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住宅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本) 项目名称 : 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 建设单位 : XXXX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XX 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4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 建设单位 XXXX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彭本刚 联系人 高芳 通讯地址 XX 市中区蓝郡路 399 号 联系电话 15884388288 传 真 邮政编码 614000 建设地点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 立项审批 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 川投资备511100140122010008 号 建设性质 新 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K7010 房地产开发经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567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 23333.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30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6 年 4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由来 在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势下,房地产物业的升值潜力一直较好,房地产开发仍处于上升阶段,规模型住宅小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 XX 市 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也迅速的发展 。尤其是 随着 成绵乐高铁的建成通车, XX 融入成都 1 小时经济圈,既缩短 XX 与成都的距离,又促进XX 市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也为房地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快XX 市市中区的开发建设,为市民提供更高生活质量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了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XXXX 置业发展有限公 司 投资 23333.7 万元,在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蟠龙路新建 “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 ”房地产项目。项目以人为本,创造舒适、方便、健康、经济、适用的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和商业文化进行建设。 “时代青江 ”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项目为一期, “时代青江一期 ”规划净用地 面积为 35330.30m2,新建 9栋商住楼,总建筑面积为 174243.22m2,其中 1#、 2#、 4#、 5#楼为 商业兼住宅 , 3#、6#、 7#、 8#楼为纯住宅, 9#楼为商业楼。一期项目中又分为一批次( 1、 6、 7、 8 号楼) 2 与二批次( 2、 3、 4、 5、 9 号楼) , 两批次项目同期建设 ,建设期限为 2 年 。本次环评仅针对一批次进行评价,一批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 15674m2( 23.5 亩),总建筑面积 77779 m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完成本项目的环评工作, XXXX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委托我单位承担 “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指派有关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与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有关资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完成了本报告表的编写,现呈报审查。 二、编制依据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09.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9.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06.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03.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04.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01.01;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修正)等。 (2)技术导则、相关文件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3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8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川投资备511100140122010008 号。 9XX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511100201400010号。 10XX 市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使用证,乐城国用【 2013】第 180799 号。 11 本项目的环评委托书; 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三、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订 ),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也不属 于其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产业政策允许类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了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川投资备 511100140122010008 号 ),同意本项目的备案。 因此,本工程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四、规划符合性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 QJ-B-08-a 地块,项目拟用地面积为 15674 平方米。根据 XX 市青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项目建设区域属于二类住宅用地,项目建设符合 XX 市青江片区用地规划。 XX 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乐城国用( 2013)第 180799 号 。 综上所述, 本项目建设符合 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项目用地属于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根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地属于青江片区,此片区将现状工业企业逐步置换为商业、文化、居住功能,建设高档居住区,发展商贸、金融、办公、酒店等设施,与柏杨坝片区、蟠龙片区共同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新中心区。 XX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地字第 511100201400010 号),审核认定本建设 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同意项目建设。 五、项目地理位置及外环境 4 本项目拟建于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项目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 ( 1)根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位于青江片区,此片区将现状工业企业逐步置换为商业、文化、居住功能,建设高档居住区,发展商贸、金融、办公、酒店等设施,与柏杨坝片区、蟠龙片区共同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新中心区。项目为房地产开发,符合 该 区域的发展。 ( 2)项目所在地临近 XX 市客运中心站及即将建成的 XX 高铁站,交通便捷,环境良好,适宜居住,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区域发展。 ( 3) 根据现场勘探, 项目位于蟠龙路西侧,西南面临近邦泰中心,为正在开发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规划建设居住小区、写字楼和临街的商业,本项目 6#楼临近邦泰中心的居住小区 ,预计建成后约 500 户住户 ;西面规划为学校用地,目前 50m 处有 2 户居民;北面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目前为空地;东北面 120m 处为已建成的居住小区,约 500 户居民;东面 60m 处为蟠龙苑居住小区,约有 1500 户居民; 项目所在地周围以二类居住区为主,外 环境简单,无工业企业,适宜项目的建设。 ( 4) 此外,项目场地(地块)周围均为规划的住户、商铺及城区道路 ,为中心城区 范围。 本项目所在区域 无重要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和水源地等环境保护目标 , 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发生。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管网等设施齐全 ,城市污水管网沿蟠龙路铺设, 项目 生活废水可 经污水管网进入XX 市第一 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002)中一级 A 标后排入岷江。 据调查项目工程开挖范围内目前无天然气管线、地下电缆、光纤、自来水管线等敏感目标,环评要求建设单位严格要求施工规程特别是注意开挖过程,一经发现地下敏感目标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妥善 处理,杜绝事故发生。 总体而言,本项目选址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 项目与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 从环境角度初步分析认为是合理可行的。 六、 平面布置 整个建筑布局以居住环境价值最大化为宗旨,本项目 4 栋新建商住楼,沿东北和西南向依次布置 1#楼、 8#楼、 7#楼、 6#楼,商业均位于 1#楼的 1 层与 2 层,商业沿规划道路布置, 将小区内部与城市主干道隔离开来,保证了居民生活的品质并形成前后 5 丰富的空间层次,结合多层折线屋顶设计以及高层高低错落设计,使临蟠龙路的城市界面错落有致,层次丰富。本项目西侧临近地块规划为学校用地,项目仅北 面 1#楼分布有商业,可降低社会活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交通组织以景观最大化和行驶方便为原则设计主要流线。结合商业的设置,小区均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最大化保证小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小区主出入口临北侧规划道路设置,大部分车辆均在小区入口内进入地下车库。 基于对项目周边环境的综合分析,场地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直接由雨水管网收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不增加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负荷。将垃圾暂存间和污水预处理池均设置于场地西面侧风向位置,减小了对住户的影响。配电房、风机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均位于地下,绿化带下,并合理 设计了地下排风口位置,远离商业区和小区住户。此外,小区设置了消防车道供紧急事故处理。 从环保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七、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建设情况 ( 1)项目名称: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 ( 2)建设地点: 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 ( 3)建设性质:新建; ( 4)投资金额:总投资 23333.7 万元;资金来源:自筹; ( 5)建设期限: 2014.32016.3; ( 6)建设单位: XXXX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2、建设规模及内容 ( 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时代青江 一期 ”是由 XXXX 置业 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楼项目,项目选址于XX 市中心城区青江片区,新建 9 栋商住楼。本项目为时代青江一期一批次,包括 1、6、 7、 8 号楼。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 15674m2,总建筑面积 77779 m2,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包括住宅、商业、地下室及其它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包括 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配电设施、 物管用房等) 。 商业主要引入超市、小餐饮和小商业等, 禁止 引入高噪声娱乐项目和生产加工类企业。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1-1。 6 表 1-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影响一览表 工程类别 建设内容 主要环境问题 备注 施工期 营 运期 主体工程 新建 4 幢商住楼,框架结构,包括 1#、 6#、 7#、 8#楼,住宅建筑 面积 62222.94m2, 772 户; 商业建筑面积为 1701.27 m2。 其中 1#楼临近规划道路一侧为 2层的商业,高 12.70m, 3-33 层为住宅,楼高 99.85米; 6#、 7#、 8#楼为纯住宅, 33 层,高 99.55 米。 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弃土、渣土、地面扬尘、垃圾、汽车尾气、水土流失等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固废 新建 辅助设施 物管用房等配套设施 物管用房 、消防控制室 等配套设施建设面积 278.53 m2。地上住宅停车位 29 个,商业停车位 7 个。 废气、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新建 地下 物管 用房、车位及其他 项目地下室 为 1 层, 地下 物管 用房、车位及其他用房总建筑面积13275.4 m2,其中物管用房 105.81m2;地下车位 317 个。 依托一期整体 工程 架空层 架空层建筑面积 300.86 m2 新建 公用工程 变配电房 位于地下室,专供居民用电。 废气 依托一期整体 工程 发电机房 发电机房位于地下室 (二批次建设内容) 。 给水系统 市政管网统一布设 。 / 天然气 市政天然气管网供 应 。 / 环保工程 配套建设雨水、污水收集管网 、隔油池 、 4 座 90m3的 生活污水预处理设施 ;住户及商业油烟专用烟道 废水、污泥 雨污管网依托一期整体 工程 设置 20 个垃圾收集桶。 恶臭 / 道路、 绿化 绿化率 30%,道路按规范进行设计 / / 依托一期整体 工程 ( 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 1-2 建筑物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一 规划用地面积 m2 15674 二 总建筑面积 m2 77779 7 (一) 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m2 64202.74 1 住宅建筑面积 m2 62222.94 772 户 2 非住宅建筑面积 m2 1979.8 ( 1) 商业用房建筑面积 m2 1701.27 ( 2) 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m2 278.53 (二) 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架空层) m2 300.86 (三) 地下建筑面积 m2 13275.4 1 地下停车场 m2 13169.59 317 个车位 2 物管用房 m2 105.81 三 容积率 / 4.0 四 绿地率 % 30 五 建筑密度 % 29.86 七、公用 工程及辅助设施 给水 给水水源 本项目周边市政设施齐备,给水由市政管网供给,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程给水从东、南两个方向的市政给水管道分别引入一根口径为 DN200mm 管道,在地块红线范围内形成环状管网,保障本工程的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泵房设置于地下室,生活给水采取分区供水,分为低区、中压、高压,其中低区由市政给水管道供至地面 5 层、 6 层及以上市政水压不足部分采用变频供水方式;中压是 5 19层为变频供水中区,其中 6 12 层采用集中减压供水;高压为 20 33 层为变频供水高区,其中 20 26 层采用集中减压供水。 用水量 项目用水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商业用水、物管人员生活用水以及绿化等杂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 版)等相关标准的用水量指标,按项目的建设规模、常住人口等情况估算本项目的用水量。项目用水预测见表1-3。本项目用水量估算见下表 1-3: 表 1-3 项目用水量细项表 序号 项目 用水定额 使用人数或其他 用水量( m3/d) 8 1 居民用水 150 L/(人 d ) 2702 人 405.3 2 商业用水 5 L/( m2 d) 1701.27 m2 8.51 3 物管人员用水 80 L/(人 d ) 10 人 0.8 4 其他用水(含绿化、道路浇洒、消防补水等) / / 20 5 未预见用水 用水总量的 5% / 21.73 合计 / / 456.34 排水 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排放系统 建筑主体雨水由屋面雨水斗和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散水沟再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 污水排放系统 项目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核算本项目的日污水最大产生量按照最高日用水量(不含其 他用水和未预见用水)的 80%计,约为 331.69m3/d。生活污水经 污水预处理池 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供电 本工程由市政引来一路 10KV 高压电源供电,高压电源在室外设置分支箱分配,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 AC380V/220V。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 5646KVA。拟在室外设置6 台 1000KVA 箱变(变压器台数为估算,非精确数据),总装机容量 6000KVA,变压器平均负荷率为 85%。地下室设 1 台 150KW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 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二批次建设内容)。 暖通 本项目住宅区与商业区均使用单体空调,不设置中央空调。 消防、排风、排烟设计 项目消防设计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 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进行设计。本工程系一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式报警系统,由各类探测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控制模块组成。每一报警点或控制点为一独立地址。本工程按项目分期情况,每个地块分别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设在建筑物一层,出口直接对室外。 下车库与电梯机房设置了机械排风系 统,排 9 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共用,换气次数为 8 次 /h。 本工程预留消防通道,与周围建筑之间保持合理间距,满足消防要求。 九、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本建设项目主要为住宅楼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基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为钢材、水泥、砖、砂石、木材等,工程原辅材料及用量详见表 1-4。 表 1-4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水泥 t 2850 2 钢材 t 3700 3 砖 万块 300 4 砾石 m3 4200 5 砂 m3 2300 6 木材 m3 2700 7 商品砼 m3 37000 工程主要能耗见表 1-5。 表 1-5 工程能源消耗 时段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施工期 1 水 T 30000 2 电 万 kWh 3.65 3 人工 高峰人数 50 人 工作日 330 天 营运期 4 水 万 t/a 16.66 5 电 万 Kwh/a 56.95 6 天然气 万 Nm3/a 49.31 十、主要机械设备 1、施工期设备 本项目施工期将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阶段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翻斗车以及各种运输车辆;基础施工阶段包括各种打 桩机、塔吊、空压机等;结构施工阶段包括振捣棒和运输车辆;装饰阶段包括砂轮机、电钻、切割机等。 2、营运期设备 本项目投入营运后,主要的设备为进出小区的车辆,电梯、加压水泵和备用柴油发电机。 十一、施工组织措施 本项目施工由 XXXX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工程于 2014年 3月开工建设,预 10 计于 2016年 4月交付使用。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本项目为新建性质,所在地为空地,位于 XX 市市中区青江片区,项目占地面积为15674 平方米。根据 XX 市青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项目建设区域属于二 类住宅 用地,项目建设符合 XX 市青江片区用地规划。因此,没有与项目相关的原有环境问题。 11 建设项目拟建设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XX 市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中心城区地理坐标东经 10333,北纬 2925,周边与雅安、眉山、自贡、宜宾 4 市和凉山州相邻。面积 12828km2,人口 344.5万。现辖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 4 区,峨眉山市, 夹江、井研、沐川、犍为 4 县,马边、峨边彝族自治县。市中区位于 XX 市中部偏北,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周边有峨眉山市、以及夹江、井研两县和沙湾、五通桥两区,北与眉山市青神县相连,面积 825.24 km2,人口 52.98 万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其中 XX 大佛列为世 界 “双遗产 ”地。 辖 15 镇 10 乡 7 个街道办事处,252 个行政村, 71 个社区。 项目属于规划的青江片区,此片区将现状工业企业逐步置换为商业、文化、居住功能,建设高档居住区,发展商贸、金融、办公等设施,与柏杨坝片区、蟠龙片区共同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城 市新中心区。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二、地形、地貌 1、地形 XX 市区域南北长 214 .42km东西宽 164km,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带,山地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平原集中在沿江两岸。整个地势由西北、西南向东南、东北倾斜,呈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最高处是峨边县的马鞍山主峰,海拔 4288m,最低处是犍为县境内的岷江出境处,海拔 307m,境内高差悬殊。市域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坝三种类型,以山地为主。其中山地面积 8232.38km2,占全市面积 64.2,丘陵面积 3879.62km2,占全市面积 30.2,平坝面积 714.62km2,占全市面积 5.6。 2、地貌 XX 市市中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大伴由北向南倾斜,西南部的大渡河在本区向东北流向在水口镇附近与西北流来的青衣江汇合,然后注入北南流向的岷江。沿江有许多冲积平坝和浅丘地带,由此形成本区主要农业耕作区。大多数地带海拔在 350 400m 之间,一般高差在 10m 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个 12 别地带也有深丘,北部土门凹,西部老鹰岩等海拔均超过 500m东部牛金山、石子山海拔也超过 400m。 本项目所在地无不良地质,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区。区内内无断裂带。新构造运动以来,本区呈缓慢性的间歇上升和下降接受第四纪沉积,新构造运动微弱。三、地质与水文地质 1、地质 XX 市地质构造属中、新生界地质年代;地表以下为红砂页岩,由粘土与经砂胶结而成。北部平坝上层为第四系全新泛洪冲积层,下层基岩为中生界,自垩系夹关组紫红、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及砂质粘土岩,河岸有基岩出露。为中生界白墨系夹关组地层,地层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 2、水文地质 项目区沿线地下水按贮藏和发育程度分三种类型: ( 1)第四系残坡积层孔隙潜水:富水性好,埋深 0.8 2m,该 层地下水随季节变化大,由降雨补给,具补给源近,就近排泄的特征。 ( 2)每四系冲洪积层、冰水堆积层孔隙潜水:富水性好,地下水埋深 23m,分布于河谷阶地平原,接受大气降水与河水补给,渗透系数 1.39 19.25m/昼夜,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钙、镁水为主,矿化度 0.20 0.59 克 /升。 ( 3)中更新统冰碛、冰水堆积层孔隙潜水:本地层多为粘土和卵石质土组成,但卵砾石多与粘土混杂,一般含水条件不佳。地表出露的粘土基本上不含地下水,表层仅受降水量影响,形成面流,汇入沟渠中排泄。 ( 4)基岩风化裂隙水:测区白 垩系地层,岩性为泥岩与砂岩不等厚互层。表层风化裂隙发育,在接受降雨后,大多就近排泄,循环途径很短,泉水动态变化很大,主要受降雨控制。由风化裂隙水补给泉水,流量普遍甚微,均小于 0.1升 /秒。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水,矿化度 0.56 克 /升。 四、地表水系及河流分布 1、地表水 XX 市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是岷江水系,少量是沱江水系支流和金沙江水系支流,以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为主干,三条河流间又依次具有干支关系。 岷江:发源于岷山山脉的弓嘎岭和郎架山,干流全长 711km,流域面积 13.59 13 万 km2。它是长江上游主要 支流之一,岷江在都江堰市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五通桥为中游,五通桥至宜宾为下游, XX 市位于岷江中游和下游,经四川省眉山地区青神县入境,由市中区东北面进 XX,在 XX 市中心城区肖公咀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其流域面积广,水量充沛。岷江 XX 段全长 263 km,河流落差 137km,平均比降为 0.58 。 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阿尼玛卿山系的果洛山南麓,在 XX 城下流入岷江。干流全长 1062km,流域面积 9.01 万 km2。大渡河自金口河西大沙坝流入 XX 市,在肖公咀以东形成一个 “S”形大弯曲。该河 XX 段 全长140km,河流落差 340m,平均比降为 2.43 。大渡河 XX 沙坪站年均流量1440m3/s。 青衣江:是大渡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宝兴县巴郎山,上游为宝兴河。全长276 km,流域面积 l.33 万 km2。青衣江自洪雅王坪入境,于 XXXX 市第三草鞋渡注入大渡河,市内干流长 102km,市内流域面积 2228km2。青衣江千佛岩站年均流量 34 4m m3/s。 白滩堰:白滩堰系在大渡河右岸安谷镇境内高山村大璇沱后坝引水,引水量为 12.9 m3/s,工程灌溉网络及形成干渠 29.2km,支渠 6 条 27km,斗渠 154km,承担着市中区安谷镇、车子镇、五通桥区冠英镇共 4.4 万余亩农田灌溉, 5 万余头牲畜的饮用水和 20 多个乡镇企业用水 (取水保率 95 )。白滩堰有小型发电站2 座,即安谷电站和堰塘口电站。白滩堰自安谷镇职水村流入高新区,从惠安村渔龙村交界处流出,贯穿开发区,在高新区界约 3 krn。 拟建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 XX 市第一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岷江。 2、地下水 XX 市区地下水含量少,仅在地层裂隙或层断处有少量地下水。据有关地质部门查勘,市区 10 km2范围内地下水储量为 8 万 m3,广布于 30 多个点 上。 五、气候特征 及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秋短夏长;全年霜雪少,风速小,阴天多,日照少,气压低,湿度大。年平均气温 17.3 ,极端最高气温 38.l ,极端最低气 14 温 -4.3 ,一月平均气温 7 ,七月平均气温 26 , 10 活动积温 5533 ;常年最低气温在 0 以上;无霜期 333 天,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压 91410Pa,本区年最大降水量为 1650mm(1422.61 年 ),年最小降雨量为 914.1mm,年均降雨量 1120.7mm, 4 9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 90%,最大日降雨量 248.2mm,年均蒸发量 900mm,最小蒸发量 450mm;平均相对湿度 81;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174.9 小时。 XX 市市中区主导风向为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 l 2m/s,静风频率 38。 六、矿产资源 XX 市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成矿条件较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 29 种,探明储量 25 种,重要矿产地 208 处,其中:大型矿产地 33 处,中型矿产地 57 处,小型矿产地 99 处,矿点、矿化点上百处。主要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据 2003 年底统计,全市从事矿业人员 4.573 万人 ,年产矿石量 1836.398万吨。现有矿产储量:煤炭保存储量 1.2 亿 1.4 亿吨,年开采原煤 393.506 万吨;岩盐属威西盐田, XX 市境内分布面积约 600 平方千米,岩盐资源储量达 105 亿吨,年开采 47.9 多万吨;磷矿,已探明磷矿石资源量 6.83 亿吨,占全省磷矿探明储量的 60%以上,年开采 39 万吨,属于小规模开采;石灰石,在 XX 市境内分布比较集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 6.98 亿吨,资源量 3.61 亿吨,预计全市石灰石远景储量 100 多亿吨,年开采 400.614 万吨;石膏,已探明储量 10868万吨,年开采 30.21 万吨;钾长石,已探明储量 6336 万吨,年开采 16.83 万吨,属于小规模开采;硅石,已探明储量 1415.76 万吨,现属于小规模开采;矿泉水,认定的可(允许)开采资源量为 1.788 万吨日,年开采 15 万吨 /日,多为含偏硅酸优质饮用矿泉水;地热水在全市资源分布比较丰富。 七、森林资源 XX 市森林面积 50.4 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 4896.7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854.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50.46%,其中有林地森林覆盖率 42.0%。森林年总生长量为 182.8 万立方米。年生产杂竹 44.3 万吨,林产品还有竹笋、 五倍子、乌梅、乌桕、桐、茶、果等。境内林木有 43 科, 143 种,优势树有冷杉、云杉、柳杉、丝栗、马尾松等。 15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行政区划 XX 市历史源远流长,在 3000 年前的巴蜀时期即是蜀区开明故都, XX 建制已有 2500 多年,筑城 1430 年,为历代县、州、府、郡治所。 XX 市自解放以来,设 XX 专员公署, XX 县人民政府。 1978 年 XX 县改为地辖市, 1985 年撤地区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1997 年析出眉山等另建地级市。现辖十一县 (区、市 ), XX 市中区幅员面积 825 平方公 里,辖 10 个乡 15 个镇, 7个街道办事处, 252 个行政村、 71 个社区,总人口 5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1.3万人,非农人口 26.7 万人。 XX,古称 嘉州 ,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 古蜀国 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 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双遗产城市。 2000 年 6 月, XX 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 XX 是四川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其盐业和冶铁业已相当发达。唐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更加繁荣,史书称 “山川秀发,商贾喧阗 ”。 XX 市市中区为全国 99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 44 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 XX 大佛,坐落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之处,被诗人誉为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三江环抱着美丽的城市,绿心、绿岛、生态林点缀于江水与秀城之间,使 这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与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素有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的美誉,并获得联合国在中国的第一个优良人居环境城市合作项目。 二、 XX 概况 XX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100 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510415、北纬 28282956之间,平均海拔 500 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幅员面积 12827 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 66.5%、 21%、 12.5%,呈 “七山二丘一 平 ”地貌特征。辖 4 个区(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 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 4 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和 2 个彝族自治县(峨边、马边),户籍人口 354.4 万,常住人口 324.3 万。 16 XX 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时期是蜀王开明故治。秦统一中国后,于市境内置南安县,隶属蜀郡,后曾改属犍为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 579 年),取 “郡土嘉美 ”之意,置嘉州。宋改嘉州为嘉定府,元改为嘉定府路,明降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复升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 XX 县,取 XX 市第三南 五里 “至 XX”为名, “XX”之名沿用至今。 1950 年,设 XX 专区。 1985 年,撤销 XX 地区建地级市。 1997 年行政区划调整,眉山等 6 县划出。 XX 被誉为 “士大夫之郡 ”,是郭沫若的故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个。 XX 自然资源丰富,素有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美誉,有国家5A 级景区 2 处、 4A 级景区 4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 2 处,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各 1 处。已探明矿产资源 25 种,岩盐、磷矿等资源丰富,是全国卤(井)盐的主产 地之一,马边磷矿储量居全国八大磷矿第 4 位。境内江河纵横,拥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和众多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 800 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约 650 万千瓦,现有电力装机 332 万千瓦。 三、社会经济概况 近年来, XX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续 12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1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39.3 亿元、增长 25%;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117.4 亿元、增长 25.2%,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 60.2 亿元、增长 31.5%。 1、工业经济 XX 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 2011 年,全市工业化率 58.2%。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是中国硅材料研发生产的发源地、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建设全国首个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冶金建材、盐磷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不锈钢、建筑陶瓷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市建有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 12 个,其中 17 省级开发区 2 个、省重点培育园区 5 个, XX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通过科技部审查。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14 家,其中 8 家跻身省重点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行列, 3 家产能规模超百亿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3 家,国家级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1 个,省级创新型企业 43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个、企业技术中心 18 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2 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9 件、四川著名商标 32件。 2011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2.2 亿元、增长 23.5%。 2、旅游经济 XX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体,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 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品位一流,旅游经济总量连续 10 年居全省第 2 位。峨眉山 XX 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