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实业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报告表编号: 年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 :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 四 年 二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 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1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易跃红 联系人 张云敏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 云埔工业园东城片仓联工业园 D1 地块 F 栋四层 联系电话 020-62243056 传真 020-62243016 邮政编码 5107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 云埔工业园东城片仓联工业园 D1 地块 F 栋四层东边 立项 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I 金属制品 -3、金属制品加工制造 占地面积(平方米) 2550 建筑 面积 (平方米) 2550 总投资 (万元) 1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0% 评价经费(万元) 1.0 投产日期 2009 年 3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XXXX 实业有限公司位于 XX 市 XX 区 云埔工业园东城片仓联工业园 D1 地块 F 栋四层东边, 主要从事 生产及销售用于 电子仪表通讯、广播信号传播用电线电缆 。项目 占 地面积 255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550 平方米 , 所在建筑物为 一栋四 层建筑, 一层东边和三层东边为 XX 伊雅 化妆品有限公司 ,二层东边为 XX 市XX 区得保电子厂,一层至四层西边均为 XX 市劲越头盔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100 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 10 万元,主要用于 废水、废气、 噪声 、 固废的处理。项目于 2009年 3月已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执照编号为 12112011224),本项目已经营 数年 ,由于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程序,现经营权及规模已确定,现就针对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进行补办环境影响评价。 二、地理位置及四至情况 本项目位于 沧联工业园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四至情况为:项目 所在建筑物 东面为 联达路 ( 10 米),南面为 XX 新 静界消音材料有限公司( 20 米) ,西面 紧邻 为 XX 市劲越头盔有限公司 ,北面为 空地及- 2 - 埔北路 ( 30 米)。建设项目四至情况见附图 2,建设项目 卫星图 见附图 3。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筑面积为 2550 平方米。场区主要建筑物为办公室、仓库、生产车间等。项目设有两个循环水箱,分别位于一层 0.8m3及四层天面 0.5 m3,用于挤出冷却电线使用,项目主要建筑物见下表。 表 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表 建设项目 数量(间) 建筑面积 (m2) 备注 办公室 3 200 生产车间 1 1400 堆放区 原料堆 放区 2 300 成品堆放区 1 300 废料堆放区 1 150 其他 - 200 洗手间、前台等 小计 - 2550 - 2、生产规模 本项目 主要 生产用于电子仪表通讯、广播信号传播用电线电缆, 年产电线总计约 7090 千米,项目生产规模见下表。 表 2 生产规模一览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规格 铜芯数 电压等级 年产量 绝缘皮原料 1 RVV 2X1.0 mm2 32/1 300/500V 2112km PVC 2 SYV25-5 96P* 1/0.5 / 3960km PVC、 PE 3 RVV 2X1.5 48/0.20 300/500 276km PVC 4 RVVP 2X1.0 32/0.20 300/500 156km PVC 5 SYV75-3 96P* 1/0.5 / 456km PVC、 PE 6 RVVP 2X0.75 24/0.20 300/300 130km PVC 96P 为屏蔽线规格等级 3、原材料概况 项目所需 的原材料包括铜线、 PVC、 PE、铝箔等。项目 原材料及其年消耗量如表 3 所示,其原材料理化性质情况如表 3 所示。 表 3 主要原辅材料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t/a) 主要成分 1 铜线 80 Cu、 Fe 2 PVC 20 聚氯乙烯 3 PE 4 聚乙烯 4 铝箔 0.60 Al - 3 - PE 料: polyethylene ,简称 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乙烯与少量 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 (最低使用温度可达 -70 -100 ),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 ,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 PVC 料: polyvinylchloride,简称 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聚氯乙烯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 130开始分解。在不加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聚氯乙烯 100时即开始分解, 130以上分解更快。 3、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有 挤出机 、 绞线机、编制机 等,详见表 4。 表 4 项目生产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量(台) 用途 1 押出机 #50 1 铜线、电线挤出工序 2 押出机 #70 1 铜线、电线挤出工序 3 押出机 #90 1 铜线 、电线挤出工序 4 高速编织机 SND16800 6 屏蔽网编织工序 5 高速绞铜机 NP500 2 绞合电芯工序 6 高速绞芯机 1 绞合电线工序 7 高速并丝机 SNDPC2 1 绞合电芯工序 8 包装机 2 包装工序 8 冷却塔 0.5t/h 1 制冷 4、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本项目员工为 12 人。每天工作时间为 8 小时,实行一班制,年工作时间为300 天;员工不在厂区内食宿。 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1)供水 项目的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设计总供水量为 30 吨 /年, 主用于工艺冷却挤 出电线及员工办公用水,工艺冷却采用采用循环系统,设立 两个循环水箱,分别位于一层 0.8m3及四层天面 0.5 m3,其中,位于一层水箱主要用于收集冷却槽冷却水,位于四层天面水箱作为冷却塔直接取水,一层水箱采用水泵与四层水箱相连,组成一套循环冷却系统, 用于冷却挤出的电线,冷却水不排外,根据相关运行情况,年补充冷却水约为 12t。 - 2 - ( 2)排水 项目的排水主要 为 办公 生活 污水 。 根据项目所在地位于 南岗 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但 项目周边污水管网暂无建成, 暂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系统。 在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前, 项目产生的 办公污水经化 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收集池收集,定期由相关的资质单位拉运处理。在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后,项目产生的办公污水经 化粪池预处理后 ,水质达到XX 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 3)供电 项目供电系统由市政电网供给,每年消耗电量为 30000 千瓦时;本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 - 6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项目已投入使用 4 年,现有环境问题主要是 员工办公污水、非甲烷有机废气、氯化氢、员工生活垃圾、生产边角料、废活性 碳、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等 。 二、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问题是项目周围的工厂区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的影响,项目北面的 埔北 路内车流量一般,多为 公交 车、货车,噪声明显,机动车尾气排放较多。 - 7 - 项目周边照片: 项目 东面 10 米为联达路 项目南侧 20 米为 XX 新静界消音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 西面 紧邻 为 XX 市劲越头盔有限公司 项目 北面 30 米为空地及埔 北路 - 8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 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东经 1132339 1133351,北纬 2322523955之间。东西宽约 17.4 公里,南北相距约 13.5 公里。行政区域面积 90.95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涉及所有权) 87.5 平方公里。东至东江与东莞市麻涌镇相望,东北部与增城市新塘镇接壤,南部临珠 江与番禺区相邻,西部与天河区珠吉街相连。水路距香港 80 海路,距澳门 71 海里。 2、气候、气象 项目区地处热带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角度较大,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太阳年辐射热量 106.7 千卡 /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射时数 1906小时,日照率 43%。本区具有夏长冬短,终年温暖,无霜期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约 22.8 ,最高月平均气温(七月) 28.4 ,气温年际变化很小。全区降雨充沛,年降雨量约 1736.2 毫米,多年平均雨日 196 天,主要集中在 4-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82%,年平均相对湿度 77%。 2011 年, XX 区年平均气温 22.7 ,比常年偏高 0.7 。年降雨量 1275.50 毫米(比多年均值少 27.30%)。年降雨日 155天,比多年均值少 41 天,日照 1482.2 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是暴雨。 3、水文 XX 区内河流较多,水源丰富。区内有南岗河、乌涌河,两条河流由北向南流入珠江;流经区内的有珠江主流,东江北干流,在南岗头处交汇。珠江自西向东流经 XX,河道处于咸淡水交合活动范围,属咸潮区域。 XX 区境内珠江江面宽 800 2200 米不等,水深 8 15 米,平均流速每秒 0.9 米,平均流量每秒 4326立方米,是进入 XX 市内河的咽喉水道。东江为 XX 区东南界河,河宽 500 700米,河势顺直,主槽较稳定,水深 3 10 米,平均流量每秒 695 立方米。该项目所排污水,及该区域降雨流入附近排水沟,汇入市政排水系统,处理后最终排往珠江。 4、地质地貌 ( 1)地质: XX 的地层方面仅保存有古生界变质岩( PZL)及上第三系中新统红色砂岩( L),此外为第四系冲积层( QD)。下古生界变质岩系( PZL):由石英岩、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注入片麻岩、混合片麻岩与片岩等组成。主要- 9 - 分布在长洲岛的深井村,变质较深,表现为台地低丘。上第三系中新统的红色岩系 ( nl):主要由凝灰质砾岩、砂岩、页岩组成,走向西,倾向北,倾角较缓,约 15 25 度。主要分布在茅岗、横沙、庙头、南岗社区及 XX 东路和中山大道东 XX 段附近,呈低丘孤立状分布于南侧平原中。第四系第一级阶地沉积:主要是以砂砾、砾石、砂质粘土、泥炭土等组成的冲积层。主要分布在 XX 东路以北的茅岗、横沙、文冲等社区北面,笔岗、沧联社区等地呈东西带状分布。第四系第二级阶地沉积:是冲积显著的海陆混合沉积层,由砂质壤土、砂、沙等组成。其分布范围明显比第一阶地向南推移,在 XX 东路南侧及珠江之沙洲上,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 平。火成岩:以中生代燕山第二期侵入的岩浆岩比较发育,形成区内较高山地。分布于 XX 地区北边,占全区面积的一半,主要有斑状花岗岩、黑云母、角闪石二长花岗岩等。此外,在飞龙岗、鸭乸水、王塔母、将军岗有一条呈东北方向的构造岩带,由断层挤压形成的糜棱岩化和片麻岩化带。 XX区内的花岗岩储量约 5000 万立方米,是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 ( 2) XX 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形起伏平缓,平原台地低丘分布明显。全区地貌可分珠江和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低丘陵,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面大田山主峰海拔 239.6 米,为全区最高点,其次 为亚婆髻山峰高 183.3米。南部围田区海拔一般在 0.7 2.5 米之间,地下水位埋深在 33 60 厘米左右。大田山以北和西面,包括姬堂、茅岗、沧联等社区,以丘陵台地为主,期间为开阔的垌田、山坡、旱地和丘陵山地。垌田一般海拔在 2.6 4.5 米之间,山坡旱地一般坡高在 5 10 度,海拔 15 28 米左右。台地侵蚀面可分为 60 80 米、 2040 米、 10 米三级。以 20 25 米一级最为明显,为坡度在 8 度以下比较平缓的山坡旱地、中台地。冲积平原地貌多分布在夏园、南基、双沙、下沙、长洲、深井等沿江各社区及江中沙洲岛上。 5、土 壤植被 ( 1)土壤: XX 地区土壤类型有水稻土和赤红壤 2 个土类,分为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赤红壤 3 个亚类,再分为宽谷冲积土田、三角洲沉积土田、泥肉田、反酸田、花岗岩(片麻岩)赤红壤和花岗岩(片麻岩)赤红地 6 个属,下分为砂泥田、泥骨田、泥肉田、反酸田、薄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厚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和赤红砂泥地 8 个土种。 ( 2)植被:低地为潴育性水稻土。植被以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木以及小叶榕、大叶榕等行道树为主。 - 10 -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 项目 功能区类别 地面水环境 本项目所在地不属饮用水 源保护区,纳污水域为南岗河( XX 萝岗石桥 龟山)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 类标准 大气环境 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年)二级标准 声环境 属 3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 否 是否水库库区 否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属 南岗污水处理系统集水范围 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 否 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 是 是 否 XX 市环境保护条例24 条规定范围 否 - 11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 与人口 1951 年以前, XX 属番禺县管辖。 1951 年, XX 划为 XX 市管辖,同年 12月开始筹建 XX 区。 1953 年 1 月, XX 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是 XX 区第一次建立区级建制。 1956 年以后,经过几次整合,于 1980 年 7 月,正式成立 XX 市XX 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 XX 区人民政府。到 1990 年, XX 区辖 4 个街道( XX、鱼珠、红山、夏港)、 3 个镇(南岗、大沙、长洲), 16 个行政村、 59 个居委会。通过十 多年的调整和发展, 2005 年 10 月, XX 区成立 XX 街 XX 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金逸雅居社区居民委员会,鱼珠街金碧社区居民委员会,文冲街万科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同年 11 月, XX 区与萝岗区双方政府签署了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将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晖广场(含夏园农民公寓)、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即 XX 区荔联街沧联社区中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征地管理部分和南岗街南岗社区南康新村)、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城(即 XX 区大沙街姬堂社区中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征地管理部分)、 XX 保税区等 4 个区域划归萝岗区管理 。 2008 年 10 月, XX 区成立文冲街金碧领秀社区居委会。 2009 年 7 月,成立 XX 街金港华园社区居委会。 2011 年底止,全区辖 9 个街道办事处,有群众性居民自治组织 社区居民委员会 59 个。 总面积 94.2 平方公里, 全区户籍人口数 66498 户, 201290 人 。 2、经济 发展 2012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640.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9 亿元,下降 14.6%;第二产业增加值 392.61 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 246.65 亿元,增长 9.9%。 2012 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1.87 亿 元,下降 14.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32519亩 ,下降 8.6%,其中 :蔬菜播种面积 31042 亩 ,下降 7.5%,蔬菜总产量 31224 吨 ,下降6.1%。全年水果播种面积 9274 亩 ,下降 9.8%,水果总产量 6860 吨 ,下降 11.0%。水产品总产量 2159 吨,增长 5.8%,其中淡水产品产量 1961 吨,海水产品产量198 吨。 - 12 - 2012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692.88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673.79 亿元,增长 8.2%;产值超亿元企业 55 家,共完成工业产值 1651.98 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98.70%。 2012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1660.58 亿元,增长 5.0%,其中出口交货值 65.61 亿元 ,下降 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695.90 亿元,下降 1.9%;实现利税总额 198.55 亿元,下降10.5%;实现利润总额 56.75 亿元,下降 15.6%。全年生产轿车 30.85 万辆,下降16.4%;发电量 617122 万度,下降 13.4%;原油加工量 1242.76 万吨,增长 3.5%;乙烯 22.42 万吨,增长 9.9%;电子计算机 5.37 万部,下降 57.3%;软饮料 95.78万吨,增长 0.3%;饮料酒 10.91 万升,增长 4.94 倍。 2012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30 亿元,同比增长 11.8%。按产业划分,全年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23.62 亿元,同比下降 30.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投资 56.68 亿元,同比增长 45.2%。 2012 年房地产完成投资 19.62 亿元,增长 7.8%,商品房销售表现良好,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 9.9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2.3%,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 14.64亿元,期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 13.33 万平方米 ,增长 3.60 倍。 2012 年末,全区营运货车 8031 辆,增长 9.3%,其中 8 吨以上车辆有 5637 辆,增长 9.0%;货车总吨位为 18.07 万吨,增长 10.1%。全年完成公路运输货物运输量 2544 万吨,增长13.6%,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 51.36 亿吨公里,增长 17.3%。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 1888 万人,增长 0.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 23124 万人公里,增长 5.0%。 我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2012 年首届岭南民俗文化节落户 XX,与第八届XX 民俗文化节暨 XX“ 波罗诞 ” 千年庙会结合举办, 7 天活动共吸引 100 多万人次参观。 2012 年,区内旅游总接待人数为 362.35 万人次,增长 18.1%,其中旅游景点接待人数 331.99 万人次,增长 19.5%。纳入统计的旅游企业总营业收入3.42 亿元,增长 23.4%。 3、 文化 教育 近年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南海神庙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业不断提升。 2012 年共组织举办了文艺活动 300 场(次),举办各类文艺训练班178 次,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我区图书馆总藏书量达 50.07 万册,其中本- 13 - 年新增图书 2.07 万册。图书馆阅览室全年总流通人数达 57.87 万人次。 2012 年全区拥有中小学校 47 间(含职业中学),中小学校在校学生 46771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高中生 3528 人、初中生 10199 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 2627人,小学在校学生 30417 人。中小学校专任教师 2611 人。小学升学率为 100%,初中升学率为 92.1%,高中升学率为 94.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100%。全区有幼儿园 52 所,在园幼儿数 12710 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824 人。 4、 环境 卫生 2012 年末全区各类卫生医疗机构 33 个(不含其他社会医疗机构),其中医院 9 个,年末实有病床位 2511 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2532 人,其中执业医师812 人。全年诊疗人次数 286.58 万人次。 2012 年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已保洁马路面积 195 万平方米,城中村清扫面积 299 万平方米。全年清理垃圾转运量 12.42 万吨。年末有公厕 68 间,公厕面积 4673 平方米 。 - 14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穗府 199923 号),本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本评价引用 2011 年度 XX 环境监测年鉴中 XX 市 XX 区 的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 进行评价 (详见表 5)。 表 5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指标 SO2( mg/m3) NO2( mg/m3) PM10( mg/m3) 年平均值 0.045 0.052 0.080 年平均二级标准值 0.06 0.04 0.07 污染指数 0.75 1.3 1.14 总体评价 达标 不达标 不达标 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可知,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SO2 监测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而 NO2 和 PM10 均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由于 XX 区是一个工业产业带的中心,物流仓储行业发达。当地的车辆数量多,产生的尾气量大,造成当地的NO2 和 PM10 指标超标,说明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一般。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纳污水体为南岗河( XX 萝岗石桥 龟山)段。根据 XX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该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根据 2011 年 XX 市常规监测资料,南岗河监测断面统计数据分 析结果如表 6。 表 6 南岗河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统计表 单位: mg/L 断面 指标 年平均值 pH BOD5 DO 石油类 氨氮 CODCr 总磷 南岗涌 监测值 7.3 6.1 6.7 0.03 3.0 21.2 0.23 执行标准 6-9 4 5 0.05 1.0 20 0.2 由河涌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可看出,目前南岗涌水质现状除 pH、 DO、石油类 指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中的- 15 - 要求外,其 余指标均超标,说明河涌已受到一定污染,水质较差。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穗府 XX 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 项目所在地 区属于云埔工业区范围 , 属于 3 类区,因此,边界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即昼间 65 分贝、夜间 55 分贝。 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于 2013 年 12 月 20 日 对建设项目边界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次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对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的要求进行,监测仪器采用积分声级计,采用等 效连续 A 声级 Leq 作为评价量,分昼、夜间监测四周边界噪声。噪声监测时本项目是在正常运营的状态下进行的。噪声监测结果参见下表 7: 表 7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dB( A) 监测地点 昼 间 夜 间 实测值 标准值 实测值 标准值 1# 东边界外 1m 59.6 65 48.2 55 2# 南边界外 1m 56.3 65 44.1 55 3# 西边界外 1m 55.1 65 45.0 55 4# 北边界外 1m 59.4 65 46.5 55 声环境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表明:项 目周边边界噪声基本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 16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单位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 确保项目污水的排放符合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不会对受纳水体产生明显的影响。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确保该项目运营期间,通过 加强通风 , 自然稀释后 对周边大气环境无明显影响。 3、声环境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项目运营期间,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的 环境噪声限值。 4、敏感点 根据本项目四至情况,本项目周边都是工业区,以工厂和仓库为主。 无明显敏感点。 - 17 -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pH: 6 9,COD 20mg/L, BOD5 4mg/L, NH3 N 1.0mg/L, DO 5mg/L, TP0.2mg/L;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SO2 年平均浓度 0.06mg/m3; NO2 年平均浓度 0.04mg/m3; PM10 年 均值 0.07mg/m3; 3、 TJ36 一 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CI 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 0.05 mg/m3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保局科技准司) P244 非甲烷总烃短期平均值 2mg/m3。 5、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 , 昼间 65dB(A),夜间 55dB (A)。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XX 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CODcr500mg/L, BOD5300 mg/L, SS400mg/L , LAS20 mg/L) ; 2、 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氯化氢 100mg/ m,排放速率 0.26kg/h,氯乙烯 36mg/ m,排放速率0.77kg/h,非甲烷总烃 120mg/ m,排放速率 10kg/h, SO2 500 mg/ m、NO2120 mg/ m、颗粒物 120 mg/ m、 林格曼黑度 1 度 ; 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 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4、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在 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前, 定期由相关的资质单位拉运处理。 在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后, 总量控制由区域统筹调配,本项目不设置废水总量控制指标。 同时,本项目 废气方面 没有 SO2 和 NOx 的排放 ,所以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 18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简述 铜 线并 丝挤 出冷 却 绞 股挤 出 冷 却编 织铜 线P E / P V CP E / P V C包 装 产 品G 为废气, S 为固废, L 为污水 图 1 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工艺说明: 并丝:按照不同规 格电线要求,将多根铜丝合并成截面面积较大的铜芯。 编织:按照屏蔽线屏蔽规格要求,将多根细铜丝以网状结构编织于第一道挤出电线的绝缘皮外层的铝箔上; 挤出:挤出机将 PVC、 PE 料用电加热预加热至 80左右,使 PVC、 PE 料软化后再经过外包层加热至 180-200并包裹于铜线上或多根电线上; 冷却:用冷却水直接淋在刚挤出的电线上,使其温度降至室温,冷却水循环使用; 绞股:多根半成品电线绞和成多股铜芯线; 包装:将成品电线按要求长度包装成卷。 主要污染源: ( 1) 废水 :生活污水。 ( 2) 固废 :边角废料、废塑料 。 ( 3) 废气 :加热 PVC、 PE 产生的废气体 。 ( 4) 噪声 :设备运行噪声。 二、产污环节 施工期主要污染环节 本项目因其属于租用厂房形式,已经营数年, 施工期已结束,故不再评述施工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图 例: G、 S G、 S L L S - 19 - 营运期主要污染环节 根据 该电线 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可知,项目运营期主要污 染源为 员工办公污水、非甲烷有机废气、氯化氢、员工生活垃圾 、生产边角料、废活性碳、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等 。 1、 废水 ( 1)生活废水 该厂有员工 12 人,均 不 在厂内食宿, 参考 XX 省用水定额(试行)中相关指标 , 用水量按 50 升 /人 日,则生活用水量约为 0.6 m3/d,即 18 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9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0.54 m3/d,即 16.2 m3/a。参照同类污水水质监测数据,统计本项目水污染物污染负荷,如下表所示。 表 8 建设项目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LAS 产生 浓度( mg/L) 300 150 200 25 15 天 产生 量( kg/d) 0.162 0.081 0.108 0.014 0.008 年 产生 量( t/a) 0.0049 0.0024 0.0032 0.0004 0.0002 排放浓度( mg/L) 300 150 200 25 15 天排放量( kg/d) 0.162 0.081 0.108 0.014 0.008 年排放量( t/a) 0.0049 0.0024 0.0032 0.0004 0.0002 废水年排放量 0.54m3/d , 16.2m3/a ( 2)生产用冷却循环用水 挤出机为高温运作设备,为了控制电线温度,使用水冷却电线,冷却用水循环利用,总循环水量为 0.5 t/h,损耗水量为循环水量的 1%,则冷却用水的 损耗水量为 0.04t/d(12t/a),冷却水由设备流出后汇入一层水箱,经水泵泵入四层储水箱后,重新进入冷却系统,参与生产工作,不外排,年补充水量约为 12t/a。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以后污水排放总量为 16.2m3/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 CODCr)、生化需氧量( BOD5)、悬浮物( SS)、氨氮( NH3-N)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等, 在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前, 项目产生办公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收集池收集,定期由相关的资质单位拉运处理 ;在市政纳污管网接通使用后, 反冲洗水和办公污水经 化粪池处理后,达到达 XX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CODcr500mg/L,BOD5300 mg/L, SS400mg/L , LAS20 mg/L)后,进入污水管道排入南岗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尾水最终排入南岗河( XX 萝岗石桥 龟山)段。 - 20 - 2、废气 现有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有机废气。 ( 1)有机废气 聚氯乙烯( PVC)聚乙烯( PE)属于热塑性塑料,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特点,在工业使用过程中需要较热至变形温度,若温度过高,聚氯乙烯、聚乙烯( PE)会发生热 解反应,产生热解烟气,聚氯乙烯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表现为少量乙烯、氯化烃等非甲烷烃类,聚乙烯主要产生乙烯单体,根据相关研究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华影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聚氯乙烯加热分解产物 ), 90下开始分解有害气体(氯化氢、氯乙烯及非甲烷总烃为主有害气体),110开始产生熔融现象, 150以上分解速度加速,颜色由白色转浅黄色转红色转褐色最终变成黑色。当温度高于 170时,其产物含有少量的苯的同系物及衍生物,结合本项目工作温度,其一般热解化学方程式为: xn ClHmCH ClmnHCmnCH C lCH 32222 )()( 222222 )( HmCHCmnCHCH n 据国内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韩斌聚氯乙烯热解动力学的研究指出,聚氯乙烯热解分为二重失重阶段,第一失重阶段为 220至 380,第二失重阶段为380至 560,低于第一失重温度的失重率比较低,约为总质量的 12%之间,即低温热解时,失去质量为 HCl、氯乙烯和非甲烷总烃的质量 ,且量少。而聚乙烯热解主要产生乙烯单体等非甲烷总烃,但产生量不大,约为总质量的 12%。 由于本项目挤出机预加热温度在 80左右,挤出机工作加热 170200,因此其热分解速度较低, 类比同类型项目,加热 PVC 产生的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总量按 PVC 总量的 1%计,产生的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比例约为3:2:5,其产生量分别为 0.06t/a、 0.04t/a、 0.1t/a,加热 PE 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按总质量的 1%计算,非甲烷总烃产生的量约为 0.01t/a,则结合现场勘探结果,项目生产规模较小,且加热条件自动化控制,温度波动范围较为固定,对于 PVC、PE 高温热解量较少,目前该厂尚未对挤出工序产生的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总量进行治理,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总量等废气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 因此需要安装收集处理措施。选用较为普遍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有机废气,处理效率可达 85%,抽风量 4000m3/h,则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总量的污染负荷见- 21 - 下表。 表 9 HCl、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总量 污染负荷 (单位:浓度: mg/m3速率: kg/h) 污染物 产生速率 产生量 风量 效率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