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内蒙古伊泰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伊旗第一加油站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0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内蒙古伊泰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伊旗第一加油站项目建设单位 内蒙古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王小东 联系人 白博通讯地址 鄂尔多斯市万博广场B座13层联系电话 13847737676 传真 / 邮政编码 017000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阿乌公里7.5km处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机动车燃料零售H-6564占地面积(m2) 5000 绿化面积(m2) 200总投资(万元) 306.38 环保投资(万元) 31.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28评价经费(万元) / 建设周期 6个月工程内容及规模: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迅速的成长起来,极大地推动了商贸流通。各种机动车辆大量增加,燃料油消费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地区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对成品油零售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较好。为此,内蒙古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06.38万元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阿乌公里7.5公里处建设本加油站。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七石油天然气,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规定以及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该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内蒙古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经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完成本报告表的编制。21、项目名称 内蒙古伊泰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伊旗第一加油站项目2、建设性质 新建3、建设单位 内蒙古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阿乌公路7.5km处,站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391938.28,E1094358.68。场区四周均为荒草地,北侧紧邻乌阿公路,东侧紧邻广联煤矿运煤专线。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南侧1830m处的3户散住居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06.3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1.5万元,占总投资的10.28%。6、项目占地项目总占地面积5000m2,其中绿化面积200m2,绿化率为4%。项目占地为加油站用地,符合伊旗城乡规划要求,伊旗规划局出具了项目预选址的函(伊规函【2012】162号)(见附件)。7、工程规模项目建成后,年油品销售量5000吨。其中汽油3500吨、柴油1500吨。站内共设40m3汽油罐2个,50m3柴油罐4个,双枪自吸式电脑税控加油机6台。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规定的加油站等级划分,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故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180m3,本站为中型一级加油站。8、建设内容项目总建筑面积1356.91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埋地式油罐、加油岛、罩棚、营业厅等。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分类 建设内容 备注主体工程 加油区 占地面积952m2、区内设罩棚,内设6台自吸式电脑税控加油机埋地油罐区 罐池占地面积242.19m2,池深4.2m,罐顶覆土0.6m,罐池内布置2台40m3汽油罐,4台50m3柴油罐辅助工程 站房 占地面积:40.9m9.9m404.91m2,建筑面积404.91m2,砖混结构,1层罩棚 设罩棚,金属球型网架结构,混凝土立柱,罩棚建筑面积328m34m952m2。续表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分类 建设内容 备注辅助工程 消防 设灭火器、消防沙、灭火毯、防爆工具等公用工程 供热 站房冬季采暖由自备0.16MW热水锅炉供给供电 由伊金霍洛镇市政供电电网提供,自备ZS1115M小型内燃发电机供水 自备水车由伊金霍洛镇运水至场区环保工程 废气 采用密闭卸油系统、地埋式储罐、自封式加油机、设置油气回收系统废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阿镇污水处理厂噪声 选用低噪设备,围墙绿化隔固废 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绿化 绿化面积200m2表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1 成品油年销售量 吨 50002 年操作期 天 3653 供水(新鲜水) m3/年 204.44 年耗电量 万kwh 0.55 加油站定员 人 76 总占地面积 m2 50007 加油站建、构筑面积 m2 1356.918 项目总投资 万 306.389、平面布置加油站占地面积:5000m2,总建筑面积1356.91m2,站内加油机布置在站内的中部,地下储油罐布置在站内加油机的南侧,站房布置在地下储油罐的南侧。(1)加油区加油区占地面积28m34m952m2;设罩棚,金属球型网架结构,罩棚建筑面积28m34m952m2。布置在站内中部,内设6台加油机。(2)地下储油罐区4占地面积:242.19m2,池深4.2m,罐顶覆土0.6m,罐体周围净砂填实,池壁及池底板做防渗漏处理。布置在加油区的南面,站房东侧,距加油机25m,距站房4m。罐池内布置6台钢制卧式储油罐,间距均大于0.5m。地面上设绿化带及实体围墙与界外隔离。(3)营业大厅(站房)建筑面积404.91m2,一层,布置在加油站的最南面。距加油机14.5m,距地下储油罐4m。营业大厅(站房)分设消防器材室、配电室、办公室及营业大厅等。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10、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表3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汽油罐(钢制) 23705,L5000mm,卧式 个 2 埋地设置2 柴油罐(钢制) 23705,L5000mm,卧式 个 4 埋地设置3 自吸式电脑税控加油机(双枪) - 台 6 -4 小型内燃发电机 ZS1115M 台 1 5.5-6.3KW5 常压采暖热水锅炉 型号:CLSO 热功率0.16MW 台 1 振华牌11、辅助工程(1)给排水项目无生产用水,主要用水为生活用水。生活用水由加油站自备水车运送,项目劳动定员7人,用水量按80L/人d计算,则生活用水量为0.56m3/d。项目无生产用水,污水主要为职工的生活废水,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为0.45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经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处理,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后,冬储夏灌。(2)供电:供电由伊金霍洛镇供电线路引入,为防止突然断电,设置ZS1115M小型内燃发电机一台,可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要。5(3)供热:项目站房冬季采用自备0.16MW热水锅炉取暖。(4)防腐防渗:储油罐做防腐处理,罐内做防油处理;地下油罐区进行防渗处理,卸油口设置防油堤,油罐区地面、卸油口及输油管线全部防腐防渗。(5)消防:根据项目的储罐总容积计算,项目属于一级加油站,需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各建筑物内设置消防通道及灭火器;在火灾隐患部位设立消防监控报警系统。详见表4。表4 消防器材配置表序号 名 称 火灾危险性 建筑面积(m2) 灭火器形式 数 量 备 注1 油罐区 甲 242.19 推车式干粉 2 35Kg2 罩棚 甲 952 手提式干粉 6 4kg3 营业室 戊 404.91 手提式干粉 4 4kg4 其它 灭火毯5块、消防沙子2m3、消防锹4把、消防桶4个、消防斧1把12、产品方案项目年销售成品油5000吨,其中汽油3500吨,柴油1500吨,具体产品方案构成见表5。表5 产品方案构成一览表序号 物料名称 产品规 单位 消量1 汽油 93# 吨/年 200097# 吨/年 15002 柴油 5 吨/年 3000 吨/年 600-10 吨/年 300-35 吨/年 3001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7人,年运行365天,三班二运转制,每班12小时。14、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无。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漠东北缘。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东与准格尔旗、府谷县接壤,北与杭锦旗、东胜区毗邻,西与乌审旗交界,南与神木县为邻。旗政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距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40公里。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阿乌公路7.5km处,站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391938.28,E1094358.68。场区四周均为荒草地,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南侧1830m处的3户散住居民。项目占地为加油站用地,符合伊旗城乡规划要求,伊旗规划局出具了项目预选址的函(伊规函【2012】162号)(见附件)。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1。项目东侧 项目北侧项目南侧 项目西侧7图1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地形地貌伊金霍洛旗是亚洲中部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西高东低,起伏和缓。海拔在10701556.4米之间。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米,水土流失严重。中西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属于干燥剥蚀地带,多为风积沙。部分地区有大小不等起伏不平的沙梁沙滩,属荒漠性草原,生态脆弱。经人工种草种树,生态环境大有改善。西南部的毛乌素沙漠海拔10001400米,覆盖面积约589平方公里,土壤风蚀沙化,沙移动速度约57厘米/年。3、地质全旗土壤呈地带性分布,东部分布的粗骨土、风沙土、栗钙土面积较广,潮土、沼泽土和盐土则零星分布于河床两岸和低洼地区;中部鄂尔多斯高原区主要分布着栗钙土、粗骨土、风沙土和一定数量的草甸土和盐土,潮土分布于滩地;西部毛乌素沙区主要分布着风沙土和相当数量的潮土和栗钙土。全旗土壤总面积534560公顷,占总面积的95%,各土类具体分布情况:栗钙土占5.3%,粗骨土占10%,风沙土占61%,该土类是伊旗的主要农牧业用地。潮土占13%,该土类土层较厚且肥沃,是伊旗的主要农业用地。4、气象气候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巨变,风大沙多。冬季受内蒙古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炎热而少雨。湿润度由东向西递减。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达400米,各地温差颇为明显,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极端最高气温36.9,极端最低气温-34;中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31;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29.3。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年平均降雨量为358.2毫米,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平均年降雨日数为67.8天,相对集中在78月份,初霜日多在9月下旬,终霜日多在5月下旬。无霜期在127140天之间,最长达161天,最短102天。全年日照时数在2740至3100小时之间,平均为2920小时。5、水文8伊旗水系特征分内外流两种,大都属季节性河流。外流河系主要有乌兰木伦河、窟野河两大水系,共有干河13条,均属黄河水系。窟野河为过境河流,一级支流有10条。乌兰木伦河起源于本旗合同庙乡,为窟野河上游,经陕西省进入黄河,境内长95.5公里,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洪水最大流量1000立方米/秒,共有一级支流27条。较大的河沟还有东部的孛牛川、书会川、考考乌素沟,西部的艾勒盖沟、通格朗河、昆都伦河、特并庙沟,南部的扎萨克河、昆都伦沟、特并庙沟,南部的扎萨克河、高勒庙沟等,多数为季节性内流河。有湖泊29个,较大的湖泊有红碱淖、查干淖、赤盖淖、黑炭淖、乌兰淖、红海子等。其中红碱淖为最大,水面为33866亩,都属咸水湖。水资源丰富,种植业的灌溉水源主要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分布是由东向西逐步增加。西部地下埋深214米,水质良好。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较贫乏,部分地区水质含氟较高。经过改造,这种状况得到改善。6、矿产资源伊金霍洛旗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已探明总储量139.15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天然碱最高年产量3500吨,生产方式以日晒碱(原碱)为主。此外,泥炭、石英砂、粘土等资源丰富。7、土壤植被根据内蒙古植被的植物区系划分,本区属于草原植物区黄土丘陵草原植物省,阴南黄土丘陵草原植物洲。植物区系的特点是亚洲中部区系成分、蒙古成分和华北成分为主,其次是达乌里蒙古成分和东亚成分。区域内植被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其地带性植被为典型草原,主要建群植物有: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百里香、艾蒿、本氏针茅等。植被平均盖度在25%,最低在10%,最高在50%;群落高度多在10cm以下。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和人口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共有138个嘎查(村),总人口1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万人。2、经济状况到2011年底用2012年或2013年的数据吧,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3.59亿元,增长20.7%;财政收入完成80亿元,增长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9.9亿元,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98元和7959元,分别增长13.2%和9.6%。在最新一届的全国县域经济评比中,荣获全国百强第37位,稳居西部百强第3位。3、文教卫生全旗现有中小学26所,其中普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18所;幼儿园3所。全旗现有教学班517个,在校学生共21567人。其中高中教学班54个,学生2407人;初中教学班137个,学生6832人;小学教学班221个,学生8777人;学前班41个,学生1507人;幼儿班64个,幼儿2044人。2009年,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财政累计补贴医疗保险费2060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3处、标准化村卫生室22个;招聘医疗卫生人员60名。4、交通伊旗交通极为便利。鄂尔多斯机场距旗政府所在地仅14公司,两条国道、一条省道、三条专线、四条旗道管通东西南北,全旗公路总里程1582公里。201国道高速、109国道高速、包府运煤专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镇镇通了黑色路,村村通了沙石路,已基本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包西铁路和准神铁路伊旗段全面开工,包神铁路复线和109高速公路征在抓紧建设。兰家梁至红碱淖渔场公路、阿新线松定霍洛至寸草塔段公路改造完成,新西线和送马线改造工程完工。新建通村公路9条97公里,农村公路网或建设进一步完善。10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项目区域现状监测资料引用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6月814日对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10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搬迁)项目所做的现状监测。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数据,该区域环境空气中SO2小时平均浓度、日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分别为0.020.07、0.050.08,NO2小时平均浓度、日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分别为 0.050.13、0.060.08,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PM10日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为0.811.11,各监测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为0.11倍,PM10日均浓度均超标,但超标率较低,超标倍数较小,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现状根据现状监测数据,各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水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评价区无工业企业,区域噪声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区地带植被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的人类活动,本区生物资源较为贫乏,多样性较差。构成群落的植物主要有草本植物以冷蒿、青蒿、甘草、沙葱、沙芥、苦菜等沙生植物为主,乔木有毛白杨、榆树等树种,灌木有柠条、锦鸡儿、胡枝子等,草地植被占据绝对优势。农田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及杂粮作物等。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植被覆11盖率低,总体生态环境稍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阿乌公路7.5km处,站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391938.28,E1094358.68。场区四周均为荒草地,北侧紧邻乌阿公路,东侧紧邻广联煤矿运煤专线。项目所在区域无重点保护文物及珍稀动植物资源,根据项目工程特点、评价区域环境特征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保护级别见表6。表6 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方位 最近距离(m)户数 功能要求环境空气 散户居民 SW 1830 3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 场界 - 1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标准水环境 区域地下水 - - -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环境风险 散户居民 SW 1830 3户 -12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3、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3污染物排放标准 1、站区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油气处理装置的油气排放执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952-2007),即油气排放浓度25g/m3,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4m;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中的二类区时段标准。2、区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规定。3、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地下储油罐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油泥属于废矿物油类危险废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HW08,对油泥的贮存、处置分别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中的规定。4、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总量指标:SO2 0.98t/a;NOx 0.394t/a;COD0t/a;氨氮 0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4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常规的自吸流程:成品油罐车来油先卸到储油罐中,加油机本身自带的泵将油品由储油罐中吸到加油机中,经泵提升加压后给汽车加油,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为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本项目设置了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采用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是通过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挥发油气的温度,利用制冷技术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转换,可立刻回收得到液态汽油,并可直接利用。工艺流程图见图2。图2 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扬尘:平整场地、挖土、推土及材料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2、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3、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少量水泥养护废水。4、固废: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油罐车卸油,储油罐及汽车加油过程中无组织挥发的非甲烷总烃及油气回收系统中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排气管排放的油气;冬季采暖期间锅炉排放的废烟气。2、噪声:加油机及车辆行驶等噪声,声压级为6080dB(A)。3、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废水。4、固废: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职工日常生活垃圾;地下储油罐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油泥属于废矿物油类危险废物。罐车 储罐 加油机 汽车G G N NG潜油泵 加油枪图例:G:废气N:噪声155、环境风险:项目有大量柴油、汽油储存,属易燃易爆品,存在一定的火灾、爆炸等风险。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6内容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污染物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废气 卸油系统储油罐加油系统 非甲烷总烃 - 周界外最高浓度4.0mg/m3油气 - 25g/m3锅炉 SO2 731mg/m3,0.98t/a 731mg/m3,0.98t/aNOx 294mg/m3,0.394t/a 294mg/m3,0.394t/a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COD 350mg/L,0.057t/a 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处理,冬储夏灌SS 250mg/L,0.041t/a氨氮 30mg/L,0.005t/a固体废物 生活办公 生活垃圾 1.28t/a 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地下储油罐 油泥 每五年处理一次 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项目区内来往的机动车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加油机、潜油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声压级为6080dB(A)。其他 环境风险:本项目为加油站,储存的汽油、柴油均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存在一定的火灾、爆炸等风险。本项目属于一级加油站,环境风险指数较大。防腐防渗:项目储油罐作防腐处理,罐内做防油处理;地下油罐区采用防渗水泥进行防渗处理;卸油口设置防油堤,油罐区地面、卸油口及输油管线全部防腐防渗。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1、对植被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对植被的影响。本项目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将破坏、扰动原地形地貌和植被。本项目建设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永久性的,这部分植被将永远失去生产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对厂区进行绿化,对改善当地的环境有积极的作用。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原有地形为荒草地,项目建设后,使所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17发生变化。这种形态上的变化,对区域性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无植被覆盖时,极易遭受风蚀和水蚀,威胁周围的植被,促进附近土壤的沙化进程。3、对自然生态体系完整性的影响评价区自然体系的核心是生物,尤其是植被。以植被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将由于项目建设、永久占地、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运输车辆行驶时激起的尘土等,将使周边特别是沿运输线两边的林草地受到危害。(2)项目场地平整、铲挖等,影响植被正常生长。但是,项目建设和运行之后,该区域的植被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仍可维持现状,加上项目建设后开展生态重建工程,将会使原来生态系统更加趋于多样,水土保持功能得以发挥。带动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工作,使区域内的植被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方向发展,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环境影响分析18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平整场地、沟槽开挖、土建施工等。施工影响范围主要为项目所在地及临近区域,施工活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对项目所在地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在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土方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拆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上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扬尘)将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本次评价采用类比现场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施工期扬尘情况类比两处施工现场所做的扬尘实测资料,见下表7、8。表7 某施工现场工地扬尘污染情况 单位:mg/m3监测位置 工地上风向50m 工地内 工地下风向 备注50m 100m 150m范围值 0.303-0.328 0.409-0.759 0.434-0.538 0.6-0.465 0.309-0.33 平均风速25均值 0.317 0.596 0.487 0.90 0.50表8 不同距离TSP浓度变化表距工地距离(m) 20 30 40 50 100 备注浓度(mg/m3) 场地未洒水 1.75 30 0.78 0.365 0.345 0.330 春季测量场地洒水 0.437 0.350 0.31 0.205 0.250 0.238由上表中可知:在未采取抑尘措施的施工现场,建筑施工扬尘较多,当风速为2.5m/s时,19工地内的浓度为对照点的1.9倍;当采取抑尘措施,项目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2)施工期大气污染缓解措施根据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特点,拟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以减轻扬尘扩散,围挡高度不低于2.5m;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划分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分类堆放建筑材料并设置标牌;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必须覆盖;场内装卸、搬运物料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洒;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合理设置出入口,并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采用混凝土硬化;项目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不低于2.5m的固定围挡,物料及弃土临时堆场全部加盖苫布,道路定时洒水抑尘,遇到大风天气禁止施工。在项目管理方面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员,负责与环境保护局联系沟通有关环保方面的事宜,并负责对施工场区环保措施进行监督管。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综上,只要在施工中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以上措施,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影响将大大降低,同时该环境影响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为盥洗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施工期废水经临时排水管道进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工地洒水抑尘,废水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间,不同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因而产生不同施工20阶段噪声。根据该项目的施工特点,主要产噪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大多属于高噪声设备,由于施工期噪声来自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等特点,因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噪声管理必须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加强管理,文明施工。为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现就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提出以下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根据不同季节正常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开夜间(22:00-06:00)、午休时间动用高噪声设备,以免产生扰民现象。严格使用商品混凝土,与施工场地设置混凝土搅拌机相比,商品混凝土具有占地少、施工量少、施工方便、噪声污染小等特点,同时大大减少水泥、沙石的汽车运量,减轻道路交通噪声及扬尘污染。施工物料及设备运入、运出车辆应尽可能避开夜间(22:00-06:00)运输,避免沿途出现扰民现象。严格操作流程,降低人为噪声。不合理的施工操作是产生人为噪声的主要原因,如脚手架的安装、拆除、钢筋材料的装卸过程产生的金属碰撞声;运输车辆进入工地应减速,减少鸣笛等。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噪声,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如切割机、电锯等,应设置在棚内。距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项目西南侧1830m处的3户散住居民,采取以上措施,并经过施工场界围墙隔声,距离衰减后,项目施工期各阶段噪声不会对其产生明显影响。且随着工程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不再存在。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建筑垃圾和建筑工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若处置不当,会造成占用大面积土地,引起二次扬尘污染,施工建筑垃圾应定期及时外运处理,定点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设垃圾填埋场堆存,运输时做好防扬散,防洒漏工作,避免固废影响环境;生活垃圾中有机质等多种复杂成份,如不及时清理,垃圾中有机质会变质腐烂,发生恶臭,污染空气,招引和孳生苍蝇,繁殖老鼠,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就会随着雨水淋洗,污染水质,也会随着飘尘污染大气,加重疾病传染和流行,特别是肠道传染疾病。为了预防生活垃圾对土壤、水环境、景观和人群健康的危害,预防垃圾随意倾倒,在施工过程中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1综上,施工期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非甲烷总烃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储罐大呼吸损失是指油罐进油时所呼出的油蒸气而造成的油品蒸发损失。油罐进油时,由于油面逐渐升高,气体空间逐渐减小,罐内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呼吸阀控制压力时,一定浓度的油蒸气开始从呼吸阀呼出,直到油罐停止收油。参考22有关资料可知,储油罐大呼吸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0.88kg/m3通过量;油罐在没有收发油作业的情况下,随着外界气温、压力在一天内的升降周期变化,罐内气体空间温度、油品蒸发速度、油气浓度和蒸汽压力也随之变化。这种排出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造成的油气损失,叫小呼吸损失。参考有关资料可知,储油罐小呼吸造成的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0.12kg/m3通过量;油罐车卸油时,由于油罐车与地下油罐的液位不断变化,气体的吸入与呼出会对油品造成的一定扰动蒸发,另外随着油罐车油罐的液面下降,罐壁蒸发面积扩大,外部的高气温也会对其罐壁和空间造成一定的蒸发。参考有关资料可知,油罐车卸油时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0.6kg/m3通过量;加油作业损失主要指为车辆加油时,油品进入汽车油箱,油箱内的烃类气体被油品置换排入大气。车辆加油时造成的烃类气体排放率分别为:置换损失未加控制时是l.08kg/m3通过量、置换损失控制时0.11kg/m3通过量。本加油站加油枪都具有一定的自封功能,因此本加油机作业时烃类气体排放率取0.11kg/m3通过量;在加油机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成品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跑冒滴漏量与加油站的管理、加油工人的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成品油的跑、冒、滴、漏一般平均损失量为0.084kg/m3通过量。废气排放见表9。表9 项目投产后烃类有害气体排放量一览表项目 排放系数(kg/m3通过量) 通过量(m3/a) 烃产生量(kg/a) 治理措施储油罐 大呼吸损失 0.88 6250(汽油、柴油平均密度按0.8t/m3计) 5500 密闭卸油系统小呼吸损失 0.12 750 地埋式储罐密闭储存储罐装料损失 0.60 3750 平衡浸没式装料加油区 加油作业损失 0.11 687.5 自封式加油作业跑冒滴漏损失 0.084 525 规范管理及操作水平合计 11212.5由表9可知,该项目建成后,有组织和无组织排入大气的挥发烃类有机污染物11212.5kg/a,所以对附近地区的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本项目设置了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采用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是通过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挥发油气的温度,利用制冷技术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可立刻回收得到液态汽油,并可直接利用。冷凝式油23气回收装置在运行中无粉尘、杂质、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本项目采用密闭卸油系统,卸料时采用油气回收将油罐内的油气导入罐车内,可减少油罐收油时的大呼吸损失。项目所用的加油枪都具有一定的自封功能,并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经真空泵将汽车油箱内的烃类气体回吸入储油罐内,管路直接通入油罐底部,可使一部分油气转化为油,减少加油作业损失。采用平衡浸没式液下自流口自流卸料,使成品油自流到油罐内,可减少卸油时对成品油的扰动作用,降低储罐装料时的蒸发量,减少储罐装料损失。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由于该罐密闭性较好,顶部有不小于0.5m的覆土,周围回填的沙子和细土厚度也不小于0.3m,因此储油罐罐室内气温比较稳定,受大气环境稳定影响较小,可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质。规范管理及操作水平,降低作用跑冒滴漏损失。采取以上措施后,经类比并参考有关资料,油气回收率达到95%,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为561kg/a;本项目位于道路旁,位置开阔,空气流动良好,周界外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 4.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的要求;油气处理装置经4m高排气口排放,油气排放浓度小于25g/m3,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952-2007)。综合以上论述,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2)锅炉烟气项目冬季采暖由0.16MW常压采暖热水锅炉提供,供热期180天,日运行24h,根据项目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net=18.79MJ/kg)校核,项目燃煤量为134t/a。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煤炭中的全硫分包括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有机硫、硫铁矿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硫酸盐为不可燃性硫,进入炉渣。通常情况下,可燃性硫占全硫分的70%90%,平均取80%。根据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在燃烧中,可燃性硫氧化为二氧化硫,1克硫燃烧后生成2克二氧化硫,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SO2根据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G280%WS(1)1.6WS(1)24G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吨(T)W耗煤量,单位:吨(T)S煤中的全硫分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