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混凝土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20万 立方米 /年 混凝土砖 建设单位(盖章) : 常州 中林新型建材 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 03月 18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真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 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万立方米 /年混凝土砖 建设单位 常州中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常州市武进 区 奔牛镇 东桥 村 联系电话 * 传真 邮政编码 213100 建设地点 常州市武进 区 奔牛镇 东桥村 立项 审批部门 武进区 发改 局 批准文号 武发改行审备 【 2014】 73号 建设性质 新 增 行业类别及代码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 303) 占地面积(平方米) 63650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8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4.10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原辅材料: 表 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表 主要设施: 表 2 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表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16300 燃油(吨 /年) / 电 ( 万 度 /年) 10 燃气(标立方米 /年) / 燃煤(吨 /年) / 其它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 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无工业废水产生,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主管网接通后,统一接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本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 4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 一、项目 由来 常州中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增 20 万立方米 /年混凝土砖项目,已经 在 2014 年 2月 27 日取得了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武发改行审备【 2014】 73号)。 二、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于武进区奔牛 镇 东桥村 ,车间建筑面积 3080m2, 堆场 占地 面积40485.2m2, 项目投资 180万。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混凝土砖 20万立方米。 根据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本) (修正)和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 ,本项目不属于限制、淘汰类产品生产,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 三 、工程内容与产品方案 该项目位于 武进区奔牛镇 东桥村 , 东 为扁担河、 南为常州市新奔锻造有限公司、西为农田, 北为常州中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老厂区堆场 ,距离本项目所在车间西北方向约 170米为湾李村。 其地理位置图见 建设项目 地理位置图 。 1、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于武进区奔牛镇 东桥村 ,车间建筑面积 3080m2, 堆场 占地 面积40485.2m2。 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 1 建设 项目工程内容表 序号 类别 名称 规模 备 注 1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1栋 1F,建筑面积 3080 已建成 堆场 占地 面积 40485.21 已建成 2 辅助工程 办公区 1栋、 1F, 588 已建成 3 环保工程 隔声、降噪设施 建筑隔声、设备基础减震等 废水处理设施 化粪池 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 废气处 理设施 布袋除尘 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固废处置设施 分别设置工业固废、 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5 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所 4 公用工程 供 电 自备 500KVA变电设施 年用电量 10万 kWh 供 水 自来水 年用水量 16300t 排 水 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 5 储运工程 原材料仓 区 500 依托生产车间 成品仓 区 40485.2 依托 现有堆场 2、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 下表 。 表 2 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表 3、产品方案及规模 本项目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见 下表。 表 3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序 号 产 品 产 量 1 混凝土砖 20万立方米 /年 四 、公用系统消耗 ( 1) 给排水 给水:本项目 生产用水取用自来水,年用水量 16300t, 由奔牛镇自来水管网提供 。 排水: 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主管网接通后,统一接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 2)供电 本 项目 自备 1套 500KVA变电设施 ,年用电 量为 10万 kWh。 五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破碎机 1 台 新增 2 粉碎机 1 台 新增 3 成型机 1 台 新增 4 80T 粉状原料储罐 6 只 现有 6 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见 下表。 表 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表 项目 名称 年耗量 (万吨) 来源 性质及成分 主要原辅材料 粉煤灰(干) 3 外购 粉煤灰是晶体、玻璃体及少量未燃炭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的混合体。主要氧化物组成为: SiO2、 AL2O3、FeO、 Fe2O3、 CaO、 TiO2、 MgO、 K2O、 Na2O、 MnO等,此外还有 P2O5等 水泥 1.5 外购 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主要成分为 硅酸盐 煤渣 3 外购 - 黄沙 0.8 外购 - 石块 10 外购 - 六 、劳动定员及制度工时 本项目实行单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年工作 300 天 、 2400 小时 。 利用原厂职工,在厂区无食宿 7 与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 原有 项目概况 1、环保审批手续 表 6 原有项目环保审批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审批时间及审批部门 “三同时”验收时间及验收部门 5000万块 /年混凝土多孔砖 2005年 3月 11日 武进区环保局 2009年 7月 16日 武进区卜弋环境监察中队 30万吨 /年干混砂浆 2013年 7月 2日 武进区环保局 未投产 2、原有项目的生产设备:自动配料系统 2套、提升机 6台、搅拌机 3台、多孔成型机 6台、空压机 2台、 2t/h锅炉 1台。 3、原有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 7 原有 项目污染物排放及落实情况一览表 类别 污染物 名称 产生量 环保措 施 落实情况 大气 污染物 粉尘 6.195 t/a 旋风布袋除尘 已落实 燃煤废气 二氧化硫 8.79t/a 水膜 除尘 已落实 氮氧化物 4.53t/a 烟尘 1.6t/a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水量 382.5t/a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 已落实 CODCr 0.153t/a SS 0.114t/a NH3-N 0.0095t/a TP 0.0019t/a 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 3.752t/a 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已落实 二、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 1、目前厂区内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 ;待污水管网接通后,生活污水统一接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2、场地有扬尘,定期洒水,清理。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形地貌 奔牛镇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5.025 米,运河两岸堤围 7.3510.51 米。境内土地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土质为黄泥及沙土。地层为西南薄,东北厚,底部松细沙原始结构被破坏,可能随水流动。 2、 气候条件 奔牛地处北亚热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长。季风盛行,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年主导风向为 东南风,频率为 15%。雨季为 67 月份。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1 米 /秒,年平均气温 15.3 ,年平均降水量 1283.3 毫米,年无霜期 225 天,年均日照量 2075.8小时,适合农作物生长。 3、 水文水系 奔牛镇域内的河流主要有京杭运河、扁担河和新孟河。 京杭运河:贯穿镇域腹部,自镇江、丹徒引长江水东流,为全国内河大动脉之一。水环境功能为航运、景观、工业用水区。 扁担河:位于镇区东侧,北起京杭运河,南至垂虹口入滆湖,全厂 18.5km。常年水深 3.88m,汛期流量为 120m3/s,流量自北向南,水 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 新孟河:位于镇域西北,向北入长江夹江。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 4、 生物资源 本区有树种 100 多种,分属 50 余科。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树在乔木层中占优势,常绿阔叶树呈亚乔木状态。落叶树种主要包括栎类、黄连木、刺楸、枫杨等,常绿树种包括苦槠、青冈栎、冬青、女贞、石楠、乌饭树等。奔牛镇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由于地处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悠久,开发时间长,开发程度深,因此自然植被基本消灭,仅在零星地段有次生植被分布,其他均为人 工植被。区域的自然陆生生态已为人工农业、工业生态所取代。人工植被中,大部分为农作物,其余为农田林网、 “ 四旁 ” 植树、河堤沟路绿化等。其中农作物中以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为主,并有少量的桑园、果园;四旁绿化以槐、榆、朴、榉、樟、杨、柳等乡土树种为主;农林网以水杉、池杉、落羽杉等速生、耐湿树种为主。此外还有较多的草木、灌木与藤本类植 9 物。家养的牲畜主要有鸡、鸭、牛、羊、猪、狗等传统家畜,野生动物有昆虫类、鼠类、蛇类和飞禽类等。奔牛镇河流较多,水系发达,同时有大面积的湖塘水渠,水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经济鱼类有十几种 ,其中天然鱼类占多数。自然繁殖的鱼有鲤、鲫、鳊、黑鱼、鲶鱼、银鱼等多种;放养的鱼有草、青、鲢、鳙、团头鲂等。此外,有青虾、白虾、河蟹、螺、蚬、蚌等出产。河塘洼地主要的水生植物有菱、荷、茨菰、荸荠、茭白、菖蒲、水葱、水花生、水龙、水葫芦、水苦蔓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经济发展状况 “ 十一五 ” 期间,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2010 年,三次产业比例为 5:58: 37。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 十一五 ” 期间,全社会工业投入累计超过 35 亿元。 2010 年,全 镇工业产销分别达 90 亿元和 88.5 亿元, “ 十一五 ” 期间年均增长 22%和 23%。工业集约发展取得突破,特色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工业集中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规划不断完善,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势头良好。利用外资取得突破, “ 十一五 ” 期间,累计完成工商注册外资 2820 万美元,是 “ 十五 ” 时期的 4 倍;实际到帐外资 2026 万美元,是 “ 十五 ” 时期的 6倍。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2010 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3.5 亿元, “ 十一五 ” 期间年均 增长 11%,比 “ 十五 ” 时期快 5 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技术培训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加快。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 十一五 ” 期末,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稳定在 6: 4 左右,花木、林果、水产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突破。到 2010 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累计达 13只。 2、教育和文化 全面完成社会事业 2006-2008 年行动纲要各项目标任务,一大批社会事业设施建成投运。围绕 “ 教育名镇 ” 目标,着眼长远发展,实施教育资源优化 调整:投入9000 万元异地新建实验小学;投入 2000 万元完成奔牛初中扩建过工程,顺利完成九 10 里初中与奔牛初中的合并;投入 800 万元实施九里小学的改造搬迁;投入 200 万元完成实验幼儿园的扩建工程。 “ 十一五 ” 期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省奔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区名列前茅, 2010 年本科达线 529 人,列武进第一,并第三次荣获武进区高中教育工作特等奖。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九里小学、奔牛成校各自围绕校本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着力培育优秀教师队伍,均在省市区各项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在区教育质量评估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文化 “ 唱响 ” 工程迅速推进。以奔牛公园和农村社区文体广场为平台,积极开展镇村文化体育互动年活动,以 “ 一村一厂一队一曲一特 ” 五个“ 一 ” 活动为载体,推进全镇文化体育活动的深入展开。奔牛公园自开园以来,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 18 场,观众累计达 3 万多人次。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用。面积达 20 多亩的九里文化健身广场顺利建成。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乒乓球、篮球、健身舞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以各类文化活动、百姓讲坛为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宣传教育活动,居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暂行),项目 拟建 地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93)中二级标准。 项目拟建 地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类 标准。 根据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2003年 6月), 扁担河 执行类水域功能。 1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水环境质 量状况 据武进区环境监测站 2014年 2月 的 例行 监测资料可知 , 扁担河 与 312国道交汇处断面 水环境质量如下: 表 8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L 河流及断面 项目 pH CODCr CODMn NH3-N TP 石油类 与 312国道交汇处 断面 均值 7.18 15.7 4.02 3.71 0.282 0.13 超标率 0 0 0 100 0 0 标准值 6 9 30 10 1.5 0.3 0.5 注: pH无量纲。 监测结果统计 : 扁担 河 与 312 国道交汇处 断面 pH 值、石油 类 、 CODCr、 CODMn、 TP数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但 NH3-N 超标,超标原因为 扁担河 沿岸线较长,受上游企业排污及沿岸居民生活污水排入影响。 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对 奔牛 镇 镇区 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 2013)环监(气 -环)字第( 080)号 ), 具体 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 9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 mg/m3 监测点 名称 监测 因子 SO2、 NO2小时均值 /TSP、 PM10日均值 标准值 范围 超标率 (%) 奔牛 镇镇区 SO2 0.020-0.0602 0.0 0.50 NO2 0.035-0.097 0.0 0.20 PM10 0.112-0.149 0.0 0.15 由上表可知,项目 拟建地 环境空气中 SO2、 NO2小时平均浓度 、 PM10日均浓度 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 3.环境噪声质量状况 根据 现场监测, 项目厂界噪声本底值见下表: 12 表 10 环境噪声现状 单位: dB( A) 项目 东 厂界 南 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昼间本底值 dB(A) 55.5 58.8 56.6 55.9 2类 标准 dB(A) 60 60 60 60 从上表可见,项目所在地区域本底噪声符合 GB3096 2008声环 境质量标准 中的 2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表 1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规模 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 湾里村 西北 170m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表 1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 扁担河 西南 10m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 类水质标准 , 保持现状水质 声 环境 湾里村 西北 170m /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2类标准 13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水环境质量标准 扁担 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表 1中类标准,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单位: mg/L 项目 pH CODCr NH3-N TP 石油类 类 6 9 30 1.5 0.3 0.5 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表 13 大气环境质 量标准 单位: g/m3 污染物 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来源 浓度限值 SO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表 1、表 2中二级标准 小时平均:500 日平均: 150 年平均: 60 NO2 小时平均: 200 日平均: 80 年平均: 40 PM10 / 日平均: 150 年平均: 70 PM2.5 / 日平均: 75 年平均: 35 3.噪声环境标准 本 项目区域 昼间噪声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即昼间 60dB(A)。 14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 气 废气排放执行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5-2013) 表 1、表 3中的相关标准要求,标准值见下表: 现有与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 单位: mg/m3 生产工程 生产设备 颗粒物 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 水泥仓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 2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制 单位: mg/m3 序号 污染物项目 限值 限值含义 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 1 颗粒物 0.5 监控点与参照点总悬浮颗粒物 ( TSP) 1小时浓度值的差值 厂界外 20m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 2.噪声 项目拟建地各厂界昼间噪声 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2类标准,即昼间 60dB(A)。 3. 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总量控制指标 表 14 废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原有项目 本项目 项目 新增后全厂排放量 粉尘 6.195t/a 2.77t/a 8.965t/a 二氧化硫 8.79t/a 0 8.79t/a 氮氧化物 4.53t/a 0 4.53t/a 烟尘 1.6t/a 0 1.6t/a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 工艺流程图 : 石 块粉 煤 灰 黄 沙 煤 渣水 泥粉 煤 灰 筒 仓破 碎水 泥 筒 仓计 量 称 计 量 称 计 量 称 计 量 称 计 量 称粉 碎混 合 搅 拌压 制 成 型堆 场 养 护成 品筛 分二、 工艺 流程简述 ( 1) 石块的破碎 : 直径 15厘米左右的石块破碎至 6厘米左右, 破碎的石块因颗粒物较大,粉尘产生量较小,因破碎时设备密闭,粉尘沉降在设备中,不外排。 ( 2) 石块的粉碎 : 6厘米左右的石块粉碎至 0.3毫米, 粉碎机自带旋风布袋除尘器,粉尘经布袋除尘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 3) 筛分 : 粉碎的石粉进行筛分,将筛分出的大颗粒物再进行粉碎, 筛分工段采用水喷淋吸收粉尘,用水量为每天 1.6吨,则年用水量为 480吨。 水被粉尘吸收后作为本项目的搅拌用水,因此无废水产生。 ( 4) 各种原料的贮存: 本项目原料基本由船进行运输,粉状原料 采用密闭管道通过 16 气力输送 至 筒仓贮存备用;本项目设置 4个水泥贮存仓, 3个粉煤灰贮存仓。各密闭筒仓顶端设置专用布袋除尘器,以收集筒仓由排气管排出的含尘空气。 ( 5) 计量 :由电脑控制的计量系统在计量螺旋的配合下,根据原料配比的要求, 把料仓中的 水泥、粉煤灰等原料 导入计量仓 ,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反馈,实现原料计量。通过电动提升机 直接 提升至 高效混合机上 端 。 料 仓的 原 料使用状况由筒料位计来监视,同时控制上料。 ( 6) 混合 搅拌 : 计量好后的 黄沙 、水泥、粉煤灰 、煤渣 , 分别 通过螺旋输送机导进搅拌机,再加一定量的水 (用水量约为 16300吨 /年) 进行混合搅拌。 ( 7) 压制成型: 通过模具对混凝土进行压制成型。 ( 8) 堆场养护 : 将压制成型的混凝土砖放置堆场进行自然养护。 三、说明: 1、本项目粉末状原料进筒仓储存,黄沙、石块堆放在车间内,不进行露天堆放,减少扬尘。 2、 项 目各生产工序均采用电脑集中控制 , 各工序的连锁、联动的协调性 和 安全性非常强 ,石块 的 破碎、粉碎、筛分均密闭进行,粉料 输送、 贮存、 计量等采用 密闭 提升和密闭皮带 输送相结合的封闭方式 , 因此 , 在 生产 过程产生的粉尘量不大 。 3、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以船运输为主,因此本报告表 对少量的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及扬尘不作评价。 17 主要污染工序: 一、污染物产生 1、废水 生活污水:本项目利用原厂职工,因此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原厂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主管 网接通后,统一接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喷淋水:筛分工段采用水喷淋抑制粉尘的产生, 用水量为每天 1.6吨,则年用水量为 480吨。 水被粉尘吸收后作为本项目的搅拌用水,因此无废水产生。 2、废气: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 废气 主要 有 石块的破碎、粉碎 和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 贮存原料的筒仓的呼吸孔、库底及放空口产生的粉尘; 各种原料的提升、搅拌混合过程产生的粉尘 。 3、噪声 项目噪声源有空压机、带式输送机、轴流通风机、除尘器风机等 。 4、 固废: 固体废物主要 为员工办公生活 垃圾 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 二、污染治理措施 及污染物排放 1、废水 生活污水:本项目利用原厂职工,因此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原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主管网接通后,统一接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喷淋水:筛分工段采用水喷淋抑制粉尘的产生,水被粉尘吸收后作为本项目的搅拌用水,因此无废水产生。 2、 废气 石块的破碎、粉碎和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 石块的破碎: 破碎的 石块因颗粒物较大,粉尘产生量较小,因破碎时设备密闭,粉尘沉降在设备中,不外排。 石块的粉碎:粉碎机自带旋风布袋除尘器,粉尘经布袋除尘后 (除尘效 率按 99%计) ,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类比同类企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 1.0t/a。 18 石块的筛分:筛分工段采用水喷淋吸收粉尘,类比同类企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 0.5 t/a。 筒 仓 顶呼吸孔及库底粉尘 、 筒 仓 放空口产生的粉尘 项目水泥、 粉石 灰筒 仓 储藏 , 项目 共 有 6 个 80t 的 密闭储存筒 仓。 筒 仓仓 顶呼吸孔及仓 底粉尘产生量经对同类企业的类比调查,其与水泥厂水泥筒 仓 基本相同。 项目筒 仓 采用除尘方式如下: 仓 底采用负压吸风收尘装置,与 仓 顶呼吸孔共用一台布袋除尘器。根据 类比调查 , 布袋除尘器 的除尘效率可以达到 99.5以上, 在布袋除尘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项目营运期筒库顶呼吸孔及库底粉尘排放量约为 0.96t/a。 筒 仓 放空口在抽料时有粉尘产生。 项目 在筒 仓 放空口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同时出 料口也相应配套自动衔接口,采取上述措施后 , 不仅加强了输接料口的密封性,同时也减少了原料的损耗 。 根据对同类企业的类比调查,粉尘的产生量约为 0.31 t/a。 原料提升、混合粉尘 混合机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搅拌扬起的粉尘。由于本项目的斗式提升机装有密闭的机壳,并且尽量降低物料转运的距离,所以提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相比其他产尘过程的粉尘产生 量较少。 3、 噪声 ( 1)声源源强分析 表 15 固定噪声源的 A计权声压级测量结果(测点距声源 1m,单机运行) 设备名称 工况与噪声 /Db(A) 设备名称 工况与噪声 /dB(A) 带式输送机 9498 空压机 8385 轴流通风机 8082 粉料仓除尘器风机 8486 混合搅拌机 8994 车间混合噪声 99.87 ( 2)噪声源对厂界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取相应隔声降噪措施后,经预测,本项目各厂界噪声情况如下: 表 16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 dB( A) 目标 噪声源名称 及声压级 声源到 评价点距离( m) 车间墙体 隔声量 车间噪声 贡献值 本底噪声 厂界预测噪声 昼间 昼间 东厂界 99.87 10 25 54.87 55.5 58.21 南厂界 20 25 48.84 58.8 59.22 西厂界 10 25 54.87 56.6 58.83 北厂界 250 25 26.91 55.9 55.91 由上表可知 ,噪声源影响均未超过标准值。 因此,厂界 的噪声能够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规定 向 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排放 标准。 19 4、固废 项目建成后, 固体废物主要 为员工办公生活 垃圾 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 本项目利用原厂职工,因此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 ,厂区内应设置垃圾桶,并由专职人员每天定时清扫和收集,然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粉尘产生总量为 292 t/a,除去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的 无组织排放量 2.77t/a,其余量就是被除尘器拦截的粉尘量 289.23t/a。由于各产尘点分别设置了除尘器,实现了对各类粉尘分别收集,所以这部分粉尘可以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回用至不同的原料中进入生产。 20 项目主要 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处理后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大气污染物 生产车间 粉尘 292 t/a 2.77t/a 水 污 染 物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除尘器收集 的粉尘 289.23t/a 0 噪声 设备噪声 83 98dB(A) 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GBl2348-2008)2类标准 其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生产车间 粉尘 粉料运输管道密闭、原料加工机械密闭 、布袋除尘 达标排放 水 污 染 物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根据各粉尘的性质不同回用至不同的用料中 固体废物处置率、利用率 100% 噪声 产噪设备隔声、减震、消声;设置双层围墙并加高 , 厂界 的噪声能够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中 2类 标准。 其它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无 22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厂房已建成 ,因此无施工期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 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活污水:本项目利用原厂职工,因此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原厂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主管网接通后,统一接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喷淋水:筛分工段采用水喷淋抑制粉尘的产生, 用水量为每天 1.6吨,则年用水量为 480吨。 水被粉尘吸收后作为本项目的搅拌用水,因此无废水产生。 2、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 废气 主要 有 石块的破碎、粉碎和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贮存原料的筒仓的呼吸孔、库底及放空口产生的粉尘;各种原料的提升、搅拌混合过程产生的粉尘。 粉状原料采用密闭管道通过气力输送至筒仓贮存备用 。环评要求在粉煤灰卸料时加强洒水降尘,在天气干燥时注意原料库房的适当洒水;将加料斗埋于地下,加料时尽量轻拿轻放,防止粉尘逸散, 采取以上措施之后,原料场储存中逸散的粉尘量很小,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项目各生产工序均采用电脑集中控制 , 各工序的连锁、联动的协调性 和 安全性非常强 , 石块 的 破碎、粉碎 、筛分均密闭进行,粉料 输送、 贮存、 计量等采用 密闭 提升和 密闭皮带 输送相结合的封闭方式 ,干粉砂浆的混合和包装均由电脑控制且密闭进行。 因此 , 在 生产 过程产生的粉尘量不大 。加上车间空间开敞、通风条件良好,因此粉尘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比较小,故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本项目生产 过程中有一定的无组织排放,但是由于生产车间密闭,且密闭性好,加之项目车间通过采用统一轴流抽排风净化车间空气,所以项目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不用划出卫生防护距离。 3、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源有空压机、带式输送机、轴流通风机、除尘器风机等。 产噪设备均相应 23 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设备 安放在密闭的车间,并采取减震材料固定;采取以上措施在厂房内部经过隔声、减振等处理措施后,项目设备噪声到达厂界后能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l2348-2008)2 类标准 ,实现达标排放。 加上项目 所在地域开阔, 本 项目 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 生 明显影响。 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 固体废物主要 为员工办公生活 垃圾 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 本项目利用原厂职工,因此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 ,厂区内应设置垃圾桶,并由专职人员每天定时清扫和收集,然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粉尘产生总量为 292 t/a,除去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的 无组织排放量 2.77t/a,其余量就是被除尘器拦截的粉尘量 289.23t/a。由于各产尘点分别设置了除尘器,实现了对各类粉尘分别收集,所以这部分粉尘可以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回用至不同 的原料中进入生产。 24 “三同时”验收监测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本项目应在试生产阶段申请环保部门进行“三同时”验收,具体实施计划为: 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请试生产。 建设单位请环境监测部门对正常生产情况下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 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请“三同时”验收。 “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 治理措施 效果 完成时间 废水 生活 污 水 CODCr、 SS、 NH3-N、 TP、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 达标排放 已建成 噪声 车间 噪声 合理布置设备,采用车间门窗、墙壁隔声降噪 厂界达标 与建设项目 同步实施 废气 车间 粉尘 粉料运输管道密闭、原料加工机械密闭,布袋除尘 达标排放 与建设项目 同步实 固废 一般 固废 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处理处置率100% 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根据各粉尘的性质不同回用至不同的用料中 以新带老 要求 1、目前厂区内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 水体 ;待污水管网接通后,生活污水统一接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2、场地有扬尘,定期洒水,清理。 排污口设置 全厂共 1个雨水排放口;预留 1个污水接管口。 卫生防护距离 25 结论与建议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均不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年 本) (修正)和 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2年本) 中限制、禁止和淘汰类条目 。 本项目已取得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武发改行审备 201473号。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 业、行业政策。 二、选址合理性 项目所在地为 常州市武进区 奔牛 镇 东桥 村 ,项目所在地用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 , 土地证号:武集用( 2013)第 00455 号, 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奔牛镇政府的证明,该厂从2006年开始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至今,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和信访投诉。 三、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 扁担河 与 312 国道交汇处 断面 pH 值、石油类、 CODCr、 CODMn、 TP 值数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但 NH3-N 超标,超标原因为扁担河沿岸线较长,受上游企业排污及沿岸居民生 活污水排入影响。 环境空气, 项目拟建地 环境空气中 SO2、 NO2小时平均浓度 、 PM10日均浓度 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噪声, 项目 厂界 监测点昼间噪声符合 声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