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主导一切.docx
【精选】别让孩子主导一切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别让孩子主导一切 -WORD版 导读: 一个三口之家往往会以孩子为中心生活。别让孩子主导一切,父母学会教育孩子正确价值观。别让孩子主导一切,让孩子知道该听从大人的意见。别让孩子主导一切,教会自己孩子尊重大人,学会懂事。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 ”,词典上解释为 “淹没 ”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 “溺毙 ”,如果父母的爱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 “淹没 ”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爱得适当,爱得合理,才能使孩子得以健康成长,家长溺爱孩子,其实就是害了孩子、毁了孩子。 生活在溺爱中的孩子所有的问题都由父母去解决,当所有的风雨都由父母去抵挡,当所有的谎言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回报与宽容,当所有的撒泼耍赖都能换得父母的妥协 幼儿园门口,经常有家长百般哄着孩子,可孩子坚决不肯进校门 ;饭桌上,孩子撅起小嘴,爷爷奶奶依然轻言细语、争先恐后地给孩子夹菜。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这样的 “小皇帝 ”、 “小公主 ”有增无减。 在家里,孩子的地位最高,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是纯洁可爱、值得鼓【精选】别让孩子主导一切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励的。父母、祖父母都得围着他转,他想看动画片,你就别想看新闻 ;他想要的东西,千辛万苦也得弄。如今,英美教育学家纷纷警示,孩子主宰全家,成为全球家庭的普遍现象。他们把 “孩子 ”和 “统治 ”结合起来,创造出 “孩子为王 ”的新单词。 常见的溺爱有以下几种: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 “独食 ”,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 “独生 ”,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 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 “小太阳 ”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 “人来疯 ”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 忍耐和吃苦精神。 【精选】别让孩子主导一切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4.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的确,孩子是弱小的、需要关爱的,可若是无原则的让步,家长付出的大量金钱和精力未必能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过度迁就,只会在孩子心中埋下 “父母为我做事理所当然 ”、 “想要什么找爷爷奶奶 ”的不良思想。最后,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虚荣性膨胀,或者经不起挫折、依赖性重,习惯了越要越多、越吵越大声、越来越挑剔。 因此 ,在家庭中建议 “一视同仁 ”,不要为了一个孩子牺牲全家人的生活。 第一,别给孩子过多的特权,而是从小培养 “分享 ”的观念,让孩子知道把好吃好玩的和大家一起共享,快乐会更多。 第二,当孩子试图用哭闹等方法达到目的时,家长不能 “心软 ”,要把不良习惯及时纠正。 第三,教育孩子关心和感谢别人,询问他人的意见、了解他人,成长为家庭、社会中的合格一员。 父母过多的爱护自己的孩子便成了溺爱。而溺爱往往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因此,从小便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