11: 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 及 比例 图 12:国产 1 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明显增加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东北证 券, ClinicalTrial 临床研究报备信息 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来 CRO 市场增量 长久以来,我国仿制药大而不强,大部分仿制药水平都无法达到国际标准,质量差、疗效弱,且很多品种批文数量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竞争激烈。为此,我国早于 2012年中旬就开始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一度戛然而止。2016 年 3 月, CFDA 发布关于落实 的有关事项 (征求意见稿 ),这标志着一致性评价工作将全面展开。 图 13: 2012 年以来一致性政策 评价出台情况 图 14: BE 新增 登记迅速攀升(截至 3 月 15 日 )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CFDA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CDE 此次一致性评价的执行力度大、时间紧、范围广,从整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流程来看,从准备一致性评价方案到全部完成申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企业要保证重要品种及时完成一致性评价,必然要将大部分工作外包给 CRO 机构,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龙头 CRO 企业必将受益。 根据 CFDA 公告, 2018 年底前须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包括 298 个,涉及文号 19715 个。假设整个一致性评价的费 用为 600 万(临床前 250 万、临床试验 350万),则对应的市场空间为 188 亿;假设每家公司平均保留 20%-25%的文号,共 3943个文号,对应的市场空间为 237 亿;假设企业现金流一半用于一致性评价,共 5423个文号,对应的市场空间为 325 亿 , 市场空间巨大。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8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4. 医疗器械政策友好,关注平台型企业及细分龙头 4.1. 器械市场空间巨大 ,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 医疗器械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统计,截止 2017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 4176 亿元,同比增长 12.99%, 2001 年到 2017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 场年复合增长率为 21.8%。目前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约为 0.7:1,欧美等发达国家器械与药品消费比例约为 1:1,相比之下,中国 2017 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 4176 亿元,中国药品终端市场总额约为 12000 亿,两者比例约为 0.26:1,相较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图 15: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图 16:国内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wind 未来,考虑到中国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持续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 , 国内 医疗器械行业 仍将 快速增长。 行业内的平台型龙头及细分行业龙头,有望 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 4.2. 政策支持力度大,进口替代可期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在低端设备及耗材领域,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及海外出口。但占器械市场 75%-80%以上的中高端器械领域,仍是外资企业占优的格局 。 近年, 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 , 通过多个专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并在 创新医疗器械提供快速审批通道,加快创新器械的上市。同时, 国家 通过 遴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并集中采购的模式 ,优先采购 国产医疗器械 ,促进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和终端放量 。 表 3: 国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部分企业牵头医疗器械项目 项目名称 相关上市公司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关节软骨再生性植入材料研发及功能评价 冠昊生物 1163 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新型骨重建材料及产品研发 大博医疗 1267 生物功能化新型医用金属材料及其产业化 先健科技 1296 新型多参数眼科超声成像系统 迈瑞医疗 673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上市公司公告 5. 重点推荐公司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9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5.1. 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企业 国内创新领先药企: 公司是国内抗肿瘤领域最具竞争优 势的公司,创新药研发技术综合竞争力国内领先,未来将长期受益于医药行业洗牌下的集中度提升和国内创新药快速增长的大趋势。公司产品结构 70%为针剂, 30%为片剂,在一定程度上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影响较小,目前公司新药管线布局进入收获期,近 30 个在研创新产品,预计未来 5 年每年有 1-2 个新产品投放。治疗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阿帕替尼 2015 年全年销售 2.85 亿,预计今年销售 10 亿左右, 2017 年预计 15-18 亿,净利润率 30-40%左右,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公司阿帕替尼若能通过谈判进入医保,该产品将迅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快速 增长。后续降糖药 DPP-4 抑制剂瑞格列汀、法米替尼、升白药 19K、抗体偶联 TM-1 等品种会逐步推出。 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 : 1)仿制药出口国际化:公司产品伊立替康注射液于 2011 年获得美国 FDA 颁发 ANDA 批文,成为国内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注射液, 2014 年 10月公司环磷酰胺获得 ANDA 批文并于次月在美国上市销售,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此产品 2015-2016 快速放量增长,目前公司共有 8 个 ANDA 批文, 包括 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环磷酰胺、七氟烷 等重磅品种 。 2)创新药的国际化布局: PD-1专利国际授权, PD-1 和吡咯替尼海外临床实验的推进,未来有望取得成效,爆发巨大潜力。 公司是创新药的稀缺标的: 目前国内创新药基本为恒瑞、康弘、正大天晴、齐鲁、信达、微芯、贝达等。上市公司仅为康弘和 贝 达,标的具有稀缺性。从竞争优势和格局来看,国内抗肿瘤最好的公司(市占率第一),创新药研发技术综合竞争力国内领先,公司创新 +国际化刚刚开始,过去 10 年净利润增长了 12.4 倍,年复合增速29.6%,未来 10 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20%,行业增速已经明显下滑 ,但公司逆势加速,随着药物审批制度的大力改革,政策收紧,严格限制仿药申报 ,大力鼓励创新,将有利于恒瑞的创新发展,强者恒强,龙头必将腾飞。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 EPS 分别为 1.05 元、 1.26 元、 1.53 元,对应 PE分别为 60x、 50x、 4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获批上市低于预期;销售低于预期;制剂出口低于预期 表 4: 恒瑞医药 盈利预测 财务摘要(百万元) 2016A 2017A 2018E 2019E 2020E 营业收入 11,094 13,836 16,729 20,812 25,640 (+/-)% 19.08% 24.72% 20.91% 24.41% 23.19% 归属母公司 净利润 2,589 3,217 3,862 4,654 5,635 (+/-)% 19.22% 24.25% 20.06% 20.50% 21.09% 每股收益(元) 0.70 0.87 1.05 1.26 1.53 市盈率 80.79 65.03 59.53 49.61 40.86 市净率 16.25 13.12 10.51 8.48 6.87 净资产收益率 (%) 20.90% 20.93% 20.08% 19.48% 19.09% 股息 收益率 (%) 0.00% 0.00% 0.00% 0.00% 0.00% 总股本 (百万股 ) 3,682 3,682 3,682 3,682 3,682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10 / 13 Table_PageTop 行业深度报告 5.2. 迈瑞医疗:器械巨头强者恒强,精选赛道角逐世界舞台 全球化布局的国产医疗器械巨头: 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营收及利润规模远高于 A 股其他医疗器械公司, 17 年海外营收 51.4 亿元,占 A 股器械企业海外营收总和的 30%,是不折不扣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主要领域,各领 域均培育出国内外销售领先的明星产品。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17 年收入 42.4 亿元,其中监护仪、 麻醉机、灯床塔、除颤仪市占率均为国内前三,全球表现也居于前列;体外诊断业务属国产 IVD 第一梯队, 17 年收入 37.4 亿元,其中血球和生化市占率国内前三;医学影像业务以超声设备为主, 17 年收入 29.4 亿元,市占率国内第 3、全球第 6。三大业务线增长强劲,现已形成明显规模效益,单位生产成本不断压缩,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内生外延并举,成长动力强劲 : 1)公司采用美国 +中国的研发模式,两地研发团队互相学习、互补资源、良性互动;设 有八大研发中心,共计 1,700 余名研发工程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65%;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常年维持 10%左右, 17 年高达 11.3亿元。优秀的研发队伍和高水平的研发投入造就了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平均每年推出 10 余款新产品,专利申请量近 2300 例,其中近 15%为美国发明专利。 2)医疗器械种类众多,各细分市场空间有限,并购有助于公司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新的突破。公司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重要并购,国内收购以补充产品线为主,国外收购注重高端技术及渠道资源,前瞻性的眼光和强大的业务整合能力将继续助力公司发掘新增长点、构建优质产品 平台。 产品兼顾高中低端,优先享受政策红利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利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级诊疗推动渠道下沉,叠加乡镇卫生院升二级医院、县级医院升三级医院,基层市场释放大量增量需求;“十三五”规划等多项文件鼓励技术创新,在审批、采购等环节向优质国产设备倾斜,明确鼓励进口替代。公司产品兼顾高端和中低端,现有产品 BeneVision N、 BeneView T 系列高端监护仪、高端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昆仑系列高端超声设备等将继续参与进口替代,同时布局有中低端产品参与基层增量市场。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 EPS 分别为 2.91 元、 3.59 元、 4.33 元,对应 PE分别为 37x、 30x、 25x,给予“买入”评级。 表 5:迈瑞医疗盈利预测 Table_Finance 财务摘要(百万元) 2016A 2017A 2018E 2019E 2020E 营业收入 9,032 11,174 13,661 16,664 20,247 (+/-)% 12.71% 23.72% 22.26% 21.98% 21.5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00 2,589 3,543 4,362 5,262 (+/-)% 75.90% 61.78% 36.83% 23.12% 20.64% 每股收益(元) 1.32 2.13 2.91 3.59 4.33 市盈率 84.85 52.45 36.62 29.68 24.61 市净率 29.52 20.41 13.30 9.30 6.83 净资产收益率 (%) 35.41% 39.11% 34.88% 30.05% 26.60% 股息收益率 (%) 0.00% 0.00% 0.00% 0.00% 0.00% 总股本 (百万股 ) 1,216 1,216 1,216 1,216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