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办公系列报告:云办公有望加速.pdf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2020年02月06日 计算机软硬件 增持(维持) 谢春生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9080006 研究员 021-29872036 xiechunshenghtsc 郭雅丽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5060003 研究员 010-56793965 guoyalihtsc 郭梁良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9090005 研究员 021-28972067 guolianglianghtsc 金兴 010-56793957 联系人 jinxinghtsc 1计算机软硬件: 新冠疫情推动医疗 IT 新需求2020.02 2计算机软硬件: 需求回暖,龙头盈利能力提升2020.02 3计算机软硬件: 2月:不畏短期波动,坚定产业趋势 2020.02 资料来源:Wind 云办公有望加速 云办公系列报告 云办公应用场景逐渐丰富,疫情有望加速云办公发展 近年来,云办公产品不断升级,产品功能逐渐增强,从以即时通讯为代表的云协作产品发展到审批、业务类云办公产品,产品呈现与企业业务结合逐渐深化的趋势。随着云办公产品功能不断增强,其应用场景也日渐多元化。短期内,受疫情影响,视频会议场景将是需求重点。长期看,此次疫情有望加速B端企业上云,云办公作为企业上云的核心应用,其发展有望加速。建议关注:1)云视频领域:亿联网络、苏州科达、会畅通讯、真视通、二六三、齐心集团等。2)协同办公领域,建议关注:金山办公、泛微网络、致远互联、用友网络。3)云虚拟架构(VPN和云桌面):深信服。 云办公整体处于高速发展期,仍有发展空间 2014年以来,云办公市场整体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年到2018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市场规模五年CAGR达到31%。横向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云办公产品起步并不落后,但从远程办公渗透率角度看,按照同期我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增速推算,至 2017 年我国远程办公人数约为880 万人,相比美国 2017 年远程办公人数3000 万人还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我国更大的人口基数,渗透率差距将更大,我国远程办公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上游通信技术升级及下游市场基础扩大为云办公市场提供增长机遇 云办公行业上游市场主体主要为电信运营商、各类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及软件供应商;上游通信技术的升级提供了更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途径,为云办公功能增强创造了条件,2020年随着5G商用逐步落地,云协作产品的能力边界有望进一步拓宽。云办公下游市场主体主要为对云办公应用存在需求的各行业的公司、企业、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随着我国市场主体数量的不断提升及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下游对云办公的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增长。 云协同传统管理软件厂商有优势,云视频发展迅速但格局分散 云办公市场参与者包括国际巨头、传统厂商、国内平台型厂商、初创企业等几类。其中云协同方面,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凭借业务积累的优势在推出了云协同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推出了业务类的云解决方案,并且在与原有系统对接方面,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具备一定的优势。云视频方面,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较稳定,云视频市场迅速崛起,从竞争格局看,据IDC,2018年国内云视频市场 CR6低于50%,格局较为分散。 产品力成为重要竞争因素,关注云视频市场发展 我们认为,疫情过后企业或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未来协同办公中的主流细分场景均有望迎来发展机遇,视频会议是其中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我们认为,产品力将成为云办公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高度集成应用,深度对接企业内部系统的平台型企业及具有较强单品的中小型公司有望脱颖而出。建议关注,云视频领域:亿联网络、苏州科达、会畅通讯、真视通、二六三、齐心集团等;协同办公领域:金山办公、泛微网络、致远互联、用友网络;云虚拟架构:深信服。 风险提示:疫情蔓延导致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风险;疫情蔓延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于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014284256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计算机软硬件 沪深300一年内行业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评级: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云办公产品功能增强,应用场景丰富 云办公:从信息流向审批流、业务数据拓展 广义的云办公产品包括以 SaaS、PaaS 等形式提供,无需线下部署服务器等硬件即可使用的办公产品。目前现有的云办公产品功能根据与企业经营结合深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涉及信息共享的云协作类功能、涉及行政及审批流程的云审批功能以及与企业业务数据结合的云业务类功能。三类功能的逐步出现标志着云办公产品的功能不断增强。 信息层面云协作 云办公产品一大类型为云协作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即时通讯、日程管理、工作日志、云存储,此类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信息流层面的协作。其中即时通讯类功能往往包括即时信息、视频会议、电话通信,与一般的即时通讯软件不同,云协作产品的即时通讯的设计往往针对办公场景进行,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在身份确认环节,云协作产品能够通过内置的通讯录实现迅速的信息匹配,达到快速精准找人的效果,无需添加好友即可开启聊天等功能也提升了工作沟通的效率,此外也有助于减少内部信息的泄露。在身份确认的基础上,将日程管理、工作日志、云存储等功能从线下迁移到云端,有利于提升信息的实时性,提升协作的水平。 图表1: 协同类云办公产品类型 资料来源:CCID,华泰证券研究所 流程层面行政与审批 云办公产品的第二大类型是行政与审批类产品,此类产品将云办公的功能从信息共享拓展到审批流层面,包括流程审批、人事管理等领域。流程审批涵盖报销、请假等事项,在线下办公中存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云办公产品使员工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迅速完成审批,通过预设流程,能够把审批流精准导向相关人员,减少因流程不清晰、手续缺失等问题导致的时间损耗。 图表2: 行政与审批类云办公产品 资料来源:CCID,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业务层面云业务 云办公产品的第三大类型为云业务产品,云业务产品与云协同、云审批类产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与业务数据具有较强的关联,因此往往要与原有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一方面,云业务产品能够带来管理效率提升,通过将业务数据直接与云协作等产品对接,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如通过在云协作通讯产品中加入最近业务来往数据信息,有助于更高效的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云业务系统能够直接从业务层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云营销系统通过全渠道信息整合的方式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未来云业务产品将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图表3: 云业务产品类型 资料来源:CCID,华泰证券研究所 云办公产品应用场景丰富,短期需求重点为视频会议 随着云办公产品功能不断增强,其应用场景也日渐多元化,如即时通讯(IM)、协同文档、任务管理、视频会议及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员工培训等,均需要对应的协同功能。目前国内的云办公产品,具有单品能力突出的特点,如文档功能或者音视频会议功能或单独的IM功能,如何集成协同是难点所在。 云办公市场按照产品功能分类,可分为: 1)即时通讯类(IM):如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Slack、Zoom等; 2)协同文档:金山办公、石墨文档、印象笔记、有道云等; 3)视频会议:华为、宝利通、思科、苏州科达、会畅通讯、二六三、好视通、亿联网络、小鱼易连,此外钉钉、腾讯会议、Zoom、Slack和华为Welink均提供云视频功能; 4)协同办公:金山办公、泛微网络、致远互联、金蝶、用友等; 5) 任务管理:可以进行考勤、人事、项目、资产、合同、移动OA等多功能管理,如Teambition、Workflowy、ProcessOn等; 图表4: 云办公市场按照产品功能分类 资料来源:T 媒体、CNITEYES、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疫情当前,对于企业而言,短期需求重点是视频会议功能。据亿欧智库统计,截止2月1日,共有多家厂商对外宣布免费开放云办公软件,这些免费开放的云办公产品当中以即时通讯和视频会议工具为主。我们下面重点分析。 图表5: 非冠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的云办公产品 产品类型 时间段 企业简称 免费开放产品 重点开放功能 用户群体 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类 1月24日-疫情结束 腾讯 腾讯会议 开放300人会议协同能力 中国用户 1 月 25 日-6月 1日 华为 WeLink 支持100方实时在线会议 个人/小于等于 1000用户单位 1月26日-疫情结束 腾讯 企业微信 支持上线300人随时随地发起音视频会议 中国用户,尤其支持医疗/教育行业人员 1 月 28 日-5月 1日 字节跳动 飞书 开放远程办公及视频会议等服务 中国用户 1月29日-疫情结束 阿里巴巴 钉钉 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免费解决方案 1000 万家企业单位/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 1月30日-疫情结束 浪潮集团 浪潮云视频会议、浪潮 HCM Cloud、浪潮云+ 支持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疫情上报、社交协同等 中国用户 1月25日-疫情结束 中国电信 天翼云会议 随时随地组织远程会议、工作调度 全社会用户 1月26日-疫情结束 全时云 全时云会议 无限次,不限时,100 方入会的免费会议服务 中国用户 1月27日-疫情结束 齐心集团 好视通 500方云视频会议 全社会用户 1月27日-疫情结束 苏州科达 摩云视讯 视频会议,不限方数,不限人数 中国用户 1 月 28 日-12 月 31日 苏宁科技 苏宁豆芽 开放协同办公服务计划 全社会企业及相关社会组织 1月26日-疫情结束 小鱼易连 云视频会议 100方云视频会议 政府机关/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单位 1月26日-疫情结束 蓝信移动 蓝信 2000人群组、300方视频会议、500方电话会议 任何有需要的单位(适合大型组织) 1月27日-疫情防控解除 Zoom Zoom 不限时长,免费在线视频会议服务 中国用户 1 月 27 日-3月 1日 Zoho Zoho Meeting、Zoho Assist 提供网络会议和远程诊断 中国用户 任务管理类 1月28日-一年后 ONES ONES 开放产品需求管理、多人协作编辑、研发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工时管理功能 30 人以下的新申请团队 2月1日-5月1日 Teambition Teambition企业版 提供项目管理、任务协同、日程同步、文档协作、知识共享、数据统计等功能 参与抗击疫情机构/企业 协同文档类 1月26日-疫情结束 石墨文档 石墨文档 付费版的所有功能 中国政府机关/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志愿者等 1 月 29 日-5月 1日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 支持企业版全部权益 受疫情影响,需要远程办公的中小微企业和团队 协同办公类 2月1日-5月1日 金山办公 旗下 WPS+一站式办公平台 远程办公,音视频会议 面向企业客户免费提供远程办公及音频会议服务 资料来源:亿欧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云办公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产品力为关键因素 云办公整体处于高速发展期,仍有成长空间 云办公市场总体仍处于高速发展期。2014 年以来,移动办公产品钉钉(2014 年 12 月发布),金蝶云之家(2014年5月发布)、用友畅捷通(2014年2月公测)等产品陆续面世,开启了移动办公产品高速增长的时期。而近年来,云办公市场增速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年到2018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市场规模 5 年 CAGR 达到 31%。移动办公产品为远程办公提供了工具,在这一阶段内,我国的远程办公市场也迅速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至2017年,中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 4年CAGR达到85%。 图表6: 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7: 中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中国云办公产品起步不落后,云办公仍有发展空间。在智能移动终端办公方面,我国企业较早推出了云办公产品。早在 2011 年智能手机兴起之初,我国就已发布金山 WPS 安卓版本,领先微软同类产品2年。但截至目前,远程办公在我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从远程办公人数看,我国至 2014 年远程办公人数仅有 360 万人,2017 年我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较 2014 年增长了 143%,用同样的增速推算,至 2017 年远程办公人数约为 880万人,相比美国 2017 年远程办公人数 3000 万人有较大差距,考虑到我国更大的人口基数,渗透率差距更大,我国远程办公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表8: 全球移动办公人数 图表9: 远程办公人数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上游通信技术升级为云办公功能增强创造条件 云办公上游主要为电信运营商等。云办公行业的产业链相对清晰,上游市场主体主要为电信运营商、IaaS服务商、终端硬件设备供应商、网络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及软件供应商;中游市场主体为云办公应用及方案提供商;下游市场主体主要为对云办公应用存在需求的各行业的公司、企业、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 54 64 80 101 142 194 234 271 318 360 400 443 486 0%5%10%15%20%25%30%35%40%45%01002003004005006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亿元 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右)2 4 10 22 36 60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1020304050607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亿元 中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增速(右)375645 693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1 2016 2018百万人 全球移动办公人数1.8 3.6 305.5 3.8 5.0 051015202530352005 2006 2012 2014 2017百万人中国 美国 英国 德国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10: 云办公产业链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华泰证券研究所 上游通信技术升级为云服务功能增强创造条件。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讯技术迅速发展,3G、4G网络渗透率提升迅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 3G、4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比已经达到 83%。此外我国4G用户及固定宽带的平均下载速率也不断提升,有力的支持了如更高清的视频会议、大文件传输等功能,不断拓展了远程办公及云服务的能力边界。而当前,我国 5G 网络建设不断推进,2020 年随着 5G 商用逐步落地,云协作产品的能力边界有望进一步拓宽,或成为 5G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图表11: 中国 3G/4G用户总数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比 图表12: 中国网速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宽带发展联盟(BDA),华泰证券研究所 下游市场基础不断扩大,云办公市场面临成长机遇 智能手机与手机互联网逐渐普及,为云办公打下良好基础。2009 年开始,智能手机在我国开始普及,从智能手机占比情况看,增量渗透率不断上升,并在2014年超过60%,普及度逐渐提升。随之同时普及的是手机互联网,标志是 2013 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5亿人,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随着我国智能手机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为移动端云办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21%33%45%56%71%80% 83%0%10%20%30%40%50%60%70%80%9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3G/4G用户总数占比01020304015Q2 15Q4 16Q2 16Q4 17Q2 17Q4 18Q2 18Q4 19Q2Mbps 我国4G用户平均下载速率我国固定宽带用户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13: 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及占比 图表14: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NNIC,华泰证券研究所 企业级市场基础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至 2018年已经突破1亿家,我国云办公的企业级市场基础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企业使用互联网及计算机的比例自2011年以来不断提升,截至 2016年,据 CNNIC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已经达到 99%,企业使用互联网比例也已经达到 96%。企业层面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普及为云办公的推广打下基础。 图表15: 中国市场主体数量 图表16: 企业使用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总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NNIC,华泰证券研究所 传统管理软件厂商有系统对接优势,云视频格局较分散 云办公参与者众多,传统管理软件厂商优势在于系统对接 云办公市场按照参与者类型可以大致分为: 1)国际巨头:以Zoom、Slack、思科等为代表; 2)传统管理软件及传统视频厂商: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如泛微网络、致远互联、金蝶、用友;二是传统视频会议类厂商,如苏州科达、会畅通讯、好视通(齐心集团)等; 3)国内平台型厂商:主要包括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飞书、华为 Welink等; 4)初创企业:如云视频领域的小鱼易连,任务管理领域的 teambition,协同文档领域的石墨文档、印象笔记等。 23%36%55%65%75% 75% 74% 77%0%10%20%30%40%50%60%70%80%90%051015202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亿部 智能手机产量 手机产量 占比233 303 356 420 500 557 620 695 753 817 0%5%10%15%20%25%30%3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百万人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 增速5.1 5.56.1 6.97.78.79.812.002468101214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千万 市场主体数量70%75%80%85%90%95%1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E 2018E企业计算机使用比例 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17: 云办公市场主要参与者 资料来源:T 媒体、CNITEYES、华泰证券研究所 协同办公软件方面,传统管理软件厂商优势在于系统对接。在协同办公方面,用友、金蝶、泛微为代表的传统管理软件厂商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软件基础,在数据沉淀、业务流程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在这一方面用友、金蝶、泛微等老牌企业服务软件厂商,在企业云服务推进方面具有优势。据公司官网,以用友与世纪金源的案例为例,用友通过友空间为世纪金源集团提供了统一的移动应用门户,包含公告、审批、日志、项目、任务、文库等协同功能。而比一般协同产品更进一步的,用友系 ERP 产品与企业空间已经做好了对接集成,可以直接通过云应用入口进入原有的系统。 图表18: 用友协同云功能 资料来源:用友官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云视频市场快速崛起,格局较为分散 从模拟信号时代开始,视频会议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与信息传输技术同步,分别经历了传统视频会议、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以及云视频会议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基于硬件视频设备的支持,用户需要采购并组合相关的设备才能完成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搭建;第三个阶段基于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以 SaaS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硬件视频会议使用 MCU、专线架构,场景局限于会议室;云视频使用互联网开放线路,实现全场景覆盖,将扩大会议接入范围。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图表19: 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因此视频会议市场厂商可分为两个派系:以硬件设备为中心的视频会议供应商和基于云的视频会议供应商。 1)硬件视频会议市场格局较为固定且增速缓慢,以巨头为主,主要服务大企业和政府客户。据 IDC,2018 年我国硬件视频会议市场空间为 5.6 亿美元,增速下滑至 10%以下,市场格局较为固定。主要厂家包括华为、宝利通(Polycom)、思科、苏州科达,2015-2018年,75%-80%的市场份额被其占据。 图表20: 2015-2018年中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厂商市场份额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2)云视频市场快速崛起且引领行业趋势,目前格局较为分散。由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绿色办公、智慧协作等需求以及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众多知名厂商如腾讯、华为、阿里纷纷布局,云视频会议行业增长迅速。IDC 预测,到 2023 年,云视频会议在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将达到 42.8%。云视频行业 10年前开始起步,2018年六大厂商(好视通、全时、展视互动、Cisco、小鱼易连、会畅通讯)合计市场占有率不足50%,以好视通、小鱼易连、会畅通讯等为代表的云视频会议厂商正在加大力度抢占市场。 根据各厂商官网,我们梳理了在云视频领域的核心标的及其产品情况。 1)会畅通讯 产品:公司前期与国外视频会议厂商 Webex 和 Zoom 合作,自主研发云服务平台,通过收购上游摄像机提供商明日实业和下游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智源,提供软硬件相结合的远程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主打云平台技术。 客户:公司坚持基于全产业链的优势,发展“云 + 端 + 行业应用”的超高清云视讯应用,产品覆盖包括教育云,政务云,MCN电商直播,会议云等多场景的应用落地。 37% 39% 36% 36%8%15% 18% 19%25%18% 16% 13%9% 8% 7% 7%21% 20% 23% 25%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 2016 2017 2018华为 苏州科达 Polycom Cisco 其他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06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2)苏州科达 产品:2011 年公司率先把云计算引入视频会议,并推出云视讯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线包括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视频图像大数据云平台、云计算中心级超大型视讯云平台、电信级大型视讯云 MCU 等。其中,视频会议产品方面,公司有摩云视讯品牌及和运营商合作的云视频会议产品。2019年10月,公司发布科达视讯6.0新品,融合智能、安全、云等新兴技术,具备开放、融合、协作、易用性等特性。未来公司将依托“AI+大数据”战略,不断完善从前端视频采集、后端视频存储、视频交互、数据呈现到视频分析与综合应用等端到端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客户:公司的传统客户主要是公检法等政府机构。私有云主要客户为政府、大型的央国企等客户。公有云客户则以多地办公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为主。混合云产品则可以应用于企业大规模的混合云部署、B2B互联、G2B等应用场景。 3)亿联网络 产品:公司凭借其传统的硬件视频业务,通过与全球各大云平台厂商合作,销售主打硬件终端技术,主要提供通用型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SIP 话机(个人桌面通信终端)及VCS 业务,其中与云视频相关的主要是 VCS 业务。公司的云视频方案以“云+端”及智能化网络为基础,提供多种“云”方案灵活的部署模式,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客户:公司将目标客户定位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客户,并逐渐向大型、高端客户延伸,客户包括美国电信运营商 AT&T、Verizon,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英国电信等大运营商,并于近年来与微软等行业领导者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好视通(齐心集团子公司) 产品:好视通为多场景多行业提供硬件、软件、云服务及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根据 IDC,2016-2018年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公司拥有云会议核心产品线以及智慧党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垂直应用领域。此外公司积极构建云视频PASS开放平台,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云视频协作服务提供商。 技术:齐心好视通拥有业内领先的大并发、QOS 稳定传输、视频增益、音频降噪等重要的 100 多项知识产权和技术,单会议室可容纳 10000 人同时在线开会,全平台可容纳500000人在线开会。此外,好视通已实现全平台、全终端覆盖,通过智能硬件+软件相结合,满足客户多场景应用。 收费模式:公有云以账号为单位,以年度签约预付费方式收费,私有云一般按照账号数费用+私有云硬件设备+年维护服务费方式收费。 客户:云视频会议方面,齐心好视通的客户已遍布建筑工程、连锁商贸、金融保险、政府机构、国企、央企、制造业、文化传媒、教育教培、交通物流等细分领域和行业,服务超过 6 万家客户。其中,私有云一般客户为各级政府、银行、军队、教育等行业客户。 5)二六三 客户:二六三以语音视频通讯业务起家,全面兼容各种硬件终端、高清多方视频会议服务,提供云+端一站式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263 “视频+”服务以“263 视频云”为核心,具有良好的互联互通性,实现了不同协议之间设备互联互通,并无缝整合了 263电话会议、网络直播、点播。 行业应用:2018年公司推出了“263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为教育机构提供“云+端”一站式视频服务解决方案,此外,公司的视频应用逐步被政府采纳,包括党建平台、远程信访、企业监管等“政务云”应用逐步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