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分析报告.pdf
重识智慧城市以科技推进中国基层公众参与及新型城镇化重识智慧城市以科技推进中国基层公众参与及新型城镇化 201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北京亮马河南路2号 邮政编码:100600电话: +86-10 8532-0800网站: cn.undp作 者:陈建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减贫、平等与治理处,治理与城镇化项目官员。电子邮箱:james.chanundp安莎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气候变化处,可持续城市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电子邮箱:samantha.andersonundp封 面 设 计:黄 澄本出版物所表达的仅为作者本人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联合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或联合国成员国的观点。前言致谢引言第一部分:背景与政策概述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概述转型期: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本转变任重而道远:中国落实公众参与第二部分:信息通信技术举措促进城市和社区公众参与案例研究1. 提高公民参与度和政府问责的意见反馈机制2.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响应性的措施借助社交媒体提高社会服务响应性借助智慧技术倡议提高医疗和教育质量3. 增加市场、个人和公民机会的信息获取举措4. 社区和街道邻里建设平台第三部分:分析与政策建议1. 制定明确的智慧城市目标和顶层规划2. 通过评估真正了解人民需求及问题所在3. 借助原型设计(PROTOTYPE)逐渐引入改变,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认可4. 在各部门和机构间建立协调机制目录010305070708091111121213141517171718195. 分配预算进行系统维护,确保信息通信技术举措可持续发展6. 运用开放数据和开放平台集合公众智慧,促进创新,降低成本7. 加大对市民及政府官员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培训的投入8. 保护民众隐私,加强网络安全,建立信任注释参考文献附录一:受访者名单附录二:十个案例的详细说明案例一:“我爱北京”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和手机应用(北京)案例二: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96156 (北京)案例三:“智慧团结湖”智慧城市倡议(北京)案例四:海淀区智慧城市倡议(北京)案例五:深圳“电子志愿者证”项目(深圳)案例六:“出租屋智能手机巡查系统”试点项目(广东广州)案例七:微博服务办事大厅(四川成都)案例八:“水井坊服务”应用程序(四川成都)案例九:宁波社区服务热线81890(浙江宁波)案例十:“中国滨州”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山东滨州)192020212529333434353536373738383939前言城镇化是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即将面临的最复杂和最紧迫的发展挑战之一。目前,中国共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这一比例预计将在2050年提高至76%1,近3亿中国人口将在未来的35年内由农村转入城市。我们看到,城镇化进程已带来诸多巨大挑战,例如征地矛盾、城市扩张效率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户籍制度2引发的不平等问题。随着城市人口断增加,这些挑战只会日益严峻。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理改革,例如采纳联合国开发 计 划 署 在 2 0 1 3 中 国 人 类 发 展 报 告:可 持 续与宜居城市中提出的建议。与 此 同 时,政 府 和 民 众 越 来 越 多 地 将 科 技 作 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城市挑战。中国已就该课题出台多份政府文件,统称为城镇化“互联 网 + 战 略 ” 或 智 慧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然 而 , 诸 多智慧城市项目的主要关注点仍停留在技术基础设 施 层 面 ,如 城 市 硬 件 建 设 。应 对 瞬 息 万 变 的 城市挑战,智慧城市战略和规划需要解决基础设施之外的难题。保证城镇化进程中的包容性,其关键在于在这些信息通信技术举措中,推广公众参与和自下而上的创新。借助城镇居民的集体性知识及支持城镇居民的能力发展,有助于落实直接满足居民需求的解决方案。中央政府已经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播下种子,鼓励自下而上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举措。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此同时,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强调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重 要 原 则,鼓 励 社 会 自 我 调 节 和 自 治,及 重 大 城市决定中的公众参与。各地方政府需要时间采纳并落实上述国家政策,但已有部分城市和社区着手进行公众参与信息通信技术试点,借此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信息和更具响应性的社会服务,提高政府的问责性和社区的凝聚力。通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中国在快速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的 公 众 参 与,以 及 提 供 相 应 的政策建议,我们希望,本报告能成为鼓励地方政府 反 思 智 慧 城 市 方 案 、通 过 信 息 通 信 技 术 举 措促进公众参与和市民参与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本报告也能为其它新兴经济体(例如近期宣布投资打造100个智慧城市的印度)提供良好借鉴,帮 助 它 们 更 好 地 应 对 城 镇 化 带 来 的 挑 战 。01前言文霭洁(Agi Veres)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02对英特尔而言,领导力意味着责任, 责任更意味着创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关乎我们的当下,更关乎我们的未来。近年来涌现的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脱胎于快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往往难以通过传统途径应对,也往往非某一政府或机构所能独立解决。我们亟需学习全球的经验,倡导全球范围内的跨界合作和创新,集全球政产学研用之力共同应对社会的问题;我们亟需倡导草根创新,充分利用城市及社区居民的技能和智慧,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社会创新中;我们亟需倡导商业创新,将商业世界中的企业家精神、智慧和严谨引入社会领域,加速社会创新的进程。我们坚信,跨国企业能凭其遍布全球的足迹和触角,打破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之间的壁垒,借助自身的优势和技术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基于这一愿景和使命,英特尔中国于2013年在政府支持下创立了独立非营利机构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致力于构建开放平台,促进政用产学研的跨界合作,推动社会创新。我们很荣幸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布这份白皮书,希望这份报告能引发各界的思考与探讨,释放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使城市 更 包 容 、更 可 持 续 、更 以 人 为 本 。杨钟仁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前言重识智慧城市以科技推进中国基层公众参与及新型城镇化致谢此次研究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展的城镇化和社会创新工作项目。此次研究获得了有关专家和从业者的大力支持,他们在采访中为两位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在此特别感谢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宋刚、滨州市政府梅振鹏、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吴哓敏、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孟蓉齐、杨丽梅、中国-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二期专家Thomas Hart、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蒲林、钟文、北京海淀区政府何建吾、英特尔公司杨钟仁、桂浩、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杨海平、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Tom Saunders、宁波市民政局许义平、北京大学李媛媛、彭錞、深圳市义工联合会高堃、北京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宋庆华、赵旭、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办事处但一、清华大学张楠、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办事处李容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Minerva Novero、郑元(按机构英文名称字母顺序排列)。本出版物中的分析和建议不一定代表受访者的观点。致谢03重识智慧城市以科技推进中国基层公众参与及新型城镇化04引言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城市转型加速的关键阶段。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该比例预计将于2050年达到76%。3中 国 城 市,尤 其 是 中心 城 市,4将 继 续 保 持 对 人 才 、资 源 和 经 济 活 动的巨大吸引力。中国的城市转型步伐快、涉及范围广,这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严峻的挑战。因此,智慧技术和智慧城市已成为政府5、私 营 部 门6甚至非政府组织7出台的诸多政策文件和研究中的重点,作为应对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废弃物管理等)的措施或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许多智慧城市规划因意在将城市转变为“优化圆形监 狱( optimised panopticon)”8而忽略了受益方(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居民)的需求而备受批评。然而,“智慧城市”究竟有何涵义?各学者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诠释。9在广义上,智慧城市可以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城市难 题 ”。10国际电信联盟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提出的更为详尽的定义指出,“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创造性,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和其它手段提高生活质量、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及其竞争力,同时满足当代和下一代的经济、社会和 环 境 需 求 。”11诸多定义中,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见解呈现新趋势:智慧城市的关注点不再停留在“解决昨日问题的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而是“以人为本、打造数字政府的手段”。12例 如,英 国 商 业 、创新和技能部强调,智慧城市绝非终点,而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步骤,其目标是“打造更宜居、更有弹性的城市,能够通过公民参与、硬件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和(数字)技术更迅速地响 应 新 兴 挑 战 ”。13中 国 政 府 认 为 ,智 慧 城 市 是“ 运 用 物 联 网 、云 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 新 理 念 和 新 模 式 ”。14值 得 注 意 的 是,中 国 政府还强调,智慧城市应该以人为本务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符合自下而上或由市民主导的智慧城市发展的国际趋势。国务院将这种手段称为“新型城镇化”,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市民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改善城市治理能力。15中央政府已着手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这种创新手段解决中国面临的新兴城镇化挑战。因此,承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开展的中国城镇化课题研究(比如是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与宜居城市16), 这 份 重识 智 慧 城 市:以 科 技 推 进 中 国 基 层 公 众 参 与 及新型城镇化报告旨在研究中国智慧城市自下而 上 的 探 索,即 市 政 府 借 助 科 技 促 进 公 民 参 与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本报告特别要解决以下研究 问 题: 目前中国关于智慧城市发展(尤其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公民参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 策 、战 略 和 试 点 项 目 是 什 么 ? 在城市和社区层面,信息通信技术举措如何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有利于包容及公众参与的智慧城市发展进程的政策手段和建议是什么?本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背景和政策概述;第二部分、案例研究;及 第三部分、分析 和政策建议。引言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