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2016S EC L?Z 2016 China virtual reality industry development white paper一见APP是一个为早期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加速的线上平台,创业者可以通过一见快速地找到合适的投资人,认识相关领域的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实时掌握创投圈最新最热的资讯,报名参加各种创投活动以及线上创业公开课。同时,通 过 一 见 的 V - h u n t i n g( 机 构 路 演 )、 Demo Online( 线上私密路演)、投资人约见等主题活动创业者可以进行更高效的融资。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链接创业者、投资人、专家、导师、信息以及创投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成长加速服务。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以用户健康体验消费和企业价值提升为目标,以科技服务为内容,建立适合中国、连接国际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开放的服务平台,共 同 探 索 V R 新 技 术 、新 产品、新 方 案、新 商 业 模 式 ,促 进 中 国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的自 主 创 新、应 用 普 及与 体 验 式 消 费 经 济 增 长 。一见和联盟共同创办白皮书是为了让读者和业内人士能够快速、全面、深入地了解VR全产业链。2016PREFACE.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白皮书从VR行业的 发 展 概 况 、用 户 行 为 研 究 、产业 链 分析、行业应用研究、行业投资逻辑、创业盘点 六个部分对VR产业生态的深度解读,同时收录了国内VR领域知名创业公司的信息,涵盖硬件、开发者工具、游戏、电影、媒 体 、社 区 等 领 域 。在对行业数十位专家和学者进行的深度访问的基础上,结合VR产业通道和投资 通 道 ,首 次 从 产、投 、研 、创 四个角度对VR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2016INTRODUCTION.产 投 研 创发展概况用户行为研究产业链分析行业应用研究行业投资逻辑创业盘点01VR概况分析02VR用户行为分析03VR产业链分析04VR应用研究分析05VR投资逻辑分析06VR创业盘点2016 “ cCONTENTS.1.1 虚拟现实历史与起源1.2 虚拟现实概念定义1.3 虚拟现实技术与关联学科1.4 虚拟现实技术原理1.5 虚拟现实技术特征1.6 VR AR MR 技术特征与区别1.7 虚拟现实发展的问题1.8 虚拟现实产业标准进展概况01SUMMARY ANALYSIS s本章目录1935-1961 概念萌芽期1935年,小说家Stanley.Weinbaum在小说中描述了一款VR眼镜,以眼镜为基础,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该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上率先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作品。1962-1993 研发与军用阶段1962年,名为Sensorama的虚拟现实原型机被MortonHeilig所研发出来,后来被用以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模拟飞行训练。该阶段的VR技术仍仅限于研究阶段,并没有生产出能交付到使用者手上的产品。1994-2015 产品迭代初期1994开始,日本游戏公司Sega和任天堂分别针对游戏产业路线推出SegaVR-1和Virtual Boy等产品,在当时的确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因为设备成本高,内容应用水平一般,最终普及率并没有很大。2016年起 产品成型爆发期随着Oculus,HTC,索尼等一线大厂多年的付出与努力,VR产品在2016年迎来了一次大爆发。这一阶段的产品拥有更亲民的设备定价,更强大的内容体验和交互手段,辅以强大的资本支持与市场推广。整个VR行业正式进入爆发成长期。概念萌芽研发与军用产品迭代产品成型1.1 虚拟现实历史与起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或称灵境技术人工环。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1.2 虚拟现实概念定义1.3 虚拟现实技术与关联学科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传感设备虚拟现实是以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HMD)、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产生沉浸感。1.4 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图片来自网络三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交互性指的是参与者与虚拟环境之间以自然的方式进行交互。使用者可以借助专用的三维交互设备(如立体眼镜、数据手套、三维空间交互球、位置跟踪器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美国科学家Burdea G.和Philippe Coiet曾在1993年世界电子年会上发表的“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一文中提出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三角形“,简明地表示了虚拟现实的3个最突出的特征: 交互性 (interactivity)、 沉浸性 (immersion)和 想象性 (imagination),即虚拟现实的“3I“特性,此种虚拟世界由计算机生成,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亦可以是构想中的世界,用户可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传统的人机交互指的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进而得到反馈。立体眼镜是用于观察3D模拟场景VR效果的装置,它利用液晶光阀高速切换左右眼图像原理,是目前最为经济适用的VR观察设备。数据手套是虚拟现实应用的主要交互设备,它作为一只虚拟的手或控件用于3D VR场景的模拟交互。头盔显示器又称数据头盔或数字头盔,是虚拟现实应用中的3D VR图形显示与观察设备,可单独与主机相连以接收来自主机的3D VR图形信号。头盔显示器的沉浸性优于立体眼镜。1.5虚拟现实技术特性1.5.1 交互性交互性 沉浸性 想象性沉浸性又称临场感,指用户感受到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被认为是VR系统的性能尺度。一般来说,导致“沉浸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多感知性(multi-sensory),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人所具有的多种感知功能。(2)自主性(autonomy),自主性就是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理定律做出动作的程度。另外,影响沉浸性的因素还有图像的深度信息,画面的视野,实现跟踪的时间或 空 间 响 应 ,以 及 交 互 设 备 的 约 束 程 度 等 。1.5.2 沉浸性想象性是指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可以根据所获取的多种信息和自身在系统中的行为,通过联想、推理和逻辑判断等思维过程,随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变化对系统运动的未来进展进行想象,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认识复杂系统深层次的运动机理和规律性。“交互性“和“沉浸性“这两个特征,是虚拟现实与其他相关技术最本质的区别。1.5.3 想象性交互性沉浸性想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