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厂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1 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韩政 联系人 何立全 通讯地址 XX 经开区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大楼 503 室 联系电话 18669119200 传真 0871-68073960 邮政编码 650000 建设地点 XXXX 经开区 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 ( 东经 1024809.72,北纬 245748.96) 立项审批部门 XX 经开区经济发展局 批准文号 135301113590067 建设性质 新 建 改建 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屋建筑业 E4700 占地面积( m2) 26666.8 绿化面积( m2) 6700 总投资 ( 万 元) 59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96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3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 2016 年 3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建设项目背景 XX 省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改善工业 企业 投资环境,吸纳中小及非公企业入驻园区集聚发展。 2010 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 设的意见 , 为贯彻落实 该意见 , XX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标准厂房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工作重点。 标准厂房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能够更好的为 入驻项目 服务,实现 工业园区 的快速发展, 各园区管委会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引导中小及非公企业入驻。 出口加工区是国 家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形式而设立的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管理体制,是中国政策最优惠、管理最规范、服务最便捷的工业生产经营区域。 本项目位 于 XXXX 经开区 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 ,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由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由于项目急于入驻运营,为使项目尽快进入,本 项目分两 期进行建设, 两期工程同时设计,同时评价,分期验收。 一期工程主要建设 1#、 3#号楼 及相关配套设施 ,二期工程建设 5#楼 及相关配套设施 ,本次环评对两期工程同时进行评价。项目 建 2 设 完成 的厂房 初步确定 入驻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 飞行模拟机 检测、 维修 服务 项目 ,入驻项目 另行 环境影响评价,因此 , 本评价 仅 对 标准厂房 土建工程、 公辅工程 及环保工程进行评价, 对 入驻 项目生产性 污染仅作定性 分 析 ,并 提出相关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 的要求, 该 项目的建设应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2013 年 7 月我单 位 受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 委托,进行 该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 该 项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 供建设单位上报 、 审批。 1.2 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项目 投资 项目总投资 5.9 亿,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投资 约 4.2 亿,二期投资 约 1.7 亿 ,主要用于 标准 厂房和 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 1.2.2 项目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26666.8 m2, 总建筑面积 34978 m2,建筑密度 42.4%, 容积率 1.2,绿化率 25%。 分两期进行建设 ,本次环评对两期工程同时进行评价 。 一期主要建设内容为 1#、 3#标准厂房 及 2#生活办公楼、 4#能源保障楼等 主要配套设施 , 占地面积 19966.8 m2, 建筑 占地 面积 7300m2, 地上 建筑面积 19533 m2, 地下建筑面积 0 m2, 绿化面积 5000 m2。 二期 主要建设内容为 5#楼 及主要配套设施 , 占地面积 6700 m2, 建筑 占地 面积 4000 m2,总 建筑面积 15445 m2,其中地上 10901 m2,地下 4544 m2。 绿化面积 1700 m2。 项目建设规模见表 1-1。 表 1-1 项目建设规模表 总体工程 一期 二期 名称 规模 规模 规模 占地面积 26666.8 m2 19966.8 m2 6700 m2 建筑占地面积 11300 m2 7300 m2 4000 m2 建筑面积 34978 m2 地上 19533 m2 地下 0 m2 地上 10901 m2 地下 4544 m2 主要内容 1-5#楼 1-4#楼 5#楼 厂区绿化 6700 m2 5000m2 1700 m2 道路及空地 8666.8m2 7666.8 m2 1000m2 3 1.3 工程内容 1.3.1 一期工程内容 一期工程主要分布于 XXXX 经开区 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 内 东部和南部, 由主体工程、 配套 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 , 主体工程为 2 栋标准厂房 ; 配套 工程主要为 生活办公楼、停车场、 室外道路、 能源保障 楼 等 ;环保工程主要为雨水、 生活 污水管网 、 化粪池 、 隔油池、 油烟净化设备、 垃 圾收集房 、 危废暂存间、 雨水收集池、 绿化 等 。 ( 1)主体工程 项目 主体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 : 2 栋标准厂房 , 具体 为 1#楼、 3#楼。 1#楼主体拟采用框架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总长为 94.8m,宽为33m; 地上 5 层,建筑总高度为 20.5m。 3#楼主体拟采用框架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总长 58.5m,宽为18.8m,地上 5 层,建筑总高 20.5m。 ( 2)公辅工程 生活办公楼 生活办公楼为 2#楼,主体拟采用框架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总长59.7m,宽为 34.2m,地上 4 层 ,建筑总高 16.4m。 停车场 一期工程拟建有 40 个 停 车位 ,其中 4 个 大型货车位,位于 4#楼西侧;其余 15 个位于4#楼南侧, 5 个位于 3#楼北侧, 16 个位于 3#楼东侧。均为露天停车场 , 供来往车辆使用。 室外道路 室外道路面积为 7666.8m2,均为水泥路面。 能源 保障楼 一期工程 设有能源 保障楼 ( 4#楼),设置有 变配电室、备用发电机房和水泵房 , 4#楼占地面积 828 m2,建筑面积 828 m2。主体拟采用框架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总长 50.7m,宽 16.5m,地上一层 ,高 4 米 。该楼主要功能为为整个项目区提供能源保障 。 供电系统 项目区所用电源由经开区电网供给,电力线路全部入地敷设,并 在 4#楼内设置一间10kV 变配电室 , 项目区内供电有保障。 4 给排水系统 a 给水系统 生活 、 办公 及 消防用水 由 XX 出口加工区市政自来水管网用管道引入 。 绿化用水拟采用自来水和 雨水 结合的方式供给 ,在收集 的雨水不够时使用自来水。 b 排水系统 一期工程 实行雨污分流, 设置一套污水收集管网收集 办公楼生活污水、厂房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总排口 (坐标为东经 102 48 5.37;北纬 24 57 50.13)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其中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化粪池。 化粪池出水 接入项目区西侧 10#路已铺设完成的市政污水管网, 自南向北排入已建成 5#路(宏贸路)污水干管,经顺通大道污水管网由南向北进入 2#路 (玉缘路 ),经玉缘路污水管网进入老昆洛路处“滇池北岸”工 程宝象河截污干管, 最终 进入 XX 市第六污水处理厂 进行深度 处理 。 屋顶雨水通过各建筑物安装的落雨管,排入雨水 管网。 硬化地面降雨通过道路两侧雨水篦子过滤垃圾、落叶等废渣后 也进入 项目区内雨水管网 ,并于项目区西北角设置 100 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对管网内雨水进行收集后用于晴天绿化,剩余雨水 进入 10#路雨水管网。 热源 供给 一期工程设有厨房 , 炊事过程使用电能及液化气 , 入驻 项目 员工生活所需热水通过安装太阳能及热水器获取。 消防系统 一期工程 内建筑多为多层建筑,每 栋单体均设置两部疏散楼梯,满足消防疏散规定和人流需要。 在各栋楼内分区配备消防栓, 并于 1#楼东侧设置一个地下消防水池,确保整个项目区的消防用水。 通风 系统 4#楼设有备用发电机房, 内设 2 台 300kW 的柴油发电机供 项目区 备用发电 ,备用发电机房设平时排风系统,满足发电机不工作时机房的通风以及火灾后的排风要求。发电机工作时的排风 系统 由机组自带,补风由进风竖井自然补风满足发电机平时工作补风以及机房通风换气的要求。 4#楼内变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除热量满足设备运行要求。补风由进风 竖井设置防火百叶自然补风,满足通风换气要求。 4#楼内水泵房设平时排风系统,由于风量较小,补风通过防火百叶进行自然补风。 ( 4)环保工程 5 雨污 分流 系统 一期工程 内 实行 雨污分流, 配套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 化粪池 一期工程 于项目区西北角 10#路旁 配套建设 1 个化粪池对生活、办公废水进行预处理 ,项目区生活、办公废水产生量为 28.04 m3/d。根据化粪池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污水在池中停留时间为 1224h, 设计水量是在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 1.2 1.5 的系数。 则化粪池容积 为 34 m3, 确保废水在化粪池内 24 小时 水利停留时间。 隔油池 在 2#楼东侧 配套 设置 1 个 隔油池 对厨房含油废水进行预处理 , 厨房废水量为 3.2m3/d。根据隔油池建设标准中相关要求,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宜为 2 10min,设计水量是在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 1.2 1.5 的系数。则隔油池容积 为 4 m3,可确保含油废水在池内 10min 的水利停留时间。 固废收集系统 本项目 于 2#楼东南角 配套 设置 垃圾收集房 , 建筑面积 6 平方米, 收集员工生活办公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 。 于 1#楼一层 配套 设置 危险废物 暂存 间 , 建筑 面积 10 平方米 ,收集 入驻项目 生产过程危废 。 厨房和餐厅 设置 密闭容器 对 餐厨废物 进行 收集。 绿化 一期工程 绿化面积 5000 m2,采用多层次、多种类的组合方式,形成点、 线 、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系统,大大提高了绿化空间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雨水收集池 本项目于项目区西北角设置 100 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对雨水进行收集。 一期工程具体 内容 见表 1-2。 表 1-2 一期 工程 内容 一览表 建设内容 占地 /建筑面积( m2) 层高 结构 功能分布 备注 主体工程 1#楼 3062/9375 5F 钢 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 生产厂房 位于项目区西南角 3#楼 1031.4/5114 5F 生产厂房 位于项目区东部 2#楼 (生活1046.25/4216 4F 钢 筋混凝土框 一层:厨房、餐厅、活动室、休息厅、卫生间; 位于项目区东南角 6 公辅工程 办公楼) 架结构 二层:活动室、 办公室、浴室、卫生间; 三层:倒班宿舍、卫生间 四层:倒班宿舍、卫生间 停车场 255.25/40 个车位 露天 供来往车辆使用 主要分布于 4#楼南侧和 3#楼东侧 道路及空地 7666.8 水 泥浇灌路面 4#楼 (能源保障楼 ) 828/828 1F 钢 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 变配电室、水泵房、 备用发电机房 位于项目区东北角 给水 系统 由 XX 出口加工区市政自来水管网用管道引入 ,供 本 项目 生活 、办公 、 消防用水。 绿化用水采用自来水和雨水结合的方式供给,在收集的雨水不够时使用自来水。 排水 系统 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配套建 设雨水、生活污水两套收集管网,设置一个污水总排口。 供电 系统 在 4#楼内设置一间 10kV 变配电室,室外进线以电缆埋地方式引入。 消防 系统 于 1#楼东侧设置一个地下消防水池,确保整个项目区的消防用水。 能源 系统 厨房内炊事过程使用电能及液化气; 入驻项目 员工生活所需热水通过安装太阳能及热水器获取。 通风 系统 备用发电机房设平时排风系统,发电机工作时的排风由机组自带;变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水泵房设平时排风系统。 环保工程 雨水 管网 1 套 实现项 目区内雨污分流 各建筑物周围 雨水收集池 1 个,容积 100 m3 位于项目区 西北角 污水管网 1 套 化粪池 1 个, 容积 34 m3 收集、预处理 项目 生活办公废水 位于项目区西北角临 10#路一侧 隔油池 1 个,容积 4 m3 处理厨房内餐饮废水 位于 2#楼东侧 油烟净化设备 1 套 处理厨房炊事油烟 设置于 2#楼厨房内 绿化 5000 平方米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7 垃圾收集房 1 间, 6 平方米 集中收集员工生活垃圾 位于 2#楼东南角 危废暂存间 1 间, 10 平方米 分类暂存 入驻项目 运营期生产过程危险固废 位于 2#楼1 层 密闭 容器 4 个 收集员工 剩菜、剩饭 及废油脂 摆放于厨房及餐厅门口 1.3.2 二期工程主要内容 二期工程主要分布于 XXXX 经开区 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 内 西北角, 由主体工程、公辅 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 , 主体工程为 1 栋标准厂房 ,即 5#楼 ; 公 辅 工程主要为 地下 停车场 、室外道路等 ;环保工程主要为 生活 污水 管网 、 绿化带 。 ( 1)主体工程 二 期工程主体工程为 5#楼 , 为标准厂房, 拟采用框架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总长 90.50m,宽 42.65m;地上 5 层,建筑总高度为 21.3m。 地下一层 4 米。 ( 2)公辅工程 停车场 二期工程停车场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 位 ,地下停车场位于 5#楼地下一层,高 4米,设 60 个停车位,地上设 2 个中型货车停车位,位于 5#楼西南角。供来往车辆使用。 机械通风系统 地下 停车场 平时通过风机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火灾时通过风机机械补风,机械排烟。地下 停车场 平时换气次数不小于 6 次 /h。 地下车库火灾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 6 次 /h,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 50。 供电系统 室外进线以电缆埋地方式从一期接入。 给排水系统 a 给水系统 铺设一根 给水管 由一期供水系统接入, 供 二期 工程 员工 洗手冲厕用水 。 绿化用水 依托一期工程雨水收集池内收集的雨水,不足部分由自来水补充 。 b 排水系统 二期工程实行雨污分流, 设置一套污水收集管网收集 5#楼 卫 生间污水,依托一期化粪池处理后 经总排口接入 10#路污水管网, 最终 进入 XX 第六污水处理厂。 8 二期工程雨水 经 雨水管网 进入一期 雨水收集池进行收集 ,剩余 接入 10#路 雨 水管网 。 消防系统 二期工程 5#楼为多层建筑,设置两部疏散楼梯,满足消防疏散规定和人流需要。分区设置消防栓,消防用水依托一期工程 1#楼东侧设置的地下消防水池。 室外道路 二期工程 室外道路面积为 1000m2,均为水泥路面。 ( 3)环保工程 雨污 分流 系统 二期工 程 内 实行 雨污分流, 建设污水管网收集 厂房内卫生间产生的洗手、冲厕废水 ;建设 雨水管网收集区域内雨水。 固废收集系统 生活垃圾依托一期建设的垃圾收集房 进行收集 。 危险固废依托一期建设的危废 暂存 间进行分类收集。 表 1-3 二期 工程 内容 一览表 建设内容 占地 /建筑面积( m2) 层高 结构 功能 备注 主体工程 5#楼 4000/10901 地上5F 钢 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 生产厂房 位于项目区西北角 公辅工程 地下停车场 4544/4544 地下1F 有 60 个车位, 供来往 车辆使用 位于 5#楼地下 地上停车位 15/2 个车位 露天 停放来往中型货车 位于 5#楼西南角 生活办公设施 依托一期工程2#楼,无需新建 室外 道路 1000 水 泥浇灌路面 机械通风系统 地下 停车场采用 风机 进行 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火灾时通过风机机械补风,机械排烟。 排风口安装于5#楼周围绿化带内 供电 系统 室外进线以电缆埋地方式从一期供电系统引入。 依托一期变配电室 供水 系统 通过铺设 给水管 由一期供水系统接入, 供 二期工程洗手、冲厕 用水。 依托一期水泵房 排水 系统 实行雨污分流,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依托一期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出水依托一期污水总排口外排 。 雨水经雨水管网进入一期雨水收集池进行收集,剩余 接入 10#路 雨 水管网 。 9 消防 系统 分区配备消防栓,消防用水依托一期消防水池。 依托一期消防水池 环保工程 生活污水管网 1 套 收集二期工程厂房卫生间洗手、冲厕废水 雨水 管网 1 套 收集区域内雨水 绿化 1700 m2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系统 对地下停车场汽车废气进行抽排 化粪池 收集、预处理 入驻项目生活办公废水 依托一期工程化粪池,无需新建 垃圾收集房 收集员工生活垃圾 依托一期工程垃圾收集房,无需新建 危废暂存间 分类暂存 入驻项目 运营期生产过程危险固废 依托一期工程危废暂存间,无需新建 雨水收集池 收集项目区雨水 依托一期工程雨水收集池,无需新建 1.4 总平面布置 ( 1)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区现状和功能要求,项目 总体沿 6#路 由西向东为 1#楼、 2#楼;沿 11#路由南向北为 3#楼、 4#楼; 西北角为 5#楼 。 项目布局 紧凑,提高 了 场地利用率,流畅合理;满足生产、办公要求,因地制宜,利用 充分 ,使场地的设计标高尽量与自然地形相适应,满足建筑物基础结构和管线埋设深度要求。 ( 2)交通流线 项目区设东西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项目西侧 ( 10#路 ) 、 东 侧 ( 11#路 ) 。沿建筑及项目周边环绕设置环形车道。机动车停车位主要设置于项目东侧 、 东北侧 及 5#楼地下层 ,共设 102 个车位(其中大型车位 4 个 ,中型车位 2 个,小型车位 96 个 )。 ( 3)景观规划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 26666.8 平方米,进行分期建设 。规划绿地 面积 6700 平方米,一 10 期 5000 平方米,二期 1700 平方米,绿化 率为 25%。室外环境设计因地制宜,采用多层次、多种类的组合方式,形成点、 线 、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系统,大大提高了绿化空间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项目 区 总平面布置 示意图详 见附图 1。 1.5 项目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5.9 亿 元, 其中 环保投资 196 万元 ,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为 0.33%。 主要的 环保投资见表 1-4。 表 1-4 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 阶段 工期 处理对象 环保设施 投 资(万元) 备注 施工期 一期 工程 地表径流 2 个临时沉砂池( 容积 5.4 m3) 1 环评、水保提出 临时排水沟( 541m) 2.5 环评、水保提出 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收集池(容积 0.78 m3) 0.5 环评提出 施工废水 1 个临时沉淀池( 容积 6 m3) 1 环评、水保提出 扬尘 道路清扫及喷淋设施 2 环评提出 建材遮盖篷布 2.8 环评提出 出入口清洗点 0.5 环评、水保提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桶 0.2 环评提出 水土流失 二期区域碎石 铺垫 1 水保提出 人员粪便 旱厕 0.5 环评提出 固废废物 清运处置 5 环评提出 施工噪声 遮挡围墙 (不低于 2.5m) 3 环评提出 二期 工程 地表径流 1 个临时沉砂池( 容积 5.4 m3) 0.5 环评、水保提出 临时排水沟( 80m) 2 环评、水保提出 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收集池(容积 0.78 m3) 0.5 环评提出 扬尘 道路清扫及喷淋设施 1.5 环评提出 建材遮盖篷布 2.5 环评提出 基坑涌水 止水帷幕 2 环评提出 排水沟和 集水池 3 环评提出 三级沉淀过滤池 4 环评提出 排水管网 1 环评、水保提出 固废废物 清运处置 10 环评提出 施工噪声 遮挡围墙 (不低于 2.5m) 2 环评提出 运营期 一期 工程 生活废水 1 个化粪池( 容积 34 m3) 2 环评提出 1 个隔油池(容积 4 m3) 1 设计提出 生活污水管网 60 设计提出 雨水 雨水管网 20 设计提出 11 雨水 收集池 (容积 100m3) 2 环评提出 厨房油烟 油烟净化设备(去除率 75%) 3 环评提 出 生态 绿化( 5000 平方米 ) 20 设计提出 生活垃圾 垃圾收集房 ( 6 平方米) 3 环评提出 餐厨废物 4 个密闭容器 1 环评提出 危险固废 危废暂存间 ( 10 平方米) 5 环评提出 二期 工程 废水 生活污水管网 18 设计提出 雨水 雨水 管网 5 环评提出 生态 绿化( 1700 平方米 ) 5 设计提出 汽车废气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系统 2 设计提出 合计 196 万元 , 占总投资的 0.33% 1.6 劳动定员 及制度 ( 1) 施工期 根据建设方提供, 一期工程 和二 期工程 施工期施工人员 均 为 50 人 , 现场看管 人员 2人。 均 不设 施工营地 , 除 看管 人员外均 不在 施工场地 内食宿,租用 项目区南面约 700 米 的高楼房村 民房,就餐由附近快餐店供给 。二期用地上布置旱厕,供两期施工人员如厕使用。 ( 2) 运营期 项目配套建设员工餐厅及宿舍,运营期劳动定员 80 人,其中后勤人员 30 人,包括 厨房、 餐厅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和物管人员,技术人员 50 人。项目区内 设 有倒班宿舍,能为 20 名员工提供住宿。年工作 300 天,每天 8 小时工作制。 1.7 两期工程 关 系及 进度 ( 1)两期工程之间的关系 本项目为 XXXX 飞行培训有 限公司投资建设的 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位于 XXXX 经开区 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 , 占地 26666.8 平方米。 由于进度要求,将其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并进行分期验收, 一期 工程占地面积 19966.8 m2,规划于项目区 东部和南部; 二期 工程占地面积 6700 m2,规划于项目区 西北角 。 两期工程同时设计,同时评价,分期建设 。 两期工程建成后初步确定入驻 XXXX 飞行培训有限公司飞行模拟机检测、维修服务项目,届时针对该项目另行环评。 ( 2)建设时间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分 两期 进行, 共 24 个月 ,即 2014 年 3月 2016 年 3 月 (一期为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3 月,二期为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3 月)。 12 实施进度计划详见表 1-5。 表 1-5 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内容 实施进度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12 月 12 月 34 月 511 月 12 月 13 月 46 月 712 月 13 月 场地清理平整 一期 基础 施工 建筑 结 构 施工 房屋建 筑工程 绿化 、场地清理 二期 基础开挖 建筑结 构施工 房屋建 筑工程 绿化、场地清理 根据 现场踏勘情况,目前,一期区域内已清除了地表杂草,完成了场地平整,现处于停工状态。详见现场照片。 ( 3)竣工验收 本项目进行分期建设,分期验收,根据施工建设时间可知在一期建设完成后,二期才开始进行建设。一期建设完成后 先申请对一期内容进行验收,待二期建设完成后再申请针对二期内容进行验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属于新 建项目,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项目区域内已清除了地表杂草,完成了场地平整,目前处于停工状态,项目原有污染情况主要为项目前期进行了场地平整,形成裸露地表,天气干燥、有风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暴雨时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除此之外,项目区南面约 15 米均为汽车 4S 店, 4S 店内进出车辆较多,来往车辆行驶过程将会产生噪声,并排放废气,属于间歇性、无组织污染源。 13 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 地理位置及交 通 本项目位于 XXXX 经开区出口加工区 A5-7#地块,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24809.72,北纬 245748.96。 XX 出口加工区位于 XX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开发区的一个专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 2.5 平方公里,东为南昆铁路,西至昆河铁路,南靠广福路延长线,北接 XX 大学软件学院及羊甫校区。 出口加工区位于 XX 主城、呈贡新城和 XX 新国际机场三大区域的中心连接带,距XX 主城 4 公里,距新城 8 公里,距新机场 20 公里,距铁路货运枢纽 2 公里,昆石高速、昆玉高速、昆洛公路穿区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本项目占地 面积 26666.8 m2, 南临 6#路,西临 10#路,东临 11#路,北面是规划用地 ,现为荒地;南面约 15 米由西向东依次为一汽大众 4S 店、斯巴鲁 4S 店 、宝马 4S 店 ;东南角约 50 米为 smart 公寓,为 5 栋 12 层居民楼; 西面约 5 米为 刚刚建成的工业标准厂房 ,暂无企业入驻; 西北面 约 400 米为 海关监管 办公 区 ;东北面约 300 米为路虎 4S 店;东面隔 11#道路为在建标准厂房,正在进行场地平整。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 详见 附图 3,项目周边情况详见附图 2。 2、 地貌、地质 ( 1)地貌 根据本项目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相关内容,拟建场 地位于 XX 滇池断陷盆地东部边缘地段,为滇池盆地湖相沉积平原地貌,区域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 拟建场地属新建项目,现场经开挖回填后,总体地形平坦、开阔。 地面标高在 1915.81 1918.04 米之间,平均 1916.92 米。 ( 2)地质 拟建场地位于扬子准地西部,川滇台背斜与滇东台褶带之交汇部位,区域上重要的三级构造单元 分界断裂 普渡河 滇地南北向断裂(西山断裂)顺滇池西部边缘纵贯,以此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构造区,西区以宽缓褶皱为主,主要构造线近东西向,断裂次之;东区以断裂为主,主要构造线近南北向,少量 褶皱,拟建场地位于东构造区。 ( 3)地层 14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等分析试验结果,拟建场地内土层主要分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第四系坡积、洪积层。 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由 粘土夹砾石等组成。第四系坡积、洪积层岩性为粘土、粉质粘土。 3、 气候、气象 经开区 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型,年平均气温 14.7 ,无霜期 285 天。年日照数2200h,年均降雨量 800mm,森林覆盖率 46%,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平均蒸发量 1838.3mm,平均相对湿度 73。 无霜期为 231 天,气压607mmHg。 风向和风速:区域内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其次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 出现频率为 16,静风频率为 31。平均风速为 2.1m/s。 4、 地表 水文 情况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滇池流域,滇池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处金沙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为一天然断陷湖泊,流域面积 2920km2,水面 300m2,东西平均宽7.5km,南北长 49km,平均水深 4.4km,最深处为 10m,平均水位 1886.5m 对应的湖容量为 12.9 亿 m2,相应的湖岸长约为 150km。北部有天然湖堤,将湖体分为南北两区,南部为主体称为 外海,面积约占全湖的 96.7%。北部为支体称草海。有二十余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湖区,主要入湖河为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船房河、大青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柴河、大河、东大河等。湖水经草海、外海各一人工控制出口排入螳螂川经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宝象河是 29 条入滇河道之一,宝象河为官渡区境内一条集灌溉、排水为一体的区域性防洪河道。河道发源于官渡区东南部老爷山,经三岔河汇入宝象河水库。出库后经大板桥、大石坝、小板桥,在官渡宝丰村附近汇入滇池。宝象河的下游,接近滇池一带,河道分叉众多,出现了老宝象河 、五甲宝象河、六甲宝象河、新宝象河(人工分洪河)等分支。根据水系情况,离项目区较近的为新宝象河。 区域内主要河流为 新 宝象河, 新 宝象河在项目北偏西约 1.3km 处经过 ,是宝象河下游,接近滇池一带分叉 出的其中一条支流 。 项目所在区域水系情况见附图 5。 5、 项目区 地下水文情况 15 根据该项目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西南有色 XX 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情况,场地内所有钻孔均分布有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填土层中的第四系微承压孔隙水,经稳定后水位量测,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在 3.00-4.60m 之间,稳定水位标高1912.63-1914.60 米, 7 米深度范围内的综合渗透系数 K=1.36m/d,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6、 土壤、 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 区域受高原地貌及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地带性土壤为山原红壤,垂直地带从上至下为棕壤、黄棕壤、红壤。隐域性土壤有水稻土、冲积土、沼泽土等。各类土壤中以红壤、水稻土的面积分布较大。 项目所在 区域受水热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代表性的植被是暖温带针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随着城市化发展,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暖温带针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已成为过去, 项目所在区域规划为出口加工区的工业用地,区 域大部分场地都已建盖厂房,剩下的为闲置 荒地 。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项目区已完成场地平整,紧邻项目区北面荒地 区域内地表植被种类较少, 覆盖率较低, 主要为紫茎泽兰、青蒿、 牛筋草、蒲公英等常见植物,生物多样性较差,生态环境自身调控能力较低 , 没有珍惜濒危 植物。 根据建设方提供项目区平整前植被与项目区北面荒地植被相同。项目所在 区域由于受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已无大型动物,仅有些小型 常见动物 ,如 常见鸟类、鼠类、蛇等 与人伴居的物种 , 生态环境自身调控能力较低,生物多样性较差。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XX 经开区处于 XX 主城、呈贡新城、新国际机场三角区域中心,国批面积 11.8 平方公里(含出口加工区 2 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 156.6 平方公里,下辖阿拉、洛羊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人口约 17.7 万人,常住人口约 13.5 万人,共有社区居委会 16 个,居民小组 73 个。现全区共有基层党委 7 个、党总支 22 个、党支部 164 个,党员 3046 人。管委会机关现有干部职工共 396 人,派驻机构人员约 200 人。现园区已开发建成面积超过 2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核 心,信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等 “ 一核、七园 ” 的发展格局,集聚了以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16 2.经济状况 经开 区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5 年的 37.79 亿元增加到 108.54 亿元,年均增长 23.49%;工业增加值从 22.02 亿元增加到 66.45 亿元,年均增长 24.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11 亿元增加到 9.12 亿元,年均增长 34.01%;出口总额从 0.57 亿美元增加到 6.12 亿美元,年均增长 60.76%。规划实施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37.02 亿 元、工业增加值 206.77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5.07 亿元、出口总额 12.72 亿美元,分别是 “ 十五 ” 时期的 2.58 倍、 2.51 倍、 3.39 倍和 6.99 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5.7%提高到 2010 年的 10%以上,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教育 和医疗卫生 2012 年,经开区全面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教育方面,经开区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稳 步提升。 2012 年,全区小学、初中及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 100%,义务教育“两基”巩固率持续保持在 99%以上。 医疗方面,经开区持续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积极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全区医疗卫生质量显著提高。 文化方面, 2012 年,经开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非物质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