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移动媒介综合分析报告.pptx
,2018上半年移动媒介综合分析报告,|,2018年7月,目 录,基本概况媒介花费媒体现状用户偏好趋势观察,0102030405,01,基本概况,2018年2月,60.1%,31.5%,53.0%,36.8% 35.8%,25.0% 28.2%,27.1%,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电脑,上网设备:手机、电视比例提升,PC、平板比例下降 截止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7.5%,较2016年底提升了2.4%,使用率再创新高2017年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95.1% 97.5%,2016,201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2月,5040,11760,23344,30274,35558,41997,50006,55678,61981,69531,95.1%,97.5%75265,0%,40%20%,60%,80%,100%,100000,400003000020000,50000,7000060000,8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手机网民规模:2017年底达到7.53亿,占整体互联网人群的97.5% 截止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比例继续攀升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比,手机网民规模(万人),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1063.22017年6月,1371.02018年6月,3.92017年6月,4.82018年6月,2018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总使用时长单位:亿小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单位:小时,+29%,+23.2%,上网时长: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时长已达4.8小时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使用时长已达1371亿小时,人均每日使用时长已有约4.8小时,即289分钟/天,上网方式:2G、3G逐步退网,Wi-Fi表现平稳,资费频降拉升4G占比升至27.5%,2018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方式比例分配,11466,22270,2.0%,3.7%30127,4.5%31850,-4.2%,-7.4%3675,-4.0%-8.0%-12.0%,0.0%,4.0%,8.0%,20000100000,30000,40000,50000,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用户地域:整体市场增长趋近饱和,城市化进程促使四五线用户向二三线城市汇聚 截止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城市地域分布变化不大,一二三线城市用户略有上升,四五线城市用户下降,尤其是五线城市,下降7.4%2018年Q1各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速,月活用户(万),同比增速,手机系统及品牌分布:iOS与安卓约为二八比例分布,国产品牌领跑手机市场保有量 2018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品牌垄断智能手机保有量TOP3,华为占比19.7%持续领先,OPPO、vivo紧随其后,苹果销量已跌出前三名;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总量8千万台,OPPO、vivo、华为继续领跑,82.5%,17.4%,2018年Q1手机系统占有率分布,安卓,iOS,其他,0.5%0.5%,2.2%2.1%1.5%1.2%1.1%1.1%0.7%,5.3%,6.1%5.6%,18.5%17.0%16.9%,美图其他,小米金立魅族酷派朵唯海信联想乐视,OPPOvivo苹果荣耀三星,华为,2018年Q1智能手机保有量占比TOP15(iOS+安卓系统)19.7%,OPPO Vivo 华为 小米 荣耀 魅族 三星,2018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20.7%16.9%15.9%9.4% 9.1%2.7% 2.4%,V.S.,8.4%,13.7%,2.0%,15.1%,18.1%,3.2% 4.5%,4.5英寸及以下,4.6-5英寸,5.1-5.5英寸,5.6-6英寸,6英寸及以上,手机屏尺寸:手机市场上80%以上为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手机 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上的平均面板尺寸为5.22英寸,5.1英寸以上的手机在2017年的主流在售机型中累计占据82.9%的比例,较2016年的67.3%大幅提升15.6%。其中,面板尺寸为5.15.5英寸的机型是最主流的机型,占比较2016年提升了9.9%,达到60.3%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各尺寸机型占比60.3%50.4%24.3%,2016年,2017年,11,02,媒介花费,NOTE: 环形图内侧为2016年12月数据,外侧为2017年12月数据2018年4月,12%,5%,电视纸媒(报纸和杂志)广播(电台)传统户外,数字户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 / 平板)OTT/ IPTV,其他,29%30%,6% 6%4%4%,12%,5%,15%14%,23%21%,3% 4%2%5%,媒介营销费用分配:主预算继续向移动广告倾斜,电视及PC端花费略有下降2017各媒介营销费用的分配比例 互联网(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媒介花,费在2017年占比高达37% 2017年移动广告依旧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营销媒介,占全部媒介预算的23%,同比提高2%, OTT/IPTV媒介运算也略有增加,上涨至3%,2018年中国媒介价格增长趋势报告,2018,7%,9%,9%,-2% -1%-6%-5%,6%,6% 6%,8%,8%,9% 9%,报纸,杂志,广播,个人电脑,电视,线上视频,户外,手机类,媒介净价涨幅:持续增长,手机端增速依旧保持第一 2018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净价涨幅位居全媒介类别第一,比去年增幅微降2%,但仍保持双位数18%的高涨幅 户外、PC端与去年持平;广播、电视、线上视频增速下降1%;报纸与杂志媒体净价涨幅仍呈负增长态势2017年与2018年媒体净价涨幅对比20%18%,2017,2018,1105.2,1546,2184.5,2902.2,3828.7,4970.7,6214.6,7651.8,43.0%,39.9%,41.3%,32.9%,31.9%,29.8%,25.0%,10%0%,23.1% 20%,30%,40%,50%,20000,4000,6000,8000,10000,2013,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预计2018年逼近5000亿,增速保持在30%左右 2017年,中国网络广告规模预计3830亿,在中国广告市场中占比将超过50%,受网民人数增长,数字媒介使用时长增加、网络视听业务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未来几年,网络广告市场还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在2018年,网络广告规模预计达到4971亿,增速约保持在30%左右2013-202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亿元)NOTE: 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按照媒体收入作为统计依据,不包括渠道代理商收入2018年,同比增长率(%),1750.2,2648.8,3698.4,4842.5,60.2%,64.4%,62.4%,33.9%,28.4%,23.6%,7%133.7,12%375.1,24%997.8,46%43.0%,60%,69%,74%,0%,30%20%10%,50%40%,70%60%,80%,0,20001000,40003000,5000,6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率(%),移动广告占比,2018年4月,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复合增长率为30%,2019年将占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的74% 2017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约为2650亿元,增速为33.9%。目前我国国内移动广告规模仍在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19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为4842.5 亿元,17-19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2017年移动广告占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的60%,预计在2019年,将占到74%2013-2019 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12%,6%6%6%,4%4%4%4%4%,网络媒体净价涨幅,12%,18%18%,16%,14%14%14%14%14%,移动媒体净价涨幅,门户网络新媒体垂直媒体搜索引擎线上音乐及娱乐媒体网络社区社交网站生活和旅游媒体PDB,2018,移动媒体净价涨幅: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涨幅最大 2018年移动媒体净价涨幅之于网络媒体净价涨幅在150%-200% 新媒体和社交网站的涨幅最高,为18%;其次是生活和旅游类媒体,涨幅16%,2.2%7.1%21.0%27.0%31.2%2013,3.6%8.0%17.7%25.9%33.4%2014,7.9%8.3%14.7%26.9%31.2%2015,11.2%8.3%13.6%29.5%26.4%2016,14.5%7.7%12.3%29.8%24.5%2017,18.4%7.1%11.3%30.5%22.8%2018E,22.9%6.4%10.5%29.8%21.7%2019E,27.6%5.9%9.7%29.2%20.3%2020E,搜索广告(含联盟)富媒体广告,电商广告信息流广告,品牌图形广告分类广告,视频贴片广告固定文字链和其他形式广告, 润物有声II 2018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网络广告形式:原生多样的信息流广告成主要增长机会点 2017年信息流广告继续高速增长,占比接近30%;电商广告占比基本与2016年持平;搜索广告、品牌图形广告、视频贴片广告比例持续下降2013-2020年中国不同形式网络广告市场份额,03,媒体现状,94%,92%92%,78%76%,71%70%69%,66%,59%,55%,33%33%31%30%,16%16%16%15%13%,视频服务,通讯聊天实用工具应用分发便捷生活电子商务音乐音频金融理财游戏服务综合资讯社交网络旅游出行电子阅读拍摄美化学习教育汽车服务办公管理美食外卖女性亲子个人工具2018年6月,APP大类别渗透率:视频服务、通讯聊天、实用工具是渗透率最高的三大APP类别,渗透率高达90%以上2018年6月APP大类别活跃用户渗透率排名,渗透率90%渗透率50%渗透率30%渗透率10%,1022.8,890.0,833.4,668.8,792.8,715.9,654.8,624.7,570.8,185.11038.1,155.11049.4,180.0,125.1,164.4,257.8,126.1,186.9,205.0,146.6,144.7,93.9336.6,149.9278.8,402.7(3.9),130.9255.0,60.6154.5,60.8146.5,24.7181.9,48.5149.6,53.3119.8,(200),4002000,12001000800600,2018年6月APP大类别月活规模排名1400,201706月MAU(百万),至2018年6月新增MAU(百万),2018年6月,APP大类别月活规模:电子商务、游戏服务、金融理财兼具规模和增长率,成为最为潜力的类别 月活规模增长最为显著的类别有:,拍摄美化是TOP 20中唯一一个月活下降的类别,电子阅读(+53.8%)学习教育(+51.3%),女性亲子(+32.4%)游戏服务(+31.3%),旅游出行(+27.9%)金融理财(+26.1%),个人工具(+44.5%)办公管理(+41.5%),汽车服务(+39.2%)电子商务(+38.6%),78%,2018年6月,3681 3883 3545 4158,6381,35784,6200 6581,3746 2963,7660,9980,7086,4118 4609,4403 3311,67461173%,144% 142% 141%,134% 132% 130%,125%,116%,102% 99%,96%,94%,93%,92%,3307688%80%20136,76%,0%,40%20%,100%80%72%60%,140%120%,180%160%,0,10000,400003000020000,50000,7000060000,月活用户(万),YOY增长率,APP小类别增长率:短视频成最显著增长小类别 短视频成为现象级月活增长显著的APP小类别,增长率为173%,且规模达6.75亿;团购类增长率为130%,用户规模为3.58亿2018年上半年APP小类别月活增长率TOP 20排名,617 604,541 541 539,13%17%17% 20%,373 370 364 345,3% 2%,1050,662,5825% 6%,35%,18%,50968%,444 44237%16%,40712%11% 9% 16%10%,339 311 305 29828%3% 6% 7%,63%266 265 257 256 2519% 10%,62%232 230 224 224 21824%,0%,140%120%100%80%60%40%20%,200%180%160%,800600400200,12001000,2018年6月APP总榜TOP30活跃排名,YOY增长率,+1939%,+414%,0月活用户(百万)NOTE: 红色APP增幅超过200%,蓝色为2018年1月上线APP,因此无法计算YOY增长率2018年6月,APP月活规模:抖音短视频和拼多多成最大增速APP,OPPO浏览器上线仅半年月活规模已十分可观 微信月活规模突破10.5亿;优酷、快手、今日头条年增长率均超过60% 抖音短视频月活规模增长19倍,拼多多增长4倍;OPPO浏览器半年内即凭借手机市场份额杀入TOP30榜单,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在2017年整体处于用户培育期,开发者和用户都在探索小程序产品定位,公众号的关联是刺激小程序用户规模增长的最有效有段。2017年12月末发布的小程序彻底引爆了小程序的用户增长,疯狂的社交传播使得小程序活跃用户规模在2018年第一季度突破了4亿,也让开发者对于小程序的传播能力有了直观体验。 目前微信小程序日活已达到1.7亿,预计在2018年底用户渗透率将达到50%,突破5亿。,2018,小程序活跃用户规模:小游戏刺激用户规模增长,用户习惯得到培养,31,8,17,16,14,9 8,4 5,8 9,6 6,20,34,9,17 18 16,7,4 5,6,4,4,15,00,105,2015,353025,40,游戏,工具,网络购物,社交,旅游,图片摄影,餐饮,出行,其他,微信小程序TOP 100类别款数分布变化,2017年7月,2018年1月,2018年3月,2018,小程序类别及变化:头部小程序向游戏类别集中 小程序发布后,工具类小程序是初期开发者最主要的尝试领域,2017年7月TOP100小程序中有31款属于工具类。 而在2017年末小程序发布后,小程序迅速兑现微信用户红利,成为更直接的社交传播转化工具,小游戏成为头部小程序中最主要的类别。2018年3月TOP100小程序中有高达34款小游戏,预计未来将极大冲击休闲类游戏应用市场。, 小程序用户留存率会在前三天呈现明显衰减,小程序次日留存率为10%,三次留存率下降为5.5%。整体看来,符合用户,“用完即走”的设计初衷,周留存率为3.2%,月留存率为0.5%。, 电商类小程序用户留存率趋势没有明显差异,周留存率为3.7%,月留存率为0.6%,2018,小程序用户留存:周留存率仅为3.2%,符合“用完即走”的设计初衷, 小程序定位为轻量级应用,微信官方鼓励用户“用完即走”,近半年来,小程序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7.5分钟也反应了这,一特点。, 工具类小程序在所有类型中平均日均使用时长最短,约为5.6分钟。,小程序日均使用时长:人均仅为7.5分钟,再次印证“用完即走”, 短视频,14399,14352,8132,4429,3148,2225,1080,611,5000,1500010000,2500020000,30000,2018年6月短视频TOP15 APP月活用户规模,0NOTE: 红色APP指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新上线的APP,因此无法计算YOY增长率2018年6月,+63%,25076 +1939%23246,+135%,-18%2663,-9%2618,+24% +4216%932 674,+16%377,短视频用户规模:一半为新上线APP,增速普遍偏高,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短视频行业 快手、抖音为月活超2亿的短视频APP,且抖音增长率超19倍;头条系短视频APP普标表现不俗,火山小视频上线不到一年月活超过1.4亿,西瓜视频年增长率超过135%;腾讯微视增速最快,增幅高达4216% 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新上线的APP还有:波波视频、360快视频、迅雷、百度好看视频、爱奇艺纳逗、小米快视频,25.0%,2018年6月,23.7%16.9%,7.3%5.2%,1.9%1.6%,0.5%0.8%,19.3%,8.5%,4.5%,1个,2个,5个及以上,短视频APP人均使用个数:安装多个APP尝鲜,用户忠诚度下降 尽管短视频于2017年下半年刚刚迅速崛起,2017年底仍有75.5%的用户仅选择一个平台观看;然而2018年6月,仅有1个APP的用户急降至仅剩42.6%,而下载3个短视频APP的用户由7.3%迅速增加至19.3%,用户忠诚度下降明显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用户争夺更为激烈,如何运营优质内容将用户吸引并留住,获取优先用户至关重要2017年12月短视频行业人均安装APP数量分布75.5%66.6%42.6%,2017年6月,3个2017年12月,4个2018年6月,45.7,65.8,2016年,2017年,4.3,3.9,2016年,2017年,2017年12月,短视频行业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单位:分钟,短视频行业用户人均单次使用时长单位:分钟,+44.0%,-8.5%,短视频用户黏性: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加,单次使用时长缩短,愈发碎片化 短视频用户行业使用时长增幅明显,人均使用时长从45.7分钟/天增至65.8分钟/天,增幅高达44%;另一反面看,人均单次使用短视频时长降低,侧面印证了短视频的碎片化时间消费,解决用户“见缝插针”的娱乐需求,32,短视频用户使用情况:短视频正逐步变成和社交一样的基本需求,且呈现周期性偏好 在每日24小时使用次数分布上,同时安装短视频和社交APP的用户,在各个时间段上使用短视频APP与社交类APP行为非常接近,说明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以及它正在逐步变成像社交一样的基本需求 短视频用户每周工作日使用较多,周五达到顶峰;而周末使用次数反而较工作日减少。用户对短视频APP的使用频率、日期、时间也会出现周期性偏好NOTE: 用户使用占比=用户分时段使用次数/用户总使用次数,2018年3月,18%10%,20%11%,21%,25%,20%,23%,31%,22%,2017年及以前,2018年,2018年短视频用户年龄结构变化,19岁以下,19-24岁,25-30岁,31-35岁,35岁以上,短视频用户画像:年轻化趋势显著,用户较全网更加下沉 2018年短视频用户年龄结构表明25-35岁人群增长趋势最显著,共增加了17% 由于短视频属新兴行业,一二线城市短视频用户占比较低于综合视频及全网用户,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8.7%,10.2%,10.9%,32.1%,33.2%,34.4%,32.5%,31.5%,31.3%,26.8%,22.6%,23.4%,短视频,综合视频,全网用户,视频及全网用户城市分布对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及以下,163157,148144,123122121,111110105,拍照美图年轻女性海淘旅游休闲游戏汽车运动健康商务办公地图导航新闻资讯NOTE: TGI指数指短视频用户指标/目标群体用户特征指标,超过100即为特性突出,短视频用户兴趣爱好:爱玩爱美爱运动,喜欢海淘购物、热爱旅游休闲2018短视频用户兴趣TGI指数, 移动电商,61736,22413 22405,15791,8250,5898,5331,2209,2082,1714,1704,1318,1083,991,599,414%,276%,84%,195%,232%,-50%,-100%,0%,300%200%100%,500%400%,0,10000,50000400003000020000,7000060000,月活用户(万),YOY增长率,2018年6月,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老牌电商规模与去年持平,新兴社交电商显示出极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随着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落地,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移动电商增长明显。淘宝月活超过6亿,地位无可撼动。然而新兴移动电商实力不可小觑,拼多多以强社交关系叠加裂变属性,迅速达到2亿月活规模,增速414%;小红书增速高达276%,转转增速232%,阿里巴巴增速195%,潜力巨大2018年6月移动电商TOP15 APP月活用户规模,2017年12月,48.2%,15.5%,8.5%,5.2%,28.7%,22.7%20.7%,21.7%,15.1%,13.8%,0%,20%10%,30%,50%40%,1个,2个,3个,4个,5个及以上,移动电商APP人均使用个数:用户注意力更加分散,安装3个以上购物APP的占比同比扩大 用户从来不会对某一个平台忠诚,在电商行业也一样,用户的注意力也更加分散,安装3个以上购物独立APP的用户大幅增加 各个电商平台在用户心智中已经形成定位,类似京东3C强,淘宝东西全、唯品会做品牌特卖等等,再加上新型电商如豌豆公主的兴起,同样抢占了一部分用户的注意力。2017年12月移动电商行业人均安装APP数量分布60%,2016年,2017年,42%,58%,男性,女性,2018年5月,40.7%34.7%53.7%25.1%,57.1%,59.3%65.3%46.3%74.9%,42.9%,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移动电商用户画像:淘宝系、唯品会多女性用户,京东、苏宁易购多为男性用户2017中国移动电商用户性别分布2017年中国综合类移动电商平台用户性别分布,男性,女性,15.5% 7.6%,8.7% 12.5%,43.3%,26.9%,12.8%,7.0%,10.0%,24岁以下,25-30岁,31-35岁,36-40岁,41岁以上,2017中国移动电商用户年龄分布,2018年5月,移动电商用户画像:70%为30岁以下年轻人,其中淘宝年轻化程度最高,天猫和苏宁易购人群最成熟,34.7%,37.3%32.1%,37.0%,25.7%,32.1%30.8%,24.0%,15.8%,15.9%,9.6%,12.5% 7.7%,14.2%,7.5%,18.8%,苏宁易购,京东唯品会,天猫,2017年中国综合类移动电商平台用户年龄分布,24岁及以下淘宝,25-30岁48.7%,31-35岁,36-40岁24.7%,41岁及以上9.2%11.2%6.2%,4.1%,9.1%,25.8%,31.9%,29.1%,0-3000,3000-5000,5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及以上,2017中国移动电商用户收入分布,2018年5月,移动电商用户画像:收入偏高,60%以上人群月收入在10000元及以上,京东用户收入相对最高,唯品会用户收入相对较低,32.0%31.3%23.0%,25.6%,27.0%,31.9%32.0%,27.8%,41.1%,28.5%,24.1%24.7%,30.7%,25.4%,28.0%,8.4% 3.6%7.8% 4.2%12.8%5.7%,5.0% 2.9%,11.4%5.1%,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2017年中国综合类移动电商平台用户收入分布,0-3000,3000-5000,5000-10000,10000-20000,20000及以上,46.1%,43.6%,31.3%,28.7%,14.1%,店铺红包,签到赚现金,限时抢购,购物满减,好友帮砍价,会员优惠,NOTE: 样本来源为草莓派调研社区,样本量N=2072,调研时间为2018年4月2018年5月,移动电商用户促销方式偏好:赚现金领红包比满减砍价更深入人心 虽说用户进入电商是为了购物,但在原价的基础上打折、满减、砍价并不是用户最青睐的促销方式;店铺红包、签到赚现金的方式会让用户有“额外获得”的体验感,成为他们最青睐的优惠类型2017-2018中国移动电商用户偏好促销/优惠方式52.2%,42, 在线视频,60,371 58,161,50,919,9,937,5,367,1,048,506,232,135,99,86,68%,34%,5,302 4,671-65%,-18%,-12%4,009,90%,-32%121,115%,143%,-100%,0%-50%,50%,200%150%100%,2000010000,4000030000,700006000050000,在线视频用户规模:三家独大,逐步拉开竞争层次;中小量级洗牌明显,老牌视频APP规模下降 头部三家在线视频媒体依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三家独大”优势明显,规模保持增长。尤其是优酷,凭借优质综艺在2018上半年增长迅猛,涨幅高达68%;新兴APP如爱奇艺动画屋,涨幅高达368%,Koznak和小小优酷涨幅均超过100%;乐视视频、PP视频、搜狐视频等老牌视频APP呈负增长态势2018年6月在线视频TOP15 APP月活用户规模,0月活用户(万)NOTE: 红人装为2017年11月新上线APP,因此无法计算YOY增长率2018年6月,YOY增长率,+368%,2.3%,18.4%,14.4%,18.1%,36.4%,29.1%,24.4%,5.5%,37.0%30.7%,25.8%,38.8%34.0%,用餐前后/过程中,通勤路上,上学路上,在家休息时,工作休息时,在厕所时,周末休假,睡前,非付费用户,付费用户, 快调研=3505,2017年12月,在线视频用户观看场景:在家、周末、睡前成为用户观看视频场景的前三名 移动网民更偏好在整段时间观看视频,休息和休假时时看视频的主要时间。可以关注的碎片化场景为:睡前、就餐、通勤和如厕 除此之外,付费用户在各个场景下观看视频的比例都高于付费用户2017年移动网民观看在线视频的主要场景分布73.6%69.8%49.2%,非付费用户,付费用户,在线视频用户黏性:付费用户使用黏性显著高于非付费用户 2017年,付费用户月人均使用次数是非付费用户的4.1倍,月人均使用时长、月人均单次使用时长是非付费用户的2.6倍,差距幅度巨大。这说明付费用户的使用黏性显著高于非付费用户。,非付费用户,付费用户,780.283.9100.8,214.9,非付费用户,付费用户,月人均使用次数单位:次410.9,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单位:分钟,4.1倍,月人均使用时长单位:分钟1998.62.6倍,2.6倍, 付费用户的活跃率整体平均高出非付费用户7.8%,最高可相差12.2%。, 2018年,提升会员的转化和通过运营策略提升会员留存率成为各平台的重点战略方向。,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2017,短视频用户使用时段活跃度:付费用户各个时段的活跃率都高于非付费用户,2017年12月在线视频行业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活跃时段分布对比, 新闻资讯,26540,23008,13139,7201,7186,5237,4206,4055,1986,960,882,62%,957555%,241%,74%1378,48%1152,77%1012,-50%,100%50%0%,150%,250%200%,300%,100005000,15000,2500020000,30000,新闻资讯用户规模:头部APP规模稳步增长,新兴、垂直类资讯APP潜力巨大 新闻资讯类头部和腰部平台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集中度相当。腾讯新闻规模保持稳定,今日头条和新浪新闻都有50%以上的增长率;趣头条年增幅高达241%,爱看为刚上线4个月的新闻APP,月活已接近2000万2018年6月新闻资讯TOP15 APP月活用户规模,0月活用户(万)NOTE: 红色APP为2018年3月新上线APP,因此无法计算YOY增长率2018年6月,YOY增长率,81.6,98.6,2016年,2017年,月人均使用次数,单位:亿小时,4.6,5.6,2016年,2017年,人均单次使用时长,单位:分钟,+20.9%,+19.6%,新闻资讯用户黏性:整体看来,用户使用黏性呈上升势态 新闻资讯类APP整体使用粘性上涨20%。新闻资讯类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及价值进一步提升。 接近八成用户每天在新闻资讯超过半个小时,人均每天在手机上的新闻资讯消费时长,估算约为70分钟。,21.3%22.8%38.5%,8.9%,6.5% 2.0%,每人日均观看时长,10分钟以内1-2小时,10-30分钟2-3小时,30分钟-1小时3小时以上,58.5%,41.5%,新闻资讯APP用户性别分布,男性,女性,NOTE: 环形图内侧为2016年12月数据,外侧为2017年12月数据2017年12月,62.5%,37.5%,32.7%,33.2%,新闻资讯APP用户城市地域分布14.8%,一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四线城市及以下,16.5%,35.9%,18.7%19.3%,28.9%,新闻资讯用户画像:女性用户扩大,三四线用户增多 2017年12月新闻资讯类APP用户较前一年相比,女性用户扩大明显,占比从37.5%增加至41.5%。 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过半,增至52.5%,用户下沉趋势进一步扩大,成为新闻资讯类APP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