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须破三种“失灵”.docx
构建和谐社会须破三种 “失灵 ”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构建和谐社会须破三种 “失灵 ” 和谐社会成了 “两会 ”期间最为热门的话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但是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专门从某一个视角出发的,所以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看,和谐社会需要各种行为主体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通过个体最优化达到社会最优化,通过局部最优化达到整体最优化,把各种形式的摩擦和冲突导致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的限度。 个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和组织(企业、市场、政府以及各种形式的中间组织)都是经济学视野里的行为主体。个人之间的和谐、组织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当然,我们还要把自然环境这个客观实在作为一个虚拟的行为主体(代表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这种处理就如同博弈论中的 “海萨尼转换 ”一样。这样一来,和谐社会的内容还要加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组织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要旨在于生成可以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的体制,以达到自我扩展、自我纠错、自我维系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和谐社会必须在最大程度上防止 “市场失灵 ”、防止 “政府失灵 ”、防止 “人力资本失灵 ”。 构建和谐社会须破三种 “失灵 ”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这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来。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 “市场失灵 ”。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政风建设,所有这些举措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 “扶持之手 ”的作用,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 “政府失灵 ”。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人力资本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 “人力资本失灵 ”。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 个不断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有不同的目标函数和偏好次序,所以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取舍之间进行折中性的权衡和选择,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我们的构建和谐社会须破三种 “失灵 ”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来(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综合作用),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无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