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电除尘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类别 环保局编号 收文日期省 年 月 日市县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21000MW机组脱硫系统增容及加装湿式除尘设施和电除尘器技改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4年2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其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居住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21000MW机组脱硫系统增容及加装湿式除尘设施和电除尘器技改项目建设单位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陶建华 联系人 万群通讯地址 江苏省泰州市南部长江东岸,永安洲镇福沙村(原名北沙洲村)联系电话 13382469756 传真 86990639 邮政编码 225327建设地点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内立项审批部门 江苏省经信委 批准文号 2013年12月12日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4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地面积(平方米) 980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26000 环保投资(万元) 260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0评价经费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背景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江苏省新建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江苏电网北电南送的枢纽电站。一期工程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颐和置业有限公司和泰州市泰能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相对控股。厂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福沙村,总规划容量为4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分两期建设。泰州公司总规划用地面积为80hm2(41000MW)。其中一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51hm2,一期工程建设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总投资为73.4亿元人民币,已于2007年12月投产试运行和2008年3月31日建成投入运行。项目于2003年6月委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该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同意其建设。公司正在建设二期21000MW,计划2015年投运。泰州发电公司21000MW机组的锅炉系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两台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承担电网基本负荷,同时现阶段还承担了电厂周围区域的一部分对外工业供热任务。目前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10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由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烟气脱硫工艺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吸收塔为喷淋空塔,不设预洗涤塔, 塔径19.2米,设有4台循环泵、4层喷淋层(单元制),喷淋层上部设有2层屋脊式除雾器。脱硫装置采用1炉1塔方案,锅炉来的原烟气由主烟道引出,进入GGH,再由GGH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由塔侧出口向下,经过GGH,由净烟气烟道进入烟囱,排入大气,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脱硫2系统的保证脱硫效率95.5%。FGD装置可用率不小于98%。本工程两台机组各设置一套烟气系统及吸收系统;石灰石制浆系统采用粒径小于20mm的石灰石块,经湿法球磨机直接制成浓度为25%的石灰石浆液。石膏脱水系统采用石膏旋流站一级脱水,真空皮带脱水机二级脱水,脱水后石膏直接落料至石膏库内储存。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中和、絮凝、沉淀、脱水的处理方案。原设计煤种硫份0.60%(SO2浓度1964mg/Nm3,dry S.T.P,6% O2),设计煤种脱硫效率95.5%。由于近几年煤炭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燃煤含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际运行中FGD入口SO2浓度大大超过设计值,进入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量约增加一倍多,加上排放要求50mg/Nm3,对脱硫效率的要求大大提高,现有脱硫装置无法满足全烟气脱硫运行要求,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能有效控制。为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要求,改善本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承担央企所属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满足今后SO2排放浓度50mg/Nm3的要求,需对现有脱硫装置进行改造,改用双塔双循环脱硫工艺,以满足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同时,由于在脱硫增容提效改造中将取消GGH,出口排烟温度在55左右,由于排烟温度降低且烟气中带有大量游离水,所携带的固含物(粉尘和石膏)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降低对烟囱的腐蚀和避免石膏雨问题迫在眉睫。为尽最大的程度降低烟囱中的污染物排放、避免“石膏雨”现象、降低烟囱内筒腐蚀风险,且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整体要求,需配套增加湿式电除尘器设施。二、工程内容及规模国电泰州电厂一期工程 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汽轮机采用日本东芝技术设计制造的超超临界参数、单轴、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纯凝式汽轮机。汽轮机回热系统由高压加热器、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组成,高压加热器为双列,每列3 台 50容量,共四台 100%容量低压加热器。(1)机组脱硫系统增容工程本机组脱硫系统增容工程总投资为14812.42万元,环保投资14812.42万元。本增容改造工程考虑到入口SO2浓度增加较多且出口排放浓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将采用石灰石-石膏双循环工艺技术,确保出口净烟气SO2浓度不高于50mg/Nm3。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SO2脱除技术。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系统、烟气系统、吸收反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其中烟气系统和吸收反应系统是脱硫工程的核心。为实施本次技术改造,将拆除GGH,在现有吸收塔后增加二级塔及相关设备,氧化风系统、脱水系统、石灰石供浆系统、工艺水系统等公用系统亦一并改造。其余系统尽可能利旧,不作大的调整。烟气脱硫工程场地布置紧凑,由于经过2012年、2013年两台机组大修,已拆除双增压风机等设施,利用拆除后的场地新建双循环工艺的二级塔以及附属3设备,原GGH拆除内部装置,处理后仅保留净烟气的通道。项目投产后年工作日约为365天,不增加员工人数,年工作时数约5500小时(每天运行20小时)。本烟气脱硫装置增容改造工程具体方案:该工艺具有脱硫率高、运行可靠性高、吸收剂利用率高、能适应大容量机组和高浓度SO2烟气条件、吸收剂价廉易得、钙硫比低(一般小于1.05)、副产品具有综合利用的商业价值等特点。但对于超高硫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脱硫效率的临界值约为97.5%左右,考虑到GGH的漏风等因素,整个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大约在97%左右。脱硫改造工艺推荐方案汇总如下表。表1-1 改造方案汇总序号 项 目 改造方案 备注1 烟气系统 增压风机及相关烟道拆除、原净烟道拆除、GGH内部件拆除和通道恢复2 现有吸收塔 调整出口方向,改造氧化风机和上层氧化系统3 二级塔 新建一个二级塔和附属的4台循环泵、2台氧化风机、2台AFT旋流泵、旋流器及塔内设备和塔内件4 石膏脱水系统 -5 石灰石供浆系统 -6 工艺水系统 更换3台工艺水泵4原有系统和增容改造系统主要设备参数对比表序号 名 称 原设计参数 改造方案改造参数 备 注一 一级塔系统1 吸收塔(mm) 19.235.5 调整出口角度,改造上层侧搅和氧化风接口 实现双循环工艺的一级塔环节2 石膏浆液排出泵(m3/h) 2802 利旧二 二级塔系统 在拆除增压风机的场地附近新建,1#需拆除附近的煤粉仓1 尺寸 直径22m,高64m2 循环泵 410000m3/h3 氧化风机 215000m3/h4 AFT旋流泵 2280m3/h5 侧进式搅拌器 低位4台,高位5台6 喷淋层 4层7 除雾器 2级三 石膏脱水系统 无改造四 磨制系统 无改造五 供浆系统石灰石供浆泵 无改造六 烟道系统七 工艺水系统工艺水泵 3240m3/h(2)湿式除尘设施和电除尘器改造工程泰州电厂一期设置3室5电场电除尘器,设计99.9%,配合高频电源改造后,烟囱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可至1020mg/Nm3。通过脱硝、除尘、脱硫等一系列烟气处理装置的设置以及改造,泰州电厂一期目前净烟气中粉尘排放基本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20mg/Nm3要求)。本次加装湿式电除尘器改造工程是在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电除尘器加装五电场改造和电除尘器高频电源节能改造工程(脱硝技改同步实施的电除尘器提标改造项目)的基础上,再次实施烟尘近零排放改造工程,改造后烟尘排放浓度可将由原15mg/Nm3降至5 mg/Nm3 以下,设计保证值<10 mg/Nm3。电除尘器加装第五电场改造属于脱硫前端除尘,即在现有四电场基础上,增加第五电场,同时但由于在脱硫增容提效改造中将取消GGH,出口排烟温度在55左右,降低对烟囱的腐蚀和避免石膏雨问题迫在眉睫。本工程对一期工程21000MW机组进行湿式电除尘器改造,主要包括湿式电除尘器、烟道、及附属设备等。总投资为10702万元,环保投资10702万元。5电除尘器加装第五电场改造属于脱硫前端除尘,即在现有四电场基础上,增加第五电场,同时进行高频电源改造工作。结构布置与前四电场相同,新增灰斗6只,第五电场不设置仓泵,收集下来的细灰通过气化斜槽送至第四电场仓泵,和第四电场的细灰一并输送至灰库。本次湿式除尘设施和电除尘器改造工程即为在脱硫前端+脱硫后端进入烟囱之前2次除尘除雾后,泰州电厂一期的粉尘排放将降至10mg/Nm3以下,可以确保满足新的粉尘排放要求,彻底避免石膏雨现象,去除大量酸性物质(SO3)确保更洁净的烟气排放,并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烟囱内筒。湿式电除尘器在化工、有色行业已有大量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既能导电又耐腐蚀的电极,通电后形成电场,对流经其中的可荷电物质进行捕捉。湿法脱硫中,经过吸收塔大密度的喷淋洗涤后,大部分细小颗粒均被水滴所包裹,因此,湿式电除尘器对其有相当好的捕捉效果。在本工程中采用该设备具有很好的应用基础和可行性。湿式电除尘器在泰州一期21000MW机组中的应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A、烟气流程烟气自引风机来,经过一级塔、二级塔的双循环洗涤后,进入湿式电除尘器,经深度净化后进入烟囱排放。B、布置方式在增压风机拆除后的场地建设湿式电除尘器,现有的吸收塔作为双循环的一级塔,在1#现有吸收塔的西南侧、2#现有吸收塔的东南侧布置二级塔,整体布置紧凑。C、湿式电除尘器基本配置泰州电厂一期的湿式电除尘器设计处理烟气量4537487.9m3/h(实际工况)。考虑到湿式电除尘器进出口均为净烟气,为减少净烟道腐蚀风险,净烟道采用玻璃钢或碳钢内衬钛板材质。在脱硫的吸收塔后方布置湿式电除尘器,设备竖直布置,烟气自顶部进入,底侧排出。设计烟气量下,湿式电除尘器内流速不大于3.5m/s,主要系统描述如下:表1-2 湿式电除尘器配置表序号 项 目 描述1 主要部件 阴极线、阳极板、支撑钢架设备外壳及设备本体支撑进出口烟道、旁路烟道、旁路挡板门、冲洗水箱及水泵,以其它及附属设备2 占地面积 利用增压风机拆除后场地,约22m29m4 运行环节 较少5 能耗 较少6 系统可靠性 高7 运行维护 较少8 改造难度 可行9 场地状况 可行10 停运工期 不需要停机,可建设完成后与周边系统对接11 改造投资 较高6产业政策:经核查,本项目未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项目产业政策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禁止、淘汰、限制类项目,属允许类。该项目得到江苏省经信委同意其开展前期工作,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原辅材料、能源消耗:(1)脱硫系统增容工程石灰石:2台机组合计石灰石用量约40t/h,年用量约30万吨/年。工艺水:改造后2台机水耗由95 t/h增加至198t/h(每台机)。用水由后方厂区直接提供,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交接点处的压力均大于0.50MPa。电:项目所有设备均低压配电采用后方厂区变电所380V/220V三相四线供电,高压6kV用电设备均取自原高压配电柜扩展或由主厂房直接为高压设备供电。#1、#2机组脱硫改造系统后总计算负荷约为22000kVA。蒸汽:改造后取消GGH,蒸汽用量将减少。(2)湿式电除尘器设施改造工程(增加消耗)水:2台机组平均工艺水用量约20t/h。电:湿式电除尘器工作电耗约300kWh。7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表1-2 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主体工程 脱硫系统增容工程、湿式除尘设施和电除尘器改造工程 利用现有场地、构造进行改造建设,不新增土地贮运工程 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0.6MPa 分别依托电厂生产、生活给水管网供给排水系统 清污分流 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冷却水系统 供电 采用电压等级:交流6kV/380/220V和220VDC 由电厂供电系统提供。供热 蒸汽参数:300,1.2MPa 依托电厂辅助蒸汽母管提供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废水处理 生产废水装置总处理能力230t/h 8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福沙村。目前电厂现役机组为一期21000MW,总容量为2000MW。电厂总体布置:一起工程固定端朝西,扩建端朝东。按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除尘器、烟囱、脱硫设施自南向北布置。码头及煤场布置在厂区西北侧, 50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汽机房南侧,并设置220kV备用电源。化水车间、净水车间、制氢站、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辅助、雨水泵房、启动锅炉房、附属生产区位于厂区固定端(厂区西侧);行政管理区位于厂区东南端;点火油库区、材料库布置在煤场西侧;灰渣空压机房布置在除尘器与烟囱之间;石灰石制浆车间布置在脱硫场地和煤场之间;石灰石制粉车间布置在厂区西北角;加氯间靠近循环水泵位于厂区西南侧角。表21 国电泰州电厂现有项目情况总表(未建、在建、已建)项目名称 投资 审批部门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情况验收情况2台1000兆机组工程 88.4亿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1.26 新建2台1000兆超临界发电机组工程,建设3.5万吨级煤码头一座、2000吨综合码头一座 国家环保部已验收2008.10.28综合码头扩建工程 4867.36万元 江苏省环保厅2008.11.13 在现有综合码头基础上向上游扩建约132m,新增2000吨散货泊位1个 已验收临时储煤场项目 3488万元 泰州市环保局 一期综合码头东侧、新老江堤之间地块建设142000m2临时储煤场 已验收港池码头 4528万元 泰州市环保局 已验收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25619.62万元 泰州市环保局 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两台炉各配备一套烟气脱硝装置 已验收10其21000MW亚临界机组主要设备参数见表2-2。表2-2 机组设备参数表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 据机组编号 1号,2号投产时间 1号2007年,2号2008年机组、锅炉数量 台 2、2锅 炉锅炉供应商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型式 高效超超临界煤粉炉过热器出口流 量 t/h 2980压 力 MPa(a) 26.15温 度 605烟气电除尘器电除尘器数量(每台炉) 台 2型 式 四电场(后改造为五电场)除尘器效率 % 99.7锅炉引风机型号 AN42e6(V19+4O)流 量(BMCR工况/TB工况) m3/s 629.8/755.5锅炉烟囱配 置 双管集束钢内筒烟囱高度/出口内径 m 240材 质 钢内筒+钢筋混凝土外筒电厂现主要工艺流程:输煤系统和制粉系统将煤制成煤粉送至锅炉燃烧,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接入厂内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送出。锅炉产生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及除尘设备除尘后,再通过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后经烟囱排入大气。锅炉炉底渣通过水力除渣系统送至脱水仓,脱水后的渣供综合利用,溢流水回收再利用,除尘器灰用仓泵送至干灰库后装运综合利用或运至灰场贮存。电厂主要用水为冷却水和锅炉补充水等,冷却水系统采用直流冷却方式。11(一)已建工程环保治理情况(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SO2防治对策1)燃用低硫煤本期工程采用低硫煤(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含硫量为0.60%;校核煤种为兖州煤,含硫量为0.55%;校核煤种同忻煤,含硫量为0.80%)。2)烟囱高度本期工程采用240m高烟囱。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要求。3)烟气脱硫国电泰州电厂本期21000MW机组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2台1000MW机组进行全烟气量脱硫,脱硫效率在93%以上。(2)NOx防治对策采用低氮燃烧器降低NOx排放量,NOx排放浓度低于450mg/Nm3。(3)烟尘防治对策本期工程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效率99.7%,2012年-2013年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电除尘器加装五电场改造和电除尘器高频电源节能改造工程(脱硝技改同步实施的电除尘器提标改造项目),除尘效率达到99.8%,第五电场出口烟尘浓度保证值30mg/Nm3,计入湿法脱硫除尘效率50%,总除尘效率99.9以上。烟尘排放浓度15mg/Nm3。(4)烟气监控计划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本期工程装设了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符合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2)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排水部分采取清污分流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出,本期工程的废污水经处理后,在灰渣输送至灰场贮存的情况下,全部回收利用,电厂采用干式气力出灰。考虑到本地区粉煤灰综合利用形势很好,灰渣全部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很大,且电厂已经与泰州杨湾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综合利用协议,因此,在灰渣全部综合利用的情况下,电厂有约110t/h经处理的废水,均能满足回用标准后,用于煤场喷淋抑尘,无外排。121)工业废水本期工程采用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对经常性废水(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再生废水,即化学酸碱废水)、间歇性排水(包括空气预热器、静电除尘器冲洗水及锅炉排污水等)以及数年一次的锅炉酸洗废水进行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出力为230t/h。2)含油污水油罐区及主厂房的含油污水集中收集后,经隔油池和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作为煤场喷淋用水。3)脱硫废水脱硫废水来自石膏脱水的第一级水力旋流器及高效浓缩器的浓缩液,主要含有石膏、飞灰等悬浮物,并含有铜、镁、锌等重金属离子和强酸阴离子。设置单独的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4)冲渣水除渣系统脱水仓溢流的冲渣水,经澄清及调质处理后打回除渣系统循环使用。不足部分有回水池蓄水进行补充。5)煤系统排水煤场和输煤系统冲洗废水经沉煤池澄清过滤后重复使用。6)生活污水本期工程的生活区不在厂内,因此厂内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约为10t/h,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作厂区绿化用水。7)清污分流电厂雨水排入雨水管网。(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所有动力设备采购时都应将噪声级作为技术指标之一向供应商提出;要求主机和有关辅机生产厂家提供配套的隔音罩和消音器。2)汽轮机、励磁机、磨煤机等在主厂房室内布置,外壳装设隔音罩,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要做好防振基础。3)送风机采用室内布置,建筑物隔声效果应有1025dB(A),在送风机吸风口安装消声器,降噪量应有20dB(A)。引风机布置在室外,控制其声级小于85dB(A)。4)机炉控制室及主控室设置双层隔音窗,双层门,室顶棚装吸音材料;控制汽机房的开窗面积、减少噪音外逸。5)碎煤机、空压机、循环水泵等高噪声设备采用室内布置,并要求在空压机外壳安装隔声罩。6)烟气脱硫系统的氧化风机、真空泵等布置在室内,氧化风机的声源等级较高,加装隔声罩。7)在锅炉的对空排汽管道、安全阀排汽管道上设置小孔排汽消声器,一般可降噪1530dB(A)。138)确保安装、检修质量,减少管道阀门漏气所造成的噪音。9)厂区内根据功能分区,建设绿色隔声带进行降噪。如煤场以北、石灰石制粉车间周围种植树木。(4)煤场及输煤系统污染防治措施(1)煤场四周设置喷淋装置,煤堆表面不定期喷淋,煤场地面用水冲洗。(2)煤场周围种植乔木或设防风网,减小煤场起尘量。(2)输煤系统各转运点均设有除尘设施,采用布袋除尘,并安装水冲洗系统。(3)输煤系统内落差较大的转运点设有缓冲锁气器,防止粉尘飞扬及保护胶带。(4)输煤系统煤仓间楼面考虑采用真空吸尘,栈桥面及转运站地/楼面采用水冲洗。煤场设有喷淋设施,以防止煤场区域粉尘飞扬。(5)煤场雨水由煤场排水沟集中至煤泥沉淀池,输煤系统水冲洗污水集中至各转运站及栈桥附近的污水坑,再由泵打至煤泥沉淀池。废水通过澄清后重复利用。(6)输煤系统设输煤综合楼(包括检修车间等),整个系统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5)码头污染防治措施1)煤炭粉尘污染防治为减少煤炭粉尘发生量,控制煤炭粉尘的污染扩散,应采取洒水抑尘和干式除尘。具体措施为:#1皮带机转运站,在机头设置密闭罩,同时布置雾化程度较好的SFU-WX型防尘喷咀进行洒水抑尘。为了使机头密闭罩内维持负压状态,减少粉尘外溢,在该转运点处还应配备单机除尘机组进行抽风除尘;为了减少皮带机转运站地面粉尘的二次飞扬,在#1皮带机转运站配电动冲洗盘卷,用作地面冲洗;卸料漏斗均由卸船机自带,该处除尘系统由该设备的生产厂家统一考虑。在码头前沿通过钢筋混凝土引桥向后方输送的皮带机段应配备玻璃钢密封罩,防止皮带机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及时对码头面及道路进行洒水和清扫,减少道路二次扬尘发生量。为防止煤炭粉尘对工程区周围环境的污染,在码头后方应尽量利用空地种草植树或设置绿化带。2)码头装卸作业产生撒落物及时清扫,码头面设置泄水孔,下方设污水箱,并沿廊道设污水管道至后方堆场沉淀池。污水箱(2个)有效容积4m3,污水箱中设潜污泵和液位控制装置,码头面初期雨污水和冲洗水收集到污水箱中,由泵输送至后方煤场沉煤池沉淀处理后作煤场用水。停靠本码头的船舶舱底含油污水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经自带油水分离器处理、含油浓度不大于15mg/L后由海事局认可单位接收处理。严禁到港船舶在码头区域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舱底水,到港船舶若需在码头区域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舱底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向泰州海事局提出接收申请,由海事局接收船收集送其认可单位处理。严格操作管理规程,杜绝煤炭事故入江的发生,在码头船岸间设防护网和防污帘双层防护措施,防止煤炭入江。14(二)已建工程达标排放情况根据泰州发电厂一期竣工验收报告,烟气排放均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限值的要求。验收监测期间温排水各项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类标准要求。(三)已建工程总量控制情况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对泰州电厂一期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一期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为SO23757吨/年、烟尘1359吨/年。根据2013年电厂统计报告,2013年电厂排放SO2 3245吨、烟尘804吨,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四)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验收意见,国电泰州发电厂一期工程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的各项环保措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国家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工程无遗留环保问题。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对企业现有的污染治理情况也进行了排查,目前各处理装置均能按环评及其批复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进行了落实,污染物处理效果良好。企业曾经出现煤尘扬尘较明显的问题,后来及时加盖稻草席后,再未出现以上问题。1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泰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北缘,里下河平原的南缘,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门户,东邻南通的海安,西至扬州52公里,南距长江20公里,隔江和常州、镇江相望。高港地处泰州市主城区南部,位于东经11938至12038,北纬3155至3312之间,背依泰州主城,南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隔江相望,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境内高速公路横穿,是沿江开发的前沿。高港区南濒长江,北倚主城,是泰州市区的“南大门”,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高港区下辖永安洲、白马等镇和口岸、刁铺、许庄3个街道办,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21万,是苏北沿江富庶之地。永安洲镇位于江苏省泰州高港区南部,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6公里。东接江平路,与江阴长江大桥接轨,西濒长江“黄金水道”,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南临泰州市过船港码头;北连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本项目位于1、2机组范围内,东侧为二期工程预留地,南、西、北侧均为厂区用地。项目距离引江河约11公里,废水无废水外排,因此,符合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的要求。2、地形、地貌、地质境内地势平坦,属于苏北平原,地面标高(青岛零点)45.2米,地势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境内水域较广,水陆比为1:3.68。本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第四纪沉积物覆盖,沉积物属海积总积、近代湖泊沉积物,厚度一般为200250m,岩相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及轻亚粘土,地耐力一般为1.2kg/cm2,历史上有震害记载,建筑物设防烈度为7度。区内无影响项目建设的采空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特殊地形、地貌。3、气候特征本地区属季风影响下的副热带湿润性气候,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水量1026.8毫米,年均蒸发量1047.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风速约在2.23.9 米/秒,年均风速3.3米/秒。各气象要素均值见下表。 泰州地区气象要素均值气象要素 均值 气象要素 均值气温 14.9 平均风速 3.3米秒降水量 1026.8mm 主导风向 ESE相对湿度 79% 雷暴日数 35.4天 此页复印无效164、水文特征长江为所在地区的主要河流,另外还有引江河、古马干河等。本江段处于长江潮流界之间,河床延边主要受径流控制,但也受潮流的影响。汛期大部时间处于潮区界范围,多呈单向流,在枯水期和小水年的汛期为双向流。(1)径流、泥沙:多年平均流量: 28300m3/S 多年平均输沙率: 14410Kg/S多年平均含沙量: 1.52Kg/S 多年平均输沙量: 4.7108t(2)潮位特征值:多年最高潮位: 7.81m 多年最低位: 0.81m最大潮差: 2.65m 最小潮差: 0.01m平均潮差: 1.19m平均涨潮历时: 3h05min 平均落潮历时: 8h35min5、植被、生物境内植被属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人工植被主要有农田作物、经济林、防护林等;次生植被常见于农田隙地和抛荒地,以白茅、海浮草、西伯利亚蓼等为主,其次是画眉草、狗尾草、苜蓿、蒲公英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水域环境中的水生植被;包括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黑藻、狐尾藻等沉水水生植被和凤尾莲、浮萍等漂浮植物。现有植物资源中,林木资源主要是人工植造的农田林网和四旁种植的树木。主要有杨树、槐树、榆树、柳树、泡桐、水杉、柏树以及苹果、桃、桑等一些果树品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豆类、薯类以及油料和蔬菜等品种;野生植物品种较少,主要有白茅、海浮草、黑三棱等。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鱼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鱼类资源丰富,渔业历史悠久,名贵珍稀品种较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现在生存的一些淡水鱼类的起源和发育中心,也是部分回游性鱼类的产卵、育幼和越冬场所。6、泰州市位于酸雨控制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7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泰州市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县级泰州市基础上成立的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高港两区和泰兴、兴化、靖江、姜堰4个县级市。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2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58.4:32.1,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1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800元。至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03.6万人,市区64.26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小学391所,职业中学33所,初中150所,高中37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高校5所。永安洲镇属于泰州市高港区辖镇。1956年为永安乡,1958年改永安公社,1981年更名永安洲公社,1983年改永安洲乡,1994年撤乡建镇,1997年8月划归泰州市高港区。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6公里。全镇面积51.22平方公里,人口2.7万。永安洲镇工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基础,永安洲镇现有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泰州市能建实业公司、北坡集团泰州分厂、泰州市旺灵绝缘材料厂、泰州市有机氟材料厂、江苏永安船业有限公司等46家镇、村办企业,已形成机械电子、医疗器械、绝缘材料、玻璃制品、拆船造船、服装加工、农机配件、电镀加工、珍珠宝石、仪器仪表等十多个门类,100多个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永安洲镇濒临长江“黄金水道”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水网密布,可供养殖的水而近4000亩,可进行养蚌育珠和特种水产的养殖。沿江岸线16.8公里,居全区江岸线之首,有江滩江圩面积5000多亩可供开发,盛产鳗鱼、大闸蟹、刀鱼、河豚等。母猪饲养一直是永安的传统畜牧业,近7000头母猪,每年向市场提供 20万头的良种仔猪。全镇现有 4000多棵挂果银杏树,每年收获银杏 50万斤。永安洲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古马干河横穿全镇腹部,与长江相连,境内公路纵横:马船线连接江平线,与宁通高速公路接轨;口永一级公路直通高港区政府,距宁通高速公路刁铺立交桥10公里,泰州长江大桥只有10多分钟路程。本区目前使用的能源种类较多,农业生产主要使用电能,工业生产除了电之外使用煤。居民生活主要使用电、液化气、煤炭,其次是秸秆、太阳能等。本工程为环保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现有电厂范围内;运行期间不对外环境排放污废水、固废等污染物;工程实施后,将大幅度减少NOX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18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中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国电泰州发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4月对长江的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断面布设及监测结果统计如下:表 3-1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具体位置一览表序号 水系名称 断面名称 距污水处理厂排口距离(m)1长江 电厂排水口上游W1 5000m(上游5000m离岸200m2 电厂排水口上游W2 500m(上游500m离岸200m)3 电厂排水口下游W3 5000m(电厂排水口下游5000m离岸300m)表3-2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一览表 单位:mg/L河流名称 监测断面 项目 pH 化学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磷长江 W1 最大值 7.81 13.2 2.5 0.025L 0.069最小值 7.38 5 1.8 0.025L 0.052平均值 7.54 8.44 2.07 0.025L 0.061超标率(%) 0 0 0 0 0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W2 最大值 7.7 12.7 2.2 0.487 0.098最小值 7.35 5 2 0.324 0.082平均值 7.5 7.65 2.15 0.413 0.089超标率(%) 0 0 0 0 0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W3 最大值 7.72 11.3 1.9 0.025L 0.086最小值 7.3 5.2 1.5 0.025L 0.059平均值 7.53 7 1.75 0.025L 0.071超标率(%) 0 0 0 0 0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注:pH无量纲。根据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标准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标准限值,三个监测断面水质的监测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功能要19求。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中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国电泰州发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4月现状监测报告中对过船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数据详见下表。表3-3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mg/m3)项目 小时平均浓度 日均浓度浓度范围 平均值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浓度范围 平均值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SO2 0.0160.030 0.023 0 0 / / / /NO2 0.0070.013 0.011 0 0 / / / /PM10 / / / / 0.10.12 0.115 0 0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地附近SO2、NO2、PM10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二级标准。3.噪声质量现状根据中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国电泰州发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4月现状监测报告,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表3-4 各监测点噪声现状实测表 单位:dB(A)测点号 测点位置 昼间 夜间 标准1# 东厂界 56.2 50.3 昼间65dB(A)、夜间55dB(A)2# 南厂界 57.6 54.03# 西厂界 57.8 54.04# 北厂界 56.7 52.9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拟建地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和其他人文遗迹,有关水、气、声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20表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 人数 环境功能大气环境 福沙二组 东侧1200m 50户200人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相关标准同兴四组 东北750m 40户160人水环境 古马干河 污水厂排污口上游3.7km / 长江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类标准长江 泰州市第三水厂取水口 上游7.9km 20万t/d,规划近期90万t/d,为区域供水取水口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 上游7.4km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 上游6.9km准保护区下游边界 上游5.9km东夹江 下游2.7km GB3838-2002类声环境 环境噪声 / 厂界 / 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21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本工程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