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 1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XXXX 学校建设 项目 建设单位 : XXXX 学校 ( 盖章 ) 编制日期: 2014 年 03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 2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 制 说 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域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3 - 评 价 单 位 : XX 市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公章) 单 位 法 人 : 谷 惠 民 文 件 类 型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报 告 表 项 目 名 称 : XXXX 学校建设 项目 项目负责人: 李 新 国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证书号 职 责 签 字 谷惠民 环境评价 高 工 环评师 第 0005978 号 审 核 李新国 环境 工程 工程师 岗位 B24270015 号 填 报 秦明坤 环境工程 工程师 岗位 B24270013 号 填 报 - 4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 学校建设 项目 建设单位 XXXX学校 法人代表 杨振安 联系人 谢桂启 通讯地址 XXXX学校 联系电话 13854096299 传真 邮政编码 274100 建设地点 XX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教育 P84 占地面积( m2) 160000 绿化面积 (m2) 72000 总投资(万元) 20000 环保投资(万元) 1010 占总投资比例 ( %) 5.05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 内容 及 规模 1、 建设单位 及项目概况 XXXX学校委托山东大学附属学校管理。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拟建项目不属于限制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允许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以及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为此, XXXX 学校 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项目的总体设计 XXXX学校建设项目占地 240亩,总建筑面积为 109210平方米 。 主要建筑中学部教学楼约16200 平方米,实验楼 6150 平方米、艺术楼 3500 平方米、图书信息办公楼 16150 平方米、体育馆、食堂综合楼 975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 24240 平方米、教工单身宿舍楼 15680平方米、国际教学部(预留) 6000 平方米、校史交流展厅(预留) 2000 平方米;小学部综合楼 9540 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容纳 108 个班级, 6000名师生。 主要建筑物及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 表 1 项目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 标 数 值 1 总用地面积(平方米) 160000 2 总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109210 3 建筑密度 14.4% - 5 - 4 容积率 0.69 5 绿地率 45% 6 总投资(万元) 20000 3、 公建配套情况 (1)供水 本项目给水由 XX县自来水公司供水网供给,其水量、水压、水质均能满足校区供水需求。 (2)供电 项目 建有配电室一座,内置 500kVA 变压器一台,供电电压等线为 10kV。本项目供电可由学校配电室直接引入 220 380V电源,入楼前二次重复接地。 (3)排水 学校 内建筑物室内排水采用 雨污 分流, 生活污水 排入室外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学校 内雨水由管道收集后排入 学校 雨水管网,最终进入附近河流。 (4)消防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消防栓沿道路十字路口布置,两个消防栓之问间距不大于120 米。根据规范要求,在室外设置必要的消防专用工具。室内消防在建筑物每层设两个消防栓,两个消防栓之间间距不大于 50米,消防 栓之间能对建筑物形成保护。 (5)供暖 鉴于学校目前条件,采暖工程暂不做考虑。 (6)通讯 电话与微机联网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方式,各层 敷暗管埋设用户信息插座。 4、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估算为 20000 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 18519.32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898.36万元,基本预备费 582.32 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 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 5、 城市规划符合性 及土地利用性质符合性分析 该项目选址于 山东省 XX 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符合XX 县 发展规划。 作为 XX 县 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定位和发展规划与 XX 县 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年)相一致。 该区域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电力、电讯设备条件优越。该区电力资源供应充 - 6 - 足,供电能力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该区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属基本稳定型地块,工程地质条件适应各类建筑物基础持力。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位于 XX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目前该区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环境容量较大。项目建成后,应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汶、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交通及地理位置 本项目拟选厂址位于 XX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 XX 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由于受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上黄河等内外因素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整个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没有山丘,西南与东北差 9m,地面坡降在 1/5000 1/10000,海拔在 38.5 47.5m 之间。地貌主要有缓平坡地带、 浅平洼地带、河槽地带、河滩高地地带四种类型。缓平坡地分布于县境内大部分区域,河槽地带位于XX 西部大沙河一带,河滩高地则位于 XX 西北部的黄河沿岸。 3、气候条件 XX 县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较大,无霜期长,雨热匹配较好,雨热同季,适于各种作物生长。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XX 县年平均气温为 13.5,全年以 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 -1.8, 7 月份最高,平均为 26.6。多年平均降水 量 695mm,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7、 8两个月。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 平均风速 3.3m/s。 XX 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479.7 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 69%。 4、地质、地震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XX 县境属于中朝陆台山东省背斜的西南边缘凹陷带,处于 “鲁西断块 ”中的 “鲁西南块陷 ”上,地表全部为新生界第三系地层和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没有基岩出露。但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界限不易区分,新生界厚度一般为 530 650 米,平均 590米。 土层为新近堆积的河相松散物,以粉砂为主, 特点是颗粒细、饱和、松 散,可分 6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亚粘土、粉砂、亚粘土、粉砂、亚粘土。从构造上看,本区总体呈走向大致南北倾向东的单斜构造,发育次一级宽缓褶曲并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南部及北部煤系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中等。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基本烈 8 度为 6 7 度。在山东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 1996 年鲁政发 86 号文)上, XX县为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烈度为 7 度。 5、地表水系 本区域河流属淮河流域,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纳污河流为 东渔河 。 东渔河是县境最大流域,河流境内全长 59.1km,流域面积为 538km2,正常水位宽 60 100m,流量为 50m3/S,多年来均过境水量为 33.64 108m3。 拟建项目所在地表水环境 东渔河的河流功能区执行类区标准要求。 6、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XX 县地下水储量丰富,面积分布广,埋藏浅,水质好,补源条件好,平均埋深 2.61m,变幅为 1.60m,浅层地下水平均酸碱度( PH 值)为 7.45。深层地下水无污染,水质好,水温适中,在 18 26之间,地下水对水泥混凝土无侵蚀性。参照有关资料,厂址区域内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均可满足建厂要求。 7、植被、生物多样性 由于历史因素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原始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现存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且为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主要包括农田栽培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 评价区域内无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 9 社会环境概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XX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 60万人,总面积 846 平方公里, XX位于“京九”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十字交汇处,东接沿海地区,西连中原腹地,具有广阔的市场辐射力。北枕新石铁路,南依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境,境内四条省级道路与城乡公路筑起“三纵四横”现代化立体 交通网络。供电、供水、通讯及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后,以陶为 “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 ” ,遂在此定居经商,号陶朱公,开创了“ 十九年间,三致千金 ” 的伟业,被世人尊为商祖, XX 之名由此而始。岁月的沧桑,铸就了 XX昔日的辉煌。历史上,她曾 12次为国, 8 次为郡,自春秋至西汉 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战略要地和全国性经济都会,有 “ 天下之中 ” 的盛誉。改革开放,翻开了 XX发展的新篇章。 XX县先后被列为或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秸秆养羊示范县、全国小麦良种生产基地县 等。 今日的 XX,正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日益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广泛关注的焦点;区位优势明显。她位于 “ 京九 ” 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十字交汇处,东接沿海地区,西连中原腹地,具有广阔的市场辐射力。农业资源丰厚。全县形成粮油、瓜菜、林果、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和双孢菇、大棚菜、西瓜、大葱、玫瑰等八大生产基地。是鲁西黄牛、青山羊的主产地。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基础设施完善。 XX北枕新石铁路,南依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境,境内四条省级道路与城乡公路筑起 “ 三纵四横 ” 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供电、供水、通讯及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经济环境 宽松。政策优惠,合作前景广阔。我们树立 “ 县外就是外 ” 的大开放观念,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全局,以打造诚信 XX为突破口,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良的服务吸引县外人才、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 XX聚集。投资回报率高。闻名全国的希望集团、九发、鲁花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在这里投资并扩建了二三期工程。林纸一体化、多功能肽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立项和上马。 该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重要的人文遗址、名胜古迹。 10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该 项目位于山东省 XX 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距建设项目最近的地表水系为东渔河,东渔河是 XX 县境内的主要纳污、灌溉河,由于接纳了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参照 XX县区域环评监测数据结果,东渔河水质 COD、BOD5超标,水质已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标准要求,污染类型主要为有机污染。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参考 XX 县 卫生防疫站监测资料,该区域 地下水由于受地质因素影响, 除氟化物超标外,其他指标均满足地 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 中类水体标准要求 。 三、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评价项目所在区域内地势平坦,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强,参照 XX 县 环境监测中心站2010 年 监测资料 ,该区域 空气中 SO2、 NO2、 TSP 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但由于本区域 地处 黄河故道,受风沙影响较大 ;同时该区域开发所带来的地面扬尘所致, TSP 时有超标现象。 四 、 声环境质量现状 该项目厂址位于 XX 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噪声污染源主要为交通噪声,通过对建设项 目现场勘探,区域内噪声基本能 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要求 ,声环境质量较好 。 五、 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良好,主要为农村生态环境,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白薯、大豆、花生、芝麻、棉花等;野生植物以白羊草、米口袋、蒿类为主,伴生蒲公英;人工饲养动物有牛、羊、驴、骡、猪、狗等。 区域内无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 11 根据 XX 县城区规划,该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被定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被定为类功能区,地下水被定为类功能区,声环境被定 为 2 类功能区。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环境空气: 办公区、生活区 ; 水 环 境:东 渔 河、 周围 地下水; 声 环 境:生活区、 办公区 。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内无重要自然保护区、人文遗迹和风景名胜区。 12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 表 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地 下 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类标准; 声 环 境: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 2008)2 类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 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 二 级标准 ; 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 DB37/597 2006) ; 废 水: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 标准 (CJ343-2010)表 1 中 B 等级标准 ; 噪 声: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 2008) 2 类标准 。 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中相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1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本工程属非污染型生态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期包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工程施工期间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建设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污水和废气等污染物;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食堂油烟 等。 主要污染工序 : (一)施 工 期 1、基础工程 废 气: a)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开挖、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 SO2、烟尘。 b)土石方装卸、散装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TSP。 废 水: a)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 b)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主要污染物为 SS。 噪 声: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打桩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固 废: 主要是基础工程施工时挖掘的土方和建筑垃圾。 2、主体工程 废 气: a)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建筑施工、物料运输等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 SO2、烟尘。 b)土石方装卸、散装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TSP。 废 水: a)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 b)运输车辆冲洗、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的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SS。 14 噪 声: 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固 废: 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建筑工人生活 垃圾。 3、装饰工程 废 气:喷涂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时产生含苯系物的废气。 废 水:少量含 SS 的冲洗水。 噪 声:刨平机、灰浆泵、电锤、喷射机等装饰工程机械造成噪声污染。 固 废: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二)营 运 期 1、废 气: 食堂 烹饪油烟,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 2、废 水: 主要为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氨氮、动植物油等。 3、噪 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 辅助设备噪声和 人群活动产生的噪声。 4、固 废: 工程营运期的固废 主要来自于 普通 生活垃圾。 1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处理前 处理后 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食堂厨房 油烟 7.1 mg/m3 0.22t/a 1.8mg/m3 0.55 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废水 CODcr 350mg/L 18.9t/a BOD5 200mg/L 10.8t/a SS 180mg/L 9.72t/a 固 体 废 弃 物 生活 区 生活垃圾 1000t/a 0 噪 声 生活区 生 活 噪 声 6585dB(A) 6070dB(A) 其 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治,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太大。 为了保证项目建成后,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建筑空地和道路两旁的空地,加强绿化,增大绿化面积;同时应扩大物种的多样性,尽可能使绿化面积加大。另外,应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的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以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6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 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噪声对周围 环境 的影响 在 学校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吊车、升降机、运土汽车等,这些设施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噪声。各种机械运行中的噪声水平如表 2 所示: 表 2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平均 A声级表 单位: dB( A) 机械名称 噪声级 机械名称 噪声级 推土机 7896 挖土机 8093 搅拌机 7588 运土卡车 8594 气锤、风钻 8298 空气压缩机 7588 混凝土破碎机 85 钻机 87 卷扬机 7588 注:表中所列出的数据都是距离 噪声 源约 15m 处测得的数据。 对 学校 施工的不同施工阶段,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 范围为 60m,夜间影响范围为 180m。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2、弃土和扬尘对周围 环境 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产生较多弃土,如车辆装载过多运输时散落的泥土、车轮沾满泥土导致运输公路上布满泥土。弃土的直接影响是产生扬尘,扬尘会影响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呼吸健 康,也影响市容和景观。运输扬尘一般在尘源道路两侧 30m 的范围,扬尘因路而异,土路比水泥路的 TSP 高 2 3 倍。拟建厂址周围为在建企业和公路, 学校 施工的扬尘产生的影响不大。 3、施工期废水对周围 环境 的影响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 施工 生产废水。 施工期间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工程前期土建施工的砂石料系统冲洗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水、混凝土搅拌、浇注和养护用水,废水中 SS 为主要污染物,根据类比资料, 17 砂石料冲洗水中的 SS 浓度约为 2500 3000mg/L。在施工 现场设置沉淀池, 废水经沉淀后 SS 大量降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既 提高了水重复利用率,又可做到废水不外排。通过以上废水治理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固体废水 主要 来源于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水泥残渣和安装工程的金属废料等;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作业人员生活过程遗弃的废弃物,其成分主要有塑料、纸类以及砂土等。上述固体废物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集中外运处理。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土方,必然会对现有地表结构进行破坏,改变土壤结构。对于施工期被破坏的植被,待施工完成后,尽快按照 学校 绿化方案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对施工期开挖的土壤,应有计划的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并尽量保持表层沃土回填表层。施工期对植物的影响只是局部数量的减少,不会对区域生态造成影响。 6、对 交通 的影响 管线施工一般沿道路一侧进行,道路交通比较繁忙,工程建设时沿路开挖和管道堆放将使车辆受阻, 施工期 运输量的增加也使得道路负荷增加,使交通变得拥挤和混乱,影响交通畅通。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该区段的 交通影响也随之消失。 二、施工期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1、施工噪声的控制 为了减少 学校 及辅助工程施工中土石方工程、打桩、结构建设及装修等过程中施工噪声的影响,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同时应在工地周围设立 临时 声障之类的装置,以达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中对不同施工阶段的要求,以减少对附近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2、施工现场弃土处理和减少扬尘措施 工程建设单位应 会同 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弃土制定位置和运输计划,避免在行车高峰时运输弃土,应按规定线路运输,按规定 地点处置弃土。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弃土堆场周围采取一定的围护。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 18 下,对弃土表面喷洒适量的水,以防止风吹扬尘。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在装运工程中不要超载,沿途避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泥土去除干净,放置沿程弃土遗落,同时施工者应对弃土、建材洒落及时清扫。 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 建设单位 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施工结束后,应清理施工现场,妥善处理建筑垃圾。 4、交通影响的缓 解 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工程对该地区的交通影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对于交通繁忙的道路设计临时便道,并要求施工分段进行,在尽可能断的时间内完成开挖、埋管、回填的工作。对于交通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 5、其它 工程施工期间如发现文物、古墓等文化遗产,应暂时停止现场施工,并通知有关文物部门,派专业人员现场考察,以决定是否抢救或进行挖掘。施工期间应注意地下是否埋设光缆等通讯设施,并注意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19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水 污染 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县博 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仪凤路以东,振兴街以北 ,该 区域 目前有比较完善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 。 该项目 共有师生 6000人,人均用水按照 50 L/ d计,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取 0.9,一年按 200天计算,则 本项目 污水最大排放量为 54000m3/a。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及 XX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要求,即:下列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一 ) 建筑面积在 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 (旅 )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 (二 ) 建筑面积在 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 ) 建筑面积 10万平方米以上 (或日用水量超过 200立方米 ,或居住人口超过 3000人 )的居住小区。未按上述规定设计中水设施的,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因此按照上述要求, 本项目需同步建设中水回用 管网 。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 SS、氨氮、动植物油等,污染物排放浓度依次为 350 mg/L、 220 mg/L、 200 mg/L、 35 mg/L、 30mg/L。污水水质符合 污水排入城镇 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中 B 类标准, 即: PH6.5 9.5, COD500mg/L,BOD5350mg/L, SS733.9mg/L,氨氮 45mg/L。经 学校 内化粪池预处理,而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后,由 XX 县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综上分析,项目的生活污水 由化粪池预处理后 经管网收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的统一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经中水回用管网送回 学校 再利用,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预计项目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二 、大气 污染物 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 建设单位 提供的资料, 该项目厨房设 八 个灶头,餐厅厨房 日耗食用色拉油约38kg,年用量约 7.7t/a。按日 进行 烧炸工况 2小时计,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 2.83%,则 该项目餐厅 厨房油烟发生量 约 为 218kg/a,油烟产生浓度约为 7.1mg/m3,超过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要求( 2.0mg/m3)。该项目 应 在餐厅 厨房 安装 油烟净化装置 对产生的 油烟气 进行 净化 处理 ,其对应 的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应为 75%,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2.0mg/m3。 产生的 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 后 由竖井 引 至 所在建筑物最高处高空 排放 。经过该装置处理后,该项目 油烟 排放量约 为 54.5kg/a,油烟排放浓度约为 1.8 mg/m3,油烟废气能够达标排放 , 对教学楼和住宅不会有明显影响。 20 三 、 固体废弃物 环境影响分析 教学楼 、食堂 等 处 产生的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 1kg 计, 则 该项目年产生固废约 1000t/a,以生活垃圾为主。 建设单位应合理设置学校内的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并就近投放至各垃圾收集点的专用房。对于垃圾中纸、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加强综合利用;其它无利用价值的普通垃圾及时收集后进入学校内的垃圾收集房,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负责清运处理,加强管理,运输 时防止散落;采取上述措施后,固体废弃物对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基本不会有大的影响。 四 、 噪声 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无大的噪声源,仅有部分生活噪声,对外界的影响较小。为了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加大校区的绿化面积,形成隔声带,从而降低噪声值,预计区域内噪声值能够达到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进行控制: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污染源 污染物 防治施措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食堂厨 房 油烟 经油烟吸收装置 处理 达到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限值要求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预处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部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景观绿化用水和冲厕 达到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CJ343-2010)表 1 中 B 等级标准 BOD SS 固 体 废 弃 物 生活区 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0 噪 声 生活区 生活噪声 加大绿化面积 形成隔声带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 2 类标准。 其它 生态保护措 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为了降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1、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应进行适当地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以保护当地的环境,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搞好绿化,增加绿化面积,基本上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搞好治理和绿化,可降低项目建 设对环境的影响,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22 结论和建议 结 论: 1、 拟建工程 概述 XXXX 学校建设 项目 计划投资 20000 万元,占地 160000 平方米。项目位于 山东省 XX 县博文路东侧、青霞路南侧、青秀路 北侧、文化大道西侧 ,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 9号令),本项目 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该 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2、 施工期 影响 分析 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噪声、扬尘和施工队伍排放的生活污水、炊事烟气和施工固废等。对施工噪声和扬尘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后,预计不会产生扰民事件。施工期间,施工队伍要排放少量生活污水、炊事烟气和施工固废等。但由于施工期短,施工量小,且对施工队伍严格要求,坚持文明施工,预计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不大。 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 建设单位 提供的资料, 该项目厨房设 八 个灶头,餐厅厨房 日耗食用色拉油约 38kg,年用量约 7.7t/a。按日 进行 烧炸工况 2 小时计,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 2.83%, 则该项目餐厅 厨房油烟发生量 约 为 218kg/a,油烟产生浓度约为 7.1mg/m3,超过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要求( 2.0mg/m3)。该项目 应 在餐厅 厨房 安装 油烟净化装置 对产生的 油烟气 进行 净化 处理 ,其对应 的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应为 75%,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2.0mg/m3。 产生的 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 处理达标 后 由竖井 引至 所在建筑物最高处高空 排放 。经过该装置处理后,该项目 油烟 排放量约 为 54.5kg/a,油烟排放浓度约为 1.8 mg/m3,油烟废气能够达标排放,对教学楼和住宅不会有明显影响。 4、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山东省 XX县先农坛路以南,仪凤路以东,振兴街以北 ,该区域目前有比较完善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 该项目 共有师生 6000人,人均用水按照 50 L/ d计,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取 0.9,一年按 200 天计算,则本项目 污水最大排放量为 54000m3/a。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 SS、氨氮 、动植物油等,污染物排放浓度依次为 350 mg/L、220 mg/L、 200 mg/L、 35 mg/L、 30mg/L。污水水质符合 污水排入城 镇 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中 B 类标准, 即: PH6.5 9.5, COD500mg/L, BOD5350mg/L, SS733.9mg/L, 23 氨氮 45mg/L。经 学校 内化粪池预处理,而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后,由 XX 县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综上分析,项目的生活污水 由化粪池预处理后 经管网收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的统一处理, 处理后的中水经中水回用 管网送回 学校 再利用,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预计项目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5、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无大的噪声源,仅有部分生活噪声,对外界的影响较小。为了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加大校区的绿化面积,形成隔声带,从而降低噪声值,预计区域内噪声值能够达到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进行控制:昼间60dB(A),夜间 50dB(A)。 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影响不大。 6、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教学楼 、食堂 等 处 产生的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 1kg 计, 则 该项目年产生 固废约1000t/a,以生活垃圾为主。 建设单位应合理设置学校内的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并就近投放至各垃圾收集点的专用房。对于垃圾中纸、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加强综合利用;其它无利用价值的普通垃圾及时收集后进入学校内的垃圾收集房,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负责清运处理,加强管理,运输时防止散落 。 总之,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不会对周围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论: 该项目各项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不会恶化当地环境质量。建设单位要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到位 ,并切实落实本报告中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在此前提下,本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讲,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4 建 议: 1、本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污染治理措施全部落实和正常运转。 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本项目噪声源对周围 环境 的影响。同时要尽量购置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确保 8 小时连续工作时间内,工作环境的声级值低于 85dB(A)。 3、加强生 产全过程的环保管理,提高全体职工的环 保意识,堵塞污染漏洞,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造成污染扰民事件。 4、加强 学校 绿化,合理布置绿化带,同时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减少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25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26 审批意见: 经办人: 公 章 年 月 日 27 注 释 一、 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