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口腔诊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 陈戈口腔诊所 建设单位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 法人代表 陈戈 联系人 陈戈 通讯地址 北京市 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 联系电话 13661078129 传真 85980050 邮政编码 100085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 立项审批部门 无 批准文号 无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门诊部(所) Q833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13.71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0 总投资 (万元 ) 15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6.7% 评价经费 (万元 ) 0.8 预期投产日期 已投产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简介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中国有 78%的人患有口腔疾病, 94.8%的人需要口腔医疗干预。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 5 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 66.0%; 12 岁儿童患龋率为 28.9%;成人患龋率达 88.1%; 65 74 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 98.4%。调查显示中年组人均失牙数为 2.6 颗,老年组为 11 颗(老年人缺牙率为 86.1%,修复率仅 为 42%,不合格修复高达 24.2%),未经治疗者占到了50%,牙颌外伤发生率 20%, 能够得到及时合理诊治的不足一半。调查结果表明: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口腔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求会不断提高,所以口腔保健的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城市发展的经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住人口的素质提升,人们对口腔专科的需求,对口腔专科的就医环境,对口腔专科医生的医术要求和对口腔专科疾病的关注程度都会快速提高。从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尽早开始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积极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和群防群治工作。 据考察,项目周边居民区较多,但配套 社区诊所较少,满足不了居民日常医疗要求。为此,建设单位于 2012年 12月 15日成立了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 。 2013年 1月 10日取得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有效期限为 2013年 1月 10日至 2017年 12月 31日。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经营范围:口腔 内 科、 正畸专业、口腔修复专业 、 X光线诊断专业 。 北京 陈戈口腔诊所自开办以来,积极落实环保措施,无任何居民环保投诉。此次补办环评,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 委托 北京蓝颖洲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 陈戈口腔诊所已 于2009年 2月 4日取得北京市环保局 辐射安全 许可证 (京环辐证 F021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 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 第 5项 “卫生站(所)、血站、急救中心等 ”, 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 建设单位: 北京陈戈口腔诊所 建设性质:新建 3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 3.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口腔 诊所 , 经营范围:口腔 内 科、 正畸专业、口腔修复专业、 X光线诊断专业 。建筑面积为 113.71m2,床位为 0 张,牙椅 3 张。总投资为 15 万 元,其中环保投资 1 万元,占总投资的 6.7%。 4.项目位置及周边关系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建设地址经度为 116.49度,纬度为 39.79 度。项目北侧为 上地南路 ;南 侧为 12 号院 2 号 院 ,距离 25m;东邻 “我爱我家”、“北京燕园图新电梯公司”、“舒然盲人按摩”等底商 ;西邻 底商“慕尚造型” 。项 目周边 1000m 范围内无地表水水源。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项目周边关系见图 2。 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4 图 2 项目周边 关系图 5.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入口处朝向为 北 。平面布置图见 3。 5 图 3 平面布置 及污染源点位 图 6.主要设备及原辅材料 本项目运营期使用主要设备及型号见表 1。 表 1 项目主要设备及型号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压力蒸汽灭菌器 KD-18 3 2 口腔综合治疗机 AL-398BB 3 3 拔牙钳 康桥 16 4 污水处理设备 RYJ-1T 1 6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配件及消耗见表 2。 表 2 原辅材料、配件及消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消耗量 1 一次性口腔器械盒 盒 6 2 一次性注射器 盒 10 3 一次性无菌手套 盒 10 4 藻酸盐印模材 桶 20 5 充填树脂 支 6 6 脱脂棉 包 10 7 戊二醛消毒液 桶 8 8 红蜡片 盒 10 9 树脂牙 盒 20 10 自凝牙托水 瓶 20 7.公用工程 7.1 给水 本项目供水由市政管网提供。本项目给水主要为医护人员生活用水和就诊患者医疗用水。医护人员生活用水 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按用水量40L/人 d 计,医护人员共 7 人, 则生活用水量为 70.28t/a;就诊患者医疗用水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按用水量 15L/人次计,预计高峰接诊量为平均每天 8 人次,则医疗用水量 为 30.12t/a。总 用水量约为 100.4t/a。 7.2 排水 本项目排水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雨水市政管网 。项目 废水 主要为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 。 排放 量为 83.33t/a。医疗废水经项目购置的污水处理设备消毒处理 达标后 , 同 生活污水 一并 排入 小区化粪池预处理 , 最终 经 市政管网 排入 清河污水处理厂 。 7.3 供电 本项目供电由 市政电网提供。用电量约为 3600kwh/a。 7.4 供热 、制冷 本项目冬季采暖为市政集体供暖;夏季制冷由分体空调提供。 7.5 燃气 本项目不使用天然气。 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7 本项目有员工 7 人 。 其中 4 人为护士,其职责为辅助医生工作;另外 3 人为医生,负责诊疗病人。 本项目工作时间为 9:00 18:00,年工作天数为 251 天, 每日最大 接诊量为 8 人次。 9.项目环保投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 15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 万元,占总投资 6.7%。环保具体投资估算见下表 。 表 3 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 序号 投资项目 金额 (万元) 1 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0.5 2 生活垃圾有偿处置 0.1 3 医疗废物有偿处置 0.4 4 合计 1 10.政 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口腔 科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订),该项目为鼓励类中 “三十六大项中第 29 小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京发改( 2007) 2039 号),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 “二十五大项中第 13 小项: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 ”。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也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的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区域面积 430.8km2,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 2.53%。厂界线长约 146.21 km,南北长约 30 km,东西最宽处 29 km。辖区分别与朝阳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昌平区接壤。 本项目 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 (项目地理位置图及周边关系图见附图 1、附图 2) 2.地形地貌 海淀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 100m 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 66 km2,占总面积的 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 50m 左右的平原,面积约 364.8 km2,占总面积的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 1278m,最低处为清河东的黑泉村,海拔35m。 3.气候气象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 12.5 , 1 月份平均气温 -4.4 ,极端最低气温为 -21.7 ,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5.8 ,最高气温为 41.6 。年日照数 2662 小时,无霜期 211 天。年平均降水量 628.9mm,集中于夏季的 68 月,降水量为 465.1mm,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 122 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 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气候特点。 4.水文地质 ( 1) 地表水 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 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 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 ( 2) 地下水 9 海淀区为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脊部,地层为简单的二元结构,上部覆盖较薄的粘土层,下部为巨厚的砂砾层,地下水属第三纪 Q3 沉积层中的地下水,水流方向自西向东,地下水补给靠大气降水与地下侧渗补给。根据海淀区水利局 1992 年的测定, 2 月份地下水平均流速为 1.5 1.6km/a,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19.88m,平均水位 30.55m。本区地下水由于连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 0.5 1.0m/a,且本地区地下水埋藏浅,覆盖层薄,所以易遭受地表的污染。 ( 3) 地质 拟建项目所在海淀区地质状况优良,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其基岩面起伏平稳,地基岩性为中等压缩性的粘性土及粉砂粘土,按国家规定建筑物 8 度设防,工程地质情况可以满足一般工业、民用建设工程需要。冻土深度 0.8m。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无采空区、滑坡等不良现象。 5.土壤植被 海淀 区地带性土壤为褐土与潮土,自 然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及土壤的影响显著,特别是由于坡向和海拔高度的制约和水热条件的影响,使自然植被呈现出有规律的垂直分布及过渡交替的特征。由于 海淀 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多被改造为农田(包括防护人工林网)和城镇(包括绿化隔离带),仅有少量原生物种残遗,目前所见植物大多为人工栽培,其中相当部分物种为引进种。 海淀 区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原生乔木物种主要有旱柳、杨树、槭树、紫椴、糠椴、水曲柳、榆树、臭椿、桦树、楸树、国槐、灯台树、朴树等;原生灌木物种有虎榛、毛榛、榛、胡枝子、北京忍冬、黄栌、酸枣等;藤本 有猕猴桃、山葡萄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荆条、小针茅、苔草、芦苇、香蒲、黄背草、天南星等。随着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次调查区内已基本无天然树种。本项目周边现有绿地、绿化树木主要为人工种植,常见树种主要有松、槐、柳等。 6.生物多样性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海淀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 800 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 60-70%;海拔 300-800 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 30-40%;海拔 70-300 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 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10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辖区分别与朝阳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昌平区接壤。海淀区占地面积 430.77 平方公里,辖 22 个街道办事处、7 个乡镇,户籍人口 184.1 万,常住人口约 300 万。 1.区域经济概况 近年来海淀区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 2012 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14.8 亿元,同比增长 10.5%(现价),占北京市 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 1488.6 亿元,同比增长 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88.9 亿元,同比增长 10.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1504.8 亿元,同比增长 8.8%;区域财政收入 1685.77 亿元,同比增长 28.8%,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3.06 亿元,同比增长 10.4%。 2.教育文化 近年来海淀区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 2012 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14.8 亿元,同比增长 10.5%(现价),占北京市 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 1488.6 亿元,同比增长 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88.9 亿元,同比增长 10.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1504.8 亿元,同比增长 8.8%;区域财政收入 1685.77 亿元,同比增长 28.8%,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3.06 亿元,同比增长 10.4%。 3.卫生体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2012年,全区 7 个镇共有 7.9 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 99.8%。 463 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覆盖所有社区(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建、更新全民健身工程 260 余套,升级改造完成的畅春新园体育休闲广场被评为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温泉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并申报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 4.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 海淀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层峦叠嶂、漱石流泉,又有皇家园林、亭台楼榭,其山水之美,园林之盛,古迹之多,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2011年,海淀区旅游业营业收入 369.4 亿元,同比增长 14.3%。 11 海淀旅游资源承古启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交相辉映,近年出现 的海淀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一批园林绿地景观,翠湖城市湿地、绿谷青清文化园等一批水景观,阜石路、远大路等一批重点道路景观, “绿谷氧吧工程 ”以及绿化隔离带的形成,又凭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线。海淀的西山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占北京国家森林公园总数的三分之一。海淀区共有旅行社 94 家、旅游景区 40 家、星级饭店 106 家。 拟建项目周边 1000m 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单位。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 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为北京市 海淀 区,项目所在区域 2012 年起开始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2013 年编制 发布 的 2012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 海淀 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 SO2)年均浓度值为 0.031mg/m3、二氧化氮( NO2)年均浓度值为 0.054mg/m3,可吸入颗粒物( PM10)年均浓度值为 0.114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 SO2、 NO2 均符合标准限值; PM10 超标 1.6 倍。 海淀 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区内首要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是 PM10。 2.水环境质量现状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 南 侧约 1200m 处的 清河 上段 ,根据北京市五大水系河流、水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的规定, 清 河上段水质分类为 类,水体功能为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 娱乐用水区。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 2013 年 8 月河流水质状况 , 清河上段现状水质类别为 3 类 。 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1 年对全市平原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枯水期( 4 月)和 丰水期( 9 月)两次监测。共布设监测井 307 眼,实际采到水样 300 眼。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井 174 眼(井深小于150m),深层地下水监测井 99 眼(井深大于 150m),基岩井 27 眼。监测项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评价。 浅层水: 174 眼浅井中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监测井 98 眼,符合 类的 41 眼,符合 类的 35 眼。全市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293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 51%;符合 类水质标准面积为 3107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 49%。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 深层水: 99 眼深井中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 74 眼, 类的 22 眼, 类的 3 眼。符合13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079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90%;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56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10%。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氟化物、锰。 基岩水: 27 眼基岩井基本符合 II III 类水质标准 。 建设项目评价区内地下水质量基本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 类标准 。 3. 声环境现状 3.1 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3.1.1 测量仪器 AWA6270型精密积分噪 声频谱分析仪; AWA5671A型精密积分声级计。 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声学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家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3785-83)中的要求。 3.1.2 测量条件和方法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相关规定,测量前所有声级计均经校准器校准,工作状态保持为:随机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快 ” 档,稳态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慢 ”档;计权网络为 “A”;声级计传声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用电缆线与声级计相连,传声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1.5m。 在 同一个断面上的各个测点进行同步测量,即同时采样,以减少各个测点的衰减误差,获取准确的数据。噪声测量上述标准中 “一般测量 ”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各个测点的等效联系 A( Leq)。 对一般环境噪声的测量在各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上用 10分钟 Leq 测点值代表此时段的 Leq 值。 3.2 监测环境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项目东西两侧均为底商 ,南侧 25m 处为 12 号院 2 号楼,项目北侧为上地南路 。监测 时段 晴朗无风。 3.3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 2014 年 2 月 10 日上午 10:0010:30。 由于 项目东西侧为其他底商,无法进行布点监测,因此,仅在 项目 南、北 边界 1m 处 各设置 2 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下图4。 14 图 4 噪声监测点位图 3.2 现状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本项目周边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4。 表 4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 监测点 噪声监测值dB(A) 标准 dB(A) 评价(标准) 1# 50.1 55 达标( 1) 2# 48.2 55 达标 ( 1) *注:本项目夜间不生产营业。 由上表可知,项目各厂界昼间等效声级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1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路 12 号院 1 号楼 1 层 12-8,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和珍贵动植物、风景名胜,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位附近的居民住宅以及地表水体等。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要素保护级别见表 5。 表 5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要素保护级别 环境保护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声环境 12 号院 1 号 楼 12 号院 2 号 楼 本项目所在地 南侧 0m 25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 地表水 清河 上 段 南 120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地下水 项目区周围 500m 范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 类标准。 16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 。具体标准值见表 6。 表 6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摘录) (单位: g/m3)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平均时间 浓度标准 1 SO2 1小时平均 500 2 NO2 1小时平均 200 3 PM10 24小时平均 150 4 PM2.5 24小时平均 75 5 TSP 24小时平均 300 2.水环境质量标准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 南 侧 1200m 的 清河 上 段,根据北京市五大水系河流、水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 的 规定, 清河 上 段水体功能为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 娱乐用水区 , 水质分类为 类,其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7。 表 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序号 水质指标 类标准值( mg/L) 1 溶解氧 3 2 化学需氧量 30 3 高锰酸盐指数 10 4 五日生化需氧量 6 5 氨氮 1.5 6 挥发酚 0.01 7 氰化物 0.2 8 砷 0.1 9 氟化物 1.5 10 粪大肠菌群(个 /L) 20000 2.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 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 类标准,具体限值见表 8。 17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表 8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限值 污染物项目名称 类标准 mg/L( pH 除外 ) pH 6.5 8.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总硬度 450 硫酸盐 250 氨氮 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氯化物 250 硝酸盐 20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海淀区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 本项目 所在区域 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9。 表 9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区域 1类 55 45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18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 本项目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设备消毒处理 达标 后, 同 生活污水 一并 排入 小区 化粪池,最终 经市政污水管网送 入 清河污水处理厂 。 生活污水执行北京市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 11/307 2013)中表3“ 排入公共污水 处理系统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 医疗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 “县级以下或 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 的规定,同时满足北京市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 11/307 2013)中表 3“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0。 表 10 排入城镇 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限值( mg/L) 1 悬浮物 SS 400 2 化学需氧量 COD 50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300 4 氨氮 45 5 粪大肠菌群数 10000MPN/L 6 总余氯 8 2.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1 类标准。具体噪声排放限值见表 11 所示。 表 11 营运期噪声排放限值 时段 边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 dB( A) 1 55 3.固体废物及医疗危废 本项目固废主要 包括 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的处置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自 2005年 4月 1日起施行 )中有关规 定。 19 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 20081 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有关规定,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其编号为 HW01。 本项目医疗废物按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京卫计字 200981 号, 2009 年 12 月)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 COD 排放量为: 0.0128t/a,氨氮排放量为: 0.0011t/a。 根据北京市关于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内容的细化规定(试行)(京环发【 2012】 143 号)中第三条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 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不能接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项目 ”规定, 本项目废水 排 入 清河污水处理厂 , 因此, 本项目污染物不在总量控制管理范围内。 2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本项目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5。 图 5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工艺流程说明: 补牙、镶牙:委托专业的医生所根据牙模 铸造和制作牙套, 用少量丁香油粘固粉和磷酸锌粘固粉搅拌后补牙、镶牙,待固化后修整。 就诊病人 清创除垢 消毒消炎 补牙、镶牙 修整 W1、 S1 W2、 S2、 t1 注: W、 S、 t 分别表示废水、固体废弃物 、噪声 。 就诊病人洗牙 W3、 t2 21 主要污染工序: 根据本项目的性质,运行 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识别见表 12。 表 12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污染物 污染来源 污染因子 废水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氨氮 医疗废水 COD、 BOD5、 SS、粪大肠菌群 、总余氯 噪声 污水处理设备、就诊过程 、 空调室外机 噪声 固废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 危险废物 1.废水 ( 1)生活污水 本项目在运营中医务人员在日常活动中入厕、盥洗、日常清洗地面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5、 SS、氨氮。 ( 2)医疗废水 医疗废水主要为在诊疗过程中对就诊患者清洗消毒、除垢 、治疗 等医疗废水,医用设备、器材日常清洗及诊室牙椅水盆产生的医疗废水。本项目牙套制作由外部供应,且本项目不使用银汞合金材料补牙 , 不产生汞类重金属。医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BOD5、 SS和粪大肠菌群 ,由于本项目污水处理设备使用加氯消毒的方式处理废水,因此,医疗废水经处理后会含少量氯 。 2.噪声 本项目在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运行噪声 、空调室外机 及 补牙、镶牙、洗牙等就诊过程 中 医疗设备运行噪声。就诊过程 医疗设备 中产生的噪声较小,噪声源强约为 40dB(A);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噪声 约为 65dB(A), 位于项目 卫生间 ;空调室外机噪声约 55 dB(A), 项目南、北侧外墙各设置一台 。 3.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主要包括废包装盒、塑料袋、瓶、罐、纸箱等固体废物。 22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来源于诊疗室、消毒室,主要有病理性废物、清洁剂、 消毒棉、废藻酸盐印模材、废弃充填树脂、脱脂棉 ,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输液瓶、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注射针头)等, 属于 HW01 医疗废物,废物代码为 851-001-01。 2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无 无 无 无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氨氮 250mg/L, 0.0141t/a 150mg/L, 0.0084t/a 60mg/L, 0.0034t/a 20mg/L, 0.0011t/a 187mg/L, 0.0105t/a 127mg/L, 0.0071t/a 30mg/L, 0.0017t/a 20mg/L, 0.0011t/a 医疗废水 COD BOD5 SS 粪大肠菌群 总余氯 150mg/L, 0.0041/a 50mg/L, 0.0014t/a 76mg/L, 0.0021t/a 2380mpn/L, 6452.18 万mpn/a 0 85.1mg/L , 0.0023/a 16.9mg/L , 0.0005t/a 28 mg/L , 0.0008t/a 1300mpn/L, 3524.3 万mpn/a 5.1mg/L, 0.0001t/a 固 体 废 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0.8785t/a 0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 0.96t/a 0 噪 声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污水处理设备 和空调室外机 运行时噪声,经过 墙壁隔声、距离衰减 , 项目边界噪声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 类排放标准 24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 (不够时可附另页 )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污染,无生态保护措施。 2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 已投产运行,无施工期 。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锅炉、不设餐厅,员工在外就餐。无锅炉 废气排放,无油烟废气排放。因此本项目无废气产生,对周边大气环境无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 2.1 生活污水 本项目运营期医务人员在日常活动中入厕、盥洗、日常清洗地面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排污系数取 0.8。生活污水 排放 量为 56.22t/a。生活污水经管网排入小区化粪池 预 处理,最终通过市政管网送入 清河污水处理厂 。 类比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可知,生活污水水质为 COD: 250mg/L、 BOD5: 150 mg/L 、 SS: 60 mg/L、氨氮: 20 mg/L。 生 活污水 产生及 排放浓度 、 排放量见表 13。 表 13 生活污水 产生及 排放浓度 、 排放量 污染物类别 COD BOD5 SS 氨氮 产生浓度( mg/L) 250 150 60 20 产生量( t/a) 0.0141 0.0084 0.0034 0.0011 化粪池预处理 排放浓度( mg/L) 187 127 30 20 排放量( t/a) 0.0105 0.0071 0.0017 0.0011 标准值 500 300 400 45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由上表可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 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DB11/307-2013)表 3“ 排入 公共污水处理系统 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要求 。 2.2 医疗废水 本项目医疗废水主要为在诊疗过程中对就诊患者清洗消毒、除垢等医疗废水,医用设备、器材日常清洗产生的医疗废水。 医疗废水 排污系数取 0.9,医疗废水排放量约为26 27.11t/a。 本项目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加氯消毒 。 因此,污水处理后会有少量氯。 本项目医疗废水 经过诊所购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 达标 后,排入化粪 池,最终通过市政管网送入清河污水处理厂 。 根据 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 中“ 北京市环境保护 监测中心今年来对北京市部分医院综合污水水质分析监测结果 ” ,可确定本项目医疗废水水质 COD:150mg/L、 BOD5: 50 mg/L 、 SS: 76 mg/L、粪大肠菌群: 2.38103( mpn/L) 。 医疗废水 产生及 排放浓度 、 排放量见表 14。 表 14 医疗废水 产生及 排放浓度 、 排放量 污染物类别 COD BOD5 SS 粪大肠菌群 总余氯 产生浓度( mg/L) 150 50 76 2.38103( mpn/L) 0 产生量( t/a) 0.0041 0.0014 0.0021 6452.18万 mpn/a 0 污水处理设备消毒处理 排放浓度( mg/L) 85.1 16.9 28 1300( mpn/L) 5.10 排放量( t/a) 0.0023 0.0005 0.0008 3524.3 万 mpn /a 0.0001 标准值 500 300 400 10000( mpn/L) 8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由上表可知, 医疗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备消毒 处理后, 满足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 “县级以下或 20 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 可排放 ” 的规定, 及 北京市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DB11/307-2013)中 表 3“排入 公共污水处理系统 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要求 。 综上所述,本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环评要求,合理处置,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2.2 污水处理设备 本项目采用的为 北京瑞毅嘉科技有限公司 RYJ-1T 型污水处理设备,本处理设备考虑到管理的易用性、出水水质、造价等因素,采用的是 次氯酸钠消毒剂消毒 处理 工艺 ,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2.2.1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图 7 污水处理设 备工艺流程 医疗废水 消毒箱 达标排放 次氯酸钠消毒 27 2.2.2 处理规模 本项目采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最大 污水处理量为 1t/d, 平均 处理规模为 0.11t/d。 2.2.3 检测结果 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并使用后,项目单位委托谱尼测试于 2014 年 2 月 7 日对 本项目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进行监测, 本项目医疗废水产生及排放浓度 见 15。 表 15 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SS COD BOD5 粪大肠菌群 总余氯 检测结果( mg/Lmpl/L) 28 85.1 16.9 1300 5.1 由上表可知,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检测结果符合北京市 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DB11/307-201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相应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