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 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 2018)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7 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多重叠加的困难挑战,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10.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 17.2%,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1.7 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41.2%,为加入 WTO以来最高增速,其中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超过 70%;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份额逐步提升,全年开行蓉欧快铁 1012 班,增长 94.6%。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为 11.6:38.7:4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5%、 40.8%和53.7%,第三产业贡献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生产增势平稳,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8.5%;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 19.2%,汽车制造业增长 12.1%,医药制造业增长 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 13.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9.0%。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 18403.4 亿元,同比增长 9.8%。 物价水平有所分化,就业市场保持稳定。 2017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1.4%,大部分月份CPI 运行在均值附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6.5%,彻底扭转了 2012 年以来连续 53 个月的下行局面。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106.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01%,较上年回落 0.19 个百分点。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40 元,同比增长 9.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2017 年,去除钢铁低效落后产能 1000 余万吨,彻底取缔“地条钢”,全省钢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20.9%,扭亏为盈实现利润 62 亿元;已关闭煤矿 88 处,退出煤炭产能 1648万吨。 房地产库存去化明显,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086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6.9%,商品住宅消化周期 6.6 个月,同比缩短 2.1 个月。 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0.1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 率提高 0.75 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减税降费超过 900 亿元,是全国少数省定政府性基金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均实现“零收费”的省份。 民生和社会事业等短板领域明显改善。 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约 4800 公里,西成客专建成并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6642 公里。全年完成对 15 个贫困县、 3769 个贫困村、 108.5 万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验收,异地扶贫搬迁 14 万户、 47.9 万人。 2017 年,四川金融业贯彻落实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防范各类1三大发展战略是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金融风险,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金融服务实 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年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7390.8 亿元,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首单“双创”债务融资工具落地四川。 2017 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9%。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保障有力。 全省 700 项重点项目融资增加 1478.6 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 20.8%;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23.2%;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 42.1 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3812.7 亿元,同比增长 35.4%。 银行业运行 总体稳健。 2017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9.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2%。全年改制成立 14 家农村商业银行,成都银行 IPO 过会,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2017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 1287.6亿元,不良贷款率 2.61%。 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四川 企业全年实现股权融资 433.0亿元,同比增长 9.2%;私募股权基金投向四川企业 70亿元,同比增长近 3倍。天府股权交易中心股权融资3.4亿元,实现零的突 破。国内第五家信用增进公司 天府(四川)信用增进公司成立,填补了四川该领域空白。资本市场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全国首单精准扶贫资产证券化项目在贫困县阆中落地。保险业增长放缓,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发挥。保险业全年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939.4亿元,全省保险密度 2347元 /人,保险深度 5.24%,提供风险保障 68.6万亿元,同比增长 25.6%。 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年向银行和社会公众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 1407.9万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 74.6余万次。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融资 “甘泉行动计划”,全年通过中征平台实现应收账款融资 1319.4亿元。推广“银税互动”, 2000余户纳税诚信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 123.4亿元。支付体系更加健全, 2017年,四川支付系统发生业务数量同比增长 40.5%, 85%的人民银行市州中支已开通电票再贴现业务,全省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全部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消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 1532个。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自主建设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助推货币信贷工作转型; 6个市州全域、 10个市州主城区和 74个县域实现面向全国的金融 IC卡开放,旅游景 区、高速公路金融 IC卡应用取得突破。扎实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全年共受理咨询 7557件,受理消费者投诉 1439件,办结 1425件,投诉办结率 99.0%。成都、泸州、凉山等地继续构建完善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四川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把握“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 三大战役,全省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四川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区域金融稳定底线。 3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 5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 5 (二)证券业稳步发展,市场融资较快增长 . 9 (三)保险业增 长放缓,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发挥 . 9 (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直接融资较快发展 . 10 (五)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 10 (六)金融生态环境 建设不断深化,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 11 二、经济运行情况 . 11 (一)总需求稳步扩张,投资支撑作用较强 . 11 (二)第三产业占比近半 ,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 13 (三)物价水平总体分化,就业市场保持稳定 . 13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 14 (五)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 14 (六)主要行业分析 . 15 三、预测与展望 . 16 附录: . 18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 18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 19 专 栏 专栏 1 运用大数据金融科技,助推货币信贷政策有 效传导 . 6 专栏 2 全面推进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 8 表 表 1 2017 年四川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 5 表 2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 7 表 3 2017 年四川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 9 表 4 2017 年四川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 9 表 5 2017 年四川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 10 4 表 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 10 图 图 1 2016 2017 年 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情况 . 5 图 2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 . 6 图 3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 6 图 4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 7 图 5 1979 2017 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11 图 6 1981 2017 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 12 图 7 1979 2017 年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 12 图 8 1979 2017 年四川省进出口变动情况 . 12 图 9 2000 2017 年四川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 . 12 图 10 2001 2017 年四川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13 图 11 2001 2017 年四川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 13 图 12 1987 2017 年四川省财政收支状况 . 14 图 13 2002 2017 年四川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 15 图 14 2016 2017 年成都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 趋势 . 16 5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7年,四川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更趋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四川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1.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营运 较为稳定 。 201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9.3万亿元,同比增长 9.2%,增速较 上 年同期下降 2.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全省银行业资产利润率 0.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表 1 2017 年四川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法人机构(个) 机构个数 (个 ) 从业人数 (人 ) 资产总额 (亿元) 一、大型商业银行 3347 92122 34193.3 0 二、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114 4164 7760.5 0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587 12129 8662.2 0 四、城市商业银行 912 20464 15679.5 14 五、城市信用社 0 0 0.0 0 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5896 67701 18870.2 104 七、财务公司 8 351 792.5 4 八、信托公司 2 1317 217.3 2 九、邮政储蓄 3085 27603 5310.0 0 十、外资银行 26 826 366.8 0 十一、新型农村机构 268 4125 723.4 56 十二、其他 4 256 53.8 2 合计 14249 231058 92629.5 182 注: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 金融 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四川银监局。 2.存款增长总体有所放缓,政府类存款增加较多。 2017 年末, 银行业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7.3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6187.3 亿元,同比少增 587.4 亿元;余额同比增长 9.2%,增速较上年回落 2.1 个百分点 。受理财产品持续分流、监管趋严背景下金融机构表外及同业业务收缩导致存款派生效应下降等影响,存款增长有所放缓。分部门看,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少增646.1 亿元和 1103.0 亿元 ; 政府类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8.2%, 高于各项存款增长水平。分币种看,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9.1%,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26.0%。 -6-4-20246810121416- 1 2 0 0- 9 0 0- 6 0 0- 3 0 003 0 06 0 09 0 01 2 0 01 5 0 01 8 0 02 1 0 02 4 0 02 7 0 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元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图 1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情况 3.各项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2017 年末, 银行业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5597.7 亿元;余额同比增长 12.9%,增速较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 。从信贷投向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保障有力。2017 年,全省 700 项重点项目融资余额 3824.6亿元,较年初增加 1478.6 亿元。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深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 工程”,对优质诚信小微企业建立“一对一”的融资帮扶、融资顾问工作机制, 小微 企业贷款余额达10545.0 亿元,同比增长 20.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9个百分点。 全年 新增涉农贷款 1406.1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23.2%。 12 个试点县(市、区)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 42.1 亿元,贷款余额 23.9 亿元,支持 4884 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末, 全省 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3812.7 亿元,同比增长 35.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2.5 个百分点,其中建档立卡户扶贫小额信贷 余额311.2 亿元,同比增长 49.3%。 6 0510152025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 0 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元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 民银行成都分行。 图 2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 0246810121416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当月同比)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速(当月同比)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图 3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专栏 1 运用大数据金融科技,助推货币信贷政策有效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 成都分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架构、开放式模块化设计等金融科技最新技术,历时 3 年成功自主开发出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截至 2017 年末,四川 220 余家银行机构和 21 家人民银行市(州)机构通过系统报送数据 1.2 亿余条,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图表 8600 余份,查询、分析、预警扫描数据 9000 余次,形成可观的业务生产力,极大提升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实现原有监测平台的有机整合,有利于货币信贷数据综合运用。 目前系统已上线 154 张监测报表,涵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 MPA、金融市场、利率管理、跨境人民币、金融精准扶贫七个方面。监测任务根据业务需求定制,实现货币信贷统计标准化,对金融精准扶贫、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投向、重点项目支持情 况、高端产业融资对接情况、绿色债券募资用途等台账监测,实现精准监测、精确分析和灵活运用。 (二)实现对货币信贷数据深入挖掘,有利于提高形势分析和工作决策水平。 自主设计汇总报表,嵌入系统后一键生成标准格式的统计结果,并发布到公告栏与金融机构共享。除支持多条件查询统计、清单比库、多表拼合等更复杂的多维查询外,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借助 R、 MATLAB 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统计建模分析。支持一键完成对全省近 180 家法人金融机构 MPA 评估,进行金融精准扶贫目标任务考核,辅助开展涉农、小微信贷政策导 向效果评估等,结合图表功能,更直观地反映货币信贷运行情况。 (三)实现货币信贷政策快速发布,打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金融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等进行监测、分析、管理。建立支农、支小、扶贫、创业等普惠金融领域执行情况监测,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评估。实施全省重点企业项目、“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房地产信贷调控、科技和金融结合、淘汰落后产能等信贷政策监测,定期分析信贷投向,督促金融机构及时优化信贷结构。单向传递的公告功能和双向沟通的邮件功能,畅通政策发布、传导和信息反馈渠道。 (四)实现对改革创新工作精准监测,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试点工作。 依托系统调查问卷发布和汇总功能,配合系统收集、整合的海量数据,开展四川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等重点改革内容进行全方位监测,对各地区、各机构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精确分析。 (五)实现融资供需线上对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通过系统“天府融通”板块,7 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布推送分类别、分层次、分区域的诚信企业项目标准化融资需求,引导金融加强融资对接,实现信贷政策传导清单化、 精准化,借助征信系统,实行优质、诚信企业名录动态化管理。目前已推送 2017 年四川拟摘帽退出的 16 个贫困县、 3700 个贫困村信息和 516 户战略新兴企业、 349 家重点文化企业、 1644 户工业企业、 700 户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融资信息,金融机构通过对接向相关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超过 9800 亿元 。 (六)实现网上业务备案审批,有效延伸政务服务空间。 系统实现对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金融市场监管、存款利率差异化定价等业务的备案功能,优化了网上备案、审批等电子政务办理流程。如,建立四川省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申购 提示模块,各承销机构可将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基本情况,向货币信贷管理部门申请发布,审核通过后及时推送给各金融机构进行意向申购。随着中国 人民银行货币信贷职能的不断拓展,更多的网上审批、网上备案、电子政务办理将逐步整合 进 系统 。 4.表外业务持续增长,结构有所分化。 201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 18384.6 亿元,同比增长 26.2%。其中委托贷款较快增长,年末余额 7074.7 亿元,同比增长 12.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收缩明显,年末余额 2580.2 亿元,较年初减少 1004.4 亿元 ,降幅达 28.0%。 表 2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 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下浮 17.1 22.7 21.9 16.3 23.1 12.5 基准 19.2 16.1 22.2 20.2 16.0 21.8 上浮 小计 63.7 61.2 56.0 63.5 60.9 65.6 (1.0-1.1 10.7 14.2 10.0 12.2 10.5 9.2 (1.1-1.3 22.0 13.6 14.7 21.0 17.1 19.2 (1.3-1.5 14.4 12.5 11.2 12.9 14.3 15.7 (1.5-2.0 13.5 17.2 15.8 14.6 15.7 18.0 2.0 以上 3.1 3.6 4.3 2.8 3.3 3.4 月份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下浮 10.7 15.4 13.7 10.9 9.3 8.4 基准 21.9 20.1 19.6 16.0 20.0 21.6 上浮 小计 67.4 64.5 66.7 73.1 70.7 70.1 (1.0-1.1 9.2 10.7 9.7 9.8 11.9 14.4 (1.1-1.3 19.2 16.0 17.1 17.1 16.3 15.2 (1.3-1.5 15.7 16.6 14.6 18.4 16.9 16.2 (1.5-2.0 19.1 17.6 21.6 23.5 21.5 20.2 2.0 以上 4.3 3.5 3.8 4.4 4.0 4.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5.存款利率基本稳定,贷款利率有所上行 ,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设逐步健全。 2017年 12月, 活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0.35%,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2.12%。全年全省金融机构活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波动幅度分别在 3、 13个 基点以内。 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总体呈上行走势, 12月份加权利率为 6.05%,较年初提高 42个基点。其中,企业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64%,同比上升 23个基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加权平均利 率 5.3%,低于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75个基点。2017年末, 9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为全国性自律机制成员,其中,基础成员 31家,观察成员 63家,分别比上年增加 16家、 5家。全年发行同业存单 6268.7亿元,大额存单 445.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 165.1亿元 和 3380.0亿元。 0 . 00 . 20 . 40 . 60 . 81 . 01 . 21 . 41 . 61 . 80501 0 01 5 02 0 02 5 02016.012016.022016.032016.042016.052016.062016.072016.082016.092016.102016.112016.12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亿美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 ( 左坐标)一年期以上小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图 4 2016 2017 年四川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银行业改革有序推进。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 进出口银行和 中国 农业发展银行在 川分支机构继续落实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改革方案。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川分支机构相继设立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和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普惠金融事业分部, 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四川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重点机构在川分支机构继续深化商业化、市场化改革。 13家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多种渠道壮大资本实力。农村8 信用社全年改制成立 14家农村商业银行。首家民营银行新网银行稳健发展,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标志着四川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迈 出重要一步。 7.不良贷款 有所上升 ,风险防控压力 不容忽视。 2017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87.6 亿元,较年初增加 185.4 亿元,同比多增35.2 亿元;不良贷款率 2.61%,较年初上升 0.09个百分点,升幅同比有所降低。年初以来,银行业普遍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全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 278.3 亿元,较 上 年增加 78.4 亿元。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0.7%,表外垫款余额42.2 亿,信贷资产质量整体依然承压。 8.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降幅收窄,业务结构改善、覆盖面扩大。 2017 年, 全省 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 761 亿元,同比下降 32.8%,降幅波动收敛;累计办理人民币直接投资结算金额 121 亿元。业务结构明显改善,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零的突破,累计办理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 67.3 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105 亿元,同比增长 10.5%,占比较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业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2017 年末,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 3956 户企业,同比增加 708 户;业务覆盖境外国家和地区达 140 个,同比增加 6 个。 专栏 2 全面推进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017 年以来,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有序落实,在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拓宽农村地区和县域融资渠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配套措施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发展新网银行、天府金融租赁 公司 、中垦融资租赁公司、农产品仓储公司等一批新型 金融机构和准金融组织。已建成 2153 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依托服务站开展助农取款、惠农终端、线上融资 对接、支付结算业务和金融宣传、农民金融夜校等金融服务。二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区县子公司全面建成,探索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业务,累计实现各类农村产权交易 673亿元,已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全的农村产权交易所。成立全国首家农村产权收储公司和专注于农产品仓单质押的仓储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市的涉农担保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支农力度。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评估、涉农信贷政策评估等手段,积极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资金进入农村市场,截至 2017 年末,通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工 具引导金融机构办理涉农贷款(含贴现) 63.9 亿元。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都市已建成信用乡镇 121 个、信用村 1357 个、信用户 8.4 万户。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创新农村多元化的财产权抵(质)押方式,结合成都实际开展“两权”试点,积极探索并推动开展经济林木(竹、果)权、农业生产设施、养殖水面经营权抵押贷款、财政惠农补贴担保贷款、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等融资新模式。 2017 年末,成都市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180.1 亿元 ,余额119.3 亿元。彭州农产品仓储质押融资工作在世界银行主办的“第五届仓储融资和担保品管理国际研讨会”进行交流并获与会代表好评。二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2017 年末,成都市涉农贷款余额 6014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21.2%,同比增长 9.8%,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 1871 亿元。 (三)全面推广“农贷通”平台,“三农”融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设立规模 1.65 亿元的“农贷通”风险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产业化信贷支持。整合建设以新型 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的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形成全市农业经济大数据。 2017 年 7 月末,全国首个政银企合力、市县互通的全域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农贷通”上线运行,已实现支农政策及金融产品发布、在线融资对接、信用信息采集、风险补偿、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等功能。截至 2017 年末,已有 67 家金融机构在“农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