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防洪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y!YV(公示本) 项目名称: 宜宾市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长江防洪堤 (滨江四期)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宜宾市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0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 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宜宾市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市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长江防洪堤(滨江四期)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报告表中不涉及商业机密,予以全文公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主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宜宾市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长江防洪堤(滨江四期)工程 建设单位 宜宾市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赵晋秋 联系人 吴明 通讯地址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南溪镇下正街 89 号 联系电话 0831-3321660 传 真 0831-3321660 邮政编码 644100 建设地点 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段 立项审批部门 宜宾市南溪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南发改 2013240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防洪管理 N79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235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69400 总投资 (万元 ) 12566.61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93.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74%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 产日期 年 月 2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1、项目由来及建设必要性 南溪区城市建成区东西延伸地处长江河谷阶地平坝,高程分布在 261 268m 之间,受河流、山体、沟谷的影响被切割,城区南临长江,从罗龙镇起至九龙镇止全长 55km,在罗龙镇西端水流由西南逆转向东北,至城区东门码头处又急转西南流向下游,平面形态呈 “S”型。城区段长江河道全长约 5.58km,处于 “S”型河道的中部顺直段,主河道江面宽从上至下由宽变窄,下游最窄处 622m,平均河宽为 855m,呈收缩状河道,主流偏右岸,河床基本稳定,河势平缓,平均比降约为 0.3。左岸旧城区上游有中坝滩一处,中枯水时与左岸连成一片。城区河段右岸为陡岸,岸顶地面高程均在 290m 以上,无历史洪涝灾害。左岸旧城区(锦江门古城墙末端东门码头)江段为土质河岸,为长江、级阶地,地面高程大部分在 265 268m,常年洪水拦于古城墙外,局部地面凹陷(凤翔门皇东门梨子林一带)为 261 264m,与长江相通的溪沟遇长江洪水倒灌易形成内涝;文革时期为抵御洪水当地居民在阶地边缘自行修建了防洪堤抵御常年洪水,堤顶高程在 259.00 262.00m 间,堤外缘地面高程一般在 255m 261m,常年被淹,只有枯水期地面出露种植烟草等作物。 由于城区未开展城市防洪总体规划,城区现修建有长江防洪堤 4.89km,护城溪防洪堤不足 1.5km,且建设标准不一。其余江段基本无堤防工程。全城现有防洪工程尚未构成完整的南溪城区防洪体系,更不能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有效的防御洪水,一旦再发生类似于 1966、 1991 年的大洪水,经济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宜宾河段防洪护岸工程规划图见附图 2。 2011 年,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启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主要针对流域面积 3000km2以上江河的主要支流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以水规计 2011 251 号文件下发关于贯彻落实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流域面积 3000km2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重点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项目原则上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每条河流为单项开展前期工作。 2011 年 7 月,四川省发改委会同四川省水利厅联合下发关于编制全省 “十二五 ”重点堤防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 (川发改农经 2011795 号) ,组织开展全省 “十二五 ”重点堤防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工作, “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轻重缓急,选择防洪任务重、有重要保护对象的重要河段,提出各地十二五期间堤防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 进行项目筛选和排序, 确定重点实施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 ”。 32013 年 3 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编制了长江上游干流宜宾河段防洪护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为宜宾市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 长江防洪堤工程是长江上游干流宜宾河段防洪护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划的 9 个防洪堤工程中的一个。本工程设计全长 2.733km,布置于长江左岸,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 P=5%)洪水,相应的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的级别为 4 级。保护范围是南溪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 1998 年第 253 号令)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 14 号令)等有关规定,以及四川省环保主管部门的具体意见和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宜宾市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2 年 11 月委托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在调研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前期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并结合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材料,确定了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在进行了详尽的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宜宾市南溪区牛巷口至坎上房子长江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2、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2013 年修订)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 “二、水利, 1、江河防堤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宜宾市南溪区发展和改革局以南发改 2013240 号文对本项目予以批复(见附件一) 。 3、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 与长江宜宾河段防洪规划符合性 根据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江宜宾河段防洪规划的批复(宜府函 201273 号) ,同 意该规划的实施;四川省水利厅出具了长江宜宾河段防洪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川水函2012564 号) ,审查意见中明确了防洪保护范围及防洪标准。 基本同意防洪规划范围为长江干流(金沙江)宜宾河段 119.6 公里(上起向家坝水电站下游,下至江安县井口镇干对窝)和较大支流汇口段 26.5 公里(其中:岷江下游宜宾河段 12.8 公里,上起玉荷湾,下至岷江河口;横江下游宜宾河段 13.7 公里,上起横江水文站,下至横江河口) 。 基本同意防洪规划的现状水平年为 2010 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 2030 年。 4基本同意宜宾市城区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宜宾县、南溪区、长宁县、江安县城区堤防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乡镇及农村堤防防洪标准 10 年一遇。 本项目属于防洪规划范围内的长江干流(金沙江)宜宾河段,符合长江宜宾河段防洪规划。同时宜宾市水务局出具了相关文件(南水函 201410 号) ,本项目建设符合防洪规划要求。 与南溪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 拟建工程占地位于四川省南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6 年修编) 的拟建防洪堤用地范围内,紧邻南溪建设区,与南溪县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本项目用地由宜宾市城乡规划局出具相关文件(宜南住建 2013选字第 001 号)以及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南溪区分局出具的关于宜宾市南溪区坎上房子至牛巷口长江防洪堤工程用地预审意见 (南国土资预审字 201308 号) 。 因此,项目厂址选址是符合城市用地规划要求的。 4、工程建设协调性分析 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协调性分析 南溪县城水厂取水点和南溪县城南山水厂取水点共同使用同一个取水点,均位于县城西郊长江南溪县龙台村六社筲箕 背,处在桂溪河入长江口上游 150m,该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为“取水点至取水点上游 1000m 以及沿江两岸纵深各 200 米为一级保护区、取水点上游 1000m 至上游 3500m 以及沿江两岸纵深各 200 米为二级保护区、取水点上游3500m 至上游 8500m 以及沿江两岸纵深各 200 米为准保护区” ,拟建工程末端坎上房子距南溪区取水口约 2.2km,本项目一部分位于该取水点的二级保护区,一部分位于准保护区。 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源管理条例 ( 2011 年 11 月)中相关规定 “地表水二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道路、桥梁、码头及其他可能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设施或者装置,应当设置独立的污染物收集、排放和处理系统及隔离设施。” 本项目属防洪工程,项目建成后不排放污染物,不会对饮用水源形成威胁,同时本项目主体工程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阶段采取围堰施工,不涉及涉水工程,且产生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影响甚微。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相关规定。 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协调性分析 拟建工程涉及长江河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根 5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 本项目属防洪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阶段采取围堰施工,不涉及涉水工程, 项目建成后不排放污染物。 同时本项目建设已取得农业部办公厅关于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牛巷口至坎上房子长江防洪护岸工程对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的意见(农办渔函 201346 号)文件,同意“施工期间,工程施工水域可临时调整为实验区 。调整范围为护岸工程所在位置 E104 56 34、N28 46 52上游 100m 至 E104 57 46、 N28 48 36下游 300m 向江心延伸50m 的保护区陆域和水域。调整期限为自施工之日起 24 个月。工程竣工后立即恢复为原功能区。 ”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在程序上符合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规定。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宜宾市南溪区牛巷口至坎上房子长江防洪工程 建设单位:宜宾市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南溪县城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 堤防工程位于长江左岸, 起于牛巷口, 止于坎上房子, 线路全长 2.733km。堤防工程特征见表 1 工程等级: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的级别为 4 级 防洪标准: 20 年一遇( P=5%) 工程总投资: 12566.61 万元 表 1 项目工程特性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全流域 km234200 2、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974.8 3、代表性流量 长江设计洪水流量( P=5%) m3/s 51000 工程地 61、防洪标准 重现期(年) 20 年一遇 2、设计洪水位 m 265.84266.38 三、工程规模 堤防总长 km 2.733 最大堤高 m 27.5 堤防等级 四、主要建筑物 1、堤型 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 2、堤顶高程 m 267.38266.84 堤顶公路 m 宽 6 3、护坡 生态护坡 钢筋混凝土框格护坡 工程护坡 现浇混凝土护坡型式 4、下河梯道 处 15 5、下河公路 m 2.733 6、防洪排涝工程 m 排水箱涵 处 1 五、占地及拆迁 1、永久占地 亩 185.312、临时占地 亩 181.95 六、施工 1、主体工程量 土石开挖 万 m3101.9 土石方回填 万 m3110.68 砼及钢筋砼 万 m310.50 2、总工期 月 26 七、经济指标 1、总投资 万元 12566.61 2、多年平均防洪效益 万元 1197 3、内部收益率 8.82 4、经济净现值 万元 4638 5、效益费用比 1.26 7三、项目组成 本项目堤防工程位于长江左岸,起于牛巷口,止于坎上房子,线路全长 2.733km,设计洪水位 265.84266.38m,堤顶高程 267.38266.84m,最大堤高 27.5m。整个工程主要包括五部分:防洪堤、护坡、堤顶公路、下河公路和堤后回填等。本工程项目组成和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2。 表 2 防洪堤工程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 期 运营期防洪堤工程 :本阶段布置堤线总长 2.733km,位于长江左岸,上起牛巷口, 下至坎上房子。 桩号 0+0000+100、 0+900 1+100 区段,采用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二级斜坡( 1:1.75、 1:2.0) +衡重式挡土墙;桩号 0+1000+900、 1+100 2+733 区段,采用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二级斜坡( 1:1.75、 1:2.0) +重力式挡土墙( 3-6m)或混凝土脚槽。 为避免堤后城区污水和雨水形成汇积,在防洪堤沿线布置 1 个排水箱涵。 / 护坡: 斜坡式堤身坡比采用 1:1.75 1:2.0,自上而下逐级放缓,变坡处设马道 / 堤顶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 6m / 下河梯道: 根据沿线居民分布间隔约 200m 设置一处下河梯道。下河梯道宽度为 10 30m; 下河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 8m,纵坡 8%。 / 主体工程 堤后回填: 堤后采用土石料进行陆域回填至防洪标高,堤后回填面积为 7.09hm2/ 施工场地 :施工沿线, 2 个, 3500m2/个 废水、废气、固废 临时渣场 :施工沿线, 2 个, 1200m2/个 / 施工营地 :就近租用民房 / 施工便道: 临时施工道路与进场道路连接,长 3.8km,路面宽8m,占地 3.04hm2/ 辅助工程 挖填方: 土石方开挖 101.9 万 m3,土石方回填 110.68 万 m3;项目外借 76.54 万 m3;弃方约为 67.76 万 m3,本工程填方量大,开挖的量可直接回填于堤后陆域。 / 施工用水: 项目施工用水量极小,直接由长江中抽取 / 公用工程 施工生活用水、用电: 由城市管网供给。 / 占地及拆迁 永久占地: 坎上房子段防洪工程永久占地 12.35hm2,其中旱地2.43 hm2,内河滩地 9.92 hm2。 临时占地: 工程临时用地 12.13hm2,其中旱地 4.47 hm2,内河滩地 7.66 hm2。 移民拆迁 :本项目涉及征地拆迁 38 户约 153 人 噪声、生活污水、扬尘、建筑垃圾、水土流失 / 8四、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 项目建设主要机械设备见表 3。项目建设主要材料为水泥、砂石等,具体用量见表4。 表 3 工程建设主要设备估算清单 序 号 机械名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2.0m3台 3 1 挖 掘 机 0.51m3台 3 2 推 土 机 32198kw 台 3 3 自卸汽车 515t 辆 6 4 振 动 碾 15t 台 2 5 蛙式打夯机 2.8 kw 台 2 6 光轮压路机 812 t 台 1 7 混凝土搅拌机 0.40.8 m3台 2 8 手持式振捣器 台 2 9 平板式振捣器 1.1 kw 台 2 10 汽车吊 10t 台 1 11 手推车 0.12 m3台 8 12 水泵 12sh-13a 台 3 13 钢木加工设备 套 1 14 机修汽修设备 套 1 15 电焊机 台 2 16 柴油发 机 200KW 台 1 表 4 项目主要材料数量估算表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混凝土 m373008 钢筋 t 622 条、块石 m344698 五、施工辅助工程 1、水、电系统 1) 、供水:工程需水量不大,且离河水源很近,采用自备水泵供水即可;生活用水可利用城镇供水系统解决。 2) 、供电:施工和生活用电可从乡镇电网接入,各施工区段另配置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2、机修厂 9工程的大型机械修理可由南溪区大中型修理企业解决,工程只需设立机械保养站,承担机械的保养和小修。 3、钢筋、木材加工厂 工程需用钢筋量较小,在工区集中设立 1 座集中钢筋木材加工厂,可满足工程要求。4、砼拌合系统 考虑分段施工,各段根据各自砼的预制及现浇方量、分别设立 0.40m3砼拌合系统。5、机械设备停放场 各段的机械设备停放场,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布置,每标段考虑 200m2。 六、工期安排、劳动定员 本工程拟定总工期 26 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 2 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 22 个月,工程完建期 2 个月。 基础开挖、堤脚混凝土挡土墙、 排水箱涵集中在枯水期内施工。 施工进度情况如下: 第 1 年 8 月和 9 月进行施工准备,主要进行场内交通、场地平整、水电供应、施工营地等项目施工。 第 1 年 10 月至第 2 年 4 月,主要进行基础开挖、挡土墙浇筑、排水箱涵浇筑、部分堤身填筑及混凝土护坡施工等。 第 2 年 5 月至第 2 年 10 月,主要进行河道常水位以上堤身堤身填筑、生态护坡施工等。 第 2 年 11 月至第 3 年 7 月,主要进行混凝土护坡、挡土墙浇筑、堤顶路面、马道护砌、陆域回填等施工。 第 3 年 8 月和 9 月为工程完建期,主要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移交。 施工高峰期劳动力 140 人。 本项目由宜宾市河道管理处(隶属宜宾市水务局)统一管理,由南溪区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该管理处现有职工 16 人,下设办公室、工程管理科、财务科、法制科。本项目坎上房子段堤防工程行政管理人员 2 人,并按规定每公里堤防配置 1 名护堤员,共 2 名。 七、水文水力计算及参数论证 1、设计洪水 长江在南溪境域内流程约为 40km,平均比降为 0.28,天然落差 11.2m,江面宽度在 8001200m 之间,多年平均流量为 7623m3/s,最大流量为 48200m3/s,最小瞬时流量为 2030m3/s,多年平均来水量为 2567.8 亿 m3。 10根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及水文站资料的插补与延长,分析计算得到相关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5。 表 5 设计洪水成果表 项 统计参数 设计频率洪水 洪峰 均值 Cv Cv/Cs 1% 2% 5% 10% 20 50% 洪峰流量 ( m3/s) 33500 0.27 5.0 62800 57800 51000 45600 39900 31500 上包线 278.19 276.77 274.81 273.25 271.58 269.07综合线 277.48 276.08 274.14 272.60 270.94 268.43冻结基面 下包线 277.06 275.55 273.49 271.86 270.14 267.58上 线 276.75 275.33 273.37 271.81 270.15 267.64综合线 276.04 274.64 272.71 271.16 269.50 266.99洪峰水位 ( m) 黄海基面 下包线 275.62 274.11 272.05 270.43 268.71 266.142、分期洪水 拟建工程施工期主要布置在枯水期,施工期设计洪水计算了 11 4 月和 10 4 月两个时段。根据实测水文资料,施工期设计洪水计算结果见表 6。 表 6 工程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施工期 项目 统计参数 设计频率洪水 洪峰 均值 Cv Cv/Cs 1% 2% 5% 10% 20% 50% 洪峰 流量m3/ 7880 0.27 5.0 14800 13600 12000 10700 9 00 7420 冻结基面 262.79 262.32 261.63 261.07 260.44 259.45114月 洪峰 水位 m 黄海基面 261.35 260.88 260.19 259.63 259.00 258.01洪峰 均值 Cv Cv/Cs 1% 2% 5% 10% 20% 0% 洪峰 流量 m3/s 14600 0.25 5.0 26300 24300 21600 19500 17300 13900冻结基面 266.67 266.12 26 .29 264.58 263.76 262.414 10月 洪峰 水位 m 黄海基面 265.23 264.68 263.85 263.14 262.32 260.973、排涝洪水 防洪护岸工程实施后,堤后均采用土石料进行陆域回填至防洪标高,由于岸坡再造,实际地面汇流情况有较大变化,保护区内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设市政排水管网,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防洪护岸工程需新建排水箱涵与市政排涝设施对接。 本堤防段存在 1 个天然小河汊(桩号 2+045) ,采用排水箱涵穿堤,洪峰流量标准与 11相应堤防标准一致。暴雨计算时段采用 24 小时,洪水径流系数根据四川省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盆地丘陵区表值查算为 0.85, 10 年一遇最大 24 小时暴雨量为183.4mm,其排涝洪水计算成果见表 7。 表 7 工程排涝洪水计算表 设计洪峰流量( m3/s) 河名 工程位置 汇流面积 ( km2) 汇流长度 ( km) 平均坡面比降 1% 10% 修正后长江 坎上房子 0.34 0.15 66.7 2.7 3.24 备注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 SL44-2006) , “经综合分析检查后,如成果有偏小可能,应加安全修正值,一般不超过计算值的 20%” ,同时将污水量纳入一并考虑,因此在计算成果基础上加大 20%作为设计流量 4、设计洪水水位线 根据拟定的河道糙率、洪峰流量、起始断面水位及堤线布置进行工程河段长江干流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见表 8。 表 8 坎上房子段设计水面线成果表 P=5%( Q=51000m3/s) 序号 桩号 ( km+m) 天然( m) 推荐方案( m) 差值( m) 0+00 266.37 266.38 -0.01 2 0+200 266.36 266.37 -0.01 3 0+400 266.34 266.36 -0.02 4 0+600 266.34 266.36 -0.02 5 0+8 0 266.35 266.35 0.00 6 1+000 266.28 266.31 -0.03 7 1+200 266.24 266.26 -0.02 8 1+400 266.2 266.21 -0.01 9 1+600 266.17 266.17 0.00 10 1+800 266.13 266.13 0.0011 2+000 266.07 266.07 0.00 12 2+200 265.98 265.98 0.0013 2+400 265.91 265.91 0.00 14 2+600 265.88 265.88 0.0015 2+742 265.84 265.84 0.00 八、防洪工程设计 1、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 ( GB 50201-94)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 GB/T50805-2012)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的规定,坎上房子段的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 12( P=5%)洪水,相应的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的级别为 4 级。 2、设计洪水位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 ,本工程堤防级别为 4 级,堤防按不允许越浪考虑,经计算,设计洪水水位见表 9。 表 9 本工程设计洪水位表 工程段 设计洪水重现期 T(年) 工程实施后设计洪水位( m) 坎上 子段 20 265.84266.38 3、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 18306-2001) ,坎上房子段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4、设计允许值 安全加高 根据本堤防工程的级别,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表 2.2.1 有关规定,确定其安全加高值为 0.6m,设计波浪爬高 0.63m,设计风壅增长高度 0.001m。 稳定安全系数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的有关规定,本工程为 4 级堤防。由于本工程背水侧需进行陆域回填,不存在稳定问题,因此只需对临水侧坝坡进行稳定分析。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土基) :正常运用条件: K 1.15 非常运用条件: K 1.05 挡土墙允许安全系数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和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 SL379-2007)的相关规定。挡土墙允许安全系数见表 10。挡土墙持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11。 表 10 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基本荷载组合 特殊荷载 工程段 工程等级 材料名称 抗滑 抗倾不均匀系数抗滑 抗倾 不均匀系数坎上房子段 4 土基 1.20 1.45 2.0 1.05 1.35 2.5 表 11 挡土墙持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工程段 材料名称 基底摩擦系数 地基承载力( kPa) 坎上房子段 砂卵石 0.45 400 13九、防洪堤稳定计算 1、边坡稳定计算 计算工况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的规定和坎上房子段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定下列工况计算其抗滑稳定。 正常情况: 1/3 堤高水深时的临水侧堤坡 非常情况:施工期的临水侧堤坡 计算结果 边坡抗滑稳定计算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成果见表: 表 12 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工程段 计算工况 典型断面 1 典型断面 2 允许安全系数 说明 正常工况 1.196 1.614 1.15 满足要求 坎上房子段 非常工况 1.482 1.684 1.05 满足要求 2、挡土墙稳定计算 计算工况 工况 1:设计枯水位,挡墙外无水,挡墙内有 1m 水位。荷载包括:挡土墙自重及填土重,在破裂填筑体上的各种恒载及汽车、人群等临时活荷载,土压力;静水压力,扬压力; 工况 2:不利中水位。荷载包括:挡土墙自重及填土重,在破裂填筑体上的各种恒载及汽车、人群等临时活荷载,土压力;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 工况 3:水位骤降 1m(挡墙内外水位相差 1 米) 。荷载包括:挡土墙自重及填土重,在破裂填筑体上的各种恒载及汽车、人群等临时活荷载,土压力;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 工况 4:设计枯水位,挡墙外无水,挡墙内有 1m 水位。荷载包括:挡土墙自重及填土重,在破裂填筑体上的各种恒载及汽车、人群等临时活荷载,土压力(考虑地震) ;静水压力,扬压力,地震作用力; 计算结果 各堤防段不同型式的挡墙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13。 14表 13 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整体稳定 基底压力 滑动安全系数倾覆安全系数最大应力 最小应力 平均应力 不均匀系数 序号 挡墙型式 基础类型 挡墙高度(m) 运行 工况 KcK0(KPa) (KPa) (KPa) (KPa) 工况一 1.85 3.44 131.9 82.5 107.2 1.60 工况二 1.60 3.53 107.3 60.3 83.8 1.78 工况三 1.43 3.28 103.1 56.1 79.6 1.84 重力式 卵石层 5 工况四 1.79 3.23 124.6 74.8 99.7 1.67 工况一 1.88 3.05 177.4 93.4 135.4 1.90 工况二 1.68 2.23 122.5 78.3 100.4 1.56 工况三 1.55 1.96 128.8 62.0 95.4 2.08 2 衡重式 卵石层 7 工况四 1.76 2.81 176.6 88.9 132.7 1.99 工况一 1.75 3.39 322.1 173.4 247.7 1.86 工况二 1.27 2.29 264.2 136.1 200.1 1.94 工况三 1.14 2.17 23 .8 114.5 176.1 2.08 3 衡重式 卵石层 10 工况四 1.68 3.18 308.3 162.4 235.4 1.90 十、工程总体布置 1、工程总体布置原则 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 有关规定及宜宾市防洪规划报告和 城市规划成果,防洪护岸工程岸线、堤脚线布置在满足河岸防护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城市建设、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努力营造亲水、滨水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堤线平面布置与堤型断面设计相互影响,经过反复调整使堤线平顺,达到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 2、堤线布置 工程段位于上下两弯道间的顺直过渡段,河道呈西南东北走向,防洪堤上起牛巷口,下止坎上房子,与坎上房子下游已建堤段相接。堤防全长 2.733km,最大堤高 27.5m。堤顶高程为 266.84 267.38m。依据自然河岸布设平顺岸线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任务的要求,采用岸坡适度挖填平顺、逐级放缓的斜坡型护岸结合重力式挡土墙支挡。3、堤型选择 根据工程河段地形地质条件及天然建筑材料分布情况,选用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采用岸坡适度挖填平顺、逐级放缓的斜坡型护岸结合挡土墙支挡。堤身填筑料采用土石混合料或砂卵石,堤脚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布置 C20 混凝土挡土墙。 堤段分区桩号 0+000 0+100、 0+9001+100,岸坡整体较平缓、适宜斜坡,混凝土 15挡土墙、脚槽镇脚、并使堤脚线平顺,因此选择的堤身型式为 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二级斜坡( 1:1.75、 1:2.0) +衡重式挡土墙 ,变坡处设宽 2m 马道,马道高程比堤顶高程低5m。马道以上堤身坡比为 1:1.75,预制 C20 砼混凝土预制块生态护坡,马道以下堤身坡比为 1:2.0,现浇 C20 混凝土护坡。镇脚为 C20 衡重式挡土墙结构,块石护脚,挡土墙顶设 4m 宽 M7.5 浆砌条石亲水平台。 堤段分区桩号 0+100 0+900、 1+1002+733,该段属河滩地,平均高程较低,适宜土石混合料堤,混凝土挡土墙、脚槽镇脚,并使堤脚线平顺,因此选择的堤身型式为 直斜复合式护岸型式,二级斜坡( 1:1.75、 1:2.0) +重力式挡土墙( 3-6m)或混凝土脚槽 ,自上而下坡比分别为 1:1.75、 1:2,变坡处设宽 2.0m 马道,马道高程较堤顶高程低 5m,马道采用 M7.5 浆砌条石。堤脚设 C20 重力式挡土墙或脚槽,局部地势低洼处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块石护脚,挡土墙顶高程为墙顶设 4m 宽 7.5 浆砌条石亲水平台,堤身背水坡坡比为 1:2.0。 4、堤基处理及堤身填筑 挡土墙持力层为岩石时, 挡墙基础嵌入弱风化基岩不小于 1.0m, 持力层为砂卵石时,应置于碾压密实的中密砂卵石层中。 堤身填筑料为天然砂卵石料或土石混合料,采用机械碾压、加水夯实,堤身填筑前需挖除表层松土、粉细砂、垃圾及有机物后,并用 16t 以上重型振动碾压至无明显沉陷为止。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 ,堤身填筑标准为:相对密度 0.65,干容重 21.5kN/m3。 5、堤身设计 堤顶高程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 ,本工程堤防级别为 4 级,堤防按不允许越浪考虑,经计算,设计洪水情况下堤顶超高见表 14,堤顶高程在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兼顾堤防整体协调及平顺的要求确定。 表 14 各堤段设计洪水位及堤顶高程表 序号 工程段 设计洪水重现期T(年) 工程实施后设计洪水位( m) 堤顶超高( m) 堤顶高程( m)1 坎上房子段 20 265.84266.38 1.0 266.84267.38 堤顶公路 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86-2013)相关规定,考虑工程管理及防洪抢险的需要, 堤顶宽度拟根据各堤段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取 6m。 16堤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高程等于设计堤顶高程。路面面层为 0.15m 厚沥青混凝土路面,下为 0.30m 厚水稳垫层。考虑排水需要,堤顶路面向堤外侧倾斜,横向坡度为 2%,临江侧设安全防护栏杆。 护坡 护坡方案根据工程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河段的水流及航道等因素,结合宜宾市总体规划,按照既能防洪保安,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投资、管理养护方便、生态环保的原则进行选定。 堤身上部定位为生态护坡区域,堤身下部定位为工程护坡区域。 A、生态护坡区域,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经验 ,本项目为与先期已经建成堤防协调一致,采用框格植草护坡形式: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工布、 20cm 厚 C20 混凝土、 C25 钢筋混凝土格栅植草。 B、工程护坡区域,选取现浇混凝土护坡型式。 护脚 本工程区卵石地基较易冲刷,泥岩基础也易软化,为了保护堤脚不受破坏,采用块石护脚,块石饱和抗压强度要求大于 30Mpa。 6、下河梯道及下河公路 为方便防洪护岸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给沿岸居民休闲、生活提供上下堤的方便,本次设计根据沿线居民分布间隔约 200m 设置一处下河梯道。下河梯道宽度为10 30m,人流密集处采用较宽下河梯道,梯道采用 M7.5 浆砌条石砌筑,工程实施时,下河梯道位置、宽度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