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行业2018年度研究报告及展望.pdf
中国化工行业2018年度研究报告及展望2018.12.282中国化工行业2018年度研究报告及展望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化工研究小组一、化工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化学工业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广义的化学工业包括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基本医药产品和医药制剂的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的制造、纸和纸制品的制造、基本金属的制造、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制造等诸多部门。化工行业在几乎所有制造行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行业运行情况关系国计民生。自2016年2月以来,化工行业整体综合景气指数保持在100以上的良性水平,尤其是2018年以来,行业供给端产能扩张缓慢,且持续的环保压力导致部分中小产能出清,需求端保持相对稳定;成本端化工原材料原油、天然气、煤炭价格中枢向上,对化工产品价格形成高位支撑,行业整体维持较高景气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单位数23447家,资产总计7.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图1中国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数据来源:Wind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终值15-Q1 15-Q2 15-Q3 15-Q4 16-Q1 16-Q2 16-Q3 16-Q4 17-Q1 17-Q2 17-Q3 17-Q4 18-Q1 18-Q2 18-Q3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100 100101 101102 102103 103104 10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19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5232.70亿元,同比增长11.30%,主要系受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下游供需情况改善影响;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5.73%,较2017年增长1.07个百分点,除了化纤投资民营炼化导致资产负债率提高外,其他子行业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076.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5%;行业毛利率为16.35%,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0.67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以化纤行业为例,2018年前三季度,化纤行业运行质量总体良好,化纤行业主营3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同比增长,5月份起,利润总额由负增长扭转为正增长。2018年19月化纤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9亿元,同比增长14.40%;利润总额285.00亿元,同比增长22.30%;行业利润的增加,主要归功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下游需求的增长;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82%,比去年同期上升0.31个百分点。与行业总体利润额和利润率增加相对的,是行业亏损面同比增加6.03个百分点至20.47%,亏损企业亏损额33.2亿元,同比增长62.75%,体现了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与劣势企业出现两极分化。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18%,较2017年增长2.81个百分点。从行业的整体平衡性来看,部分子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仍然存在,低效、落后、排放不达标的产能需要继续退出市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仍在进行之中。从年初开始,行业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数据有向上复苏的迹象,但是复苏较慢,3季度增速有所上涨但仍处于低位。截至9月份,基础化工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纤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到17126亿元,同比增长4.64%,行业投资增速在经过长达7年的向下调整后开始显露复苏迹象,但整体仍处于低位。对比各子行业的综合投入,化工各子行业投资和发展逐步分化。涤纶、其他橡胶制品、民爆用品、钛白粉、其他纤维、氨纶、聚氨酯、粘胶等子行业在建工程增速较快,表明这些子行业在持续扩张。此外,行业在建工程大幅增长源于荣盛石化、恒力股份等公司在建工程增加。根据中银国际证券数据,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在2014年达到3603.07亿元,达到历史高点。随后,全行业在建工程投资持续下降。2017年在建工程为2532.09亿元,同比下滑5.46%;2018年前三个季度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3581.17亿元,同比上升31.34%。剔除涤纶板块的在建工程数据后,2018年前三季度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2639.31亿元,同比小幅上涨2.39%,为2015年以来首次增速转正,显示行业扩产投资逐渐开始。由于化工行业天然的复杂性,本报告将化工行业按照石油化工行业(不含成品油炼制)、煤化工行业、盐化工行业和化肥行业进行划分,并分别予以论述。二、各子行业发展情况1.石油化工行业(不含石油炼制)石油化工行业除石油炼制工业外,主要以生产烯烃(乙烯、丙烯类产品)、芳烃(PX、PTA等)等产品,下游产品主要包括塑料、纺织材料等,在我国经济民生中占据重要位置。4行业运行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应用于生产聚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等,主要终端需求为塑料、制药、纺织品、涂料等多个行业。我国乙烯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最早开工的乙烯工厂为位于兰州的兰化公司和上海的高桥石化,当时地方上有很多小型石化厂,总体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恢复了大庆、齐鲁、扬子和上海4套30万吨/年的乙烯工程建设,当时我国的乙烯产能为96万吨/年,产能90%以上集中在中国石化总公司。1998年,我国按区域组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我国开始了五大乙烯生产基地的第二轮改造,包括燕山、上海、扬子、齐鲁、茂名,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乙烯产能已经超过2300万吨/年,产能分布上集中在新疆、东北(黑龙江、辽宁)、华东(江苏、浙江)和华南(广东)。截至2018年9月底,位于新疆的独山子石化产能达到122万吨/年,位于黑龙江的大庆石化产能达到120万吨/年,位于辽宁的抚顺石化、华锦石化、蓝星沈阳化工和辽阳石化产能合计达到240万吨/年,位于江苏的扬巴石化和扬子石化产能分别达到75万吨/年和70万吨/年,位于浙江的镇海炼化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位于广东的茂名石化、中海惠州壳牌和广州石化产能合计达到215万吨/年。表1国内主要乙烯产能区域分布区域省份公司产能(万吨/年)华北北京燕山石化80东方石化15天津天津乙烯100天津石化20小计215华东福建福建联合110山东齐鲁石化80江苏扬巴石化75扬子石化70上海上海赛科109上海石化84.5浙江镇海炼化100小计628.5华中湖北武汉石化80河南中原石化18小计98华南广东茂名石化100中海惠州壳牌95广州石化20小计215东北黑龙江大庆石化120吉林吉林石化85辽宁抚顺石化100华锦石化70蓝星沈阳化工505辽阳石化20小计445西北新疆独山子石化122甘肃兰州石化90小计212西南四川四川石化80小计80合计1813.5丙烯与乙烯相同,同样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取丙烯腈、环氧丙烷和丙酮等化学品,主要应用在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我国华东区域是丙烯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日本、韩国、台湾成为我国主要的货源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丙烯产能形成了以华东区域山东地方炼厂作为领军者、华北和东北均有分布、西北、华南及华中地区产能较小的特征。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丙烯产能约达到3400万吨/年。目前,我国丙烯生产企业集中度不高,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有万华化学、镇海炼化、东明石化、宁波海越、渤海化工、海伟石化、京博石化、神驰化工、锦西石化、中天浩业,十家企业丙烯产能合计达到592.9万吨/年,大约占到全国总产能的17%。从区域上来看,以山东地方炼企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该区域产能合计达到832.6万吨/年,国内其余地区产能规模相对较小。表2国内主要丙烯产能区域分布区域省份公司产能(万吨/年)华北河北海伟石化60天津天津石化38渤海化工60小计158华东江苏斯尔邦石化37金陵石化18新海石化30浙江扬子石化40镇海炼化69.9宁波海越60山东垦利石化10汇丰石化22华星石化35日照晨曦30青岛安邦5.7青岛环海15昌邑石化30恒源石化25神驰化工506东方华龙25富海华联4胜利稠油厂15广饶正和15海科化工20京博石化58滨州大有13金城石化20东明石化60寿光联盟20亚通石化20齐翔腾达10万华化学75小计832.6华中河南中原油田10丰利能源14小计24华南广东广州石化10小计10东北黑龙江大庆蓝星8辽宁辽宁石化10沈阳蜡化25锦州石化10锦西石化50中天浩业50小计145西北陕西长庆石化6小计6国内其他企业2216合计3391.6甲苯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燃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应用于合成材料工业,目前甲苯30%用于生产各类调油、16%用于生产硝基甲苯和邻甲苯、15%用于生产涂料和染料、12%用于生产农药和医药、10%用于军工和轻工工业。对二甲苯(PX)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也是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二醇脂(PET)的重要中间体精对苯二甲酸(PTA)的主要原料,PET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纤维,PET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透明塑料原料,用于生产饮料、食用油脂包装、平板显示器基材、车用和建筑用太阳膜等,目前国内其用于生产PTA的PX占到其全部需求的95%以上。下游需求市场决定了甲苯及PX的生产及消化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甲苯产能合计在1300万吨/年左右,区域分布上,7产能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华东区域占49%左右,华南和东北地区各占15%左右,其余地区产能相对较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安全环保、生态环境的关注,社会公众对PX持抵制态度,我国PX工业发展缓慢,我国PX产品供给一直依赖于日本、韩国进口。截至2017年底,我国PX产能约在1400万吨/年左右,产能分布在山东青岛、浙江宁波、上海、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南京、河南洛阳、天津、辽宁沈阳、海南洋浦半岛、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惠州、江西九江等地区,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下属子公司,三大集团PX产能合计占比达到60%左右。随着业内专家对PX产品的科普,逐步打消了社会中对于PX产品“含剧毒”的观念,外加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内多家大型化工集团开始投入对PX项目的投资建设。目前,国内处于在建过程中并且有较大可能性投产的重大PX项目包括恒力集团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可年产450万吨PX)、浙江石油化工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含两期共800万吨/年PX)、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项目年产PX140万吨、中石化海南炼化100万吨/年PX项目、北部湾扬帆能化100万吨/年PX项目、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含80万吨/年PX)、盛虹集团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含280万吨/年PX)、华电榆林50万吨/年PX项目、中石化塔河炼化100万吨/年PX项目和河北新华联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含两期共400万吨/年PX)等,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将达到3500万吨/年的PX产能规模,我国将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表3国内主要甲苯产能区域分布区域省份公司产能(万吨/年)华北北京燕山石化9.6天津天津石化41河北石家庄炼油厂8任丘石化13河北新启元10盛腾化工10小计91.6华东江苏扬子石化30扬子巴斯夫12金陵石化65.4中海油气泰州石化17.5江苏丹阳联东2.4江西九江石化23.4福建福建联合石化21福建腾龙35中化泉州21.91山东齐鲁石化28.2青岛丽东29青岛石化35山东友泰38京博石化19东明石化10中捷石化5.4金城石化16.8中化弘润16.8利津石化14齐旺达海仲石化7上海上海石化48上海赛科14高桥石化12上海华宸能源6浙江镇海炼化41舟山和邦15大榭石化28小计576.81华中河南洛阳石化12湖南长岭炼化7.2湖北武汉乙烯8.1武汉石化4.4小计31.7华南广东茂名石化14湛江东兴5广州石化9.5中海炼化22中海壳牌12中海油惠州53广西广西钦州石化48海南海南炼化30小计193.5东北黑龙江大庆石化11.4吉林吉林石化12辽宁大连石化45抚顺石化22辽阳石化41锦州石化2.8锦西石化1.8北方华锦13沈阳蜡化3大连西太平洋37.4大连福佳大化25小计214.4西北陕西延长石油7甘肃兰州石化25新疆独山子石化20.4乌鲁木齐石化25小计77.4西南四川四川石化28云南云南石化60小计88合计1273.419上下游供需2017年,我国乙烯产量为1821.80万吨,同比增长2.28%,乙烯产品表观消费量2036.85万吨,同比增长4.67%,乙烯产品进口量为215.68万吨,同比增长30.19%,乙烯产品出口量为0.63万吨,同比下降23.17%,我国乙烯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0.56%,同比上升了2.09个百分点。2018年19月,我国乙烯产品累计产量为1377.20万吨,同比增长1.34%,乙烯产品表观消费量为1561.92万吨,同比增长2.91%,乙烯产品进口量为184.74万吨,同比增长15.96%,乙烯产品出口量为0.02万吨,同比下降96.83%,我国乙烯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1.83%,同比上升了1.37个百分点。乙烯需要在零下100摄氏度存储,商品量较少,主要以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衍生产品形式流通,目前,我国乙烯产品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较大程度依赖进口,考虑乙烯衍生产品,我国乙烯对外依存度将更高,国内大型化工企业基本实现乙烯自供,部分非炼化一体化装置需要外购乙烯及其衍生产品。乙烯产能投放主要依靠低成本原料及下游需求驱动,美国及中东采用乙烷裂解制乙烯,具有成本优势,东北亚与西北欧的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工艺在低油价下同样具有成本优势,我国受资源禀赋影响,主要通过煤制甲醇制乙烯或外购甲醇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制备乙烯产品,该工艺成本较高,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当油价上行至60美元/桶以上情况下煤制烯烃才会有相对优势。另外,乙烯装置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同时,我国乙烯物流并不发达,主要依靠日本、韩国的贸易商。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了我国乙烯产品长期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2017年,我国丙烯产品累计产量为2571.73万吨,同比增长15.00%,丙烯产品表观消费量为2596.57万吨,同比增长14.29%,丙烯产品进口量为319.45万吨,同比增长10.05%,出口量为0.17万吨,同比增长3318.04%,我国丙烯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2.30%。2018年110月,我国丙烯产品累计产量为2476.25万吨,同比增长16.37%,丙烯产品表观消费量为2732.12万吨,同比增长14.75%,丙烯产品进口量为231.82万吨,同比下降5.53%,丙烯产品出口量为0.34万吨,我国丙烯产品对外依存度为8.48%。近年来,我国丙烯需求增长呈现加速态势,我国丙烯表观消费量由2014年的2168.00万吨上升至2017年的2596.57万吨,而从2016年开始,乙烯盈利能力开始优于丙烯,国外企业投资以乙烷裂解制乙烯为主,丙烯装置投资量非常少,在需求快速增长和国际供给端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开始大量投入丙烯产能,2014年至2017年,我国丙烯年产量由1845.74万吨上升至2571.73万吨。2017年,我国甲苯产量达到853.36万吨,同比增长20.93%,甲苯表观消费10量为896.54万吨,同比增长14.71%,甲苯进口量为50.90万吨,同比下降33.37%,出口量为7.72万吨,同比增长1654.55%,我国甲苯对外依存度为4.82%。2018年110月,我国甲苯产量为825.15万吨,同比增长17.73%,甲苯进口量为27.54万吨,同比下降38.32%,甲苯出口量为0.94万吨,同比增长0.86万吨。总体上来看,国内甲苯市场基本上供需平衡,仅有少量需求依靠进口。近年来,甲苯下游需求格局有所变化,调油仍然为甲苯市场最主要的需求,但受供给侧改革、成品油过剩及税改等诸多因素影响,甲苯调油需求有所下降,国内新增炼化产能主要为炼化一体化,甲苯歧化作为一体化装置中制备芳烃的重要环节,未来将带来甲苯新的需求增长点。2017年,我国PX产量为1000万吨,同比增长6.38%,表观消费量为2440.32万吨,同比增长12.43%,我国PX进口量为1443.82万吨,同比增长16.80%,出口量为3.50万吨,同比下降38.16%,我国PX对外依存度达到59.02%。全球70%左右的聚酯消费集中在我国,PX为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我国PX需求市场十分巨大,而受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PX观念的影响,国内PX产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对相关下游产业发展十分不利。随着国内对PX认知的提升及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内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已开始投入PX建设项目,我国PX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将被打破。产品价格由于基础化工产品多来自于石油化工,乙烯衍生产品、丙烯、甲苯及PX价格在大趋势上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国际原油从2015年底开始触底反弹,开始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在2018年10月最高上涨至86.29美元/桶,在2015年底该数值为37.28美元/桶。我国基础化工产品市场也跟随国际大宗商品开启了一轮上涨周期,2017年整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乙烯衍生品、丙烯、甲苯及PX在价格上整体上持续上涨,2018年9月底,苯乙烯、乙二醇、丙烯、甲苯及PX市场价格分别达到11935元/吨、7430元/吨、9767.50元/吨、7010元/吨和10880元/吨,2017年年初上述产品价格分别为9840元/吨、7905元/吨、7874.38元/吨、5510元/吨和7210元/吨。2018年10月,受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影响,美国制裁伊朗、主导沙特石油增产、俄罗斯与沙特减产协议谈判未果等因素使国际油价主导权由欧佩克逐渐转移到美国手中,特朗普政府为促进美国经济,降低企业成本,主导了新一轮的油价调整,国际油价开始一路下跌。截至2018年11月底,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已下跌至58.71美元/桶,国际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也随之调整,我国乙烯衍生产品、丙烯、甲苯及PX产品分别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