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式本) 项 目 名 称: 达县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达县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报告表中不涉及商业机密,予以全文公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I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2 环境质量状况.15 评价适用标准.2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8 环境影响分析.30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3 公众意见征询.49 结论与建议.54 II 附 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赵家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3 赵家110kV输电线路路径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4 输电线路杆塔一览图 附图5 杆塔基础一览图 附图6 达州市土壤侵蚀图 附图7 达州市土地利用图 附 件 附件1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开展洛亥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27个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川水电投规2014 3号; 附件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3 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达州市赵家 11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达市环函201425号; 附件4 达州市国土资源局达川分局关于新建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用地的批复; 附件5 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新建赵家 11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规划的复函达住建函2012209号; 附件6 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达州市赵家 110kV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达县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刘伟 经办联系人 王伟 通讯地址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凤凰山北路二号 联系电话 0818-2386542 传 真 邮政编码 635000 建设地点 赵家110kV变电站位于达州市达川区马家乡谢家湾 110kV输电线路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内 立项审批 部 门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 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川水电投规2014 3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永久占地:7110 临时占地:35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2731.99 环保投资(万元) 106.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88% 评价经费 预计投产日期 2015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达县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主要是为满足未来赵家片区、马家乡供区内农村快速增长的负荷需要。预计 2015 年达州市地方电网最大供电负荷将达到 246.0MW,赵家片区最大供电负荷将达到26.0MW,到2022年,赵家片区的负荷将达到62MW,而该区域内供电网络届时将无法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本期工程为赵家、马家乡片区工农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并完善了达州市地方电网结构。因此达县赵家 11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开展洛亥 110 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27个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川水电投规2014 3号(附件1),该文件中包含的项目有“洛亥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27项35kV和110kV输变电工程”,本项目包含在该文件中,因此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本工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均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境内,变电站址和线路路径的选择已 2 得到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5),项目选址、选线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城乡建设规划。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中第10条: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本项目属330kV以下送(输)变电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电磁部分编写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四、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赵家 11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赵家 110kV 变电站位于达州市达川区赵家镇马家乡谢家湾,建设规模为:主变容量:终期 250MVA,本期 150MVA;110kV 出线:终期4回,本期2回;35kV出线:终期4回,本期2回;10kV出线:终期12回,本期6回;10kV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终期44008kvar,本期24008kvar。变电站总占地面积6950.00 m2。新建主控楼、配电室、门卫室、事故油池(15m3)等配套设施。本次环评按照终期规模进行评价。 (2)110kV线路工程: 大竹云东变至斌郎变110kV线路“”接工程:起于大竹云东变至斌郎变110kV线路145#杆塔与146#杆塔,止于赵家110kV新建变电站出线构架。拆除原线路145#杆塔与146#杆塔间的导线约400m。本项目新建线路大竹云东变侧0.2km,槟榔变侧0.3km,其中在变电站出线构架至终端塔段为同塔双回架设,长约 20.02km,其余部分均为单回架设,长约 0.18km+0.28km。导线采用 LJ/GIA-185/25-24/7 型钢芯铝绞线。单回段导线呈三角排列,双回段导线呈垂直逆相序排列,共设单回杆塔2基,双回杆塔1基,塔基占地约160m2,新建线路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境内。 (3)光缆通信工程: 本期沿原线路同步架设云东变赵家变、赵家变斌郎变 ADSS 光缆,最终形成形成云东变赵家变斌郎变 ADSS 8 芯光缆。鉴于光缆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 3 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见表1-1。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表1-1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名 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工期 营运期 主变为户外布置,110kV 设备室外 GIS布置, 110kV出线方式为架空出线。 项目 本期 终期 主变(MVA) 150 250 110kV出线间隔 2回 4回 35kV出线间隔 2回 4回 10kV出线间隔 6回 12回 主体工程 无功补偿(kvar) 24008 44008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辅助工程 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事故油池(15m3),化粪池(2m3) 生活污水、 事故油 公用工程 新建站外道路35m,消防小室7.56m2 噪声、扬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生产配电综合楼423.30m2、值班室和厕所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110kV变电站 仓储及其他 主体工程 拆除大竹云东变至斌郎变 110kV 线路145#杆塔与146#杆塔间的导线约400m,新建大竹云东变侧线路0.2km,斌郎变侧线路0.3km。导线采用LJ/GIA-185/25-24/7型钢芯铝绞线。单回段导线呈三角排列,双回段导线呈垂直逆相序排列,共设单回杆塔2基,双回杆塔1基,线路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境内。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活设施 线路工程 仓储或其它 光缆通信工程 本期沿原线路同步架设云东变赵家变、赵家变斌郎变ADSS光缆,最终形成形成云东变赵家变斌郎变ADSS 8芯光缆。 噪声、 植被破坏、 生活污水、 扬尘、 水土流失、 生活垃圾、废旧导线、钢材及金具 2、主要设备选型 表1-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110kV变电站 110kV主变压器 主变: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自冷油浸式铜芯变压器 通用设备编号:1TBA-40 4 电压等级:110/35/10kV 额定容量:50/50/50MVA 额定电压比:11081.25%/38.522.5%/10.5kV 接线组别:YN,yn0,d11 阻抗电压:U1-2%=10.5 U1-3%=17.5 U2-3%=6.5 有载调压开关:国产M型 数量:本期1台,终期2台 110kV电压设备 110kV户外SF6组合电器GIS设备 GIS参数:126kV,2000A,40kA/3s,100kA 断路器:126kV,2000A,40kA/3s,100kA 隔离开关:126kV,2000A,40kA/3s,100kA 电流互感器: 400/5A 5P30/5P30 0.2S/0.2S(主变进线) 2600/5A 5P30/5P30 0.2S/0.2S(出线间隔) 8001600/5A 5P30/5P30 0.2S/0.2S(分段间隔) 线路电压互感器 电压比:110/3/0.1/3/0.1kV,准确级:0.5/3P。 母线电压互感器: 110/3/0.1/3/0.1/3/0.1/3/0.1kV , 准 确 级 :0.2/0.5/3P/3P 35kV电压设备 35kV配电装置选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 额定电压:40.5kV 额定电流:1250A(出线) 额定开断电流:25kA 10kV电压设备 10kV配电装置选用中置式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 额定电压:12kV 额定电流: 1250(3150)A 额定开断电流:31.5kA 导线 LJ/GIA-185/25-24/7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 两根8芯ADSS光缆 绝缘子 型号为U70BP/146-1的悬式玻璃绝缘子 铁塔 塔型 呼高(m) 排列方式 基数 铁塔基础 单回 转角塔 J4 21 三角排列 2 双回 终端塔 SDJ 15 垂直逆相序排列 1 110kV线路 工程 合计 / / / 3 人工掏挖基础 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典型杆塔见附图4,输电线路基础型式见附图5。 五、项目总布置及线路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1、赵家110kV变电站 5 (1)赵家110kV变电站选址合理性分析 赵家110kV变电站站址拟定了两个个方案。站址一(谢家湾四队站址):位于达州市达川区马家乡谢家湾四队;站址二(谢家湾三队站址):位于位于达州市达川区马家乡谢家湾三队;两个站址方案主要环境保护情况见表1-3。 表1-3 赵家110kV变电站站址比选方案情况表 序号 比较内容 方案I (马家乡谢家村四队站址) 方案II (马家乡谢家村三队站址) 综合评价 1 地理位置 该站址位于马家乡谢家村四组,站址附近有机耕道通过,交通较方便。 该站址位于马家乡谢家村三组,站址附近有机耕道通过,交通较方便。 相当 2 接入系统条件 110kV 电源进线来自大竹云东-斌郎110kV线路。110kV和35kV为架空出线、10kV 为电缆出线;站址地形相对开阔,进出线走廊开阔,靠近负荷中心。 110kV 电源进线来自大竹云东-斌郎110kV线路。110kV和35kV为架空出线、10kV 为电缆出线;在场地西北及东面均有房屋,会对 110kV 和35kV出线走廊有影响。 站址一优 3 土地性质 变电站主要占地类型为水田和旱地组成,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存在林木砍伐,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取得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书面同意。 变电站主要占地类型为水田,淤泥较深,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存在林木砍伐。 站址一优 4 变电站建设条件 站址施工场地较开阔,挖方量约3185m3,填方约 3185m3,土石方可就地平衡;新建进站道路约35m;大件运输可通过国道、乡道运至本站;占地面积0.6950hm2 由于该场地内存在淤泥层厚度约2m,因此在场地范围内需作换填处理,清除淤泥10800m3,另买土夹石回填,方量约10300m3。新建进站道路约40m;大件运输可通过国道、乡道运至本站;占地面积0.6867hm2 站址一优 5 外环境情况 变电站周围 100m 范围有约 6 户居民,距离变电站站界最近居民为40m变电站周围 100m 范围有约 7 户居民,距离变电站站界最近居民为15m 站址一优 6 工程投资 2570.97万元 2733万元 站址一优 结论 站址一优 从上述两个站址方案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 (1)站址一占地面积最小,新建进站道路长度较短,无需外购土石方,因此,站址一相对施工输运路程较短,减小了土石方大量开挖和外购回填土运输引起的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 (2)在土地征用方面,站址一征地面积最小,减小了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两个站址在评价范围内均有敏感目标,但站址一站界离最近居民点较远,因此站址一可更好的减少变电站建设和运行对居民点的声、电磁环境影响。 6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站址一土石挖方量相对较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且站址距附近环境敏感点相对较远,变电站附近除农耕时节外人员活动较少,无压覆矿和房屋拆迁,出线方便,相比之下,更适合变电站及配套输电线路的建设,因此,本次评价推荐采用站址一(谢家湾四队)作为变电站的建设站址。同时该站址已经取得了达州市国土资源局达川区分局和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见附件4、5)的书面同意,项目的建设符合达州市达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达县,设立达州市达川区)。 该站址具有以下特点: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飞机场等重要无线电保护设施,地势开阔;站址附近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站址附近无地下矿藏、管线及文物,站区范围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稳定;站址区内构造不发育,场地区域构造稳定;站址满足50年一遇防洪需要;站址110kV出线通道情况良好。 (2)变电站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赵家110kV变电站为室外布置变电站,站区呈长方形,长80.1m,宽67.6m。进站道路由站区北侧进站,新建长度约为35m。经约3.0m宽,580m长乡村水泥路与210国道相接,可满足设备运输要求。 电气平面布置方案:总平面按北偏东布置。主控室制布置在站区西北侧,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南侧,35kV向西南出线。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侧,10kV向西出线。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东面,110kV向东南出线。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中央。事故油池和化粪池设置在变电站东北侧。 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平面布置整齐紧凑,进出线方便,功能分区明显,满足工艺流程要求;靠近现有道路,尽可能减少进站道路的长度,站内外道路方便运输; 110kV 配电装置采用GIS布置,节省占地;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现行规程规范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合理。赵家110kV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见附图2。 (3)给排水: 变电站站址西面的坡下有一水塘,可在此打井取水,打井深度约30m,可满足变电站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变电站生活、绿化给水系统为独立系统,枝状管网。 本变电站的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事故排水和站区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 7 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期站内有 1 名工作人员值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变电站周围农田施肥;雨水排水采用场地道路边雨水井排水管网的排水方式,场地内雨水汇集到道路边雨水井,汇集后经雨水井,排入站外。 主变压器设置事故排油系统,当发生故障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15m3),变压器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 (4)站区道路: 站内道路的设置考虑运输主变压器的道路宽及消防道路设为4.0m,均为公路型混凝土道路。 2、输电线路 (1)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1)避让达州市达川区城市规划及沿线乡镇规划区域,尽最大可能满足县和乡的规划要求。 2)避让军事设施、重要通信设施、飞机场,以及矿区、矿藏探明区域、采空区、炸药库、油库等,确保路径的可行性和今后线路安全运行。 3)尽量缩短线路路径,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4)尽可能避让不良地质地段。 5)尽量避开树木密集区,减少树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6)与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尽量选择钻越方式;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尤其是避免交叉跨越110kV电压等级及以上送电线路,以方便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 7)避让成片房屋,减少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 8)尽量靠近现有公路,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及运行维护。 9)满足上述条件下,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跨越110kV线路方案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2)线路路径 根据四川省电力设计院达州市赵家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沿线已建电力线路设计及运行情况的调查,根据变电站和接入线路的地理位置,结合达川区的相关规划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控制,按照达川区规划局意见,确定了路径方案,经 8 过对路径方案进行现场踏勘,确定了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为唯一方案。 本工程线路从已建大竹云东-斌郎110kV 线路在145#塔和146#塔处解口,形成的“” 接向西南方向的线路,止于赵家110kV新建变电站出线构架。赵家新建变电站至大竹云东变线路长200m,至斌郎变线路长300m,导线采用LJ/GIA-185/25-24/7型钢芯铝绞线。采用单回设计,导线呈三角排列,共设单回杆塔2基(接塔),进站时采用双回设计,导线呈垂直逆相序排列,设双回杆塔1基(进站终端塔)。线路路径方案的技术经济见表1-4。 表1-4 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技术经济表 项目 110kV输电线路 线路长度 200m(大竹云东侧)+300m(斌郎侧) 曲折系数 1 气候条件 高温40,低温-5,年平15 沿线地形地质 一般丘陵100%; 粘土20、松砂石45、岩石35%,无不良地质条件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跨380V线路1次,跨普通公路(含便道路)1次 压覆矿产 无压覆矿 交通条件 汽车运距约2.0km,人力平均运距约0.3km 房屋拆迁 无 林区分布及砍伐 5棵 此外本工程110kV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线路沿线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线路尽量靠近和利用现有公路,以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有利于安全巡视;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其长期可靠安全运行; 本项目输电线路已经获得达川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文件(见附件5),线路建设符合沿线乡镇规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 (3)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可研文件结合现场踏勘结果,本项目输电线路不交叉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在跨越其它道路等设施时,工程设计中已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对跨越公路等保留了足够的净空。导线对地面及其他交叉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1-5。 表1-5 110kV线路对地面及其它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 (m) 备注 9 1 居民区 7.0 / 2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 3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0 / 4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0 /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了解及收集的资料统计,本工程输电线路不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交叉跨越和并行走线。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情况见表1-6。 表1-6 110kV输电线路全线主要交叉跨越 序号 名称 跨越次数 备注 1 电力线路(380V及以下) 1 / 2 公路及机耕道 1 / (4)林木砍伐情况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项目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林木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4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3.5m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0m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3.0m即可。 据调查,本工程线路未穿越国有林区及森林保护区。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地形为丘陵,树木以杂树为主,本项目共砍伐杂树5棵,主要砍伐塔基占地处树木。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程和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砍伐树木,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项目赵家110kV变电站拟建站址范围内无住户,工程建设没有拆迁问题,不涉及环保拆迁。 七、工程占地情况 1、变电站 赵家110kV变电站位于位于达州市南,距赵家镇1.5km,距离210国道西侧300500m乡村道路边的缓坡之上。本项目占地类型为水田和旱地,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的建设对基本农田无影响。本项目工程占地情况和土石方情况见表1-7、表1-8。 10 表1-7 本项目变电站工程占地情况一览表 单位:hm2 序号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1 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 0.54148 2 站外道路占地面积 0.02896 3 其他占地面积 0.12456 临时施工原材料堆场(旱地) 0.02 合计 0.6950 合计 0.02 表1-8 变电站土石挖方平衡表 单位m3 序号 项目 挖方 填方 1 场地平整 1245 225 2 进站道路 200 0 3 建筑物及道路路基槽余土 1740 2300 合计 3185 3185 由表1-8可以看出,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能实现土石的平衡。 2、输电线路 本工程输电线路共用杆塔 3 基,塔基永久占地约 0.016hm2,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约0.015hm2,牵张场临时占地约0.020hm2,塔基占地主要为丘陵坡地。 八、运营期工作人员 赵家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每班仅1名保安人员。 九、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本工程变电站拟建站址处进站道路可由站区北侧进站,新建长度约为35m。经约3.0m宽,580m长乡村水泥路与210国道相接。 对于变电站的大件运输采用铁路与公路组合运输,其公路运输距离火车站大约130km,其间有乡村公路相通,道路宽度约 46m;项目选址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线路所经地段有简易道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输电线路工程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运输条件较好,期间有机耕道可以利用。其中公路运输距离约2km,人力运输距离约0.3km。 (2)施工工序 赵家变电站新建施工工序为场地平整、修筑围墙、构筑基础、设备安装,施工周围约6个月,每天需布置技工15人左右,民工25人左右。 架空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等。平均 11 每天安排施工人员10人,输电线路施工周期约需1个月,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十、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为2731.99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9。 表1-9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变电站 架空线路 合计 永久 m2 6950 160 7110 紧线场 m2 200 200 临时 塔基施工 m2 150 150 1 占地面积 合计 m2 6950 510 7460 2 进站道路长度 m 35 35 3 挖方 m3 3185 160 3345 4 填方 m3 3185 160 3345 5 总弃/填土量 m3 0/0 0/0 0/0 6 总建筑面积 m2 455.6 455.6 7 静态投资 万元 2570.97 161.02 2731.99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赵家110kV变电站 本项目赵家110kV变电站为新建工程,站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没有噪声污染源和其他电磁环境影响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主要受地区整体环境影响。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原有污染源 2、输电线路 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3、接点 大竹云东变至斌郎变110kV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根据现场监测,本项目110kV线路接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7.65510-1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1.4910-4mT;无线电干扰为35.12dB(V/m),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达川区是达州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达州市主城区南部,达州母亲河洲河之南。全区辖62个乡(镇)。全区幅员面积2552多平方公里,人口137.51万。 本项目赵家110kV变电站位于达州市达川区马家乡谢家湾三组,其间有国道和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均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境内。 二、地形、地貌、地质 本工程变位于达州市的马家乡谢家村,距达州市区直线距离约25.0km,站址附近有机耕道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拟建站址属山脚平原区,场地平坦开阔,场地高程336.0m345.0m,一般高差3.05.0m,最大高差约9.0m。 经地表地质调查、周围露头及邻近建筑物开挖结果看:方案I与方案II的地层岩性相同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el+dl)的粉质粘土及侏罗系中统(J2s)遂宁组砂岩。现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状态,中等级,表层含植物根系,局部地段下部含少量碎石,层厚一般1.0m3.0m。 砂岩:灰白色、紫红色,碎屑结构,厚层状构造,夹薄层泥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体较破碎,强风化,层厚2.0m3.0m。 根据场地岩土成因,时代及岩土特性,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0.2-1 表2-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抗剪强度 岩土名称 重力密度 (kN/m3) 压缩模量 Es (MPa)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 地基承载力 基本值 0(kPa) 备注 粘土 1719 58 3035 1618 160180 可塑-硬塑 砂岩 2022 2636 260380 强风化 场地上部覆盖层为1.03.0粘土层属中硬土,其下强风化砂岩按软质岩石考虑, 根 13 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第一、二号修改单,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场地若采用开挖方式平整场地:场地建筑类别为 I1 类建筑场地;若采用回填(最大回填厚度小于12.0m)方式平整场地场地建筑类别为II类建筑场地。场地及周围较大范围内无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 三、气象、水文 1、气候条件 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海拔 1000 米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 全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度17.6度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 2、水文条件 场地地下水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的补给,沿周围低矮处的沟谷排泄,本所址区属于丘陵地带,地下水埋藏 5.010米,对地基基础以及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影响较小。 根据当地建设经验,及相关参考资料判定: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性;对钢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性。 本项目杆塔、变电站施工开挖量较小,开挖深度较浅,不会对地下水水位、水质造成影响。 四、植被 工程区域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地表植被目前主要以灌木和农作物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青椒及各种蔬菜,本项目沿线植被较好,但线路所经过区域只有零星树木,主要为杂树、竹子。在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 五、动物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在拟建变电站周围和线路沿线,人类活 14 动比较频繁,工程区域经常出没的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包括狗、猪和牛,鸟类有麻雀、乌鸦、蝙蝠等。在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本项目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均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境内。 一、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 达川区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古巴国,秦和西汉隶属巴郡宕渠县,东汉置宣汉县,梁称石城,隋号通川,明曰达州,清改名达县,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达县,设立达州市达川区,达川区是达州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达州市主城区南部,达州母亲河洲河之南。全区辖62个乡(镇)。全区幅员面积2552多平方公里,人口137.51万。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03亿元,比2011年增长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2.62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29亿元,年均增长 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6元,年均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8016元,年均增长14.6%。第一产业增加值46.9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9.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6.07亿元。 达川区2012年全区中小学在校生数156047人,比去年减少2.8%。 二、土地利用现状 达州市达川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占地、其他占地(含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等)、未利用地等。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见附图7。 三、生态敏感目标情况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 四、与城镇规划的符合性 本工程变电站址和线路路径的选择已得到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5),本工程的建设符合达州市县达县城乡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 1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投运后不涉及新增大气、水污染物的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质量无影响。因此,本次环评没有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重点针对评价区域开展了电磁环境和环境噪声的现状监测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分析。电磁环境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详见附件 6,对区域电磁环境现状分析评价见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报告,此处仅列出分析评价结果。 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的布置及合理性分析 本次环评现场调查期间,评价人员首先根据设计、建设单位人员介绍本工程变电站选址及外环境关系、输电线路的外环境关系,并对本项目变电站址附近和输电线路沿线现场踏勘调查,本项目变电站址附近和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有两处居民敏感目标。根据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外环境关系确立了具体的电磁环境监测点位。 1、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背景值 赵家110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尚未建设且线路工程很短,拟建变电站址处无现有电磁污染, 拟建站址和输电线路附近均为农田和丘陵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现状基本一致,为了解赵家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所在位置的环境现状,在赵家变电站拟建站址处布设了1个监测点(1#监测点),监测内容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噪声。 2、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背景 本项目变电站址和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有两处居民敏感目标。为了解敏感目标所在位置的环境背景,在敏感目标处各布设了 1 个监测点(2#监测点和 3#测点),监测内容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噪声。 3、“”接点处的电磁环境现状 目前大竹云东-斌郎110kV 线路正常运行,该110kV输电线路拟“”接入本项目,本工程线路的两个“”接点,架线高度均约为 21m ,排列方式均为三角形排列,因此为了解已建成“”接点处的电磁环境现状,在本工程新建线路145#杆塔“”接点附近电磁环境的最大值处布设了1个监测点(4#监测点),监测内容为工频电场、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