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Table_Title 商业贸易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 无人零售 , 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一 、 无人零售 是 科技与人工智能催生的新零售 模式 科技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 无人零售,顾名思义即是在没有服务员、收银员等门店员工的条件下所展开的一类新颖购物体验。于传统零售模式看似相悖的表面之下,背后的大数据支撑是无人零售得以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刚开业的阿里“淘咖啡” 的 整套技术依靠集感知、学习、目标跟踪、分析、意识识别于一体的物联网技术方案的支撑。 利弊尚需 权衡 。 无人 零售的 优势 在于能够 降低人工成本。在人工成本逐渐上升的今天,零员工的无人零售业态无疑节省了人工费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利润。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消费者购物效率。 但是无人零售 未必 能够节省 管 理费用 。 实际上无人便利店需要更多的物业配套 ,包括定期的商品管理成本,定期保洁费用,后台管理成本等。 而且 客容量有限,易出错或引发道德风险。 目前 国内无人零售正处阶段性转折点。 除了阿里、欧尚 ,目前国内无人超市 /便利店的参与者还有 F5 未来超市、 24 爱购、TakeGo、甘来智能微超、神奇屋、 EAT BOX。 二 、 技术引领发展,稳定尚需时日 目前零售无人便利店的 足迹遍布全球 。 台湾 、 日本、韩国、欧洲、美国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无人便利店 。 阿里“淘咖啡” 与 Amazon Go 技术路线 不同,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亚马逊所运用 “ Just Walk Out”技术能自动监测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或放回,并在虚拟购物车中进行追踪。阿里则是使用其两道“支付门”来把关货品的结算,其中第二道门尤为关键,在其打开的同时顾客支付宝里的相应货款就已经被扣除了。 实际运行 效果有待 后续 观察。 三 、 对传统超市主业冲击不大 我们的判断是 3-5 内不会有 对 实体店造成 实质性的影响。 首先,技术支持尚未成熟稳定。 短期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 从而 与 传统零售商 分庭抗礼。 再者,“无人零售”主要对口便利店业态。 在商品 品种和服务上存在局限。 走势比较 (7 % )(2 % )2%6%10%15%16/7/11 16/7/29 16/8/24 16/9/13 16/10/12 16/11/1 16/11/21 16/12/9 16/12/29 17/1/19 17/2/15 17/3/7 17/3/27 17/4/18 17/5/9 17/5/31 17/6/20 17/7/10商业贸易 沪深300Table_IndustryList 子行业评级 贸易 看好 专业零售 看好 Table_ReportInfo 相关研究报告: 辽宁成大( 600739):长期低估,股权结构变动催化价值复苏-2017/06/19 辽宁成大( 600739):减亏成效显著,金融加持再度出发-2017/05/17 越秀金控( 000987)跟踪报告:地方 AMC 公司落地,地方政府金控平台标杆 -2017/04/25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黄付生 电话: 010-88695133 E-MAIL: huangfstpyzq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7030002 证券分析师:王学谦 电话: 010-88321966 E-MAIL: wangxqtpyzq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1120001 联系人 :蔡小为 E-MAIL: caixwtpyzq Table_Message 2017-07-11 行业点评报告 看好 /维持 商业贸易 行业研究报告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点评报告 P2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另外,商业零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性的盈利模式, 以广泛的网点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类别通过商品销售、货款积存的资 金运用以及商品的其他相关费用等额外收入来源所产生的综合性收益, 具有物流配送 稳定 和集体采购的优势。无人零售仅靠有限的商品种类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稳定充足的现金流 , 短期内投入成本高且不具备规模效应。 投资建议与推荐: 目前已涉足便利店业态的大型企业如永辉超市、百联股份,短期内或许会追随无人零售的热潮获取一定超额收益,但对于以超市布局为主的企业来讲,长期来看无人便利店不会 对其收入增长造成大的冲击,投资者无需过分担忧。 总而言之,我们判断无人便利店的概念固然新颖,也为当前零售业增添活力,但在测试阶段尚无法改变行业格局,或一举成功,或半路夭折;若能稳定发展下去,长期来看龙头企业将会率先实行变革。 重点推荐:永辉超市、百联股份。 行业点评报告 P3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目录 一、无人零售 科技与人工智能催生的新零售产物 . 4 (一)科技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 4 (二)利与弊的衡量 . 5 (三)国内无人零售正处阶段性转折点。 . 6 二、技术引领发展,稳定尚需时日 . 6 (一)无人零售足迹遍布全球 . 6 (二) AMAZON GO VS. 阿里 “淘咖啡 ” . 7 三、对传统超市主业冲击不大 . 7 图表 目录 图表 1、阿里无人零售店 “淘咖啡 ”消费场景图 . 4 图表 2、欧尚缤果盒子 BINGOBOX 上海实体店 . 5 图表 3、国内无人零售发展概况 . 6 图表 4、各国无人零售发展状况 . 6 图表 5、台湾 Q-SHOP 智能贩卖机、韩国 7-ELEVEN 和 “扫手 ”智能便利店 . 7 图表 6、永辉超级物种店、百联 RISO 店开业以来生意红火 . 8 图表 7、 A 股超市行业公司中收入、利润、费用率概况 . 9 行业点评报告 P4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一、 无人零售 科技与人工智能催生的新零售产物 (一) 科技 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无人零售,顾名思义即是在没有服务员、收银员等门店员工的条件下所展开的一类新颖购物体验。于传统零售模式看似相悖的表面之下,背后的大数据支撑是无人零售得以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刚开业的阿里 “淘咖啡 ”为例,其运营模式并不复杂:在一家占地面积约 200 平米的线下实体店,顾客只需几个步骤便可完成一次 “无人零售 ”购物体验: 1)顾客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进入店内。 2)店内进行选购。 3)无须任何扫码支付,顾客可以直接拿货出门;出口处的自动商品识别系统直接从客人的支付宝扣款,随后顾客会在手机上接收到扣款信 息。整套技术依靠集感知、学习、目标跟踪、分析、意识识别于一体的物联网技术方案的支撑。这套技术是由由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研发完成,相关技术包括了人脸识别技术,即通过人脸的独有生物特征保证购物者以真实身份进行购买活动,其较指纹识别或二维码识别安全系数更高。 图表 1、 阿里无人零售店 “淘咖啡 ”消费场景图 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联商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近一年来开业的无人零售店,欧尚旗下的缤果盒子,于 2016 年 8 月在广州设立第一店,今年 6 月初首次在上海开点,目前门 店数已达 8 家, 7 月 1 日获 A 轮融资超过 1亿元。其购物流程与 “淘咖啡 ”相似,不同之处在意阿里目前采用生物识别免付款,缤果盒子需扫码付款;倘若没有购物,可手动开启触控开门按钮后离开。 行业点评报告 P5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图表 2、 欧尚缤果盒子 BingoBox 上海实体店 资料来源:联商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二) 利与 弊的衡量 不可否认, “无人零售 ”这一新概念以及当前已有的实体店案例给当下的传统零售带来新的启发,展开了一幅近乎完美的蓝图。 优势:降低人工成本。 在人工成本逐渐上升的今天,零员工 的无人零售业态无疑节省了人工费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利润。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消费者购物效率。对于传统零售行业里人工费用率高的或是国企体制下人工成本相对刚性的企业,如百联股份、中百集团,无人零售无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案,使企业净利润率具有更大上升空间。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获客成本低。出门少携带现金,携带银行卡甚至无卡只有手机支付宝或微信 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 80、 90后已逐步形成这样一种数字化、便捷化、安全性高的消费习惯,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无人便利店能轻松获得年轻人、上班族、中高端小区 居民等的青睐,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劣势:管理费用未必节省。 实际上无人便利店需要更多的物业配套(刷卡识别器、扫码器、店内摄像头等),包括定期的商品管理成本,定期保洁费用,后台管理成本等,例如无人光顾的时间段,门店处于完全封闭状态,夏天导致店内温度升高,例如最近报道的缤果盒子上海店暂停营业,原因是持续高温导致室内温度高达 40 度巧克力等商品融化。这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外加营业额的损失也是可想而知。客容量有限,易出错或引发道德风险。难以在容纳众多客户同时同店选购的情况下做到完美识别每一个客户和商品。即使是当前正火的 “淘咖啡 ”号称靠其 “聪明的门 ”和高科技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能同时容纳 50 人,但有人通过乔装易容或者把商品放入口袋去钻技术漏洞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行业点评报告 P6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三) 国内无人零售正处阶段性转折点。 除了阿里、欧尚近期大受追捧意外,目前国内无人超市 /便利店的参与者还有 F5未来超市、 24 爱购、 TakeGo、甘来智能微超、神奇屋、 EAT BOX。技术层面大多采用扫码付款,而只有 TakeGo、 “淘咖啡 ”目前涉及到更高层次生物识别技术从而免去支付环节。和亚马逊一样,阿里尚处技术内测的阶段,未来或跟随亚马逊技术上的引领,但时间成本和研发成 本尚未可知。 图表 3、 国内无人零售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天下雜誌,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二、 技术引领发展,稳定尚需时日 ( 一 ) 无人零售足迹遍布全球 截止目前,新零售无人便利店的发展落地情况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案例按时间顺序排列如图。早在 10 年前的台湾就以改良版的自动贩卖机呈现除了无人零售的雏形,十年间在日本、韩国、欧洲、美国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无人便利店,大多数需手机扫描或手机 APP 绑定结算。目前以美国亚马逊为首的 “Just Walk Out”技术省略了付款环节,未来或成为这一细分行业的风向标。 图表 4、 各国无人零售发展状况 行业点评报告 P7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资料来源:天下雜誌,電商報, 917 财经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图表 5、 台湾 Q-shop 智能贩卖机、韩国 7-Eleven 和 “扫手 ”智能便利店 资料来源:联商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二) Amazon Go vs. 阿里 “淘咖啡 ” 前不久刚以 137 亿美元收购全市超市的亚马逊,其实早在 2016 年 12 月份就布局其线下实体商店 Amazon Go 并于今年 5 月份进行开店内测。亚马逊所运用的 “Just Walk Out”技术能自动监测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或放回,并在虚拟购物车中进行追踪。与阿里淘咖啡有所不同的是, Amazon Go 的货架上安装有许多摄像头和其他各种传感器,可以感知顾客与货架间的距离、商品的位移等,并据此计算是哪位顾客挑走了哪样商品;一旦货架前面的顾客增多,相关的计算量便会大大提高,系统过度忙碌,导致店内人数上限暂时无法突破 20 人。相比亚马逊的货架,阿里则是使用其两道 “支付门 ”来把关货品的结算,其中第二道门尤为关键,在其打开 的同时顾客支付宝里的相应货款就已经被扣除了。目前阿里号称店内可容纳 50 人,该技术尚在测试阶段。阿里看似已突破了亚马逊之前所遇到的障碍,然而测试时长多久?测试结果是否优良可持续?技术即便稳定可行,资金投入的性价比是否高?等等的问题后续有待观察。 三、 对传统超市主业冲击不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 “无人零售 ”未来是否会对线下传统零售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进而完全取代实体便利店、超市和卖场。对此,我们的判断是 3-5 内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首先,技术支持尚未成熟稳定。 缺少了有效的人脸识别技术,无人零售就缺少了在中国持续发展的 保障。作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数量庞大,个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商业方面无法直接效仿日本、欧美那样 100%信任消费者。例如,缤果盒子之前声称, 行业点评报告 P8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其在刚开业的 10 个月内未发生盗窃事件。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市场渠道的下沉,道德风险仍然会被打上问号。因此,短期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与传统零售商想媲美。 再者, “无人零售 ”主要对口便利店业态。 品类有限、消费者人数上限等等的局限使其无法对接广大普通超市、卖场、大卖场等业态下的消费者需求,甚至增添不必要的硬件设备、管理等费用。试想,在蔬菜瓜果、乳制品、生鲜俱全的超市中,作为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工作人员的当场维护、协调、沟通。尤其在当今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趋于个性化体验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仍然对以永辉、百联为代表的 “超市 +餐饮 ”新消费模式报以热情,且目前来看永辉的超级物种、百联的 RISO 等新业态备受消费者追捧。 另外,商业零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性的盈利模式, 即以广泛的网点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类别通过商品销售 、货款积存的资金运用以及商品的其他相关费用等额外收入来源所产生的综合性收益,成本端亦具有稳定的物流配送和集体采购的优势。无人零售仅靠有限的商品种类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稳定充足的现金流;短期内投入成本高且不具备规模效应。尽管 “无人零售 ”这一模式满足了以白领、高薪一族为代表的快节奏消费者的需求,但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并不一定高。 图表 6、 永辉超级物种店、百联 RISO 店开业以来生意红火 资料来源:赢商网,联商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对于传统商超而言,技术上的革新或许能够以 “自助付款 ”或者 “手机 APP 下单付款+审核 ”的形式来提高购物效率,永辉生活 APP 就是很好的例子。脱胎换骨式的 “无人零售 ”未必是符合自身发展的长久之计。 目前已涉足便利店业态的大型企业如永辉超市、百联股份,短期内或许会追随无人零售的热潮获取一定超额收益,但对于以超市布局为主的企业来讲,长期来看无人便利店不会对其收入增长造成大的冲击,投资者无需过分担忧。总而言之,我们判断 行业点评报告 P9 无人零售:是潮流,但不是主流 无人便利店的概念固然新颖,也为当前零售业增添活力,但在测试阶段尚无法改变行业格局,或一举成功,或半路夭 折;若能稳定发展下去,长期来看龙头企业将会率先实行变革。 推荐:永辉超市、百联股份。 图表 7、 A 股超市行业公司中收入、利润、费用率概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投资评级说明 1、行业评级 看好: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5%以上; 中性: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整体水平 5%与 5%之间; 看淡: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整体水平 5%以下。 2、公司评级 买入: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 5%与 15%之间; 持有: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 -5%与 5%之间; 减持: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 -5%与 -15%之间; 卖出:我们预计未来 6 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低于 -15%。 研究院 /机构业务部 中国北京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北展北街九号 华远 企业号 D 座 电话: (8610)88321761/88321717 传真: (8610) 88321566 重要声明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 13480000。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版权归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 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报告,视为同意以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