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docx
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为扎实做好村 “两委 ”换届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掌握各村(居委会) “三委会 ”的现状, 8月 14 至 20 日,我办在镇党委的全力配合下,通过深入镇村召开座谈会、入户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对全县 8 个镇的 59 个行政村和 1 个居委会的 “三委会 ”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就村(居) “三委会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 59 个建制行政村和 1 个居委会的 “三委会 ”机构健全,除镇村和镇村,在上届换届时未选出村支部书记,其支部工作由副支书主持外,三套机构人员到位,运转正常。 1、人员构成和性别比例 ( 1)党支部情况。全县 8 个镇 59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现有党支部书记 58 人( 2 个支部缺支部书记),其中男支书 55 人,女支书 3 人、占 4%。支部委员 185人,其中男支委 125人,女支委 24 人,占 16.1%。( 2)村委会情况。全县现有 60 名村主任,其中男性村主任 57人,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女性村主任 3 人,占 2.8%。村委会委员 162 人,男委员 144 人,女委员 18人,占 12%。( 3)监委会情况。全县有 57 名村监委会主任( 3 个监委会缺主任),男性主任 53 人,女性主任 4 人、占 6.2%。监委会委员 116人,其中男委员 109 人,女委员 7人、占比 6%。 2、组成人员年龄情况和文化层次。全县农村 “三委会 ”干部共计 602名,现平均年龄达 48 岁。其中 30 岁以下干部 23 人,占比 3.8%; 30-40岁干部 129人,占比 21.5%; 41-50 岁干部 232 人,占比 38.5%; 51-60岁干部 181人,占比 30.1%, 60 岁以上干部 37人,占比 6.1%。文化程度分布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 422人,占比 70.1%,高中及中专 167人,占比 27.7%,大专及以上学历 13 人,占比 2.2%。三委会干部中有党员 473 人,占比 78.6%,其中女性党员 48 人,占比 10.1%。 3、任职情况。全县 58 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 37 人连任,占比 63.8%;149 名支委委员有 127 人连任,占比 85.2%。全县有村主任 60 人,其中连任的村主任 22 人,占比 36.7%; 162 名村委会委员有 107人连任,占 66.1%。全县村镇党委下派村干部 3 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 ”的有 5 人,村 “两委 ”成员交叉任职 84 人。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 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1、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男女比例差过大。全县农村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只占到 12.6%。且担任主要干部的女同志很少。另外,干部队伍中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分布不合理,老、中、青干部比例失调。年轻干部相对较少、中老干部比重较大。 40 岁以上的村干部占到 74.8%。年轻干部明显偏少, 30 岁以下干部在 2019 年 9 月之前很少甚至没有,经过一年多的充实,也只有 25.2左右。 2、干部队伍学历和文化水平较低。从分析表可以看出,农村干部的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数都还是初中小学学历,干部平均年龄达 48 岁。他们对于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只靠自身经验和老工作方法处理问题,不能联系和运用相关政策和知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依赖上级部门处理问题和安排具体工作的思想严重,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村干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工作方法和思路,导致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发家致富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和拼搏精神。 3、缺乏动力和待遇保障。大部分任期长、年龄大的干部对于其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报酬低的问题常常抱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松劲,热情降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表现出消极态度,政治责任感不强,只安于做一些日常的具体事务,对临时出现的任务,关系农村发展的问题不闻不问。待遇保障问题也影响大部分干部带头致富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的动力不够,为民办事的奉献精神不足。这 602 名村干部中 80%都是致富能手,但他们大部分只局限于把自家经济拉动上来,把自家生活水平提高,对在群众中推广自己好经验好做法甚至无私地为村民致富发家铺路垫底缺乏主动性。干部们自知报酬低,工作的质量自然也上不去,因而村干部的选拔也受之影响,后备干部队伍呈现后继乏人的现象。 三、思考和建议 1、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应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把选优配强村级干部,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把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在坚持干部队伍 “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广开才路,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坚持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配备干部。村书记是村支部一班人的主心骨,也是全村农民群众的带头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对少数政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群众意识不强、驾驭全局能力差,不能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村书记要坚决进行调整。 选配村书记,要拓宽视野,除了从后备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普通党员中挑选外,还要注意从外出务工返乡的村党员中挑选,对大学生村官这个资源要很好利用。他们文化水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推选他们当村干部,既可以让其主动创新性和奉献精神得以发挥,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农村面貌得以改换。在保证政治素质合格的前提下,注重挑选一些会经营、懂管理、有较好群众基础、愿意为党作贡献的致富能人担任村干部。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最终和首要的目标,只有经济上去了,人才才能留住。 2、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 训。以党校培训为抓手,以提高村干部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重点,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加强村干部的系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谈心谈话、参观考察、组织自学等方式,引导村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农村政策法规,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群众工作的方法。通过教育培训,要起到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作用。教育、引导村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干群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从自身找原因,以诚恳的 态度和行为求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注意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做,从群众最关心、大多数人能受益的事情抓起,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改善党群关系。 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3、以完善机制为基础,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在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养老、医疗保险实行市、镇、村三级统筹分担制度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适度提高村级干部基本报酬,改变目前与开展工作的强度、难度相比,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积极实行工作实绩挂钩奖励措施,逐步增加奖励力度,奖励工 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另外,建立完善的政治激励机制。要把年纪轻、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列入镇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对他们的培养锻炼,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学习培训,条件成熟的可选配进镇级领导班子或明确为副镇级干部,从而在面上起到用人导向作用,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