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垃圾转运系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 (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际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 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县 XX 镇垃圾转运系统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XX 县兴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黄凤发 联系人 黄凤发 通讯地址 XXXX 市 XX 县 XX 镇大律村四组安置小区 联系电话 13517637108 传 真 邮政编码 541100 建设地点 XX 区 XX 镇 杀人冲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市发改行审字 201320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环境卫生管理 N7820 占地面积 (m2) 1640 绿化面积 (m2) 282 总投资 (万元 ) 368.79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57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5.5% 评价经费 (万元 ) 1.3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3 月 工程内容及规 模 一、 项目由来 XX 镇镇区的环境卫生由镇政府负责,现有职工 6 人,环卫车辆 1 辆。环卫工人每天在各个垃圾收集点将当天产生的垃圾集中后,运送至杀人冲垃圾堆放场进行简单 破碎 后堆肥 , 由于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 臭味苍蝇滋生,卫生条件极差,带来二次污染。 为彻底解决 XX 镇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XX 镇着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积极考虑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解决生活垃圾的出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区域景观面貌,保护地表及地下水源水质,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XX 县兴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 有限公司拟在 XX 区 XX 镇杀人冲地块建设一个垃圾转运站,以及配套新建 8 个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分布于镇区规划 8 个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的有关规定, 该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类别,项目 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报告表。邵阳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实地勘察、现场监测、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 和环境功能区划,针对项目建设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项目概况 ( 1)项目名称: XX 县 XX 镇 垃圾转运系统工程项目 ( 2)项目性质:新建 ( 3)建设地址: XX区 XX镇杀人冲地块 , 地理坐标为 N250018.4, E1101713.4。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 4) 建设规模: 人口及服务范围 根据 XX 县 XX 镇总体规划( 2010-2030),至 2015 年 XX 镇城镇人口约 1.56万人。 服务范围: 垃圾转运站:以 XX 镇 镇政府为圆心,半径为 3km 范围内; 硚田 垃圾收集站: 硚田 村; 云塘垃圾收集站:云塘村; 汉山垃圾收集站:汉山村; 广洞垃圾收集站:广洞村; 葡萄峡垃圾收集站:葡萄峡村; 下广华垃圾收集站:下广华村; 三塘垃圾收集站:三塘村; 黄家庄垃圾收集站:黄家庄村。 垃圾收集量计算 QD = KSQ C 式中: QD 转运站设计规模 ( 日转运量 ), t/d; QC 服务区垃圾收集量 ( 年平均值 ), t/d; KS 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 , 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 ; 无实测值时, 可取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设计的若干量化指标 Ks=1.1 1.3,本项目取 1.2。 3 QC = nq/1000 式中: n 服务区内实际服务人数 Q 服务区内,人均垃圾排放量 kg/( 人 d ) ,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时,可取 0.8 1.2,本项目去 1.0。 规模确定 根据计算得 XX 镇服务区 2015 年日均垃圾产量为 15.6t,高峰期垃圾量可达20t/d,因此本项目转运站设计规模为 20t/d。 ( 5) 建设内容: 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 1000m2,建筑面积 522m2。转运站配套一个公厕,建筑面积为 4m2,主要是服务项目 员工,设置 2 个蹲位,男女各半。 垃圾收集点:配套新建 8 个垃圾收集点,每个点均占地面积 80m2,建筑面积45m2;层高为 3.6m,共占地面积 640m2,总建筑面积 360m2。其中每个公厕建筑面积均为 19.5 m2。设 4 个蹲位,男女各半。 配套绿化、给排水、供电、消防 等 附属设施建设。 具体内容见表 1;主要设备见表 2。 表 1 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垃圾转运站 1 个 建筑面积为 522 m2 垃圾收集点 8 个 建筑面积为 45 m2/个 辅助工程 公厕 9 个 转运站公厕建筑 面积为 4 m2,收集点公厕建筑面积 19.5 m2/个。 转运站值班室 1 个 12m2 环保工程 渗滤液收集池 垃圾转运站 冲洗废水 收集池 1 个(体积 50m3/个), 垃圾收集站渗滤液收集池 8 个(体积 5m3/个) 公用工程 供电 XX 镇电网供电 供水 XX 镇供水管网供水 消防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 表 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技术规格 单位 数量 1 垃圾压缩机 N=22KW, L B H=3870 31501100m 处理能力 2050t/d 台 1 2 垃圾集装箱 箱 2 3 垃圾运输车 辆 1 4 小型密闭电动保洁车 辆 8 5 环卫设施维修车 辆 1 6 高压清洗车 辆 1 7 喷药洒水设备 人工喷雾器 个 9 8 通排风系统 套 9 ( 6)工程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368.79 万元,申请国家资金 220 万元,县财政配套及业主自筹资金 148.79 万元。 三、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项目垃圾转运站及垃圾收集站员工共 18 人,均不在厂内居住。其中专业保洁人员 9 人,操作管理人员 9 人。其中 1 名操作管理人员、 5 名专业保洁 人员为现有人员;项目还需向社会招募 8 名操作管理人, 4 名专业保洁人员。 工作制度:年生产 365 天,一天工作 8 小时 。 四、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计划于 2013 年 12 月开工建设, 2014 年 3 月投入使用。 五、项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给水:由 XX 镇给水管网供给,总用水量为 7095.6t/a。其中冲洗总用水量为 3650 t/a,员工生活用水量为 525.5t/a,公厕用水量为 2920 t/a。 排水:本工程采用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水制度,项目设单独雨水系统,在屋面设计雨水斗,由雨水立管排到地面排水沟;项目总污水排水量为 6844t/a,其中渗滤液排放量为 1168 t/a,冲洗废水排水量为 2920 t/a,员工生活污水排水量为 420 t/a,公厕污水排水量为 2336 t/a。 垃圾渗滤液随垃圾车运送至 冲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冲洗废水经 收集池统一收集后,定期向 当地 环卫部门申请用 槽车运送至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处理; 员工生活污水、公厕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5084-2005农用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要求后,环卫部门定期用化粪槽车运送至指定的地点灌溉、施肥。 供电:由 XX 镇供电局供给,用电量约为 6000kwh/a。 5 项目运输路线:各垃圾收集点地址 垃圾转运站( XX 镇杀人冲地块) 县级 107 道路 321 国道 万福路 322 国道 冲口垃圾填埋场 ,详见 附图 3、附图 4。 道路情况:项目道路情况畅通,确保项目垃圾正常运输。 六、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 368.79 万元,环保投资 57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15.5%。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详见表 3。 表 3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环保措施 费用(万元) 施工期 扬尘 洒水、围栏 1.5 固体废物 外运 0.5 噪声防治 围墙 5 营运期 废气防治 通排风系 统、喷淋降尘、喷洒除臭液剂 10 污水治理 渗滤液收集池、 冲洗废水收集池 、化粪池、雨水排水沟、 雨水沉淀池 9 地下水防治 硬地防渗 20 噪声防治 车间隔振、设备底座设置减振器 2 垃圾处理 垃圾桶 1 绿化 草皮、树木 3 环评报告编制、竣工环保验收监测 5 总计 57 七、项目周围情况 项目垃圾转运站位于 XX 区 XX 镇杀人冲地块, 东面 25m 范围为一临时生活垃圾处理站, 2535m 范围内为乡镇道路 X107, 35200m 为林地;南 面 100m 范围内为 旱地 , 100200m 范围内为 XX 镇 ; 西面 200m 范围内为旱地;项目北边 20m 范围内为荒地, 20200m 为林地。 项目 硚田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保联村委 硚田 村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旱地,无居民点。 项目 云塘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保联村委 云塘村 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 6 山地,无居民点。 项目 汉山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诚正村委 汉山 村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田地,无居民点。 项目 广洞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 广洞 村委广洞村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山地,无居民点。 项目葡萄峡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罗塘村委葡萄峡村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山地,无居民点。 项目 下广华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罗塘村委 下广华村 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田地,无居民点。 项目 三塘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三塘村委三塘村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山地,无居民点。 项目 黄家庄 垃圾收集点位于 XX 镇 羊田村委黄家庄村 地块,项目周围 50m 范围内为山地,无居民点。 八、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 冲口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 XX 县四塘乡,设计有效库容为 188 万立方米,每天可以处理各类生活垃圾 500 吨,计划使用年限为 10 年。它成为市内五城区和 XX、灵川以及填埋场周边的生活垃圾的最终归宿 地。目前冲口生活垃圾填埋场还能运行一至两年,根据冲口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 XX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已于 2011年 在 XX 县水口 村建设 XX 市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后,它的服务范围包括 XX市区及 XX 县城,一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 1000 吨,能用 18 年。 XX 市卫生管理处要严格管理项目垃圾转运情况,根据冲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时间安排项目垃圾转运至 XX 市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确保项 目正常转运,严禁项目垃圾在 XX 市卫生管理处规定的填埋场以外堆放。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用地现状为荒地, 本项目周边 污染源为 项目西面紧邻着一临时垃圾处理站工作时产生的设备噪声,恶臭。 根据现场调查,临时垃圾 处理站 占地面积约为 300m2,场地 以及场地道路 均进行水泥硬化, 在距离垃圾 处理站 边界 10m 处没有闻到恶臭。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该垃圾收集站停止运行,因此噪声、恶臭污染会随之结束。该垃圾收集站停止运行后将垃圾清理干净,之后不会对周围环境有影响。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 区位于 “ 山水甲天下 ” 的 XX 西郊,距 XX 市区 6 公里 。 XX 区 位于 XX 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北邻 XX 市区、灵川县,南接阳朔县,西连永福、融安县,北界龙胜各族自治县 。 XX 镇位于 XX 市 XX 区南部,位于东经 110 10 28 110 20 30、北纬24 55 48 25 02 33之间。东北与 XX 市郊大埠乡相连,东南与阳朔县葡萄乡接壤,南与南边山乡相邻,西与永福县罗锦乡毗邻,北和会仙镇交界。镇域面积108.5 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 XX 镇距 XX 市中心 35 公里,距 XX 县城 38 公里。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区 XX 镇 杀人冲地块 , 地理坐标为 N250018.4,E1101713.4。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2、地形、地貌 XX 区地处南岭南缘,地势北西高南东低。中部及东南部地区主要为岩溶孤峰平原,峰丛洼地、谷地地貌。 3、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 沛,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 19.2 ,极端高温 38.8 ,极端低温 -3.3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862.7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每年的 38 月,形成了春夏雨多而集中,秋冬少雨干旱的特点。 多年平均风速 2.7m/s,最大风速 31.39m/s,主导风向北东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67.6 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 1560.3mm,年平均相对温度为 76%。无霜期长达 312 天。 气象特征 : 多年平均气温 19.2 极端高温 38.8 极端低温 -3.3 平均相对湿度 76% 多年平均降雨量 1862.7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560.3mm 8 多年平均日照 1667.6 小时 无霜期 312 天左右 年平均空气压 995Pa 多平均风速 2.7m/s 最大风速 31.39m/s 主导风向 北偏东,频率 37% 4、水文 ( 1)地表水 XX 区境内溪河众多,水资源丰富。纵贯镇域南北的义江是 XX 区最大的河流,全长 85 公里,集雨面积 932 平方公里。 XX 区主要支流有白江、丹桥河、古定河三条河流,均属珠江水系。最高水位 9.96 米,最低水位 3.45 米,最大洪峰流量平均 93 立方米 /秒,最大年份可达 1773 立方米,最小年份为 53 立方米 /秒 。义江河面较宽,河谷低,两岸地势高低悬殊大,可利用落差 400 米, 有6104kW 的水电力 容 量。狮子口水库总库容为 7.74106m3,该水库地下泉水补给丰富,一年四季 均 可保持旅游最佳水位,湖水清澈 。此外还 有罗山、幸福、青松、白江、 大江、小江等 六大水库 , 水力、渔业资源丰富。 项目西南侧约 5km 为大江水库。根据 XX 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江水库使用功能为生活、农业,保护标准为地表水 类 标准。项目不在水库汇水区内。 ( 2)地下水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岩 溶地区 , 上覆松散岩类含孔隙水水量中等,下伏含裂隙溶洞水水量 中等, 地下水补给主要为降雨, 项目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动态不稳地, 地下水埋深约为 12m。 项目周围居民饮用水均为自来水,不自行打井取水。 5、植被、生物多样性 XX 区 境内植物种类繁多,仅维管束植物就有 1275 种。其中蕨类植物 25 科 86种,裸子植物 9 科 38 种,双子叶植物 133 科 1072 种,单子叶植物 24 科 203 种。在各种植物中,银杉、桫椤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银杏、水松、福建柏、秃杉、白豆杉、蓖子三尖杉、鹅掌楸、观光木、银钟树、伯乐树、格木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 保护;台湾苏铁、黄枝油杉、长苞铁杉、油杉、穗花杉、华南五针松、南方红豆杉、凹叶厚朴、华南锥、青檀、银鹊树、马尾树、半枫荷、巴戟天列为国家珍稀 9 濒危三级保护。拟建项目范围内主要是 草 地,无珍贵保护植被品种。该区野生动物只有小型动物蛙、蛇等,鸟类有山麻雀等,且数量极少 。 经过实地调查,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珍惜保护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及人口 XX 区 全区总面积 2202 平方公里,全区人口 45 万人( 农业人口 39.5 万人, 非农业人口 5.5 万人),其中 少数民族 3.1 万人。辖八乡 六镇 , 165 个村(居)委会。 2、经济发展 据统计, 2012 年 XX 区 完成生产总值 165.5 亿元,增长 19.1%; 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8.2 亿元,增长 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175 元,增长 13.6%;农民人均纯收入 8643 元,增长 18.1%;组织财政收入 18 亿元,增长 28.37%。荣获2012 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3、工业 以 企业 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实施 “抓大壮小扶微” 工程,大力打造五百亿元工业园区和百亿元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71.83 亿元、工 业增加值 88.97 亿元,分别增长 28.1%、 29%。工业对 XX 新区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3.68%,拉动经济增长 14.06 个百分点。 XX 区 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249.66 亿元,增长 30.45%;规模工业增加值 80.62亿元,增长 31.98%。调整规划新增工业用地 3500 亩。投资 1.5 亿元修建秧二十四路、秧十八路和人民路延长线等园区道路。规范整合乐和工业园,启动宝山工业园建设。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219.2 亿元,增长 29%。新引进签约项目 24 个,合同投资总额576 亿元。新开工项目 36 个,投资总额 81 亿元,其中亿元 以上项目 15 个。引进了华能集团、华润集团、中国电子等央企和世界五百强企业。 4、农业 XX 区 完成农业总产值 53.17 亿元,增长 7.1%。粮食播种面积 72.26 万亩,其中超级稻种植面积 37 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 25.61 万吨,连续 6 年增产。 积极推进 “菜篮子” 工程,在会仙、茶洞、南边山、 XX4 个乡镇建成常年蔬菜基地,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 30.02 万亩。温氏、桂柳、利源等养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养殖企业产值占全 区 畜牧水产业产值的 68.5%。完成绿化造林面积 10 4.16 万亩,森林覆盖率 62.9%。全 区 苗木花卉产业 产值 6 亿元,林下经济产业产值 3亿元。 安排 1300 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完成 150 个自然村巷道硬化和 12 个自然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建成 40 个普惠制示范新农村。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 座和沼气池 800 座, 33 个市级文明卫生村通过验收。积极兑现各项惠农资金,发放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 6580 万元,发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 554 万元。成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 168 家,继续实 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和“新网工程” ,农村购物环境进一步改善。 5、旅游 紧紧抓住 XX 世界旅游城建设机遇,以旅游 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速。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31.99 亿元,增长 12%。全县接待游客 94.5 万人次,增长 3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1 亿元,增长 101%。 6、教育、文化 教育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力推进,新职中建设有序展开。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健全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长效机制,筹集资金 68.04 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顺利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实现西北部 5 个乡镇与城区有线电视联网。 文体事业取得新成绩。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丰富 群众 体育文化 生活。参加 XX 市第 29 届 “漓江之声 ”比赛荣获 9 个奖项。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塘牌灯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 自治区 级名录。成功承办 XX2008年青少年举重锦标赛,我区 运动员 获 5 金 7 银 2 铜优异成绩,参加 XX 市少数民族体育比赛取得 1 枚金牌和 4 个奖项,荣获 “2009 -2012 年国家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和 “全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等 荣誉称号 。建设了 40 个农村文化图书室和一批村级篮球场,总投资 250 万元的举重综合训练楼基本完工。 项目所在区域内无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环境质量状况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 XX 市环境保护局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 得 知 : XX12 个县城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XX 镇属于 XX 区,周围没有污染型企业,环境空气良好, 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 也 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 准 。 2、 水环境质量 根据 XX 环境监测中心站 发布的 2013 年 2 月 XX 水环境质量月报,义江的水质达到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 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 2013 年 6 月 15 日对项目场址及周围敏感点 进行噪声监测 ,昼夜各监测一次。监测时段为昼间 6:00 22:00 时和夜间 22:00 次日 6:00 时。 1#监测点位于项目 东 面厂界外 1m, 2#监测点位于项目 南 面厂界外 1m, 3#监测点位于项目西面厂界外 1m,4#监测点位于项目北面厂界外 1m, 5#监测点位于项目 南 面 100m 的 XX 镇。 详见附图 3, 监测值详见表 4。 表 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 单位: dB(A) 监测点 昼间噪声 夜间噪声 标准限值 监测值 超标值 监测值 超标值 昼间 夜间 1# 53.6 未超标 43.3 未超标 60 50 2# 53.4 未超标 44.1 未超标 60 50 3# 57.0 未超标 44.2 未超标 60 50 4# 54.1 未超标 45.2 未超标 60 50 5# 55.8 未超标 46.0 未超标 60 50 由 上 表 可知, 项目周围 1#、 2#、 3#、 4#、 5#监测点处昼、夜间的噪声监测值 均达到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 。 4、生态环境质量 项目现状为荒地,厂区周围植被 有桉树、松树、杉树、竹子、杂草 等。项目周围野生动物为体型较小的种类,主要有 壁虎、大山雀、老鼠等。 评价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较少,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1项目员工、项目周围居民。 2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2012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4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 GB/T14848-93 地下水 质量标准 类标准。 5 XX 镇 区 声环境质量达到 GB3096-2008声环境 质量标准 2 类 标准 ,垃圾收集点区域达到 GB3096-2008声环境 质量标准 1 类 标准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5 以及附图 3。 表 5 垃圾转运站及垃圾收集点 周围敏感点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声环境 XX 镇 居民,约有 4000 人 南面 100m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XX 镇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 质量标准 2 类 标准 其余敏感点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 质量标准 1 类 标准 黄家庄居民;约有 200 人 道路沿线 洋田村居民;约有 150 人 三塘村居民;约有 250 人 葡萄峡居民;约有 200 人 铁寨村居民;约有 150 人 罗塘村居民;约有 180 人 下广华居民;约有 300 人 汉山村居民;约有 230 人 云 塘村居民;约有 150 人 保联村居民;约有 250 人 地表水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地下水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13 环境质量标准 1、 空气环境 : 评价区域 TSP、 SO2、 NO2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mg/m3)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NOX 年平均 0.05 日平均 0.10 1 小时平均 0.25 TSP 年平均 0.20 日平均 0.30 2、地面水 环境: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 项 目 pH 值 COD BOD5 NH3-N 标准值 |( mg/L, pH 值除外 )) 6 9 20 4 1.0 3、 声环境 标准: 项目垃圾转运站所在区域为镇区, 道路交通量较大。根据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 7.2 中 c)可知: 垃圾转运站 评价区域声环境 质量 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 。 垃圾收集点所在区域为农村,根据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 7.2 中 b)可知:垃圾转运站评价区域声环境 质量 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1 类标准 。 类 别 昼间 夜间 1 类 ( 等效声级 LAeq: dB(A)) 55 45 2 类 ( 等效声级 LAeq: dB(A)) 60 50 14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项目 氨 硫化氢 臭气浓度 标准值 ( mg/m3, 臭气浓度 除外 )) 1.5 0.06 20 2、垃圾渗滤液、冲洗废水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表 2 标准;员工生活污水、公厕污水执行 GB5084-2005农用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表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表 2 标准 CODCr BOD5 SS NH3-N 100mg/L 30mg/L 30 mg/L 25 mg/L GB5084-2005农用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项目 COD BOD5 SS 石油类物质 旱作 标准( mg/L) 200 100 100 10 3、施工期噪声:执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 夜间 70dB( A) 55dB( A) 4、营运期 噪声: 设备噪声、 运输 噪声 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类标准 。 类 别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5、 固体废物: 执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 垃圾渗滤液随垃圾车运送至 冲口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处理 站 处理 ,因此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冲洗废水 经 收集池 统一收集后,定期用槽车运送至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员工生活污水、公厕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环卫部门定期用化粪槽车运送至指定地点灌溉、施肥 , 因此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 施工期工艺流程 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建筑施工全过程按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基桩工程阶段,包括土方开挖、填方等;主体工程阶段,包括钢筋、钢木工程、砌体工程等;装修包括外墙装修、室内装修、水电等其 他配套设施安装。 项目工程内容主要是垃圾转运处理车间、中转站管理用房、公厕 、 道路的建设 以及垃圾收集点的建设 。工程量小,施工时间较短,仅为 3 个月。 二、营运期工艺流程 项目垃圾经过各垃圾收集站收集后,用小型垃圾运输车辆运输至垃圾转运站后运输至冲口垃圾填埋场填埋。 图 2 营运期垃圾转运站工艺流程图 垃圾转运站工艺流程简述: 1、垃圾倾倒、压缩 垃圾倾倒、压缩 垃圾箱向车厢卸料 转运车卸下车厢 噪声、渗滤液 恶臭、噪声 冲口垃圾处理场处理 垃圾转运 车厢装上底盘 运输车返回 收集箱冲洗 冲洗废水 基桩工程(地基开挖、填方等) 扬尘、废气、生活污水、噪声、固体废物 主体结构工程 装修工程 营运 16 城区内的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小车运到站内并倒入放置在地坑的垃圾箱中,松散垃圾倒满垃圾箱后,操纵垂直压缩机进行压实 ,然后提升压头,继续倾倒、压缩垃圾,一般经过四次压缩循环后即可压满一箱垃圾。 2、转运车卸下车厢 转运车驶入车厢举升机工位,操纵车厢举升机将转运车的空车厢卸在地上。 3、垃圾箱向车厢卸料 将垃圾箱提升到与车厢相对应的高度,与卸在地上的转运车车厢对接后,通过垃圾箱内的推铲机构把垃圾块从垃圾箱卸入空车厢。垃圾箱放回地坑,继续压缩垃圾。当垃圾箱内的垃圾压好后,重复卸料操作,将压好的第二块垃圾装入转运车车厢。 4、车厢装上底盘 当车厢内装满两块垃圾后,垃圾站内的车厢举升机将装好垃圾块的车厢举起,转运车底盘倒入车厢下 部,放下车厢,将车厢装上底盘。 5、垃圾转运 操纵车厢后门的关闭机构,将垃圾转运车的密封后门关好后,转运车开出垃圾站,将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厂。 6、容器冲洗 运输车辆返回到垃圾转运站后需要冲洗收集箱,再进行下一次作业。 三、渗滤液产生流程 图 3 垃圾转运站渗滤液产生流程 图 4 垃圾收集站渗滤液产生流程 垃圾压缩产生渗滤液 送往冲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 理 压缩设备渗滤液收集装置 达标 排放 冲洗废水 收集池 槽车 垃圾收集站堆放垃圾产生渗滤液 用槽车装载渗滤液 送往冲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进入收集池 达标排放 17 流程简述: 垃圾箱设备有渗滤液收集装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汇集到渗滤液收集装置,渗滤液定期送 至冲口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处理站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一同处理。 项目冲洗废水、垃圾收集收集站堆放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各地渗滤液收集池,定期用专用渗滤液槽车装运渗滤液送往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四、冲口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处理站 的处理工艺 2013 年 4 月 15 号,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已通过环境保护验收。改造后的工艺为絮凝沉淀 +厌氧 +A/O+MBR+纳滤组合工艺。设计处理量为300t/d,现有处理量为 240t/d。 渗滤液处理站 的污水调节池容积为 25000m3,现有渗滤液存储量约为 5000 m3, 项目运输至渗滤液处理站废水总为量为 4088t/a,即 11.2t/d。因此冲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还有能力接收项目渗滤液废水。因此项目渗滤液送至冲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可行。项目运输至渗滤液处理站废水 每天清运一次。槽车容积为 30m3,一次可以清运项目 每天 需 运输至渗滤液处理站废水 。 18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基础工程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土石方,同时伴有施工噪声、生活垃圾。 2、 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 有混凝土搅拌机运行产生的噪声、 原材料废弃料、生活垃圾及生产和生活污水。 3、 装饰工程施工: 在对构筑物的室外进行装修时,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的噪声,装修废气、废弃物料、生活垃圾及污水。 二、 营运期 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项目主要大气污染为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散发出较难闻的垃圾恶臭、粉尘。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 H2S、 NH3、有机胺类、甲烷等异味气体。 2、废水 项目建成营运后,垃圾转运站的废水主要有垃圾压装时产生的渗滤液、车间、设备清洗以及车辆的冲洗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及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 3、噪声 垃圾转运站噪声主要来自 垃圾压缩设备、通排风系统以及运输车辆噪声,其源强分别为:垃圾压缩设备噪声 85 dB( A) ,通排风系统噪声 6065 dB( A),运输车辆7080 dB( A)。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废的主要来源为职工工作时产生的垃圾、公厕流动人员产生的公厕垃圾以及垃圾收集过程中掉落在地面的垃圾。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施工区 扬尘、装修 废气 面源,少量 面源,少量 营 运 期 垃圾转运站 粉尘 少量 少量 H2S 36.50kg/a 7.30kg/a NH3 405.15kg/a 80.30kg/a 垃圾收集点 粉尘 少量 少量 H2S 45.26kg/a 9.13kg/a NH3 438.00kg/a 87.60kg/a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 施工区 施工废水 生活污水 少量 少量 营 运 期 垃圾渗滤液1168t/a COD 15000mg/L、 17.52t/a 0 SS 1500mg/L、 1.75t/a NH3-N 800mg/L、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