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 开发 区干河) 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 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价单位 :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公章 ) 项目负责人: 毛 娜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称 证书编号 职责 签字 毛 娜 环 评 工程师 B12180110500 编 写 陈 猛 环 评 工程师 B12180018 编 写 杨 彬 环 评 高级工程师 B12180040400 审 核 项目名称: XX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 开发区 干河) 道路工程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 XX市 建设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 开发区干河) 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邓文忠 联系人 尹博轩 通讯地址 河北 省(自治区、直辖市 ) XX 市 联系电话 18733029587 传真 邮政编码 061000 建设地点 XX 市黄河东路自解放东路向东延伸至开发区干河 东侧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土 木工程建筑业 E48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4633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2650 总投资 (万元) 82238.38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23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 由来 为了改善区域交通 环境,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拟 建设 XX 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 开发区干河) 道路工程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 项目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受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院承接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过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2、 建设地点 及用地现状 项目拟建 地点 XX 市黄河东路自解放东路向东延伸至开发区干河东侧,与开发区黄河东路相接 。 项目 从西向东 沿途 横穿 芦家园 村 、祝家院 村 、东赵家坟村 和石港路 。 拟建 项目 现 状 为 芦家园村、祝家院村、东赵家坟村及 村 间 农田 ,无珍惜野生动植物及文物保护单位。 各 道路起讫点 具体情况 见 下 表。 2 道路起讫点坐标一览表 道路名称 长度( m) 起点坐标 终点坐标 穿越石港路坐标 黄河东路东延 2640 东经 11653'52.81" 北纬 3817'22.87" 东经 11655'39.33" 北纬 3817'16.66" 东经 11655'25.63" 北纬 3817'16.92" 3、项目 建设 内容 项目 建设 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 、 桥梁工程、 路灯 工程 、绿化工程 。 ( 1)道路工程 技术标准: 设计 行车速度为 50km/h。 横断: 采用三幅路形式,机动车道宽 24m,两侧绿化带各 8m, 绿化带两侧为 非机动车道各 6m, 非机动车道两侧为 人行道各 1.5m。 项目 具体 道路 技术参数见 下 表。 道路规划技术参数 道路 名称 道路等级 长度 占地面积 道路红线 机动车道宽 绿化带宽 非机动车道宽 人行道宽 黄河东路东延 城市主干路 2640 m 146334 m2 55 m 24 m 8 2m 6 2m 1.52m ( 2)排水工程 道路排水 均 采用雨污分流 制, 雨水 管道 总计 全长 5756m, 污水管道 全长 5970m。各路段雨水和污水 排放情况 见 下 表。 各条路段雨水和污水排放情况一览表 雨水管道 污水管道 雨水管道布置在 行车道 两侧绿化带内。雨水管道采用 d1000 d1200 钢筋砼承插口管,主流向由西向东,沿途可通过南北向规划道 路两侧雨水管道入城关排干渠或八里屯排干渠,东端接入开发区干河。 管道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管道 基础采用 120混凝土基础 。 污水管道布置在两侧人行道内。污水管道采用 d800HDPE 管,管道流向由西向东,通过永乐大道污水管道,向北汇入鞠官屯污水泵站,提升后入运东污水处理厂,由于永乐大道污水管道未形成,暂通过长芦大道污水管道向北排放。 HDPE 管采用 20cm 厚砂石基础,胸腔采用中砂回填至管顶以上 30cm。 ( 3) 桥梁工程 在开发区干 河上新建 30m 桥梁一座 ,桥梁全宽 64m。 桥梁采用预应力砼板梁桥,桥梁基础采用桩 柱式基础。 ( 4) 路灯 工程 3 路灯对称布置在两侧绿化带内,灯杆中心及预埋保护管均布置在距机动车道外边2.0m 处,沿道路方向成一字型排列,灯杆平均间距 40m,灯具采用截光型,仰角为15 度,灯杆高度 14m,采用双臂双火高压钠灯,全线共设 134 基。 ( 5) 绿化工程:道路两侧分车带及人行道种植行道树进行绿化。 ( 6) 消防工程: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每隔 120m 安装一个消防栓 ,共 44 套 。 4、路面结构 各路段路面结构情况一览表 路段 名称 路面结构 黄河东路东延 行车道 路基处理 60cm( 掺加 6%石灰 ) ,路面总厚度 73cm,其结构为两步石灰土共厚 30cm,水泥稳定碎石 18cm, 喷洒透层油并做下封层,一步 15cm 泡沫沥青混合料, 粗粒式沥青砼 6cm, 中 粒式 改性 沥青砼 4cm。 非机动车道 路床处理 40cm(加 6石灰), 路面总厚度 52cm,其结构为 两 步石灰土 厚 30cm,一步 15cm 水泥稳定砖石 , 喷洒透层油并做下封层, 4cm 中粒式沥青碎石, 3cm 细粒式 普通 沥青砼 。 人行道 级配砖石一步 20cm, 3cm 中 砂,上铺 6cm 环保砖 。 路缘石 机动车道两侧采用花岗岩立缘石加花岗岩平石,非车道两侧采用花岗岩立缘石 。 5、 筑路 材料 及运输条件 ( 1) 筑路 材料: 筑路 材料一览表 序号 材料 单位 用量 1 石灰 t 5470 2 水泥稳定碎石 t 11516 3 水泥稳定砖石 t 7197 4 泡沫 沥青 混合料 t 9596 5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 t 2559 6 粗粒式 沥青砼 t 3838 7 中粒式沥青 碎石 t 1919 8 细粒式 普通 沥青砼 t 1439 9 级配砖石 m3 1599 10 环保砖 m3 480 11 中砂 m3 240 12 花岗岩立缘石 +花岗岩平石 m 5331 13 花岗岩立缘石 m 10662 4 ( 2) 运输条件 : 项目沿线公路网发达,运输条件 便利 , 所有筑路材料均可直接运进工地。 项目均采用当地取材,运输距离较近, 运输工具以汽车为主。 6、 工程取弃土 及占地 项目共需填方 18520m3,外购土方 4533m3,直接在当地购买成品土方,不设专门取土场。 项目不设专门弃土场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为清表时产生,主要为 碎 砖石 和 生活垃圾等 ,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 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 项目临 时占地约 6000m2。 设置 在拟建 道路 两侧 (现为横 穿三村间农田 ) 。 临时占地主要 用于 筑路材料 储存 、 施工挖方堆放 等。 7、 工程土 石 方量 道路建设过程中 施 工 挖土量为 56561m3, 废弃土石方量为 42574m3。 根 据城市建 筑垃圾管理规定中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 施工挖土 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为清表 时 产生,主要为 碎 砖 石 和 生活垃圾 等 , 生活垃圾 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 。 土方平衡表 挖方量 m3 清表后地面至路床顶填方量 m3 外购 土方量 m3 废弃土石方 m3 清表 清表后地面至 路床顶 43982 12579 18520 4533 42574 项目拆迁范围为道路红线 55m 内 芦家园村、祝家院村、东赵家坟村 村民居住房屋。芦家园村 拆迁户数约 37 户, 祝家院村拆迁户数约 14 户 , 东赵家坟村 拆迁户数约 64户 。 8、 工程用水及用电 项目 给水 由当地供水 管网 提供 ,具有短程接通条件,电力供应与现有电力网络相接,工程所需水、电均可以保证。 5 9、施工进度 项目 施工人员 60 人 ,均为本地居民, 不设施工营地 。 施工工期为 8 个月 ,白天施工。 ( 1) 2014 年 4 月完成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 2) 2014 年 11 月 底 完成路面铺设工程。 ( 3) 2014 年 12 月工程全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本区域地处渤海低平原区,属华北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坡度约为 1/10000,项目所在区域平均海拔高度 9.0m。 2、水文地质 XX 市区域 为由冲击平原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区域内地质成因的不同,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 XX 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沉积厚度350450m,最厚达 580m。 第一含水组,本组底界深度为 20-30m, XX 以西地区含水层以北东东向条带状分布的细砂和粉砂为主,厚度不大。 XX 以东滨海平原地区含水层以粉砂、细砂为主,厚度一般为 8-12m;第二含水组,底板埋深 120-220m, XX 中部、西部含水层以细粉砂、细砂为主,呈北东向条带状、舌状分布,一般为 20-40m。 XX 东部由于受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影响,海积层约占本组厚 度的 1/3-1/4。含水层以薄层细砂、粉砂为主;第三含水组,本组底界埋深 250-420m, XX 中部、西部含水层以中砂、中细砂、细砂为主,呈北东东一北东向舌状、条带状分布,砂层厚度一般为 20-40m。东部含水层以细砂、粉砂为主;第四含水组,其底界埋深 380-450m,含水层岩性以细砂、细粉砂为主。 3、气候气象 XX 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受蒙古大陆变性气团影响,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西来或西南来低压影响,有时炎热干旱,有 时暴雨倾盆,易受涝灾。秋季多受高压控制,天高气爽,少雨易旱。 XX 市年平均日照 2890.1 小时,年平均气温 12.5 ,最低气温 -15.6 ,最高气温 38.7 。累年最高气温 42.0 ,累年最低气温 -20.6 。累年平均无霜期 196 天。年降水量平均 617.8mm,多集中于夏季。秋、冬季多刮偏北风,春、夏季多刮偏南风。最多风向为 SW风,出现频率为 12.44%,次多风向为 SSW风,出现频率为 11.11%,最少风向频率为 NNE 风,出现频率 4.33%,年静风频率 1.05%。年总平均风速为 7 2.86m/s,春季风速较大, 夏季风速最小,累年最大风速为 21m/s。 4、地表水 XX 市中西部区域主要有南运河、黑龙港河和小流津排水渠。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与天津以北的北运河相对应,南运河 XX 段南起吴桥第六屯,北至青县李又屯,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 XX 市区、沧县、青县,全长 215 公里,流经 XX 的运河干涸多年。从引黄济津、引黄入淀开始,主要发挥输水渠道的作用。 黑龙港河系原是海河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献县、河间、沧县、青县境内有黑龙港河本支、东支、中支、西支、滹沱河古道、小流津排水渠等都是黑龙港河的支流。黑龙港河本支上 段,上起泊头市乔官屯,与南排河相通,下至青县四窝头村汇入北排河,全长 33 公里,流域面积 266 平方公里。 小流津排水渠位于 XX 市西部,南起沧县纸房头周庄子村,北至青县邓庄子正北,经北排河流入渤海。项目污水经城市排水管网入 XX 市运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小流津排水渠。 5、植被 XX 市原属华北植物区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境内的野生植物趋于减少,现存主要植被为农作物和果树。拟建项目所在地主要植被为农作物 。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XX 市新华区 XX 市新华区 位于市区东半部 , 与运河区以 清池大道 为界 。全区总面积 88.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2 万亩,总人口 22 万人。全区辖 5 个街道办事处, 30 个 社区居委会;一个乡 (小赵庄乡) , 26 个村委会。 新华区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种养业,初步形成了葡萄、石榴、苗圃、花卉等特色种植园区和生猪、蛋鸡、肉鸭、狐貉等特种养殖基地,种养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54%,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工业以 化工 石化 、精铸、 管材为龙头工业经济 , 辖区内座落着 中石化 XX 分公司 、十三化建公司 、 达力普专用管材等企业 ,新华区 辖区内市场门 类齐全 ,范围涉及综合副食品、鞋类、水产品、煤炭、木材、工业品、旧货等十几个品类,商品辐射 XX 及周边地区,是较集中和闻名的商品集散地 。 2、 XX 经济开发区 XX 经济开发区创建于 1992 年 7 月,坐落于 XX 市区的东南部,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总面积 23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6 平方公里,是 XX市重点发展的新型工业区。 建区以来,全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 15.6 亿元,达到了水、路、电、热、讯、气、宽带、有线电视等 “九通一平 ”高规格工业配套标准,已经形成了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集工业企业、商贸、科研、 教育、居住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 XX 开发区内颇具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科技创业中心等功能园区相继诞生;日、韩、意、俄及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和轻工三大主导产业。由 XX 开发区主办的 XX 市科技创业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并成功引进了靖烨科技园等一大批科技项目,高科技产业对开发区经济的贡献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开发区干河为 XX 经济开发区 内一条景观河。 3、文物及保护区 项目选址周围无文物 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 。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通过统计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中公布数据可知, 沧县城建局自动监测点数据 2013 年 12 月 1 日 -12 月 7 日 , NO21 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19g/m3-108g/m3, SO21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33g/m3-108g/m3, CO1 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1.291-2.827 mg/m3,PM1024 小时 平 均值为 77-244g/m3。 所在区域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2012)中 的 二级标准。 区域地表水质量 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V 类标准。 项目所在 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道路 红线 外 45m 交通噪声影响缓冲区,该区域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 建设项目 沿线 的 村庄 等 。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 号 保护目标 与道路相 对 方位 与道路红线最近 距离( m) 保护对象 1 芦家园村 南北两侧 10 200m 内有 357 户 , 道路北侧前排有 22 户约 66 人,道路南侧前排有 15 户约 45 人 2 祝家院村 南北两侧 10 200m 内有 172 户 , 道路 北 侧前排有 9 户约 27 人 , 道路 南 侧前排有 7 户约 21 人 3 东赵家坟村 南北两侧 10 200m 内有 423 户 , 道路北侧前排有 36 户约 108 人,道路南侧前排有 34 户约 102人 保护级别为: 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 环境 噪声 : 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3、 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乱排乱放,确保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区域环境清洁。 10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 区域地表水质量 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V 类标准。 3、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道路 红线外 45m 交通噪声影响缓冲区,该区域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标准。 环境要素 标准值 标准来源 空气 PM10:日平均 150g/m3 PM2.5:日平均 75g/m3 SO2: 日平均 150g/m3 1 小时平均 500g/m3 NO2:日平均 80g/m3 1 小时平均 200g/m3 CO: 日平均 4mg/m3 1 小时平均 10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 地表水 pH: 69 COD: 30mg/L BOD5: 6mg/L NH3-N: 1.5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V 类 标准 声 环境 昼间 : 55dB( A) 夜间 : 45dB( A)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 类) 昼间 70dB( A) 夜间 55dB( A)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 ( 4a 类) 11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 施工期施工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标准。 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中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标准来源 颗粒物 1.0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表 2中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 夜间 标准来源 70dB( A) 55dB( A)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标准 总量 控 制指标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 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测量放样 路基开挖 道路基层施工 安装路缘石 路面工程施工 竣工验收 G1、 N1、 S1 G2、 N2、 S2 开槽 雨污水管道垫层基础 管道安装 检查井铺砌 路灯安装 铺设电缆 G3、 N3 G4、 N4 G5、 N5 G6、 N6 G7、 N7 施工人员 W1、 S3 G:废气 W:废水 N:噪声 S:固废 车辆运输 G8、 N8 13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1、施工 扬尘 项目 施工过程 ( G1-G7) 中 挖出土方 、筑路材料 堆在 路槽 两侧 、石灰拌合等工序 ,在空气干燥及大风时产生扬尘 ; 车辆运输 ( G8) 引起二次扬尘 以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 。 2、施工 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装卸碰撞噪声 ( N1-N7)以及交通 运输的交 通噪声 ( N8) 等。 3、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产生 少量生活污水 ( W1) 。 4、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 路基施工( S1)、 排水施工和路灯施工中开槽( S2) 产生的 施工 废弃土石方 , 施工 人员 ( S4)产生的 生活垃圾 等 。 5、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 及植被影响 。 6、对公路交通运输影响 施工期会造成施工区域内交通车辆增多,会产生短期的交通量增大,甚至发生堵车现象。 运营期 1、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CO、 NO2。 2、交通噪声 各种车辆 行驶 产生 交 通噪声。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 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扬尘 粉尘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尾气 CO NO2 水 污 染 物 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泼洒抑尘 固 体 废 物 施工固废 废弃土石方 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 生活垃圾 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 声 该项目主要噪声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 声,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噪声值在 8590dB(A)。 其 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1)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施工过程中路基 开挖 产生施工挖方 , 施工挖方的暂时堆放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施工完毕后,进行硬化和绿化,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运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随着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绿化的加强,排水设施的完善都会使水土保持功能加强,从而使沿线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1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 境影响简要分析: 1、 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路基 开挖 产生施工挖方,施工挖方 暂时堆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易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 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 按照 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原则, 施工挖土 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主要为 碎 砖石 和 生活垃圾 等 ,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 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做到综合利用。 合理确定施工期,禁止大雨天气施 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可避免土壤风蚀吹失。 施工期备齐防止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 苫 布或稻麦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可极大地防止土壤流失。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从事施工和破坏环境的活动。 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时临时占地应保留表土层 ,待 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 及时 恢复,减少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桥梁施工中,为了保持与路基的稳定性及抵抗洪水的冲刷,要用石砌进行堆体护坡。设置导流设 施,以保护河岸不受冲刷;桥梁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经沉砂池沉降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 。 2、桥梁 施工 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对 地表 水环境的污染主 要为桥梁建设对水体的影响,拟建工程在 开发区干河 上建设 1 座桥梁,桥梁 采用预应力砼板梁桥 ,下部结构采用 桩柱式基础 。因此,仅在钻孔灌注等水下施工时对水体产生悬浮物 和油污染。具体分析如下: ( 1)悬浮物主要产生于钻孔时对水底泥沙的扰动,产生的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增加 16 是暂时的,由于水体流速较低,其影响距离一般在桥墩周围约 100m 的范围内。 ( 2)桥梁施工 过程中机械设备漏油,机械维修过程中的残油,可能引起水体的油污染。 据以上分析,拟采用以下措施减缓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具体如下: ( 1)加强施工管理,桥梁水下构筑物施工时,应在周围设置钢围堰,同时在围堰向水体延伸处设置防护网等,防止施工中的渣土、可能的油料洒落至河流中。 ( 2)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引起水污染。 3、 施工 废气 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 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 。 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 及 筑路材料 装卸过程 会 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 会 引起二次扬尘 。 具体 表现 为 : 干燥地表的开挖产生的粉尘,一部分悬浮于空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 开挖的泥土堆砌过程中,在风力较大时,会产生粉尘扬起 ;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又会造成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 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刮风再次扬尘; 开挖的回填过程中也会引起大量粉尘飞扬; 筑 路 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引起洒落及飞扬 ; 施工过程中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 项 目施工采用沥青铺设路面, 由于沥青烟气中含有致 癌性有机物 , 本工程不设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 沥青混凝土 为购买的 成品料 。 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尘污染,为保护好空气环境质量,降低施工区域和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尘污染, 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 393-2007)、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意见 (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5.2) 、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15 条措施 (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9.12) 以及 XX 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XX 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施工扬尘防范措施。 为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 1)遇有 4 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停止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项目厂界设置 3 米高隔风屏障。 17 ( 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 (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 ( 4)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围挡隔离、洒水降尘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废弃物。 ( 5)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 6)施工期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 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 7)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施工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收集清运。临时土方堆放地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裸地要视情况洒水抑尘如晴朗天气时,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加大洒水频率。 ( 8) 水泥、黄沙、碎石等散体建筑材料要密闭存放或覆盖。 运输车辆 不得超载并加蓬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建筑圾等不露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 应 尽量 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 9) 堆放场地安排 1 名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厂区进出口及时洒水抑尘。 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尽量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保证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超过 10 米,并及时清扫冲洗。 ( 10)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 11)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要严格控制,禁止使用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 。 采取适当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 确保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措施可行。 4、 施工 噪声 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所推荐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自卸卡车和摊铺机等施工机械。 以上 18 施工设备作业时最大声级见表。 施工机械及运输作业噪声表 序号 名称 测点与声源距离 ( m) 最大声级 dB(A) 1 推土机 5 86 2 装载机 5 90 3 挖掘机 5 84 4 压路机 5 86 5 自卸卡车 7.5 88 6 摊铺机 5 87 通过工程类比调查可知,距声源 5m 处噪声强度多在 85-90dB( A), 距声源 50m处噪声强度可降至 65-70dB( A)。另外,运输车辆经过时也会产生流动噪声。施工期噪声 的 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并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一般情况下,白天噪声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夜间噪声则会影响人们的休息 。 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规范施工行为。另外,建议建设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 : ( 1) 施工前应首先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 围挡 设施,构筑围挡采用厚 2mm,高 4m钢板结构。 ( 2) 施工 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 、 作业方法和工艺, 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 减小噪声影响 ,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 敏感点 较远的地方 ,将一些位置可以固定的主要噪声源施工机械 场区中心内合理布设,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 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 以 降低噪声对外环境影响。 ( 3) 合理地安排机械作业的施工时间 , 严格控制高噪声作业施工时间,禁止 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 12:00 14:00、 22:00 6:00)作业,施工单位应选用低 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 。 ( 4) 采用商品混凝土 代替现场搅拌, 减少混凝土搅拌时产生噪声 。 ( 5)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环保意思的增强,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 6) 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 19 ( 7) 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附近区域后,要 限速 ,并严禁鸣笛 。 5、 施工 废水 拟建工程为城市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只有少量生活污水,为杂洗水,水量较小,集中收集,作为喷洒地面用水,抑制施工扬尘的产生,施 工期生活废水不外排。 6、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土石方 ,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以 施工 废弃土石方 为主 ,土方 的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容易引起 扬尘等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根据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中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 施工挖土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 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为清表 时 产生,主要为少量 碎 砖石 和 生活垃圾 等 ,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 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 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 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必须密封、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撒漏;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使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限度,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施工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主要是工人用餐后的废弃饭盒、塑料袋等,如不及时清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采用以上措施后,固体废物得到了妥善处理和综合利 用,措施可行。 7、 对交通运输影响 项目 施工 过程 会使周围道路交通压力暂时增大,但增加不大,不会发生严重的交通拥堵。 施工部门应该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临时通行路线,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将交通影响将低至最小程度。 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完工而消失。 8、施工期环境管理 20 项目施工期管理项目 一览表 项目 管理项目 生态 控制 1、 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 2、 按照 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原则, 施工挖土 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做到综合利 用。 3、 合理确定施工期,禁止大雨天气施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可避免土壤风蚀吹失。 4、 施工期备齐防止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苫布或稻麦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可极大地防止土壤流失。 5、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从事施工和破坏环境的活动。 6、 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7、 施工时临时占地应保留表土层,待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减少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 桥梁施工中,为了保持与路基的稳定性 及抵抗洪水的冲刷,要用石砌进行堆体护坡。设置导流设施,以保护河岸不受冲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