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提倡宽容精神.docx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提倡宽容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提倡宽容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许许多多不同部分构成的异质社会,要把这样的社会构建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基础条件,其中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是宽容精神。 宽容指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早在春秋时代易经即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之说,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这两种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宽容为历代思想家所提倡,论语中有 “宽则得众 ”,尚书中有 “必有思,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以及林则徐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等。在今天,宽容理念更多作为一种个人的美德和集体美德,为人们所提倡。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 擦减少到最低限度。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必备素质,宽容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 “不同 ”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一;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 “将相和 ”,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提倡宽容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却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 ”,最终自刎乌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民 间大众文化中以谚语格言为世人所相传,很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起如 “家和万事兴,不和外人欺 ”,强调家庭和谐,家庭内部成员应相互包容和理解。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在一种斗争哲学的环境中,结果斗得夫妻离散,兄弟不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活得诚惶诚恐、人人自危。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又陷入另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建设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尔虞我诈的新社会,很有必要大力提倡宽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