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三九贴”七个常问.docx
【精选】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WORD版 导读: 今天是冬季 “三九天 ”的第一天, “三九贴 ”也开始进入尾声。这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不妨来看看 “三九贴 ”7问! 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Q1 三伏、三九贴敷膏药是什么原理? 三伏、三九穴位贴敷是依据中医 “天人相应 ”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 “内病外治 ”的传统疗法。中医把慢性咳嗽、哮喘等冬季多发的疾病称为 “冬病 ”,多以阳气亏虚、气血失和、阴阳失衡为其病机变化。因此要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防治 “冬病 ”。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春夏养阳,三伏最佳,从立春后天气渐暖,自然界阳气渐长,至 “三伏 ”天为极盛阶段,阳虚之人,此时养阳可得天助,这是冬病夏治中药敷贴的理论基础。即时选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药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发挥药物最佳效果,达到增强体质,预防发病的目的。 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极盛, “冬病 ”患者阳气更显不足,寒邪最易乘虚袭人,引发疾病,因此选在 “三九 ”时节再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 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精选】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Q2 哪些病可以用贴敷来治疗和预防? 孩子和成人的过敏性鼻炎、咳喘、反复感冒、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贴敷三伏贴、三九贴来治疗和预防。 Q3 三伏贴没有贴,三九贴还能贴吗? 可以。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是三年一个疗程,一年中的夏天三伏贴和冬天三九贴是一个小的周期。虽然医生建议最好三年内的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时贴。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夏天没赶上贴敷,或中间有一 两次没有贴也没关系,虽然中间有间隔会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下一次的贴敷;也不是说以前贴的就没有效了。不过,没有特殊情况最好能坚持下来,这样疗效更明显些。 Q4 什么人、什么情况下不能贴敷? 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都不适宜贴敷。另外, 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 Q5 可以自己买膏药在家给孩子贴吗? 目前可以买到现成的贴敷膏药,这类药主要作用是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对平缓。而一些很早就开始 用敷贴治疗的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大都使用自己研制的敷贴,医生会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精选】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不同的药,在不同的穴位贴,正所谓 “辩证选药,辩病选穴 ”。所以,有条件的话,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去,请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贴。如果想自己在家给孩子贴,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并对照穴位图来贴。 Q6 贴药的日期、时间长短有什么讲究? 不管是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或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最佳贴敷时机,因此最好按时贴敷。一般贴敷时间小儿 0.5 2 小时,成人为 2 4 个小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延长,如果 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 Q7 与内服药相比,贴药有哪些好处? 穴位贴敷疗法与内服药相比,具有方便价廉、安全有效、无痛苦及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所以老少患者皆易接受。 特别提醒: 贴敷是一个渐渐起效的过程,需要坚持贴才能起到作用,不要期望一帖药下去马上就好。 贴敷前最好先给孩子洗个澡,贴敷期间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 由于敷时间比较集中,医院会出现人多拥挤的情况,所以,最好提前咨询好,看医院是否能提前预约挂号,提前办完手续,到时候直接带着孩子去贴,就不用当天排长队了。 贴敷部位有微热感 或微痒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明显的【精选】冬季 “三九贴 ”七个常问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红、肿、痛及瘙痒,就要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如果敷贴部位局部有水泡时,应到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自己处理,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