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docx
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镇党委通过指导所属基层党组织按产业类型、居住地点等形式和党员、农户 “双向选择 ”的意愿建立党员联户责任区,开展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为宗旨,以为民服务为主题,以党员联系农户为手段的 “建区设岗争八星 ”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使先进党员有荣誉感、中间党员有紧迫感、后进党员有危机感,让广大党员在群众面前比先进、星级榜前论英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贴近实际,合理建区。各党支部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发展、注重实效和群众满意的原则,先后多次召开支委员、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和走访农户,逐一分析每个党员的优势、特长和农户的现状需求,广泛征求党员和农户对责任区划分、建立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居住区域、产业类型和行业特点,组织全镇 17 个农村党支部、 514 名有活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分别组建 181 个责任区,联户农户 4695户,并确定 181名公道正派、责任心强、有带头致富能力的党员为各责任区第一责任人。 二、科学设岗,因人定位。为准确掌握每名党员的现状,各党支部采取召 开会议和走访党员、农户等形式,对每名党员的年龄、文化层次、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健康状况、分布情况和农户的需求进行认真排队、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坚持因事设岗、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各个责任区设置政策宣传岗、参政议政岗、带头致富岗、民事调解岗、治安巡逻岗、扶贫帮困岗、环境卫生岗、文化新风岗、科技信息传播岗和村组道路维护岗等 10 个党员先锋岗。先锋岗既从政治思想、组织观念、宗旨意识、遵纪守法等方面对上岗党员提出了共性要求,又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明确了创先争优具体标准。全镇 518 名有活动能力的党员按照 “群 众信任、本人乐意、能履职责、方便就近 ”的原则,采取个人申报选岗、支部议岗、群众定岗等形式,逐一安排上岗。并实行岗前承诺、岗中践诺、年终述诺评诺制,建立“能者上、劣者汰 ”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考核评责,争创 “八星 ”。为建立农村无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各党支部把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服务群众的内容、目标任务细化为 “八星 ”,即争当农村政策带头执行之星、党员家庭带头致富之星、科学技术带头推广之星、公益事业带头兴办之星、贫困农户带头帮扶之星、邻里纠纷带头排解之星、社会稳定带头维护之星、文明新风带头树立之星,充分 调动广大农村党员的积极性,使农村党员成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同时建立健全评岗定星制度,由各责任区每半年举行一次述职考评和群众测评,各党支部每年年终对上岗党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定,明确获 “八星 ”的为优秀、 “五星 ”至 “七星 ”的为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合格、 “五星 ”以下的为不合格的评定标准。截至目前,全镇 518名参与活动的农村无职党员有 202 名党员被评定为优秀,占参加活动党员人数的 40%。镇党委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党员进行了表彰,对不合格党员采取 “一帮一 ”的措施进行帮助转化,确保达到 “五星 ”以上标准。 四、制度配套,确保实效。为确保 “建区设岗争八星 ”活动经常化、自觉化,镇党委建立健全党员建区设岗争八星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双向联系沟通反馈制度、目标考评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并将这项活动纳入村党支部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与评先表优挂钩。各党支部根据活动的需要,也建立了党员自评、群众联评、支部审定等制度,确保把活动引向深化。 “建区设岗争八星 ”活动开展以来,搭建了新时期农村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今年 ,全镇责任区内的在岗党员宣传政策法规 6075 人次,提建议意见 178条,开展技术服务 8765人次,调解民事纠纷 151起,义务治安巡逻3415人次,扶贫帮困 261 人次,整治环境卫生 “脏、乱、差 ”105次,开展树文明新风活动 85次,传播科技市场信息 321 条,维护村组道路 75 公里。该镇清水溪村青年农民党员孟凡林发挥营销专长,牵头组建清水溪村农副产品销售责任区,领头创办红柑桔专业合作社,每年帮助当地农民销售柑桔 10 万吨,受惠农民实现收入 3600万元。今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活力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年,又牵头投资 160 万元新建镇第一家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预计每年为农 民加工、销售柑桔、油料谷物、薯类等农产品 12 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实现收入 6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