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docx
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同时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这一根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下,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批判美国白皮书的一系列文章中深刻揭示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的历史必然性,科学阐明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创了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在新时期独创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历史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中国的发展就会丧失根本,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牢牢抓住和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和谐文化是在继承和借鉴中实现历史超越的先进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 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和谐的思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和谐的态度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用和谐的方式推进文化的创新和超越,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曾指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534 页)他还提出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 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1页)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博大胸怀和辩证思维,坚持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古为今用 ”, “洋为中用 ”,在继承、借鉴和扬弃中建设和谐文化,才能在新世纪的文化激荡中实现中华文化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超越。 3.和谐文化是充分 体现人文关怀的大众文化 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统一,是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众文化。毛泽东指出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毛泽东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92 页)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人民群众的 社会生活和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尊重群众意愿的多样性,关怀群众的文化需求,启发群众的自我教育,发挥广大群众个性化的创造才能,使和谐文化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尊重和包容广大群众多样化文化品格的大众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的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统合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共识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切实打牢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4.和谐文化是积极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建设和谐文化,也是一个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导向,培育社会正气,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移风易俗,改造社会,逐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的持续过程。毛泽东曾指出 :“一个社会,无论何时,总有先进和落后两种人们、两种意见矛盾地存在着和斗争着,总是先进的意见克服落后的意见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157 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必须切 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想文化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立足于建设,着眼于发展,致力于疏导,才能引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