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解密万亿独角兽.pdf
亿欧智库 iyiou/intelligence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Ant Financial Case Study研究报告Copyright reserved to EO intelligence, April 2019解密万亿独角兽2018年 10月 , 世界银行发布的 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评价蚂蚁金服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 。 作为一家刚刚独立四年的金融服务公司 , 估值 1600亿美元的确配得上最有价值这样的评价 。 在中国 , 蚂蚁金服的超高估值和其他独角兽企业形成了巨大落差 。由此可见 , 蚂蚁金服正在快速壮大成长 , 并不断超越着国内外发展了几十年的金融机构 。 单纯的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公司很难成为蚂蚁金服的标签 , 因为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十五年的积累和发展 , 不管是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 ,还是服务第三方金融及非金融机构的技术输出能力 , 都是蚂蚁金服 1600亿美元估值不可缺少的考量因素 。为什么是蚂蚁金服 ?亿欧智库希望通过梳理和剖析蚂蚁金服的发展 ,深刻理解科技与金融结合为行业带来的推动和背后的逻辑 。 如今 , 蚂蚁生态的巨大和独一无二或许无法复制 , 可是回顾蚂蚁金服的探索历程 , 一定会为更多从业者带来很多思考 。前言INTRODUCTION蚂蚁金服概述1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2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4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 后记目录CONTENTS蚂蚁金服作为一家独立四年的金融服务公司 ,以 1600亿美元的估值被称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 , 亿欧智库希望通过梳理和剖析蚂蚁金服的发展 , 深刻理解科技与金融结合为行业带来的推动 , 以及背后的发展逻辑 。本章主要介绍蚂蚁金服基本情况 , 包括发展背景 、 业务探索 、 主要产品 、 股权分布和国内外投资事件整理 , 用于帮助理解蚂蚁金服战略制定和业务调整背后的逻辑 。4蚂蚁金服概述Ant Financial Overview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亿欧智库:蚂蚁金服融资事件时间 轮次 金额 投资机构2018/6/23 战略投资 ¥ 16亿 太平洋保险2018/6/8 Pre-IPO $140亿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领投)、华平投资(领投)、加拿大养老基金 (CPPIB)( 领投)、 Temasek淡马锡(领投)、马来西亚国库投资(领投)、凯雷亚洲基金、Baillie Gifford、 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资、银湖投资、红杉资本中国、Janchor Partners、 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 T Rowe Price( 普信)2018/2/1 战略投资 ¥亿元及以上 阿里巴巴(领投)2017/5/18 债券融资 $35亿 未透露2016/4/26 B轮 $45亿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子公司)分别领投,社保基金、金浦投资、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邮资本、国开金融、春华资本、国开国际投资、中金甲子、汉富资本、易方达资金2015/9/5 战略投资 ¥亿元及以上 中邮资本 (中国邮政 )2015/7/5 A轮 ¥ 120亿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经颐投资中心、国开金融、国开鑫元投资、新华保险、人保资本、社保基金、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春华资本、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二期、云锋基金、中邮资本、金浦投资2015/5/1 Pre-A轮 ¥ 2.19亿 海尔资本2014/4/15 战略融资 未披露 建信投资、人保资本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蚂蚁金服融资事件5工商信息显示 , 蚂蚁金服公司全称 “ 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是由“ 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变更 , 后者成立于 2000年 10月 。 2016年 12月 28日 , 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 157.6亿元 。 蚂蚁金服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在于建立产权清晰 、 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 , 为上市融资提供体制基础及实体资质 。截至 2018年底 , 蚂蚁金服共发生 9次融资事件 , 其 Pre-IPO轮的 140亿美元的融资金融仍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 。 此次融资后 , 蚂蚁金服的估值达到 1600亿美元 , 关于蚂蚁金服上市的传闻一直不断 , 赴美 、 赴港还是内地科创板上市成为蚂蚁金服的最大悬念 。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亿欧智库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蚂蚁金服股权结构6归类蚂蚁金服历次融资事件的投资机构可以发现 , 蚂蚁金服的前几轮投资机构中 ,不乏一些行业龙头甚至垄断性的企业和机构 , 而 Pre-IPO轮融资除了国内投资机构 , 还引入了 12家海外投资机构 。 亿欧智库认为蚂蚁金服未来希望以共享利润空间的方式 , 开拓全球化市场 。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通过蚂蚁金服融资事件 , 亿欧智库对蚂蚁金服的主要股权分布做了梳理 , 其中君瀚和君澳两大股权投资合伙人公司 , 目前是蚂蚁金服两个最大股东 , 按照注册资本占比 ( 注册资本也叫作法定资本 , 是公司全体股东和发起人认缴出资额的总和 ) , 股权占比合计为 74.6%( 阿里巴巴财报最新数据 ) , 对蚂蚁金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 根据工商信息 , 君瀚的有限合伙人是马云和谢世煌 , 普通合伙人是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君澳的有限合伙人为陆兆禧 、 张勇 、 彭蕾等 24位阿里高管 , 普通合伙人与君瀚一样 。 而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由马云 100%持股 。亿欧智库:蚂蚁金服股权结构及主要股东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亿欧智库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蚂蚁金服发展背景始于支付宝的“小蚂蚁”7追溯其产品发展历程 , 蚂蚁金服起步于 2004年阿里巴巴推出的支付宝 。 支付宝发展之初 , 是淘宝的担保支付工具 , 初衷是解决用户交易间产生的信任问题 。 在线上交易中 , 用户最大的顾虑是资金安全 , 但基于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交易流程和周期都过长 。 如果流程可以优化 , 平台将分担银行的角色 , 会对 2C交易的推广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从产品模式来看 , 支付宝的担保交易并没有实现很大的创新 , 只是对交易流程进行了调整 。 尽管如此 , 支付宝的出现仍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转折点 , 支付业务也成为支付宝乃至蚂蚁金服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业务 。2003年 10月 , 支付宝 使用 Excel表格完成 了第一单担保交易服务 。 在一段用户积累期后 , 2005年下半年 , 淘宝网已有 70%的商品 将支付宝设置为可选的支付方式 , 支付宝 开始 进入蓬勃发展期 。除了担保交易 , 虚拟账户也是支付宝区别于当时如快钱 、 易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关键因素 。 受限于支付环境 , 支付宝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在与银行的对账和合作中 。 为了降低成本 , 提高效率 , 同时也为缓解业务高速增长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 建立支付宝自身的账户体系成为当时最优的解决方案 。 在经历了前期的探索和积累后 , 支付宝的支付能力不断完善 , 并逐步向外部和移动端延展 。 如今 ,支付宝已跃升至全球第一大支付钱包 , 年度交易规模以 人民币 百万亿 元 计 。在 2013年 3月 , 支付宝的母公司 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 小微金融 ( 筹 ) 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 。 2014年 10月 , 蚂蚁金服正式成立 。 2003年 10月 18日 , 第一笔担保交易成功 2004年 12月 8日 , 支付宝正式成立 2004年 12月 29日 , 支付宝会员账号体系上线 2008年 8月 31日 , 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 1亿 , 日交易量 200万笔 2010年 12月 , 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 2011年 7月 1日 , 支付宝推出条码支付 , 正式进入线下市场 2012年 11月 20日 , 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超过 1亿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尝试布局支付外其他金融业务,余额宝诞生8亿欧智库认为在蚂蚁金服的发展过程中 ( 包括支付宝时期 ) , 有三大转折事件 ,分别是: 推出支付宝产品 、 尝试支付外金融领域业务 余额宝和大力布局金融科技 。 这三次转折事件 ( 产品 ) 从根本上影响了蚂蚁金服的业务布局和长远发展 ,对企业和全行业来讲 ,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3年 6月 , 蚂蚁金服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 , 以应对备付金上缴政策并提高用户资金利用率 。 余额宝是一款定制化基金产品 , 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等 , 拥有随时存取 ( T+0) , 投资 1元起步 , 余额可直接用于消费支付 。 余额宝诞生之初的高额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 , 净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 但与此同时 , 也引发了外界对其资质 、 集中赎回风险 、 哄抬资金成本等潜在问题的讨论和质疑 。余额宝产品的最初构想是解决基金销售渠道单一的现状 ,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基金标准的制定 。 2013年 ,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正式发布 , 取得合规资格的余额宝进入业务快速发展阶段 , 净资产规模开始高速增长 。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42 1,853 5,742 5,789 6,134 6,207 8,163 8,083 14,318 15,798 14,540 11,327 0600012000180002013/62013/122014/62014/122015/62015/122016/62016/122017/62017/122018/62018/12余额宝净资产(亿元)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亿欧智库:余额宝净资产规模得益于余额宝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 天弘基金在货币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中从五十名外迅速升至中国国内第一 。 此后 , 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 “ 宝宝类 ” 理财产品 。 与此同时 , 相关产品也引发了来自监管层的密集关注 , 主要集中在直销模式 、 宣传推介 、 流动性风险和赔付等方面 。 2017年 9月 , 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出台 , 受此影响 , 自 2017年 12月起余额宝申购限额多次下调 。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确立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9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注:占股比例数值为入股时蚂蚁金服的占股比例,非最新数据入股天弘基金占股 51%2015.2入股数米基金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直接占股 60.8%2015.4推出余额宝2013.6余额宝、余利宝向外部货币基金开放2018.2入股国泰财险占股 60%2015.9设立蚂蚁保进保险代理占股 100%2016.9设立众安保险占股 13%2013.3设立网商银行直接占股 30%2015.5设立信美相互保险占股 34.5%2017.5 申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仍在处理中)2018亿欧智库:蚂蚁金服三大金融业务板块布局基金行业 保险行业 银行业作为蚂蚁金融生态的第一步 , 余额宝之后 , 蚂蚁金服逐渐加大在互联网 +金融板块的投资布局力度 , 并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 , 现已在三大金融业务板块进行布局 。2015年 9月 , 蚂蚁金服启动 “ 互联网推进器 ” 计划 , 设定了在未来 5年内蚂蚁金服助力 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升级 , 推动自身平台 、 数据和技术能力全方面对外开放的目标 。2017年 10月 , 蚂蚁金服在第一次 ATEC大会上对外公开了 BASIC五大技术开放战略 , 分别对应:区块链 ( Blockchain) , 帮助建立可靠的全球互联系统 , 可用于储存 、 交换以及处理数据;人工智能 (AI), 帮助建立智能系统 , 为消费者提供更低廉 、 可持续以及最优的服务;安全 ( Security) 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的核心;物联网 ( IoT) 是连接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 , 为物质世界带来和数字世界一样的变革;云计算 ( Cloud Computing) , 充足的计算能力为数字金融甚至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可能 。 同时蚂蚁金服以此为基础延伸出风控 、 信用和连接三大能力 , 金融科技的布局开始实现全方位覆盖 。Ant Financial Case Study亿欧智库 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0Part 1 蚂蚁金服概述1.1 蚂蚁金服融资及股权1.2 蚂蚁金服发展背景1.3 蚂蚁金服发展转折事件1.4 蚂蚁金服牌照及产品情况1.5 蚂蚁金服投资事件Part 2 蚂蚁金服三大战略剖析2.1 蚂蚁金服战略调整2.2 全球化2.3 服务小微企业2.4 信用体系Part 3 蚂蚁金服营收预测3.1 公开及第三方披露经营数据3.2 收入结构分析后记亿欧智库:蚂蚁金服技术架构演进 庞大单体业务系统,单服务器与数据库 工程师在同一系统内工作2003-2006烟囱型 第一代 SOFA分布式架构 系统分布化,服务组件化2007-2009面向服务型 分布式系统上云 蚂蚁金服逐步拥有技术对外输出能力 截至 2019年,迭代至第五代 SOFA分布式架构2010-至今云服务平台 开发适应数据开放、互联、全球化的全新架构未来架构革新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在对外输出技术服务前 , 蚂蚁金服自身的技术架构也经过了数次更迭升级 。 支付宝早期业务量快速增加 , 对自身技术架构 、 数据安全 、 业务稳定 、 风险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 蚂蚁金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 点线面 ”相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体系 。 2003年 -2006年 , 支付宝的主要客户是淘宝 , 当时采用的技术架构是支付宝第一代技术架构 , 没有基础架构 , 且业务系统间相互独立 , 对新增业务的承载能力较差; 2007年 -2009年 , 支付宝经历 “ 出淘 ” , 业务开始向外拓展 , 搭建分布式架构和底层服务架构成为技术架构迭代升级的必要需求 , 升级后的技术架构将业务板块拆分 , 并且可以实现资源调配; 2010年至今 , 受到淘宝双十一影响 , 蚂蚁金服技术架构面临的挑战加剧 , 为了缓解交易峰值剧增为系统和数据库带来的压力 , 加大系统的可拓展性 , 蚂蚁金服在二代技术架构的基础上 , 将系统升级为云服务平台 。 未来 , 已在研发的第四代架构 , 会更适应数据的开放 、 互联和全球化 。根据官网资料显示 , 目前蚂蚁金服对外输出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通用的金融安全 、 海量金融交易 、 新一代交互 、 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各金融垂直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