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金属材料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1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评审 稿) 报告编制单位: XX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 XXXX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三年 二 月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2 1、 总 论 1.1 项目由来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是专业从事 铝及铝制品加工、批发、零售 的企业,公司2011 年 在 XX 省 XX 市工业园嘉北工业园区投资建 设的 “年产 10 万吨铝合金棒及型材生产线项目” 已 投产 试 运行 , 由于该项目生产线 运营期 将产生大量的铝渣,为了解决铝渣污染环境问 题,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决定 投资建设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以 本企业 铝渣 及 酒钢集团东兴铝业有限公司产生 的 铝渣 为 原料 生产高效絮凝剂铝酸钙 , 促进企业形成 循环经济 发展新模式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按照评 价技术导则要求, 编写了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铝渣回收综合利用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 2)中华人民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4.29);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9.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6.29); (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 年; ( 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199631 号令; (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保部 2008.10); ( 11)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4.8.3); 第一章 总论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3 ( 12)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甘政法发 199712 号; ( 1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 ( 14)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 2000 年 1015 号文; ( 15)促进产业结构暂行规定(国发 200540 号); ( 1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9 号) ; ( 17)关于推行清洁生产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局,环控 1997232 号); ( 18)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 2002.6.21); ( 19)关于加强环境 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5152 号); ( 2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 号 ); ( 2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15 号; ( 22)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 200715 号文附件); ( 2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2006.12) ; ( 24)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 2001199 号); ( 25)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管理办法( 1999 年 10 月 1 日) ; ( 2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6 日 ); ( 2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 国家交通部令 2005 年第 9 号 ); ( 28)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 ( 环发 201119 号 ); ( 29)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 2004 年 7 月 1 日 ); ( 30)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 XX 省环境保护厅 XX 省卫生厅,甘环发 2011 54 号, 2011 年 5 月 3 日 ; ( 31) XX 省地表水功能区划( 2012-2030 年)( XX 省水利厅、 XX 省环保厅、 XX省发改委,甘政函 20134 号) 。 1.2.2 评价技术规范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2002);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4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 2004) ; ( 7)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 ( 8)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国家环保总局, 2007 年第 48 号 )。 1.2.3 其它有关文件 ( 1)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10 万 t/a 铝合金棒及型材生产线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本) ; ( 2)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铝渣 回收 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8; ( 3) 关于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 公司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备案登记的通知,嘉工信(备)【 2013】 2 号 ; ( 4) 环评委托书。 1.3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1.3.1 评价目的 ( 1)通过 弄清评价区周围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及工农业生产状况,了解拟建项目所处区域的功能区划和当地环保要求。 ( 2)通过分析项目工艺技术特点,说明采取的工艺流程方案和设备是否属于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分析评价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以及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3)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破 坏环境的对策措施,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要求。 ( 4)通过对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结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的要求,最终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厂址的合理性,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2 指导思想 ( 1)认真贯彻各项环保法规,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始终贯彻“清第一章 总论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5 洁生产”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 2)认真做好工程分 析 ,弄清污染物排放点、排放量、排污特点等情况。 ( 3)对工程 拟 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污染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补充措施。 ( 4)坚持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报告书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评价结果明确可信,防治对策切实可行。 评价力求遵循“简便、经济、实用、可靠”的原则,评价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实用性,评价结果最终将落实在改善评价区环境和环境工程治理措施上。 1.4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 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2013 年修正) , 本项目为 鼓励类项目中“第三十八项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中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在工程分 析及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居民生活质量等诸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见表 1.5-1。 表 1.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环境问题 污染源 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对象 施工期 空气、水、固废污染、 噪声污染 扬尘、施工尾气、生活污 水、建筑垃圾、噪声 空气环境、水环境、 声环境、自然环境 运营期 空气污染 粉尘 环境空气 固废污染 生活垃圾 空气环境、水环境、 噪声污染 噪声 声环 境 废水污染 生活污水 水环境 影响因子筛选结果见表 1.5-2。 表 1.5-2 环境影响因子筛选结果 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子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自然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 粉尘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6 噪声 等效 A 声级( LAeq) 水环境 生活污水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效益 发展经济 劳动就业 增加就业率 注:影响较重;影响较轻 该项目建成后能够增加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但与此同时,工程在施工 期和营运期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潜在不利影响。 1.5.2 评价因子筛选 ( 1) 大气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 SO2、 TSP、 PM10、 NO2; 影响评价因子: 粉尘( TSP); ( 2) 水环境 地表水 现状评价因子: 水温、 PH 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BOD、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氯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总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粪大肠菌群共 27 项。 地下水 现状评价因子: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总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汞、硒、镉、六价铬、总铬、铁、锰、总大肠菌群、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铅、锌、铜共 27 项。 ( 3)声环境:厂界噪声等效 A 声级( LAeq) 。 ( 4)固体废物 : 固体废物处理率、处置率。 1.6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 根据项目建设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功能以及本区域环境污染特征,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及其修改单中二类区标准; 地表水( 北大 河) 环境质量: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水域标准; 第一章 总论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7 区域环境噪声: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中 3 类区标准 ; 生态环境:施工建设 扰动区域采取加强管理、控制扰动范围 ; 扰动区域采取工程、绿化相结合的治理措施,使植被覆盖度 恢复到 区域 正常 水平。 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 1.6-1。 表 1.6-1 主要保护目标 及敏感点 一览表 类别 敏感点名称 距项目方位 距项目距离( m) 人口数量(人) 环境特征 环境空气 XX 村 SW 2600 1500 村庄 水环境 北大河 S 11300 地表水类水体 声环境 - - - - - 1.7 评价内容及 评价重点 1.7.1 评价内容 ( 1) 工程概况及 工程分析; ( 2) 区域 环境概况调查; (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4)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5)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 6)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 7)厂址可行性分析 ( 8)环境管理与 监控计划 ; ( 9)经济损益分析; ( 10)公众参与; ( 11)结论及建议。 1.7.2 评价工作重点 根据建设 项目 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工作 的重点依次为: 工程概况及 工程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 与循环经济 、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9 2、 工程概况及 工程分析 2.1 拟建 项目概况 2.1.1 项目基本情况 ( 1) 项目名称: 铝 渣回收综合利用 项目 ; ( 2) 建设单位: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3) 建设 地点 :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省 XX 市工业园嘉北工业园区内 , 厂址地处新华北路与北环二路交叉口西北角,东临新华北路,西临 XX 立之林混凝土添加剂厂,南依 200m 土长城,北面为 XX 市待建空地。 ( 4) 项目投资 : 项目总投资为 3155 万 元人民币 ,企业 自筹 70%资金 , 其余 30%向银行贷款 解决 ; ( 5) 建设方案: 在厂区预留发展用地建设 铝渣处理及回收车间 ,回收利用本企业和XX 市大型电解铝企业酒钢集团东兴铝业 公司 电解铝 项目产生 的铝渣生产 高效 除渣剂 , 年产除渣剂 4 万吨 。 2.1.2 工程组成及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原厂区内建设,新建 铝灰处理车间 、原料间和成品库以及配套环保设施, 办公楼、 宿舍楼、 综合辅助用房(含变配电室等) 、供水、供电 等公用辅助设施 均利用现有设施 。 项目 工程组成及建设内容见表 2.1-1。 表 2.1-1 工程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组成 主要建设内容 备注 1 主体工程 铝灰处理车间 单层 厂房建设,建筑面积 1374m2,12m 高,门式钢架结构。 新建 2 辅助工程 原料间 单层 厂房建设,建筑面积 1272m2,12m 高,门式钢架结构。 新建 灰库 60m3 石灰石粉仓 1 个, 200m3 铝灰仓 1 个。 新建 办公楼 三 层 建设,建筑面积 1381m2,11m 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依托现有 宿舍楼 二 层 建设,建筑面积 936m2,8m 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依托现有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0 综合辅助用房 (含变配电室) 单层 建设,建筑面积 775m2,6m 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依托现有 3 公用工程 给水 给水设计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三合为一的供水管网系统。 依托现有 排水 生产中无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依托现有 供电 由 XX 市工业园嘉北工业园区 10KV 供电专线供给。 采用双回路供电。 依托现有 供暖 目前嘉北工业园 集中 供热管网还未建成,临时自建 2 台 2t/h 然气供热锅炉(一备一用)。 依托现有 4 环保工程 废气 治理 采用布袋除尘系 统 新建 噪声治理 高噪声设备置于地下 5m, 设备 安装基础 减振、消声、隔声设施 新建 废水治理 三级化粪池 360 m3 依托现有 固废治理 除尘灰作为原料回收利用; 垃圾桶收集垃圾,定期由环卫部门运往 XX市垃圾填埋场处置 。 依托现有 2.2 生产工艺 流程 及污染 环节分析 2.2.1 生产工艺流程 铝灰渣 漏斗分离 鄂式破碎 一次球磨 一次筛分 铝灰仓 石灰石 外加剂 膨润土 配料搅拌 球磨机 石灰石仓 压制成球 二次筛分 金属铝 G2、 N1 G1 G3、 N2 G7、 N3 G10 G4、 N4 二次球磨 G9、 G11、 N8 G5、 N5 G6、 N6 N11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1 图 例 G:废气 N:噪声 图 2-4 生产工艺流程 及污染节 点 图 2.3 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2.3.1 废 水污染源 及污染物排放 分析 ( 1)生产废水 本项目 生产系统不产生废水 。 ( 2)生活污水 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 138 人, 新增 生活污水约 13.2m3/d( 3300 m3/a) , 主要为职工日常生活中卫生清洗及办公区冲厕水,污染物为 SS、 COD、 BOD 等,近期经厂区现有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远期纳入嘉北工业园污水管网。 2.3.2 废气 污染 源强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 1)有组织粉尘 排放分析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是物料破碎、筛分、球磨 、储存等 环节产生的粉尘, 设计在车间的产尘点配置集气罩,粉尘经集气罩捕集后进入 袋式除尘器进行 净化处理 ;在石灰石粉仓和铝灰仓分别安装 1 台袋式除尘器进行 净化处理。 本项 目 达产后生产线粉尘废气排放量为 36986m3/h( 22192 万 m3/a),安装袋式除尘器除尘后粉尘排放浓度 1625 mg/m3,排放速率 0.030.21kg/h,粉尘年排放总量为4.483t/a, 均符合大气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规定的新建污染源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各排 放点烟囱高度均符合 GB16297-1996 中最低允许高度 15m 限值要求。 2.3.3 固废产生及处置措施 本项目 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 除尘灰和 生活垃圾 。 装 袋 检 测 自然干燥 成品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2 ( 1)除尘灰 除尘器收集的 除尘灰约 4478.517t/a, 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 HW48, 全部返回生产 线作为原料 综合使用 。 ( 2)生活垃圾 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 138 人, 生活垃圾按人均 0.80kg/d 计, 年新增 生活垃圾量为27.5t, 采取垃圾桶 定点集中收集, 定期 送至 XX 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2.3.4 噪声及控制措施 本项目 主要噪声源为破碎机、 球磨机、除尘 风机 等,类比同类设备运转噪声强度一般在 80-100dB(A)之间。 本 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汇总 见表 2.5-5。 表 2.5-5 项目污染物 排放汇总表 污染物 单位 排放量 备注 废气 废气量 万 m3/a 22192 粉尘 t/a 4.483 废水 废水量 m3/a 0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 CODcr t/a 0 氨氮 t/a 0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t/a 27.5 除尘灰 t/a 0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3 3、 环境质量现状 ( 1)环 境空气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结果 显示 : TSP: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165 0.784 之间,各敏感点均存在超标现象。 PM10: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127 0.702 之间,各敏感点均存在超标现象。 TSP、 PM10超标原因: XX 市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干旱荒漠自然景观地带,气候干旱、缺水、植被稀少,山麓岩石裸露,风沙扬尘很大。 SO2:各监测点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 0.07 之间,均不超标;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073 0.16 之间,均不超标。 NO2:各监测点小 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 0.642 之间,均不超标;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 0.083 0.363 之间,均不超标。 (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黑山湖水质现状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要求,北大河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 (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下水监测的 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等 27 项 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848-93) III 类标准的要求,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 ( 4)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看,拟建项目厂界 8 个监测点昼夜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3 类区标准要求。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4 4、 总量控制 4.1 总量控制的意义和目的 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中 “ 排污单位 ” 排放污染物的总重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对于总量控制,国内一般将其分为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三种类型,具体又可分为国家总量控制计划、省级总量控制计划、城市总量控制计划和企业总量控制计划等。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有利于对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进行总体优化,有利于推动区域污染源合理布局,从而有计划、有目标地控制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注重环境质量与排放量之间的科学关系,个别污染源的削减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因此,总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目标。 4.2 总量控制原则 依据国家及 XX 省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本项目 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拟遵循以下原则: ( 1)项目的建设应符合 XX 市 城市 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 “ 十 二 五 ” 规划; ( 2)项目的 “ 三废 ” 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应满足国家的相应排放标准; ( 3)项目所采取的工艺技术、设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不低于国内同行业的同期建设水平; ( 4) “ 三废 ” 治理应有较高的标准,起点要高,不能仅仅满足排放标准,应在排放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4.3 总量控制依据 ( 1)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199631 号; ( 2)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 3)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 决定,甘发 199712 号, 1997 年 2月 18 日; ( 4) XX 省环境保护 “ 十五 ” 计划, XX 省环保局 省计委 省经贸委 省财政厅,2002 年 5 月 8 日 ( 5)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XX 省 “ 十一五 ”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的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5 通知,甘政办发( 2008) 19 号, 2008 年 2 月 27 日 4.4 总量控制因子确定 本着 “ 清洁生产 ” 的原则,采取成熟、较为可靠的污染物治理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按照国家及省、市环保管理部门要求的总量控制目标,结合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水平、工程 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气 污染物 SO2 和 NO2。 4.5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完成后,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如下: SO2: 0.24 t/a; NO2: 2.39 t/a。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6 5、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评价 拟建项目 建设 本身体现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的清洁生产思想。项目选用的生产工艺、设备、能源、污染物的处理方式等均可达到减污降耗的目的,均 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 本项目是嘉北工业园区的一个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项目利用企 业自身和园区内其他企业产生的废铝渣生产可供园区内其他企业利用的产品除渣剂,即是小循环,也是中循环项目,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7 6、 公众参与 6.1 目的和意义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一种必要形式。公众参与是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项目评价范围内公众及相关团体对项目的认识程度,让公众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实施后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保障项目在建设决策中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促使项目的 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合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建成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6.2 调查范围及对象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工程影响区内不同文化程度 、 年龄结构 及不同职业的公众,尽可能做到 广泛并具有代表性,重点调查项目选址周围的公众和管理人员的意见 。 6.3 调查方法及内容 6.3.1 调查方法 本 项目 公众参与调查 主要以 发布 公告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 6.3.2 公告发布 本项目邀请公众参与的 第一轮 公示于 2013 年 12 月 20 日在 XX 日报发布,公示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要;建设单位名称 及联系方式;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众提出意见活动起止时间。 第二轮公示在 XX 工信委网站 发布 ,公示内容主要是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以及公众索取环评报告简本的方式等(具体内容见附件 2)。 6.3.3 调查 表 内容 为了解评价区内公众对项目 的态度,我们针对本工程建设内容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8 题和一般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不仅方便参与问卷调查的公众回答,也便于我们更好的统计分析项目区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具体内 容见表 6.3-1。 表 6.3-1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公众参与调查表 姓名 性别 职 业 联系电话 年龄 民族 文化程度 单位 /住址 项目概况: XXXX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位于 嘉北工业园 ( 公司现有厂区内 ), 本项目 拟 建设一个铝渣回收 处理 车间 , 综合利用 铝灰 渣 与石灰石生产铝酸钙 除渣剂 ,设计年产量为 4万吨 , 项目产品 主要用于钢厂钢包内的精炼和脱氧。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 铝渣处理及回收车间破碎 、筛分等环节产生的 粉尘 , 设 计在车间的各产尘点配置局部集气罩,粉尘经集气罩捕集后进入除尘装置净化处理,废气经不低于 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可以满足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 废水 主要是 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处理后冬季直接排入嘉北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风机、破碎机、球磨机等 , 对噪声较高的风机,拟采取安装消音器、设置于单独的风机室内等措施进行消音减噪 , 对破碎机、球磨机等生产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基础减振等措施以降低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通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预计厂界噪声可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标准要求。 1.您是否了解本项目? 了解( ) 不了解( ) 2. 本项目在投产后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生产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 生产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 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3. 您认为本项目完成后能否对当地社会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能( ) 不能( ) 不清 楚( ) 4. 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支持( ) 不支持( ) 无所谓( ) 5.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要求: 填表说明: 1、在每个问题后的答案中选择您认为最确切的一个答案后打“”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19 2、职业一栏请详细填写您所从事的行业及工种。 6.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6.4.1 统计方法 %100总发放调查表数 收回调查表数(%)回收率 = 式中: Pi 公众对某个问题的反映率; Ai 公众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人数; C 收回调查表数。 6.4.2 统计结果 本项目于 2013 年 12 月 15 日 12 月 30 日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共向项目区发放问卷调查表 100 份,截止 2013 年 12 月 30 日,共收回问卷 92 份,回收率为 92,各种统计结果分别见表 6.4-1、表 6.4-2 和表 6.4-3。 表 6.4-1 调查对象基本组成与职业结构表 统计结果 调查项目 人数 比例 ( %) 调查人数 男 30 32.61 女 62 67.39 合计 92 100.00 年龄分布 30 39 42.39 30-45 41 44.57 46-60 以上 12 13.04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2 2.17 高中及以上 90 97.83 表 6.4 2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 调查内容 选择项 人数 比例 ( %) 您是否了解本项目 了解 63 68.48 不了解 29 31.52 本项目在投产后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生产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62 67.39 生产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12 13.04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44 47.83 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9 9.78 您认为本项目完成后能否对当地社会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能 77 83.70 不能 0 0.00 不清楚 15 16.30 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有的态 支持 88 95.65 %100(%) CAiPi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20 度是什么? 不支持 0 0.00 无所谓 4 4.35 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要求 :加强环保投入;落实环保措施,加强废气处理、噪声控制、固废处理利 用;加强环境监管。 从表 6.4-1 可以看出,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公众中,从年龄分布看,小于 30 岁的占42.39%, 3045 岁的占 44.57%, 4660 岁及以上的占 13.04%,被调查公众中以中 青 年为主;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占 2.17%,高中 以上 程度占 97.83%; 调查问卷调查的公众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干部,文化程度较高。 从表 6.4-2 可见,在被调查公众中 您是否了解本项目 , 了解 、 不了解 所占比例分别为: 68.48%、 31.52%; 本项目在投产后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 认为生产废气排放对 环境空气的影响占 67.39%,生产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13.0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占 47.83%,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占 9.78%; 您认为本项目完成后能否对当地社会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认为 能 、 不能 、 不清楚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83.70%、 0.0%、 16.30%; 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 支持的占 95.65%,无所谓的占 4.35%。 对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和要求是:加强环保投入;落实环保措施,加强废气处理、噪声控制、固废处理利用;加强环境监管。 6.4.3 公告反馈情况 本次 征求公众意见 公告 先后 2 次 分 别在 XX 日报和 XX 工信委网站 发布 , 公告 发布期间没有任何公众打电话或以其它方式发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或其它建议。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21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1.1 项目概况 XXXX 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铝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是在厂区预留发展用地建设 铝渣处理及回收车间 ,回收利用本企业和 XX 市大型电解铝企业酒钢集团东兴铝业 公司 电解铝 项目产生 的铝渣生产 高效 除渣剂 , 年产除渣剂 4 万吨 。 本项目主要新建 铝灰处理车间 、原料间和成品库以及配套环保设施, 办公楼、 宿舍楼、 综合辅助用房(含变配电室等) 、供水、供电 等公用辅助设施 均利用现有设施 。 7.1.2 项目与产业政策 的 符合性 本项目是废 铝渣 综合利用项目,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11第 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鼓励类第三十八条第 15款 “ 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 ,第 20款 “ 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 ,第 27款 “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 中的相关内容,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 7.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拟建项目为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是一个区域循环经济项目,选址于嘉北工业园区,符合“ XX 工业园区发展 规划”中对嘉北工业园发展产业定位中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要求 , 从规划相容性、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选址的环境敏感性及公众的认同性等方面综合评价, 环境敏感度较低,选址公用工程可依托条件较好 , 选址 合理 可行 。 7.1.5 环境影响 分析 ( 1) 环境 空气影响 本项 目 达产后生产线粉尘废气排放量为 36986m3/h( 22192 万 m3/a),安装袋式除尘器 , 除尘器除尘效率达 99.9%以上 , 除尘后粉尘排放浓度 1625 mg/m3,排放速率0.030.42kg/h, 均符合大气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规定的新建污染源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根据估算模式的估算结果, 正常工况下, 粉尘 最大落地浓度 0.009426mg/m3,占标率 1.047%,距离 100m。 最大落地浓度是在估算模式对若干气象条件预测筛选后的最大值,已考虑了污染最严重的情况,甚至有些最大值在当地气象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发 XX省环境科学设计 研究院 22 生,因此用估算模式的最大落地浓度来分析环境影响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若环境敏感区在假设的极端情况下不会超标,那在现实中也不会超标。根据预测可知,项目 粉尘排放源在下风向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在 100m处,最大占标率为 1.047%,而项目 最 近的居民区 XX村距离本项目 2600m以远, 因此, 本 项目 正常工况排放的粉尘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非正常工况下, 粉尘 最大落地浓度 9.426mg/m3, 是标准值的 9.47 倍 , 最大落地浓度在厂区下风向 100m 处 ; 废气事故排放将导致下风向近 2.5km 范围内环境空气 TSP 超标 。可见,本项目除尘器的维护和管理非常关键,一旦发生故障,事故排放粉尘对环境将会 造成严重污染,必须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 2) 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 生产系统不产生废水 。废水主要是新增职工生活污水, 约 13.2m3/d( 3300 m3/a) , 主要为职工日常生 活中卫生清洗及办公区冲厕水,污染物为 SS、 COD、 BOD 等,近期经厂区现有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