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docx
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 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了 “文化 ”建设。 坚持靠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强化 “文化兴市 ”的责任感使命感。突出一个 “学 ”字,准确把握 “文化 ”建设的新内涵。紧密结合 实际,深入学习省委关于建设文化强省、 市委有关加强文化大市建设的精神,制定并部署了 “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着眼一个 “邮 ”字,积极构建 “文化 ”建设的新载体。坚持以 “邮 ”为文化品牌,注重挖掘 文化、尧文化、运河文化和乡土文化,集传统、特色于一体,相继推出了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周末大舞台、秦邮文化讲坛、百姓学堂等文化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一届中国羽绒服装节、四届邮文化节暨双黄鸭蛋节、三届 文学奖评选等活动。紧扣一个 “实 ”字,努力创新 “文化 ”建设的新举措。坚持文化项目点面结合。城区启动建设了集商务、研发和会展为一体的邮都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蝶园、海潮等综合性市民广场;各乡镇、社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菱塘回民文化广场、八桥农民广场等。坚持多项活动全民参与。在每年开展的特色文化活动中,都尽量动员 更多的群众参与。坚持工作成效群众评判。每次重大活动结束后,都多渠道收集信息,虚心接受各界有识之士的诤言,确保特色活动效果逐年提高。 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坚持靠主题活动牵引工作,营造加快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的浓厚氛围。举办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专题研讨会。去年 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召开了以 “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文化 ”为主题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并就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形势、现状、目标及举措等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到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举行 “永远的 ”系列纪念活动。今年 月 日是 籍作家 先生逝世十 周年纪念日,我们适时筹划了永远的 专题讲座、纪念 先生逝世十周年征文、颁发 文学奖、 京剧沙家浜交响音乐会等十多项纪念活动。活动中,得到了中国文联作协主席铁凝女士,中国文联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先生, 研究会会长陆建华先生等全国 20多位名家的支持和参与,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 日报、 电视台等 20 多家新闻媒体均作了全程报道。开展首届读书节活动。今年 月到 月,我市举办了以 “读书、求知、守信、文明 ”为主题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内容主要有 “经典回响 大型美文诵读 ”, “十佳藏书家庭 ”评选, “快乐书海 ” 市首届读书节书市, “我最喜爱的十本书 ”推介展评等。目前,该活动已经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产生了较大反响。办好社区艺术节。依托蝶园市民广场,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由家庭才艺表演、争做好市民 DV 短片大赛、送图片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糅合在内的社区艺术节。今年的艺术节围绕 “和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美生活 ”的主题,相继举办了 “公民道德颂 ”合唱比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赛、趣味体育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坚持靠打造品牌彰显优势,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出和做响 “秦邮文化讲坛 ”。按照 “挖掘秦邮文化,打造文化 ”的思 路,通过文人搭台、文化唱戏的途径,以 “文化人讲秦邮、秦邮人讲文化 ”为主题,以 籍在外文化名人为主体,从去年 月开始,相继开坛了 ,一位真诚的优秀作家、婉约派词宗秦少游、永远的 等专题讲座。目前,一股 “秦邮文化热 ”正在 城乡兴起。开办和搞活 “百姓学堂 ”。组建 “百姓学堂 ”讲师团并积极动员公务员、教师、法官和医生等各类人才加盟,深入城乡巡回宣讲 “构建和谐社会、农业科技、卫生防疫和子女教育 ”等内容。城乡居民纷纷夸赞其为政策法规的宣讲员、生产生活的导航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播音员。 “百姓学堂 ”被新闻界形象称之为学习型 建设的 “三堂会审 ”。创建和申报 “中国民歌之乡 ”。 是中国民间文学创作研究基地,尤其 民歌,别具一格,乡音纯真,目前已整理成功并广为流传的有 西北乡、数鸭蛋、撒趟子撂在外等民歌 272 首,横泾等地的原生态民歌还被央视相中并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为了充分张扬 民歌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目前我市已经成立了 “中国民歌之乡 ”申报小组,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60 余名代表来邮指导民间遗产抢救工作,各项筹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扮靓和做大 “周末大舞台 ”。依托现有的蝶园、海潮两个大型市 民广场,发挥基层文化部门的作用,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提纲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两年多来,已经进行了 20 多场次大型广场演出,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坚持靠整合资源推进发展,创建内外联动、群策群力构建大文化的格局。用好和用足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先后对 驿、 庄遗址、清代当铺等 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文游台、宋城墙、奎楼等 7 个省级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修缮;同时,收集并整理了 、 、 、 之父子及 等 历代文化名人的档案资料。挖掘和利用 籍在外文化名人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籍在外文化名人有百余名 。我们把这些名人资源当成宣传推介 的宝贵财富,专门建起了 籍在外文化名人信息库,做到常联系、常沟通。同时,倾听他们对 “文化 ”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巩固和开辟新闻舆论资源。市委把宣传 “文化 ”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内容。除率先在 举办“ 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 ”、下发加强新闻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落实新闻会商制度外,还注重与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知名网站等进行沟通联系,确保了 “文化 ”宣传向立体化、多层次和全覆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