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节习俗.docx
【精选】潮汕端午节习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潮汕端午节习俗 -WORD版 导读: 潮汕端午节习俗多,而且有很多习俗与众不同,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潮汕端午节习俗,想要知道潮汕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不妨来看看这潮汕端午节习俗吧! 潮汕端午节习俗 潮汕过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 “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 ”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忌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 2030米,宽 1.41.6米,设 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 “龙舟水 ”,吃 “龙舟饭 ”,祷求平安健康。 2、插艾花浴(吃)药汤 潮汕 “端午节 ”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 “艾虎形以辟邪秽 ”,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 “圣日 ”,吃 药最有效。 【精选】潮汕端午节习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潮人早餐有吃 “五果汤 ”的习俗。 “五果汤 ”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3、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在潮汕地区,粽子内部除了猪肉和绿豆外,还会添加咸蛋黄和甜豆沙,有些人还会加入莲子等,在食用前淋上一层经稀释过的糖浆,撒上一些芝麻,让整个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实为特别。 4、吃 “麦熟 ” 据潮州府志载: “大城所设正千 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 ”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 “麦熟 ”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 ”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 “麦熟 ”。 5、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精选】潮汕端午节习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 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6、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 “漏屎(拉稀)节 ”。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 “栀粿 ”,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这个时节,有一种 “野菜 ”,潮汕人叫 “叶下红 ”,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7、吃 “圣甘枳 ”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 ”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 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 “圣甘枳(使君子) ”。 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端午节是驱毒 “圣日 ”,吃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着,非这一天吃效果不大。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用 “圣甘枳(使君子) ”炒鸡蛋给小孩吃,轻松驱蛔虫。 8、悬插 “五瑞 ” 【精选】潮汕端午节习俗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 “红头绳 ”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 “五瑞 ”。旧俗传为 “合五 ”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 “恶月 ”瘟疫猖 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 “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