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docx
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近年来,市县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腐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全力推行阳光政务,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电子政务,打造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网路便捷、高效的作用,狠抓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搭建完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切实把各项行政权力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经济开发区、 12 个镇(街道)和 71 个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累计录入政府信息 6700 余条。积极协调督促县档案馆、图书馆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好政府信息查询,多渠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基础作用,去年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 2次,对县荣膺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县、打击防范 “两抢一盗 ”等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二、规范审批服务,打造高效便民平台。在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确定 49 个部门、单位的 363项行政审批事项、 29项服务事项和 910 项收费事项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八个方面进行公开,全面推行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 ”服务。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 “十必须 ”、 “十不准 ”、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 25 项规章制度,推行群众办件评议卡,日考勤、月评先、年总评,每月评选出 10 个红旗窗口和 10名 优秀服务标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近三年来,共接待服务对象 28 万余人次,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25.4 万余件,行政收费近亿元,按时办结率一直保持为 100%。 三、加强电子监察,打造阳光政务平台。不断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推进数据监察,延伸视频监察,将各项政务服务工作呈现在阳光之下。投资 103.5 万元,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累计发出预警纠错信号 1300 次,受理举报、投诉 37 件次;进一步延伸视频监察,对 “中心 ”外单位进行了有效实时监控。不断强化内外部、民主和群众监督,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政务公开情 况予以评议,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超时办理、审批行为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将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列入全县目标考评内容,与预防和惩治腐败有机结合,对政务公开不关心、不过问、不主动、不配合、不尽义务的部门和干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自 2019 年 8 月开通 “行风热线 ”栏目以来,共播出节目近 200 期,县直机关 70多个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一把手先后走进直播室,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信等方式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据统计,共接听各界群众的热线电话 460 多个,所有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群众咨询类问题全部予以解答。在受理的 32 件投诉中,已办结 30 件,办 结率 93.8%。在对所有办结的投诉件回访调查显示,投诉人满意率为 98%, 四、抓好三级联动,打造民意畅通平台。加快建设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县、镇、村 “三级联动 ”。一是明确保准。把 35 项代理事项分为代办事项、协办事项、咨询事项三大类,紧急事项立即办理,一般事项在5 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事项根据申请人要求及时办理。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理完结的,要提前向申请人作出说明。二是拓宽渠道。改造升级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12 个,与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为群众提供 “一单式 ”、 “一条龙 ”服务。投资 240 余万元在全县行政村统一安装了电子触摸查询一体机,自主研发软件,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三是闭合网络。在村一级设置 “民生服务代办点 ”,全县 448 个村都配齐了 “民生代理联络员 ”,负责本村村民民生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工作,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全县共代办民生事物 1870 多件,群众满意率达 96%,社会治安案发率下降 7%,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