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docx
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完成 “十一五 ”规划、地区发展稳定翻开崭新一页的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 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认真总结地区 “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全面安排 “十二五 ”时期及今年的重点工作,组织动员全区各级党政和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变革创新,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不断开创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发展形势和 “十一五 ”发展成就及经验 年,我们以贯彻落实中央 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 “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富民强区、构建和谐 ”总体战略方向,牢牢把握关键环节,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形成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开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全力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1 亿元,增长 3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84.5 亿元。金融业支持地区发展力度明显加大,贷款规模达到 119 亿元,增长 50.9%。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为抓手,全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建设安居富民住房 15819 户,其中灾后重建房 9071户、牧民定居房 2475 户, 3 座定居兴牧水库工程动工兴建;教育、卫生、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城乡救助等民生政策全面落实,大力提高相关人员收入水平,全区近20 万人受益。坚持把对口支援作为助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加 强与国务院国资委及中央企业和辽宁省的沟通对接,争取中央企业捐助资金 2019 万元,编制完成辽宁省对口支援规划,落实辽宁省援助资金 1.96 亿元,援建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全方位、深层次推动解放思想、变革创新,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干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各族群众投身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实施 “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 ”,建立绩效考核、纪检监察、组织人事 “三位一体 ”的工作机制,各级党政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软环境持续改善。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了“十一五 ”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坚实基础。 “十一五 ”是塔城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这五年,是我们抓机遇、促跨越的五年,是夯基础、蓄后劲的五年,是大建设、快发展的五年,也是地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经济发展质量最好、对外开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历史台阶。 这一时期,是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 亿元,比 “十五 ”末增加 188 亿元,增长 1.7 倍,年均增速 17.7%;人均 GDP 突破 3万元,增加 1.7 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8.3 亿元,增加 11.3亿元,年均增长 21%,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从 3 个增加到 6 个。工业增加值从 19 亿元增加到 100.1亿元,年均增长 36.6%,占经济总量的 33%,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地区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三次产业结构由 31: 29:40 调整为 23.7: 44.9: 31.4,二产比重提高近 16 个百分点,彻底扭转了大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呈现出二产强力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这一时期,是民生显著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重要历史时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新增定居牧民 1.3 万户,定居率从 20.5%提高到 72%,定居牧民人均收入从 1500元增加到 4800元。 “援弱工程 ”深入实施,投入资金 4000 万元,完成援弱项目 15 个,托里、裕民两县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投入教育资金 8.1 亿元,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明显 改善, “两基 ”工作顺利通过国检。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到 100%,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7.7%。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地区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电视播控中心建成使用,乡(镇)场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就业11.3 万人。不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 61万人(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1.1万户、 4.9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加快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建设抗震安居房 7.2 万户, 30 万农牧民喜迁新 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2468 元和 8862 元,年均增加 808 元和 840元。 这一时期,是项目建设大力度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重要历史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71亿元,是 “十五 ”期间的 3 倍,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哈拉布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拉、察和特、铁厂沟水库建成使用, 20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白杨河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建设高效节水面积 309 万亩,解决了农牧区 26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中电投乌苏热电厂一号机组和北京天润玛依塔斯风电项目一、二期工程并 网发电,城乡电网改造快速推进;克 -塔 -巴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克 -塔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新建改建干线公路 2110公里、农村公路 3810 公里。以老风口为重点的塔城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推进。以额敏河城区段改造、乌苏新城区建设、锦绣沙湾大盘饮食文化建设为代表的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塔城市和托里、裕民、和布克赛尔县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这一时期,是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整体竞争力持续攀升的重要历史时期。统筹推动 “三大经济板块 ”联动发展,具有板块特色的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了优势互 补、多点支撑、整体推进地区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促进兵地、油地融合发展,兵地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在农产品出口、生态治理、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合作力度不断加大;编制完成了地区与克拉玛依融合发展规划,签署了一批油气化工、旅游开发等合作项目,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更加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这一时期,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基础更加巩固的重要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历史时期。深入挖掘提炼地区特色人文优势,营造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种文化相互包容、平等交往、自然融合,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深 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开展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主题教育活动,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不断加强,形成正面舆论引导强势,各民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坚持把自治区党委维护稳定工作要求和地区实际相结合,强化社会稳定形势研判和工作应对,实现了塔城地区在奥运会、国庆 60 周年等重要时期和 “75”等敏感节点不出问题的工作目标,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这一 时期,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历史时期。精心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实施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党员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重要岗位。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认真落实 “四知四清四掌握 ”工作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同时,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团体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同力同向推动 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生动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局面。 “十一五 ”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是全区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地委、行署,向为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付出辛勤劳动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和农九师垦区干部职工,向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顽强战斗的人民解放军驻塔部队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始终关心和支持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经过 “十一五 ”的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积极而深刻 的变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在 “十一五 ”改革发展稳定生动实践中,我们对地区发展形势的判断更加准确,对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创造塔城美好明天的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广泛思想共识,积累了宝贵发展经验。主要是: 第一,必须积极顺应发展大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地区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近年来地委探索形成的 “三大核心目标 ”、 “三大经济板块 ”、“四大比较优势 ”的发展思路和 “农业稳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生态美区 ”特色发展道路,推进 “援弱工程 ”、实施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年、促进兵地油地融合发展等创新举措,符合中 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符合地区发展实际,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既是指导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也是谋划推动 “十二五 ”发展的思想起点。 第二,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从长远发展看,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欠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建设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基本区情不会改变,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特点不会改变。推动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 ”与 “快 ”的关系,突出 “快 ”的主题,贯穿 “好 ”的要求,推动经济快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实现发展阶段、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的全方位跨越。 第三,必须按照民生优先原则,毫不动摇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最根本的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持久、最牢靠的动力。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利民惠民富民政策,竭力把关系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使各族人民现实生活有保障,未来生活有希望。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理念,毫不动摇地践行 “两个可持续 ”。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良好的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跨越发展的重要 依托。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科学态度,坚持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努力把塔城建成具有辽阔草原、良好生态、浓郁西部特点的宝地。 第五,必须牢记第一责任,毫不动摇地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必须结合维稳工作实际,大力发挥塔城人文优势,促进其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不苦熬 ”的塔城精神深度融合,使之成为推进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确保塔城持久安宁祥和,持续和谐稳定。 第六,必须深入 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推进变革创新。解放思想、变革创新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思想不争论、着眼发展朝前看,正视差距不气馁、食不甘味抓落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二、 “十二五 ”发展的总体把握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 ”时期,是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步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塔城科在地委扩大工作会上的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学跨越、后发赶超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 ”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地区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展目标是:到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0 亿元,年均增长 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4.8 亿元,年均增长 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 万元,年均增长 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1.2万元,年均增长 6.3%。 2019年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8 亿元,增长 20%;地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2 亿元,增长 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650元以上。 “十二五 ”时期,随着中央支持 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19 省(市)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必将推动 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催生形成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洞察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深入研究地区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关键性、基础性问题,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塔城跨越赶超。要准确把握 经济结 构大调整阶段的新特点,深入挖掘地区发展潜力,培育发展优势,彻底扭转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