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草药诗.docx
【精选】东坡草药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东坡草药诗 -WORD版 导读: 北宋时期的苏东坡,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个中医药学家。北宋时期的苏东坡,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个中医药学家。 北宋时期的苏东坡,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个中医药学家。他懂医理,通医学、养生之道,不仅关心人民疾苦,在杭州设立公立医院,为民治病,搞饮水工程,清洁水源,保护人民健康,还建议他的好友、广州太守筹集基金,仿杭州做法建立公立医院,治理水源。他平时翻看医学书籍,为药材草写药名,说明药性、品质,宣传药理知识。由于他懂医通药,又擅长于食治,他把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苏学士方、圣散子方,一生写出了不少有关中药材的诗词,并有精彩故事流传下来。 苏东坡是大文豪,写诗随手拈来,写中药材的诗更是如此。北宋时期民间食用黄 芪粥,苏东坡就此写了一首黄芪诗: “孤灯照影日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敲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阳争牛到作团。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他写诗赞薏苡仁: “不谓蓬狄姿,中有药与粮,春为芡珠园,炊作菰米香。 ”橘皮也有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他给赤小豆写了红豆诗: “绿畦过骤雨,细束小红霓。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贫家随饭熟,饷客借糕题。五色南山青,几成桃李溪。 ”他谪贬海南【精选】东坡草药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后也不忘写诗,为槟榔写的诗是: “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 苏东坡为中药材写诗,流传下来 的不少,如: 写石菖蒲。苏东坡的弟子苏子由,善蓄菖蒲,盆中菖蒲忽开九花,人以为瑞,苏东坡遂作诗和之: “春荑夏英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檐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峡蝶,寒意知鸣几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镊霜须。 ”他在石菖蒲赞并序中说: “凡草木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侣,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佛哉。 ” 写生姜。苏东坡有一次与好友姜至之等人饮酒,高兴之时,姜至之提议行酒令,并且要说出座中客人是一味中药名。姜即指着苏道: “您就是药名:子苏子。 ”苏也说: “您的名字也是药名,不是半夏,就是厚朴。 ”姜问其故,苏说: “如果不是半夏、厚朴,何以说制之。 ”古代医家经验,半夏与厚朴用姜汁炮制。苏的诗词中多次提及生姜,如“先社姜芽肥胜肉 ”、 “故人兼致被芽姜 ”等。东坡杂记里说: “予昔监郡钱塘,游净慈寺,众中有憎号聪药王,年八十余,颜如渥丹,目光炯然。 ”问其养生之道,答曰: “服生姜四十余年,故不老云。 ” 【精选】东坡草药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写芍药。苏有诗云 : “扬州近日红干叶,自是风流世妆。 ”称赞 “扬州芍药为天下冠。 ”蔡繁卿任扬州太守时,每年要举办万花会,展出的芍药有千万余枝,由于这些花都是搜罗民间的, “既残诸园,又吏因缘为奸,民大病之 ”。后来,苏到扬州就任时问起民间疾苦,都说万花会是扰民的一大害。苏东坡体察民情,万花会从此不再举办了。 写肉苁蓉。史学家刘贡父请苏东坡等文人学士喝酒,苏的子弟有事找他回家,苏便起身告辞,此刻刘贡父正喝得高兴,欲意挽留,笑曰:“幸早里,且从容。 ”苏不假思索,答道: “奈这事,须当归。 ”在座的宾客听见这般对答,都称赞他们两位才智过人, 出口成对。刘的出句表面的意思是时间还早,不要着急,句中包含了三味水果和一味中药,即杏、枣、李和苁蓉。答句的意思是怎奈这事,必须我回去处理,六字中也有三果一药,即奈(苹果之一种)、蔗、柿和当归。 写芡实。苏氏父子三人至老仍然身体健康,才思敏捷,据说是得益于苏东坡自已创立的一种食疗美容妙法。东坡杂记描述: “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丞咽者也。舌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