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平谷区东河路 (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京市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4 年 4 月 BIEP-0766 2014-001 目 录 1 前言 . 1 2 总论 . 3 2.1 编制依据 . 3 2.2 评价指导原则与目的 . 5 2.3 评价时段与评价因子 . 5 2.4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 6 2.5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 9 2.6 环境保护目标 . 10 2.7 相关规 划 . 14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7 3.1 工程概况 . 17 3.2 工程分析 . 29 4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 40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0 4.2 社会环境概况 . 47 4.3 本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 49 4.4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0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2 5.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62 5.2 声环境影响分析 . 69 5.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72 5.4 地表水 环境影响分析 . 74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76 5.6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78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 79 6.1 声环境影响分析 . 79 6.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88 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89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 90 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91 8 交通运输风险分析 . 93 8.1 风险识别 . 93 8.2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交通事故风险分析 . 93 8.3 交通运输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 95 9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 97 9.1 工程设计阶段环保措施及建议 . 97 9.2 施工期环保措施及建议 . 97 9.3 运营期环保措施及建议 . 103 9.4 环保投资合理性分析 . 106 1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109 10.1 环境管理 . 109 10.2 环境监测 . 109 10.3 环保竣工验收 . 110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11 11.1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111 11.2 环境经济损益简析 . 111 12 公众参与 . 113 12.1 目的 . 113 12.2 工作原则 . 113 12.3 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 113 12.4 公众意见分析方法 . 120 12.5 公众参与结果与分析 . 120 12.6 公众参与要求和建议 . 123 12.7 公众参与结论 . 124 13 建设方案合理性分析 . 125 14 结论与建议 . 126 14.1 建设概况 . 126 14.2 污染源分析 . 126 14.3 评价标准 . 126 14.4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 127 14.5 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 127 14.6 建设方案合理性分析 . 129 14.7 公众参与 . 130 14.8 建议 . 130 14.9 综合结论 . 130 附件: 附件 1: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市规函 20111196 号) 附件 2:北京市水务局行 政许可事项决定书(京水行许字 2013第 74 号) 附件 3:关于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京国土平 20139 号) 附表: 审批登记表 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前言 平谷新城是北京市十一个新城之一,是北京东部的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物流及休闲度假基地。目前,平谷区西南地区道路过少,仅有的 4 条道路 (顺平路、顺平南线、平三路、密三路 )的交通量均已接近饱和,道路交通负荷过大已成为阻碍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实现的瓶颈问题;同时,该地区规划的平谷物流园作为货物的集散基地,建成后将对周边道 路产生较大影响。为缓解项目区交通压力,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决定实施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西南地区,途径马昌营镇、马坊镇、东高村镇。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项目,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其中云打路 -物流园东侧路段为城市主干路段,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 2011 年 7 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以 “市 规函 20111196 号 ”同意本项目工程设计方案; 2013 年 1 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平谷分局以“京国土平 20139 号”同意本项目用地预审; 2013 年 3 月,北京市水务局以 “京水 行许字 2013第 74 号 ”同意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 200420 号 )等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建设单位的工作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 “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在接受委托后,仔细参阅了该项目的有关政府文件及技术资料,听取了委托方的情况介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 作方案;进行了相关监测与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对拟建项目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等对环境的影响,潜在的环境风险,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2013 年6 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第一次环境信息公示材料,并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网站及平谷论坛网站进行了公示; 2013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第二次环境信息公示材料(即环评报告书简本),并在平谷论坛网站进行了公示 ;第二次公示结束后 到项目所在地以公众意见调查表的形式开展了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征询工作。目前,本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工作已结束,环境信 息公示期间未接到投诉、反对或对本项目建设持有任何异议的群众反馈意见。 评价单位在综合上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于 2013 年 12 月编制完成了平谷区东河路 (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 段 )道路工前言 2 程环境 影响报告书,现呈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项目, 就道路工程而言,本次评价关注的环境问题是施工噪声 、 运营期 交通噪声对项目区村庄、学校的影响,相应的噪声影响减缓措施及公众参与也是本项目评价重点内容。 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为新建道路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2004 年 -2020 年 ) 、平谷新城规划 ( 2005 年 -2020 年 ) 等相关政策及规划。项目 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顺平南路和京平高速起到一定的交通转换分流作用;有利于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区域 经济发展。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所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认真遵守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 “三同时 “制度,就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环境可行。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3 2 总论 2.1 编制依据 2.1.1 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8 月 29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8 年 1 月 1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 年 10 月 28 日) 1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2008 年 11 月 29 日)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1 日) 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年 1 月 16 日)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17、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 200420 号, 2004 年 7 月 16日 ) 1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号 , 2006 年 3 月 18日 ) 19、关于发布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的通知(环发 20107号, 2010 年 1 月 11 日) 20、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394 号, 2003 年 5 月 27 日) 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 号, 2012 年 7 月 3 日) 总论 4 2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 2010113 号, 2010-09-28) 23、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1 年 3 月 1 日) 24、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 年 03 年 1 日) 25、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京政发 201332 号, 2013-10-21) 26、北京市实施 办法( 2000 年 12 月 8日) 27、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12-2020 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通知( 2012年 3 月 21 日) 28、北京市 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29、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2007 年 1 月 1 日) 30、关于加强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环保监管的通告(京环发 2006 127 号,2006 年 7 月 28 日) 31、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 年 3 月 7 日) 32、北京市为保护环境禁止建设项目、禁止建设地区和严格控制建设地区的名录( 2003 年 7 月 31 日) 33、关于颁发 的通知( 2003 年 1月 14 日) 34、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京水务农 200920 号 ) 35、北京市绿化条例( 2009 年 11 月 20 日) 2.1.2 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93)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JTJ005-96) 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5 2.1.3 其它 1、 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 12 月) 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市规函 20111196 号) 3、 北京市水务局行政许可事项决定书(京水行许字 2013第 74 号) 4、关于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京国土平 20139 号) 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 年 -2020 年 ) 6、 平谷 新城规划 (2005 年 -2020 年 ) 7、 平谷区交通路网规划 2.2 评价指导原则与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 “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 ”、 “达标排放 ”、 “环境功能达标 ”的原则。 本次评价主要目的是: 1、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查清评价区环境背景状况。 2、分析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核算污染源源强,并评价对沿线预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3、根据工程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4、通过公示、发放调查表等形 式,本着公开、公正原则,征询公众意见和建议。 2.3 评价 时段 与评价 因子 2.3.1 评价 时段 本项目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中运营期分为运营近期( 2017 年)、运营中期( 2022 年)和运营远期( 2027 年)三个阶段。 2.3.2 评价因子 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拟建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分析,同时结合项目区自然、社会环境特征,对 本项目 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具体情况见表 2.3-1。 S 总论 6 表 2.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类别 环境要素 施工期 运营期 环境质量 声环境 大气环境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生态环境 微域地貌景观 植被、动物 土壤侵蚀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 征地拆迁 人群健康 交通出行 注: “ ”表示基本无影响 , /表示短期 /长期影响 , /表示有利 /不利影响, / 表示较小 /较大影响 由表 2.3-1 分析可知,就环境要素影响而言, 本项目 对项目区声环境影响相对较为明显。 2、评价因子 确定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 识别结果,确定主要评价因子见表2.3-2。 表 2.3-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评 价 要 素 评 价 因 子 声环境 现状调查 Leq 影响预测 Leq 大气环境 现状调查 NO2、 SO2、 PM10、 PM2.5、 O3、 CO 影响分析 施工期: TSP、沥青烟; 运营期 : THC、 CO、 NOx 地表水环境 现状调查 pH、 COD、 BOD5、 NH3-N、 溶解氧、 石油类 影响分析 施工期: COD、 NH3-N; 运营期 : COD、 SS 地下水环境 现状调查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硫酸盐、氯化物 、 铅 社会环境 现状调查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环境卫生 等 影响分析 社会经济、征地拆迁 、交通出行 等 生态环境 现状调查 动植物、 地形地貌 、 土壤侵蚀 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 影响分析 施工期: 建筑垃圾 、施工生活垃圾 ; 运营期 :行车垃圾 2.4 环境功能区划与 评价 标准 2.4.1 环境功能区划 1、声环境功能区划 目前项目区尚未进行声功能区划,本项目沿线为乡村地区,根据声环境质平谷区东河路(杨杏路南延 -平三路段)道路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7 量标准( GB3096-2008)有关规定, 现状 项目 所在地按照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 声功能区标准执行;项目建成后, 用地红线外侧 50m以内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声功能区;用地红线外侧 50m 以外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声功能区。 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沿线属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 3、地表水功能区划 本项目跨越金鸡河、泃河(下段)、大旺务石河,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05)及相关规划资料,金鸡河、泃河(下段)属于 类水体;大旺务石河未进行功能区划,结 合项目区地表水情况大旺务石河按 类水体考虑。 4、地下水功能区划 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属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 类功能区。 2.4.2 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 1)声环境 目前项目区尚未进行声功能区划, 本项目沿线为乡村地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有关规定,本项目用地红线外侧 50m 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 ”标准限值;用 地红线外侧 50m 以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 ”标准限值。 根据关 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3 94 号)规定,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室外昼间按 60dB( A)、夜间按 50dB( A)要求。 表 2.4-1 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dB( A) 适用区域 环境噪声限值 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4a 类 70 5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4a类区 ”标准限值 1 类 55 4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类区 ”标准限值 学校、医院等 60 50 环发 2003 94 号规定 总论 8 ( 2)大气环境 本项目 沿线区域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规定。 表 2.4-2 本项目 沿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