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A13地块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月 13 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真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A13地块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冯 * 联系人 李 * 通讯地址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凤林南路西侧、凤墅西河南侧地块 联系电话 1386123* 传真 邮政编码 213164 建设地点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凤林南路西侧、凤墅西河南侧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批准文号 武新区委备 201338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 代码 房地产开发经营 ( K7210) 占地面积(平方米) 39568.2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6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 10 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建设标准厂房 32536平方米。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燃油(吨 /年) 重油 轻油 电(万度 /年) 燃气(标立方米 /年) 燃煤(吨 /年) 其它 废水(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 )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生活污水 经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内污水管网接入高新区污水管网,由江苏大禹水务有限公司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 其他工业废水待项目启用后按照进入项目的特点分别另行要求。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本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 4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 1、项目概况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投资 6000万元人民币建设“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A13地块标准厂房项目 ”。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 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于 2009年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一般经营项目为:建设项目投资;物业管理及房屋租赁服务;企业管理及投资咨询服务;线路、管道、机械设备安装;集装箱拆箱、拼箱;自营和管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39568.2平方米,选址位于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凤林南路西侧、凤墅西河南侧地块 ,该地块已取得常州市规划局出具的规划用地红线图。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于 2013年 12月 18日获得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 备案通知书,备案号:武新区委备 201338号(详见附件) 。 建设项目 预计于 2014年 10月建成使用 。 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工业车间,其中一层为机加工车间,二层为轻工车间。 2、 地块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内容及规模 表 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规划用地总面积 39568.2 m2 合 59 亩 2 总建筑面积 32536 m2 其中 A13-1 8134 m2 拟建 A13-2 8134 m2 A13-3 8134 m2 A13-4 8134 m2 3 建筑密度 39.2 % 4 绿地率 16.5 % 5 容积率 1.21 / 6 机动车 52 辆 地上 7 非机动车 216 辆 地上 表 1-2 建筑物规模、特性一览表 编号 建筑物 名称 耐火等级 建筑物面积 ( m2) 建筑基底面积 ( m2) 层数 建筑檐口高度 ( m) 1 A13-1 二级 8134 3878 2 14.8 2 A13-2 二级 8134 3878 2 14.8 3 A13-3 二级 8134 3878 2 14.8 4 A13-4 二级 8134 3878 2 14.8 合计 32536 15512 (备注:车间 1层层高为 9m,计算容积率时按本层面积乘以 2计入容积率) 5 3、公用及辅助工程 表 2 建设项目 公用及辅助工程 项目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公用工程 给水 / 由 高新区 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 排水 地块内实行 “雨污分流 ”,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内污水管网接入高新区污水管网,由江苏大禹水务有限公司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绿化 建设项目绿地率约为 16.5% 供电 / 高新 区 电网统一供给 供气 / 高新区 天然气管网统一供给 环保工程 待项目启用后按照进入项目的特点另行 单独确定 。 4、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建设项目选址位于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凤林南路西侧、凤墅西河南侧地块 ,位于出口加工区内。厂界北侧为凤墅西河,厂界南侧暂为一片空地,规划性质为工业用地,厂界东侧为出口加工区 A14标准厂房,厂界西侧暂为一片空地,规划性质为工业用地,建设项目 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地块原 为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闲置空地 , 没有企业、工厂,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遗留问题。目前,建设项目所在位置为一片空地。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质地貌 武进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部,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地形西高东低,略呈倾斜,构造上属下扬子台褶带,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99%。平原高差不大,一般海拔 (高程以吴淞零点起算 )5 7m。东南东北西北边缘地带,有低山丘 陵,占总面积的 1.84%,山丘一般海拔 70 150m。平原主要为黄土和乌土;圩区主要为乌土和清泥土;山区主要为红沙土和砾石土。地质条件较好,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为 150 270kPa。 上层地质为第四纪冲击层,由粘土和淤泥组成,厚达 190m,冲击层主要组成如下: 05m上表层:由泥土、棕黄粘土组成,有机质含量为 0.090.23%,松散地分布着一些铁锰颗粒; 540m平均分布着淤泥,包括植物化石,处于一系列粘土和淤泥层上面; 40190m由粘土、淤泥和砂粘组成的一些其他结构,地下水位一般在地面下13m。第一承压含水层水位约在地面下 3050m,第二承压含水层约在地面下70100m,第三承压含水层在 130m以下。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 “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使用规定的通知 (震发办 1992160号 )”,确定武进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2、气候气象 武进位于亚热带边缘,又处在长江和太湖、滆湖之间,具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根据 1985 2008年常州气象台的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如 下: ( 1)气温 历年最高气温: 39.0 (2003.8.2) 历年最低气温: 11.2 (1991.12.29) 多年平均气温: 16.2 多年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 28.4 多年最冷月( 1月)平均气温: 3.6 7 ( 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 1126.6mm 最大年降水量: 1815.6mm(1991年 ) 最小年降水量: 843.5mm(1992年 ) 月最大降水量: 505.4mm(1991年 7月 ) 日最大降水量: 196.2mm(1991年 8月 19日 ) 降水次数:日降水量 5 mm( 54.1天) 日降水量 10mm( 32.5天) 日降水量 25mm( 11.5天) 日降水量 50mm( 3.3天) 最大积雪深度: 36cm(2008年 1月 29日 ) 最大冻土深度: 9cm(1993年 1月 28日 ) ( 3)风况 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ESE向 14% 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ESE向 19% 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NNE向 9% 多年平均风速: 2.9m/s 实测最大风速: 20.3m/s 大风日数(风力 7级):平均 6天 /年、年最多 19天 ( 4)雾况 多年平均雾日数: 23.5天 历年最多雾日数: 56.0天 (1999年 ) 历年最少雾日数: 6天 (1995年 ) ( 5)雷暴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27.5天 历年最多雷暴日数: 83.0天 (1987年 ) ( 6)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5.4% 七月份平均相对湿度: 80% 8 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 75% 3、水系水文 武进区位于江南水乡,区内水系密布,京杭运河、武南河、滆湖等河流湖泊组成了密布的水网体系。区内主要地表水水文情况如下,区域水系见附图 2。 本项目距太湖约 20km,属太湖二级保护区;西距滆湖东岸最近距离约 5km,不在滆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 ( 1)滆 湖 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 22km,最大宽度 9km,平均宽度 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 3.27m时,容积为 2.1亿 m3。历年最高水位为 5.19m、最低水位 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 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 2.8m。湖流流速为 0.03 0.05m/s,流向为西北至东南方向。武进饮用、农业、工业、渔业用水区,水质目标 类。 (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在常州境内自西北起丹武界,东南至常锡界,常州段全长 44.7km。水环境功能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 水质目标 类。运河 90%保证率下的流量为3.5m3/s,运河市区段流速一般为 0.1 0.2m/s,水力坡度一般为 10万分之 0.5 1.0。为适应货运量发展以及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防洪的需要,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项目于 2004年 12月动工, 2008年 1月通航。新运河西起德胜河口连江桥,经施河桥、大通河、夏乘桥,东至戚区丁堰横塔村汇入老运河,全长 25.9km,全线按三级航道标准实施,底宽 60m,河口宽 90m,最小水深 3.2m,桥梁净空高度大于 7m,可通行 1000吨级船舶。航道全线实施护岸工程,驳岸全长 50.8km,沿岸新增绿化带 120万 m2。 ( 3)武南河 武南河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 10km。由于区域排水河道普遍淤浅,武南河东排又受阻,加之还要承泄上游采菱港及京杭运河的来水,致使区域排水整体不畅,防洪压力加大,自 2006年 10月开始实施武南河拓浚工程,起于永安河,止于武南河,全长 9.8km, 2007年年底工程竣工。武南河河底高程 0.5m(吴淞标高 ),底宽25m,河坡 1: 2。武南河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 类,流向自西向东。 ( 4)永安河 9 永安河北连采菱港,南接太滆运河,全长 16.4km,主要 起引排水作用,并兼顾航运要求,是武南片向太湖排泄洪水的主要南北通道,水质目标为 类,流向自北向南。永安河河底高程 0.5m(吴淞标高 ),底宽 20m,河坡 1 2。 ( 5)吴王浜 贯穿武进高新区南区,北与武南河相连、南与永安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景观用水区,水质目标 类,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4、生态环境 武进高新区南区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因地处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开发时间较长,开发深度较深,因此自然植被基本消失,仅在零星地段有次生植被分布,其他均 为人工植被。区域自然陆生生态已为工业生态所取代,土壤环境可达三级标准。人工植被中,多为 “四旁 ”植树、河堤沟路绿化等。其中四旁绿化以槐、榆、朴、榉、樟、杨、柳等乡土树种为主;林网以水杉、池杉、落羽杉等速生、耐湿树种为主;此外还有较多的草木、灌木与藤木类植物。家养的牲畜主要有鸡、鸭、狗等传统家畜,野生动物有昆虫类、鼠类、蛇类和飞禽类等。 区内外河网密布,水生动物有田螺、龙虾等。河塘洼地主要的水生植物有菱、荷、茭白、水葱、水花生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1996年 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武进城区范围,总面积 3.4km2。 2003年经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常政复 200335号 ),武进高新区实施南扩开发战略。根据武进高新区分区规划 (2003-2020),武进高新区南区规划范围北至武南路,西临滆湖,东至青洋路,南至南环路,规划总面积约 105km2。其中,启动区规划面积 9km2,位于南区东北角,四界规划范围为北起武南河,南至武进大道,东起常武路,西至武宜路;拓展区规划面积 15km2,将启动区东西界向两侧分别延伸至夏城路和淹城路。 1、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 根据武进高新区分区规划报告, 武进高新区南区的功能定位为常州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全市最活跃的经济板块和以滆湖为依托的宜人的居住社区。 10 ( 1)总体规划布局 武进高新区规划提出 “一核、一轴、两区 ”的规划概念: “一核 ”一个高新区核心 强化城市绿化景观轴地区,在功能上是中心商贸区、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在空间上是高新区布局结构的核心。 “一轴 ”有机发展的主轴线 城市主轴线:从滆湖东岸,经行政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在空间上横 贯整个高新区,此轴线将成为高新区最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发展轴和绿化景观轴。 “两区 ”功能明确的两大片区 居住生活区:淹城路以西,是整个高新区的主要居住地,规划结合滆湖及沿湖的自然环境,高尔夫球场组成一生态绿化区域,提升了整体居住环境和品位。同时在本区域内含有行政中心、文化中心 、商贸中心; 生产工业区:淹城路以东,是整个高新区的主要工业区,定位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工程和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配置适当的居住用地。本项目位于武进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生产工业区。 2、用地布局规划 武进高新区南区的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沿江高速以北,东北角布置为物流中心,其他区域布置高科技和一般工业区。 ( 1)居住区:分别布置在三个区域,即武南河以南、沿江高速以北、凤林路以东、武宜路以西;武南河以南、南周路以北、武宜路以东、常武路以西;阳湖路以南、凤翔路以西、吴王浜以北; ( 2)物流中心:位于武南河以南、阳湖路以北、常武路以东、夏城路以西; ( 3)工业区:一类是高科技工业区,位于淹城路与凤林路之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淹城路以东、凤林路以西、西湖路以北、武南河以南;第二 部分位于淹城路以东、凤林路以西、武进大道以北、沿江高速以南,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还有一类是一般工业区,包括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本项目位于该工业区内。 3、高新区南区专项规划 ( 1)道路规划 11 南区内有常泰高速和沿江高速公路两条重要的对外交通干线,其中沿江高速公路是继沪宁高速之后又一条重要的沿江经济走廊,从高新区北部高架穿越,在与常武路交汇处设置互通式立交,其余交汇处不设出入口。 规划道路由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快速干道主要有常武路、阳湖路、武进大道 ,主干道主要有夏城路、凤栖路、武宜路、凤林路、淹城路、武南路、西湖路。快速干道红线 60m,主干道红线 36 60m,次干道红线 36 40m,支路红线 24m以下。 ( 2)给水系统规划 武进区中心城区现有自来水厂一座,为江河港武水务 (常州 )有限公司,位于武宜路西、长虹路南,供水规模为 22.0万 m3/d。水厂原水取自长江水,引水工程规模 30.0万 m3/d。 武进区的湖滨工业水厂正在建设中,位于沿江高速以南、湖滨路西侧,供水规模30万 m3/d,原水取自滆湖。滆湖规划为武进地区的备用水源地。 目前南区内供水由江河港武水 务 (常州 )有限公司供给,由武宜路及常武路 DN800的管道接入,区内管道成环状布置。 南区给水主干管规划在武南路、淹城路、凤林路、武宜路、常武路、阳湖路及武进大道布置成给水主环状网络,管径 DN400 DN1200。湖滨水厂工业配水干管(DN1200)沿阳湖路向东敷设,供武进高新区东南部工业用水。 ( 3)排水系统规划 武进高新区南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武南污水处理厂位于高新区外夏城路东侧,根据武南污水处理近期工程 (4万 m3/d)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污水处理厂收集武南运河以南、南塘路以北,湖滨大道以东、青洋路 以西地区的污水,近期处理规模为 4万 m3/d,远期处理规模为 12万 m3/d,控制用地 20.0ha,远期武南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尾水回用比例达 50%,处理后的尾水排入武南河。 区内污水通过两个污水分管网排放,沿江高速以北区域通过西湖路污水主干管收集排入常武路污水主干管,沿江高速以南、武进大道以北区域通过阳湖路污水主干管收集排入常武路污水主干管,最终输送至武南污水处理厂。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厂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出水水质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 物排放限值 (DB32/1072-2007)表 2和城镇 12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 1一级 A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武南河。 目前,启动区内污水管网已全部建成,拓展区内管网随道路同步建设,管网建成长度约 135km。本项目位于武南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项目周边凤林路和阳湖路上的管网已铺设到位,项目废水可与其顺利接管。武南污水处理厂 4万 m3/d规模已于2009年 5月 19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实际处理水量约 2.6万 m3/d,工业废水约 0.1万m3/d,其余为生活污水,目前,武南污水处理厂 正在准备竣工环保验收前期工作。 为了贯彻执行太湖条例,减少对区域环境的污染,实现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武进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常州武南水务有限公司在武进高新区凤林路与龙吟路之间、龙门路以南投资建设完善的达到再生水标准的氮磷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武进高新区再生水厂 )。设计处理规模为 6000m3/d (其中磷化废水预处理能力 400m3/d),分两期实施,一期1500m3/d (其中磷化废水预处理能力 200m3/d),二期 4500m3/d (其中磷化废水预处 理能力 200m3/d),服务范围及对象为武进高新区整个区域内含氮磷工业废水的企业。目前该再生水厂正在土建施工阶段,预计 2011年 9月正式投入运营。 该再生水厂要求对区内磷化废水单独收集,设计进水浓度为总磷 1000mg/L(其余因子的浓度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 ),由再生水厂进行预处理、总磷达到 8mg/L后再与非磷化废水一起进入再生水厂深度处理 (反硝化 +水解酸化 +A2O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反渗透 ),回用到高新区相关企业 (回用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 )。 ( 4)供电工程规划 规划南区内建设 220kV变电站一座,容量 3180MVA,占地面积 3ha。规划建设110kV变电站 4座,容量均为 350MVA,占地面积 0.5ha/座。根据负荷大小和分布,建设若干座开闭所 (配电所 ),可满足规划区负荷发展的需要。 ( 5)燃气工程规划 常州市武进区天然气工程由常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建设、经营, 2004年初常州市 “西气东输 ”天然气长输管线即投入运营,常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建设的洛阳天然气门站已建成,通过武进大道已建高压管线向武进湖塘镇、洛阳镇等地区供应天然气,武进高新区正处于高压管线辐射范围之内。 13 高新区南区高压管线 (2.5MPa)分两路引进,一路从常武路与武进大道的交叉口引入,沿武进大道向西敷设,另一路从沿江高速南侧常武路引入。规划采用高压(2.5MPa)中压 (0.4MPa)两级压力级制,拟在常武路西侧、沿江高速引线南侧设高中压调压站一座,确保整个高新区南区的稳定供气。 ( 6)供热工程规划 规划高新区南区由常州华伦热电有限公司集中供热,最终向高新区南区供热50t/h。该公司共有 3台 75t循环流化床锅炉, 3台发电机组分别为 12000kW、12000kW和 3000kW。根据武进区发展计划局文件, “常州华伦热电有限公司供热范围为其周围半径 8km,包括前黄镇、漕桥镇原运村地区、南夏墅镇及高新区南区 ”,覆盖项目选址区。目前供热管道已接至高新区。 ( 7)固废处理处置工程规划 高新区南区生活垃圾由南夏墅环卫所统一收集,送常州绿色动力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焚烧处置。区内建成一座生活垃圾中转站,位于龙惠路与凤栖路交叉口 (凤墅垃圾中转站 )。一般工业固废固废综合利用率 100%。区内危险废物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 8)环保规划 根据江苏省武进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南区环境规划 (2007-2020年 ),其主要环保规划内容如下: 园区用地功能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划标准。 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类;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 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3类,其中居住商贸区达到国家标准 3类,交通干线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4a类。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危险固废安全处置率达到 100%。 1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 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引用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 2013年 2月 22日至 2月 28日 对 晶品光电(常州)有限公司 LED外延片(芯片)扩建项目监测报告监测数据 【 ( 2013)环监(气 -环)字第( 008)号】(位于项目东南侧约 1.2km),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 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日均值)单位: mg/m3 监测点 名称 监测因子 SO2、 NO2小时均值 / PM10日均值 范围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均值 南苑小区测点 SO2 0.021 0.043 0 0 0.034 NO2 0.029 0.072 0 0 0.050 PM10 0.23 0.274 61% 1.8 0.242 由监测资料统计结果可见,监测点 PM10日均浓度超标,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监测点位于交通干线附近,车辆行驶引起扬尘。 SO2、 NO2在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 2、 水环境质量现状 污水厂尾水排入武南河, 武南河水质评价引用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 2013 年 1 至11月单数月份对武南河的监测数据。 表 4 地表水环境 质量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 mg/L 河流与断面 监测因子 pH CODCr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磷 武南河 W1 (鸣凰桥) 平均值 7.3 25.85 7.0 1.98 0.51 污染指数 0.345 0.68 0.48 1.63 1.49 类标准 6-9 30 10 1.5 0.3 由上表可知 :武南河 鸣凰桥 监测断面除氨氮、总磷出现局部超标外,其余各因子均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分析超标原因为:武南河上游沿岸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随意排放, 同时监测时河流没有流动,污染物自净衰减能力弱,而导致河流水质超标。 3、 声质量环境现状 ( 1)监测项目 等效连续 A声级,利用 AWA5610D型多功能声级计现场监测数据。 15 ( 2)监测点位 根据地块平面设计情况,选择项目厂界外 4个位置进行厂界噪声监测。 表 5 声环境现状监测点 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置 离厂界距离 监测项目 环境功能 N1 东厂界 厂界外 1m LAeq 3类 N2 南厂界 厂界外 1m 3类 N3 西厂界 厂界外 1m 3类 N4 北厂界 厂界外 1m 3类 ( 3)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 经 现场监测,于 2014年 3月 13日,昼 间 监测一次,监测结果如下。 表 6 噪声监测结果 dB(A) 监测点 监测时间 标准级别 昼间 达标 状况 监测值 标准限值 N1 2014.3.13 3类 54.5 65 达标 N2 3类 53.2 65 达标 N3 3类 53.7 65 达标 N4 3类 54.8 65 达标 监测结果汇总表明,厂界四周的昼 间 噪声监测值均不超标,建设项目各厂界昼、间噪声本底值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3类标准 限 值要求,表明项 目所在地附近区域噪声情况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表 7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规模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功能要求) 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 附近大气环境 /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表 1中二级标准 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常政办发 1997 172号) 水环境 武南河 N 2.5km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水质标准, 保持现状水质 常州市地表水 (环境 )功能区划 (2003.6) 声环境 四周 厂界 - 1m / 声环境质量标准 3类标准 武进市城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适用区域划分规定 16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为二类区,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 表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单位: g/m3 污染物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SO2 小时平均: 500 日平均: 3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表 1、表 2中二级标准 NO2 小时平均 : 200 日平均: 80 PM10 / 日平均 : 300 TSP / 日平均 : 150 2、 环境噪声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类标准。 表 9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dB(A) 噪声标准 昼间 夜间 执行区域 3类 65 55 本 项目所在地 各厂界 3、 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厂尾水排入 武南河 ,武南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表 1中 类标准,水 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 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 项目 pH CODCr NH3-N TP 石油类 类 6 9 30 1.5 0.3 0.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 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3类 标准,厂界噪声昼间 65dB( A),夜间 55dB( A)。 表 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单位: dB(A) 噪声标准 昼间 夜间 执行区域 3类 65 55 本 项目所在地 各 厂界 17 2、 废水 接管标准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污水厂尾水排入武南河,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 1 中的一级 B 标准。 表 13 污水厂接管标准及尾水排放标准 排放口名称 执行标准 取值表号及级别 污染物指标 单位 标准限值 项目 废水排口 污水厂 接管要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表 4 三级 pH 6 9 COD mg/L 500 SS mg/L 40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 表 1 B级 氨氮 mg/L 45 TN mg/L 70 TP mg/L 8 污水处理厂排口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32/1072-2007) 表 2 城镇污水处理厂 1 COD mg/L 50 氨氮 * mg/L 5(8) TN mg/L 15 TP mg/L 0.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表 1 一级 A SS mg/L 10 动植物油 mg/L 1 pH 6 9 3、 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总量控制指标 生活污水经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内污水管网接入高新区污水管网,由江苏大禹水务有限 公司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凤林南路西侧、凤墅西河南侧地块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 4座标准厂房,项目周围现状为空地, 建设项目周边 300米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39568.2m2,总建筑面积 32536m2,拟于 201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1.1 功能定位 本项目为 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新建标准厂房项目,位于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内,标准厂房一层入驻的企业以机械机加工生产为主,二层为 电子电器 等 轻 工车间。 1.2 设计概况 ( 1)区位及现状 本项目位于 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 。 ( 2)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本方案设计范围主要包括:项目用地面积 39568.2m2,新建 4幢标准厂房的建筑面积均为 8134m2,耐火等级为二级。同步实施环境绿化、道路、场地及水、电、气等综合配套设施。 1.3 总平面设计 ( 1)设计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规划,使标准厂房园区建设带动城市总体建设进一步发展。 节约土地,节省投资,科学合理规划各项功能用地。 建立标准厂房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分区通畅 便捷的交通联系,内外有机结合规划区内的道路交通体系。 ( 2)交通组织 标准厂房位于出口加工区内,交通出入主要依托 围绕 标准厂房四周建设的 出口加工区内 道路。标准厂房的非机动车也是从出口加工区内道路进入厂区。 ( 3)景观绿化 本项目在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同时,考虑了厂区绿化用地。该工程绿化设计采用重点绿化和一般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可布置花坛、花池、种植供人们观赏的优良花卉和树种,并适当进行垂直绿化。在厂房周围、围墙内及其它区域可栽植绿篱和草 19 坪、片植、孤植乔木、灌木进行适当点缀。工程绿化根据现场情况,选用适宜当地生长 的树种、花卉、草皮进行绿化,以达到防止污染、净化环境、美化厂区的目的。 2、污染物产生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2.1建造施工期 工艺流程简述 : 基础阶段 主体施工 装饰阶段 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 运行使用 ( 1)基础工程 建设项目基础工程主要为场地的填土、平整和夯实。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地实际地势状况对场地进行填挖,然后利用起重机械吊起特制的重锤来冲击基土表面,使地基受到压密,一般夯打为 8-12 遍。该工段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粉尘和排放的尾气。由于作业时间较短,粉尘、尾气和噪声只是对周围局部环境影 响,从整个施工期来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2)主体工程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钻孔灌注,现浇钢砼柱、梁,砖墙砌筑。建设项目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浇灌时注入预先拌制均匀的混凝土,随灌随振,振捣均匀,防止混凝土不实和素浆上浮。然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的配料和加工,安装于架好的模板之处,及时连续灌筑混凝土,并捣实使混凝土成型。建设项目在砖墙砌筑时,首先进行水泥砂浆的调配,然后再挂线砌筑。该工段工期较长,主要污染物为搅拌机产生的噪声、尾气,搅拌砂浆时的砂浆水,碎砖和废砂等固废。 ( 3)装饰 工程 利用各种加工机械对木材、塑钢等按图进行加工,同时进行屋面制作,然后采用浅色环保型高级涂料和浅灰色仿石涂料喷刷,最后对外露的铁件进行油漆施工,本工段时间较短,且使用的涂料和油漆量较少,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 ( 4)设备安装 包括道路、水雨管网铺设等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尾气等,建设项目施工期选用的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表 14主要施工设备表 阶段 设备名称 填挖 推土机、运输设备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打夯机 打桩 钻孔机、打桩机 20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塔吊 装修 升降机 2.2建成 运营期 标准厂房建成 运营后 , 租赁给企业业主, 满足要求的工业企业和企业的食堂餐厅入驻标准厂房需要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并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入驻。 入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