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前言 青龙湾减河位于北运河与潮白新河之间, 是承泄北运河系洪涝水的主要行洪尾闾河道,河道上起河北省香河县土门楼泄洪闸,在天津市武清区刘皮庄附近进入天津境内,下至天津市宝坻区里自沽入潮白新河,全长 51.7km,我市境内青龙湾减河长约 45km。 青龙湾减河始挖于 1731 年,是分泄北运河洪水的一条人工河道,原入宁河县七里海。 1974 年,青龙湾减河重新整治,并新建土门 楼泄洪闸。下游八道沽以下原河道废弃,改道向东,于大刘坡附近入潮白新河,改道段称引青入潮。此后我市境内青龙湾减河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治理, 仅武清区和宝坻区对所属堤防及路面进行了一定的治理。 2012 年,天津市加大了青龙湾减河的治理力度。 2013 年 3 月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天津市武清区青龙湾减河河西务镇项目区、 下伍旗镇项目 1 区、下伍旗镇项目 2 区实施方案 ,主要工程内容为主要处于武清区境内、上部河道(右堤 R5+914 R32+340 长 26.426km)的堤防、险工整治以及穿堤建筑物改建; 2013 年 5 月青龙湾减河(八道沽桥大杨庄桥段)左堤应急加固工程实施方案 ,主要工程内容为 主要处于宝坻区境内、末端河道(左堤桩号41+14746+440 长 5.293km)的堤防加高加固,均获得水务局已批复。上述三个项目区和左堤 八道沽桥大杨庄桥段 目前已按 50 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完成。 现状天津市境内青龙湾减河宝坻区其余各河段不同程度存在着堤防超高不足、断面不达标等问题,部分堤防堤顶无硬化路面,不利于防洪抢险,这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龙湾减河的行洪能力。 根据海河流域防洪规划 ,青龙湾减河防洪标准由原设计 20 年一遇提高到50 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为 900m3/s1680m3/s,狼尔窝分洪闸以上设计流量为1680m3/s, 狼尔窝分洪闸以下设计流量为 900m3/s, 剩余 780m3/s 分洪入大黄堡洼。采用加堤与疏挖河道结合的治理措施,按原设计河底高程和纵坡疏挖主槽,狼尔窝分洪闸以下河道主槽按原设计断面清淤, 狼尔窝分洪闸以上河道较原设计底宽增加 10m20m。 但是经过多年运用,现状青龙湾减河下游段主槽淤积严重,两岸堤防标准偏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低,这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龙湾减河的过流能力。狼尔窝分洪闸以上河道现状过流能力为 1100m3/s,狼尔窝分洪闸以下河道现状过流能力为 500m3/s。 目前天津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武清区及宝坻区城市地位的提升, 对防洪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旦青龙湾减河洪水出现险情,将严重威胁两岸地区的安全。 因此,为保障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考虑项目的实施难度、可操作性以及地方积极性和资金配套能力,本次拟对青龙湾减河进行治理。治理工程涉及河道长 33.246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扩挖 19.025km,堤防加高加固 42.279km(左堤 22.949km,右堤 19.33km) , 8 座穿堤建筑物的维修加固、拆除重建以及堤顶路面硬化。具体位置见附图 1。 天津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3 月委托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进行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基本完成,立项文件见附件 4。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制定环保措施。为此,受天津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在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协助下承担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报告书中涉及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 位于工程起点约 500m(桩号 L18+643)至庞家湾扬水站(桩号 L20+562)范围,长度 1919m。该段工程内容为堤防加高加固,设计在迎水侧堤肩修建浆砌石防浪墙,并在墙后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虽然工程涉及保护区,但仅在原有提防上施工,没有占压保护区土地。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期损毁的林木进行补植。工程对保护区内环境没有破坏,不影响保护区的防风固沙功能及生态功能。 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初步资料调研和听取建设工程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 写完成了工作大纲,简本见附件 1。 2013 年11 月 6 日,天津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进行了技术审查,见附件 2。根据大纲技术评估纪要,本次评价细化了现状调查、施工方案等内容,根据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编写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4 年 3 月 4 日,天津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技术审查,见附件 3。按照技术评估纪要要求,报告书对补充取、弃土场概况,细化排泥场析出水排放去向及影响并补充其设置合理性,明确保护区级别及影响,完善水质及恶臭监测方法,完善编制依据、公众参与内容及环境监测计划,完善附图等,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修改,现呈报有关部门。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1.总论 1.1 评价目的 调查评价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 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依据环保等专业法规、标准和当地环境规划功能目标要求,制定防治、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措施,使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工程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制定环境管理规划、监测计划,估算环境保护投资,确保环保措施得以落实。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002.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0.12)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77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04) ;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津政发 2003第 6 号) ; 天津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津政发 2004第 58 号) ;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津政发 2004第 67 号) ;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2004.11) ; 天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13.11) ; 市环保局关于落实清新空气清水河道行动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知 (2013.10) ; 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 (津政发201335 号) ; 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津政发2006100 号) ;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106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国务院第 167 号令) ; 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法 ( 1995国土 法 字 117 号令) ; 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 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发1999177 号) 印发天津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 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宝坻政发20072 号)等。 1.2.2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HJ/T2.3-199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 19-2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 HJ/T88-2003) ; 开发技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GB/T50433-2008) ;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等。 1.2.3 有关文件及技术报告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年) ; 海河流域综合规划 ; 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北三河系防洪规划 ; 天津市排涝总体规划 ;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天津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天津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组, 2005.09) ,等。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3.1 评价工作等级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建成后的运营期无废气排放,废气主要产生于施工期, 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淤泥恶臭的无组织排放。 本工程施工期为 8 个月,影响范围为 150m 左右,施工期扬尘和恶臭均为无组织、不固定、间歇性的排放,仅在土方开挖、回填和排泥时产生,影响程度较轻。工程区域位于宝坻区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 HJ2.2 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定为简化三级。 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运行期不产生污水,废水排放主要为施工围堰积水和排泥场出水。这些水分均为青龙湾河道水体,最终导回青龙湾减河河道,主要污染成分为悬浮物( SS) 。青龙湾减河的现状水质为 V 类,因此,将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声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运行期无噪声排放。噪声主要产生在施工期,即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会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期的噪声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影响立即消失。工程区所处声功能区为 2 类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中的有 关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该段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扩挖、堤防加高加固和穿堤建筑物改造,性质为改扩建。工程新增占地为施工临时占地,包括取土场、排泥场、施工营区和临时道路,合计 2776.77 亩,约为 1.85km2。工程所区域内的部分堤防(约 2km)涉及青龙湾固沙林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该段工程不新增临时占地。该保护区是2006 年 3 月 27 日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市级保护区,以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为主的固沙林,可视为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 HJ 19-2011)判别标准,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1.3.2 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各评价内容的评价工作等级, 确定青龙湾减河各具体评价因子范围如下: 大气环境:本工程为线性工程,评价范围为取、弃土场、主要运输道路两侧、清淤段河道两侧 200m 内。评价因子为 TSP、 PM10、臭气浓度。 水环境:清淤工程范围内青龙湾减河河道,自起点上游 500m 至终点下游500m 的河道水环境。评价因子为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BOD5氨氮、总氮、总磷。 声环境:施工期声源为线状声源,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场界外 200m 范围。施工营地、生产加工厂、弃土场周围 200m 范围,主要运输道路两侧 200m范围。评价因子确定为 LAeq。 固体废物:河道两侧、弃土场周围 100m 范围。 生态环境:按照三级评价的要求,评价范围定为河道两侧、弃土场周围、涉及保护区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为林业、土地利用、水土保持。 工程评价等级、范围见表 1.3.2-1。 表 1.3.2-1 评价等级、范围一览表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1 环境空气 三级 取、弃土场、主要运输道路、清淤河段两侧 200m 范围。 2 水环境 三级 青龙湾减河清淤工程区域河道水环境,自工程起点上游 500m 至工程终点下游 500m 的河道水环境。 3 声环境 三级 河道两侧、弃土场周围、主要运输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评价范围适当调整放宽到敏感点附近。 4 生态环境 三级 河道两侧、弃土场周围、涉及保护区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 5 固体废物 河道两侧、施工场地、排泥场、弃土场周边 100m 范围。 1.4 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水环境:根据海河流域天津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工程清淤河道处于青龙湾减河开发利用区(大口屯 潮白新河),水质功能目标为 V 类;工程区域两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侧多为农用地,田间各河渠功能为农田灌溉和排沥,因此施工期间,工程区域沟渠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见表 1.4.1-1。 表 1.4.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 mg/L 项目 类 pH 值(无量纲) 6 9 高锰酸盐指数 15BOD510石油类 1.0 氨氮 2 总磷 0.4总氮 2.0环境空气:工程施工区附近靠近宝坻区的居民区和农村村落,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分别见表 1.4.1-2。 表 1.4.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GB3095-2012) 单位: ug/m3项目 限值 年均值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SO260 150 500 NO240 80 200 PM1070 150 TSP 200 300 声环境:施工区涉及宝坻区农村地区,按照地方行政管理规定,该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 类标准。见表 1.4.1-3。 表 1.4.1-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固体废物: 工程清淤底泥分别采用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15618-1995)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 GB4284-84)进行分类评价,确定淤泥是否为危险废物采用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 GB5085.3-2007)进行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15618-1995) 弃土场为废弃坑塘,根据该标准中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弃土场采用三级标准进行评价,工程中涉及农用地的采用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见表 1.4.1-4。 表 1.4.1-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级别 二级 三级 土壤 PH 值 7.5 6.5 镉 0.6 1.0汞 1.0 1.5砷 水田 20 30 旱地 25 40铜 农田等 100 400 果园 200 400 铅 350 500 铬 水田 50 400 岸地 250 300 锌 300 500 镍 60 200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 GB4284-84) 本标准适用于在农田中施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及江、河、湖、库、塘、沟、渠的沉淀底泥等。农田施用污泥中污染物的最高容许含量应符合表 1.4.1-5的规定。 表 1.4.1-5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 ( mg/kg) 项目 最高容许含量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 pH6.5) 镉及其化合物(以 Cd 计) 20汞及其化合物(以 Hg 计) 15铅及其化合物(以 Pb 计) 1000 铬及其化合物(以 Cr 计) 00砷及其化合物(以 As 计) 75苯并( a)芘 3 铜及其化合物(以 Cu 计) 500 锌及其化合物(以 Zn 计) 1000 镍及其化合物(以 Ni 计) 20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 GB5085.3-2007)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判断青龙湾减河河道清淤底泥是否为危险废物,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 GB5085.3-2007) ,具体见表 1.4.1-6。 表 1.4.1-6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单位: mg/L 项目 汞 砷 镉 铅 六价铬 镍 锌 铜 总铬 氰化物最高允许浓度 0.1 5 1 5 5 5 100 100 15 5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其具体限值见表 1.4.2-1;淤泥臭气排放执行天津市地方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12/-059-95)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1.4.2-2。 表 1.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 mg/m3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 mg/m3) 颗粒物 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 1.0(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 表 1.4.2-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 标准值 臭气(无量纲) 20施工期与敏感区域相应的施工场界处噪声排放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见表 1.4.2-3。 表 1.4.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 间 夜 间 70 551.5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 1.5.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临时占地为带状,包括临时堆土场、临时施工道路等在内,宽度从 50m 到 200m。经过现场查勘,施工涉及的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村庄,包括庞家湾、西十字港等 9 个村为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过程中对青龙湾减河进行清淤, 因此青龙湾减河作为本工程重点水环境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沿线主要为农村,毗邻天津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保护区林地。 陆生生态:工程沿线陆生生态系统主要为农业和林业生态系统,主要生态保护目标为林地和植被。 水土保持:尽量减少破坏施工区的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对破坏的植被尽快恢复,严格控制施工开挖和做好弃土场水土保持工作,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得到全面控制。 土地利用:工程需要临时占地,要符合现有土地管理政策及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做好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工作。 因此,根据本工程的特性和周围环境特征,将环境敏感点分为三类:一是治理范围内的村庄,村庄的保护要素为大气和噪声,共计 9 处;二是青龙湾减河工程清淤段的水质;三是施工区域周边生态,尤其是涉及天津青龙湾固沙林段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具体情况、保护因素及执行标准级别见表 1.5.1-1。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见附图 3。 表 1.5.1-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 敏感目标 性质 方位 主要施工方法 距离(m) 保护要素及级别 1 堤防工程(主要运输道路) 庞家湾 村庄 NE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15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2 西十字港 村庄 NE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4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3 树尔窝 村庄 NE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1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4 牛家牌 村庄 NE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2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5 李家牌 村庄 WS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1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6 八道沽 村庄 S 土方开挖,回填 8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7 小杨庄 村庄 S 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 70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8 清淤工程 牛家牌 村庄 WS 绞吸式挖泥船 178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9 李家牌 村庄 NE 绞吸式挖泥船 76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10 小杨庄 村庄 S 绞吸式挖泥船 117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11 前赵庄村 村庄 WS 绞吸式挖泥船 138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12 取土、排泥场 西老鸭口 村庄 N 土方开挖,排泥回填 85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13 小杨庄 村庄 W 排泥回填 107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序号 敏感目标 性质 方位 主要施工方法 距离(m) 保护要素及级别 14 施工营区 李家牌 村庄 E 工厂噪声 252 大气二级,噪声 2 类 15 青龙湾减河水体 清淤扩挖 河道水体,水质 V 类16 生态保护目标 宝坻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 堤防工程(防浪墙) 林地 陆生生态 临时占地 植被 水土保持 临时占地 水土 土地利用 临时占地 土地资源 1.5.2 环境保护控制目标 总体保护目标是不因施工活动和工程建设 使青龙湾减河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明显降低,保护区域环境空气、声环境和 人群健康,满足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与要求。施工期固废不造成二次污染,保 护施工沿线的自然和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环境空气:大气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扬尘控制以符合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扬尘不对环境敏感目标造成明显影响; 水质:施工废水经处理后用于施工营区的 洒水抑尘,生活污水交给当地环卫部门,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做到废水不 外排,做到施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声环境:施工场界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控制,使环境敏感目标不受明显影响;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废以不造成二次污染为环境控制目标; 生态环境:施工期间,主要保护施工区域 周围的自然和农业生态环境,尤其是天津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2.工程概况 2.1 工程名称和性质 项目名称: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天津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类别: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建设性质:改扩建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013 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 天津市武清区青龙湾减河河西务镇项目区、下伍旗镇项目 1 区、下伍旗镇项目 2 区实施方案 、 青龙湾减河(八道沽桥大杨庄桥段)左堤应急加固工程实 施方案和左堤八道沽桥大杨庄桥段 目前已按 50 年一遇标准进行了治理。 现状天津市境内青龙湾减河长约 45.737km,左右堤距 240m280m,堤身断面较规整,堤顶宽度 4.7m18m,除已治理段外,未治理各河段不同程度存在着堤防超高不足、 断面不达标等问题, 部分堤防堤顶无硬化路面, 不利于防洪抢险。 青龙湾减河原设计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设计流量为 900 m3/s 1330m3/s。目前存在堤防标准偏低、河道淤积、行洪能力不足等问题。 2012 年 7 月 21 日特大暴雨洪水过程中,青龙湾减河出现 1949 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过程,土门楼行洪流量达 1090m3/s,狼尔窝分洪闸出现最高洪水位 8.16m,超分洪水位 0.06m。多处堤防出现险情,沿线堤防采取抢搭子埝措施得以安全度汛。现状河道堤防已不能有效行洪,亟需建设完善。 青龙湾减河左、右堤的穿堤建筑物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功能为解决李家牌等一带农业灌溉排涝用水,由于修建标准低,运行时间长及缺少必要的维护管理等原因,大都损坏严重,是堤防防洪安全的极大隐患。 综上所述, 我市境内青龙湾减河抗御洪水的能力还较差, 防汛形势较为严峻。针对我市境内青龙湾减河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考虑项目的实施难度、可操作性、顺延性以及项目所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因素,本次拟对青龙湾减河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2.3 工程任务和规模 青龙湾减河的治理任务是: 依据 海河流域防洪规划 、北三河系防洪规划 ,根据其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定设计方案和治理措施,对河道进行疏浚扩挖,对沿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对穿堤建筑物进行改建或重建,使青龙湾减河防洪标准提高到 50 年一遇。 2.4 设计标准 根据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及北三河系防洪规划 ,青龙湾减河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设计流量为 1680m3/s900m3/s。堤防工程级别为 2 级,穿堤建筑物级别亦为 2 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2.5 工程总布置和设计 青龙湾减河天津市境内属武清区辖区范围( H5+914H18+405 段) ,以及宝坻区(八道沽桥大杨庄桥段)左堤堤防工程, 已治理完成。本次治理段位于宝坻区其他未治理河段( H18+405H51+651) ,涉及河道长 33.246km,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河道疏浚扩挖 19.025km,堤防加高加固 42.279km(其中左堤 22.949km,右堤 19.33km) , 8 座建筑物的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以及堤顶路面硬化。工程总布置见附图 2。 2.5.1 主槽疏浚扩挖 桩号 H0+000(土门楼) H28+370、 H28+870 H33+126 段 该段长 28.37km,该段现状底宽和河底高程基本能满足防洪规划的设计要求,因此,该段不需疏浚扩挖,维持现状。 桩号 H28+370 H28+870 段 该段长 500m,为不抬高津蓟铁路桥的水位,同时考虑项目的实施难度和可操作性,本次仅向左堤宝坻一侧扩挖,自河道中心线开始,扩挖底宽 40m,开挖边坡 1: 4,设计河底高程为 1.38m 1.31m,河底纵坡 1/7000。 桩号 H33+126 H35+400 段 该段长 2.274km,主槽扩挖底宽为 100m,上接现状滩地,河底高程0.79m0.47m, 河道开挖边坡 1: 4.0,主槽扩挖河底纵坡 1/7500。 桩号 H35+400 H40+860 段 该段长 5.460km,主槽扩挖底宽为 85m,上接现状滩地,河底高程0.47m-0.26m, 河道开挖边坡 1: 4.0,主槽扩挖河底纵坡 1/7500。 桩号 H40+860 H51+651(入潮白新河口)段 该段长 10.791km,主槽扩挖底宽为 140m,河底高程 -0.26m-1.73m, 河道开挖边坡 1: 4.0,主槽扩挖河底纵坡 1/7500。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2.5.2 堤防加高加固 堤防加高加固选取三种型式,即纯土堤型式、防浪墙型式、直接修路型式。各堤段断面型式分述如下: 纯土堤型式 对于堤顶欠高大于 1.0m 的堤段,即桩号 L40+200 L41+147 和 R40+690R51+670,长 11927m,设计采用纯土堤型式,堤顶宽 8.0m( 6.0m) ,并在堤顶修建路面,路面宽 6.0m( 5.0m) ,迎水侧、背水侧边坡 1:2.51:4.0。 防浪墙型式 对于堤顶欠高位于 0.50m 1.0m 之间的堤段, 即桩号 L18+198 L21+000 和L21+400 L28+200,长 9602m,设计在迎水侧堤肩修建浆砌石防浪墙,并在墙后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浆砌石防浪墙墙高一般为 0.5m 1.0m,宽 0.60m,局部防浪墙高度较高,为 1.5m,墙后堤顶高程与土堤齐平,墙后堤宽 8.0m( 6.0m) ,堤顶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高程与现状堤顶高程上下游顺接,路面宽 6.0m( 5.0m) 。 直接修路型式 对于现状堤顶高程与设计堤顶高程之差即欠高小于 0.50m 的堤段,即桩号L21+000 L21+400 、 L30+528 L40+200 和 R32+340 R40+690 段, 长 18422m,满足设计堤顶高程后直接修建路面,堤顶宽 8.0m( 6.0m) ,路面宽 6.0m( 5.0m) ;桩号 L28+200 L30+528 段,长 2328m,可满足设计要求,无需治理。 2.5.3 穿堤建筑物设计 本次设计青龙湾减河左、右堤共有 8 座穿堤建筑物需要治理,设计将建筑物分为三类来处理:第一类完全拆除重建 2 座建筑物;第二类部分拆除重建 3 座建筑物;第三类维修加固 3 座建筑物。详见 2.5.3-1 穿堤建筑物处理措施表。 表 2.5.3-1 穿堤建筑物处理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所属堤防 桩号 设计规模(m3/s) 功 能 处理措施 1 庞家湾扬水站泄涵 左堤 L20+562 12 排水 拆除重建闸室 2 庞家湾闸 左堤 L22+683 8 灌溉 拆除重建闸室 3 牛家牌扬水站泄涵 左堤 L36+593 14 排水 维修加固 4 李家牌闸 右堤 R34+571 8 灌溉 拆除重建闸室 5 李家牌引水涵洞 右堤 R35+838 8.3 灌溉 维修加固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序号 建筑物名称 所属堤防 桩号 设计规模(m3/s) 功 能 处理措施 6 八道沽扬水站泄涵 右堤 R40+378 15 排水 拆除重建 7 八道沽进涵 右堤 R40+529 1 灌溉 拆除重建 8 八道沽故道涵闸 右堤 R41+036 15 灌溉 维修加固 2.5.4 取、弃土场、排泥场设置 本工程的排泥工程量较大, 需要的排泥场地相应也较大。 为了减少排泥运距,节约工程投资,排泥场地位置选择在河道周边的鱼塘或空地,以利于淤泥脱水。本工程沿线共布置排泥场地 9 处,每处排泥场控制的施工范围约 2.4km。其中,8 处为现状鱼池, 1 处为空地。为了减少对工程周边的影响,且满足淤泥脱水要求,需要沿排泥场周边搭建排泥场围堰拦挡泥水。鱼池处排泥场围堰设计高度为1.5m,顶宽 2.0m,边坡系数为 1: 2;空地处围堰设计高度为 3.0m,顶宽 2.0m,边坡系数为 1: 2。排泥场围堰填筑土方由排泥场内部取土, 74kW 推土机推土,74kW 拖拉机压实。 本工程取土场地利用西老鸭口水库周边空地。取土场表层 0.5m 厚的耕植土采用 74kW 推土机推土运输至场地周边沿线单独堆存,以便复耕使用,推土平均运距 60m。工程取土深度按 2.0m 计,取土完成后,将表层耕植土回填。 排泥场、取土场详情分别见表 2.5.4-1、 2.5.4-2,具体位置见图 2.5.4-1。 表 2.5.4-1 排泥场详情统计表 序号 排泥场名称 位置 面积 (hm2) 深度 (m) 容积 (万 m3) 现状 1 西十字港排泥场 L29+000 2.26 3.5 7.95 鱼塘 2 赵家牌排泥场 L33+300 21.09 3.5 73.85 耕地&鱼塘3 李家牌排泥场 R36+400 21.23 3.5 74.34 鱼塘 4 西老鸭口排泥场 R38+500 15.51 3.5 54.32 耕地&鱼塘5 里自沽排泥场 L40+000 25.15 3.5 88.06 鱼塘 6 潘青路排泥场 R42+500 18.7 3.5 65.49 鱼塘 7 津蓟高速排泥场 R44+600 15.72 3.5 55.06 耕地&鱼塘8 宝白公路排泥场 R47+000 15.86 3.5 55.55 耕地&鱼塘9 潮白新河排泥场 L50+000 16 3.5 56 鱼塘 合计 151.52 3.5 530.32 表 2.5.4-2 取土场详情统计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 (hm2) 深度 (m) 取土量 (万 m3) 现状1 西老鸭口取土场 L38+000 25.12 2.0 45.69 耕地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2.6 工程施工方案 2.6.1 施工条件 材料供应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826-98,筑堤土料宜选用亚粘土,堤后盖重宜选用砂性土,而本工程河道开挖清淤土方 为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呈流塑软塑状态,具中等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不考虑利用河道清淤土筑堤。本阶段料场选择位于河道北侧西老鸭口水库周边的空地,平均运距 10km。 工程施工所需的块石、碎石料等从附近材料市场购买。工程施工所需水泥、木材、 钢材和土工布等由天津市区或附近市场择优采购, 由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所购建筑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质量。 施工交通 对外交通运输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周边有津蓟高速公路、津围公路、大尔公路、潘青公路和宝白公路等多条国、省道路。 工程区域周边场地较开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以上道路都与工程线路平面交叉,本工程可作为施工进场道路直接利用。 本工程大件运输主要绞吸式挖泥船和挖掘机等大型施工设备运输。 这些设备利用津围公路、潘青公路和宝白公路运输进场,挖泥船现场组装。 图 2.5.4-1 取土、排泥场位置示意图 青龙湾减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场内交通运输 青龙湾减河两侧现状堤顶道路为土路和沥青路面。本工程土方工程量较大,交通运输设备较多,对路面破坏较严重,且主体工程需要新建或拆除重建堤顶道路。工程施工期间,主要利用现有堤顶道路,破损后重建土路,以满足工程施工交通需求。场内施工道路设计采用 6.0m 宽土路,道路设计长度为 45.7km。 本工程的排泥场占地范围较大。为了满足车辆的进出要求,这些场地均需要修建临时道路。道路设计标准与场内施工道路标准相同。排泥场道路设计长度为11.7km。 供水、供电和通讯条件 施工用风可采用 3m3/min 的空气压缩机供应。 工程周边村镇密布,且经济较发达,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可由附近村镇有偿取水,罐车运输至现场。 当地电网设施较齐全,供电保证率较高,施工用电由当地电网接引。 施工通讯可直接利用当地现有通讯网络。 施工区 本次设计工程沿线需布置 4 个施工营区, 分别位于桩号 L27+000, R35+800,L38+800、 R45+500 处(具体布置见附图 2) ,距离最近的村庄小杨庄 160m。 2.6.2 施工方法 导流方案 因河道疏浚工程在非汛期施工,青龙湾减河作为蓄水灌溉河道,为了保证农田灌溉和周边用水要求,结合施工方案,疏浚工程施工采用水下开挖型式,不需要考虑围堰挡水问题;青龙湾减河非汛期蓄水水位约 4.83m( 85 高程) ,滩地高程约 6.0m。故堤防工程位于非汛期水位之上,施工期间不需要考虑围堰挡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