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3).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环江 油区环江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长庆油田 分 公司 水电厂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 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环江 油区环江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法人代表 童建平 联系人 武晓鹏 通讯地址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 联系电话 029-86023072 传 真 邮政编码 710075 建设地点 庆阳市环县 立项审批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 有限 公司 长庆油田分公司 批准文号 长油( 2013) 26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 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1489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550 总投资 (万元) 9217.5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8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9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 投产日期 2014 年 9 月 项目内容及规模: 1、 项目 建设的 由来和 必要性 环江油区隶属于 长庆油田 陇东油区 ,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 。陇东油区 开发单位有长庆油田第二、七采油厂,超低渗第一、二、四项目部,油区内主要输油管线有第二输油处进行管理。 2015 年 陇东油区油气当量将突破千万吨,其中陇东油区的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均将产原油百万吨 ,成为陇东油区新的主力区块。自 2008 年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开发以来,发展速度和用电负荷增长较快,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油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在陇东 油区内的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建设 110kV 输变电系统,不仅能及时解决目前陇东油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满足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形成油田完善有效的电网覆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管理水平,而且为长庆油田实现油气当量 5000 万吨目标和建设“西部大庆提供了电力保障”。因此油区 输 变电 系统的建设 是十分必要 和迫切的。 2013 年 8 月长庆油田分公司水 电厂 本 工程 位于 环江 油区内, 属于 陇东油区输变电 系统 的一部分 , 工程建 设 符合长- - 2 庆油田陇东油区电网和甘肃省陇东电网的建设规划 。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 110kv 输电线路,并完善变电站至周围 3 座 35kV 变电站的供电线路,而本次评价内容仅包括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110kv 输电线路。 2、 地理位置与交通 工程新 建 变电站位于 庆阳市 环县 耿湾乡徐家塬, 地理坐标北纬 36 48 5.5、东经 107 15 59.2, 西南距 211 国道 7.8km, 由乡村道路与之相联; 过渡期 110kv输电线路 从 新 建 变电站出发 ,向 西 布设至 洪德乡刘家山 , “ T”接于环县 甜水堡110kV 线 ;终期主供电线路从 新建 变电站出发,向南布设至环城镇黄旗塬;终期备用电源线路从过渡期电源“ T”接处,向 南 延伸至洪德 110kv 变电站。 地理位置与交通 详 见图 1。 3、 工程概况 根据环江油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供电可靠性要求 以及油区分布情况 , 在油区中心建设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 110kv 输 电线路, 并完善 变电站至 周围 3 座 35kV变电站 的供电线路。 建设规模 主变容量 规模 新建 环江 110KV 变电 站 1 座,主变容量为 2 20MVA。 变电进出线规模 本工程过渡期为单电源, 终期 为双电源供电 。 建 设 110kv 进线 2 回, 过渡期工程建设 110kV 进线间隔 1 回, 预留 1 回作为终期主供电源进线; 35kV 出线间隔 6 回,建设 4回,预留 2 回; 10kV 出线 10 回,建设 8 回,预留 2 回。 110kv 线路工程 过渡时期本工程电源“ T”接于环县 甜水堡 110kV 线,线路采用 LGJ-150,长度 13km, 该段线路目前已建成 。 待 2014 年 庆北 330kV 变电站建成后,向环江 110kV变电站引接第二电源作为 终期 主供电源,线路采用 LGJ-150,长度 45km; 另外, 待2014 年 洪德 110kv 变电站建成后, 拆除过渡期电源线路的“ T”接,向南延伸 5km,引入洪德 110kv 变电站,作为 终期备用电源 ,线路采用 LGJ-150。 建设内容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 变电站的 配电装置区、主变基础、 10kV 配电室 等 ,以及 其他配套辅助工程 ,同时建设 110kv 输电线路 ,完善 35kv 供电线路, 建设内 容 详细 见表 1,设- - 3 备清单见表 2。 表 1 主要建设内容表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体 工程 110kV 配电装置区 1 座,占地 2200m2 主变基础 2 座, 每 座 占地 85m2,钢筋混凝土基础 10kV 配电室 1 间,建筑面积 132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5kv 电容器基础 2 座, 每座 占地 56m2,钢筋混凝土基础 10kv 电容基础 2 座, 每座 占地 40m2,钢筋混凝土基础 辅助 工程 控制室 1 间,建筑面积 6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通讯室 1 间,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值班室 2 间, 每间 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具间 1 间,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库房 1 间,建筑面积 35m2, 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避雷针 塔 4 座,钢筋混凝土基础 站内 道路 总 长 370m,宽 5m,混凝土路面 电缆沟 1 号主变: 长度 20m,宽 1.0m,深 0.8m 2 号主变: 长度 47m,宽 1.0m,深 0.8m 110kv 线路 过渡 期电源“ T”接于环县 甜水堡 110kV 线 ,长度 13km;终期引自 庆北 330kV 变电站 ,长度 45km 公用 工程 消防 推车式 二氧化碳 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 二氧化碳 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材箱 环保 工程 废水 事故集油坑 1 座,容积 8m3;事故排油管 20m; 电 缆 沟蓄水坑 8 座,每座 8m3; 化粪池 1 座,容积 20m3; 噪声 选用低噪声变压器 ,进行绿化 高噪声源设备设置隔音间 固废 生活垃圾 箱 8 具 电磁干扰 减少 分相设备,多采用三相设备,最大可能采用倒三角和三角形架线方式, 增加 进出线和线路架设高度;2.2m 高的实体围墙,长度 440m 水土保持及绿化 站内设截排水沟,绿化面积 1550m2,绿化系数 15% 生活办公设施 会议室 1 间,建筑面积 4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资料室 1 间,建筑面积 18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餐厅 1 间,建筑面积 35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厨房 1 间,建筑面积 28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宿舍 7 间, 总 建筑面积 23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房 1 间,建筑面积 9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厕 1 间,建筑面积 9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表 2 项目主要设备 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主电力变压器 SSZ11-20000/110 台 2 2 110kv 断路器 LW30-126/2000A.31.5kA 台 5 3 110kV 电流互感器 / 台 5 4 110kV 电 压 互感器 / 台 8 5 110kV 避雷器 / 台 6 - - 4 6 110kV 隔离开关 三相(接地) 台 4 7 110kV 隔离开关 三相 台 8 8 35kV 避雷器 单项 只 1 9 35kV 避雷器 氧化锌 只 2 10 35kV 断路器 / 台 11 11 35kV 电流互感器 LJW-150/5A 台 2 12 35kV 电压互感器 / 台 6 13 35kV 户外高压并联电容器 / 套 2 14 35kV 单项隔离开关 / 台 2 15 35kV 断容器 / 台 3 16 清孤线圈 调匝式 套 1 17 10kV 避雷器 只 24 18 10kV 隔离开关 / 只 96 19 过渡期 钢芯铝铰线 JL/GIA-150/25 km 45 20 架空地线 / km 32 21 终期 主 电源 钢芯铝铰线 LGJ-150/35 km 145 22 架空地线 GJ-50 km 50 23 终期 备用电源 钢芯铝铰线 LGJ-150/35 km 20 24 架空地线 GJ-50 km 7 建设进度 本工程 环江 110kv 变电站已经建成 ,过渡期 110kV 线路 及进线间隔 已建成, 2014 年1 月进入试运行 ;已预留终期主电源 进线间隔 ,但 线路 尚 未 建设 , 计划于 庆北 330kv 变电站建成后, 进行 终期主电源 施工,并于 洪德 110kv 变电站建成后,进行终期备用电源工施工 。 4、选址 选线、占地 与总平面布置 选址 选 线 与占地 建设单位重视选址选线工作,先后与 甘肃省电力公司 、设计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交换意见,最终确定 环江 110kv 输变电工程 选址、选线 方案 。 选址与占地 工程可研通过变电站的选址对比,确定 本工程变电站建设地点位于环江油区虎 10井区内的徐家 塬 , 与 环 三联合站合建。该站址位于油区负荷中心,分别距环一联、环二联 13km、 15km,系统布局合理,转供电能力强,可兼顾虎 10 井区供电,线路建设长度较短,损耗较小,运行经济,投资较低,同时部分配套系统可依托环三联。 通过本次评价现场 实地踏勘 调查,从环境角度分析 , 站址 处于黄土塬上,地势空旷、平坦、没有地物干扰 , 进出线方便 , 站址 周围 200m 范围没有 居民点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 同时周围 500m 范围内无军事设施、电视台等 ; 变电站 占地 10331m2,占地 性质 永久占地,占地类型 为 草 地, 四面开阔,利于进出线及站区排水,符合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中站址的选址要求, 亦 符合 陇东油区产能建设规划和陇东油- - 5 区电网建设规划的 要求 。 选 线 与占地 、过渡期 本工程过渡期 为单电源供电, 电源“ T”接于环县 甜水堡 110kV 线,长度 13km。线路 沿山 梁架设,沿途多为梁峁、沟壑,沿途共穿越县级公路 1 次 , 35kv 线路 1 次,10kv 线路 4 次,低压线路 2 次 。 线路塔基占地 246m2,占地性质 永久 占地,占地类型为旱地 、草地 。 具体线路路径见附图 2。 从线路走经上看,沿线 周边 交通条件较好, 便于施工和维修,沿线高差、档距较小,避开了 居民密集等敏感区, 无工矿企业和军事等重要设施,无城镇规划区和不良地质地带,无需调整出线间隔 和搬迁 。评价认为工程选址选线基本可行。 、终期 本工程 终期为双电源供电, 引接庆北 330kV 变电站作为主供电源, 长度 45km。 供电源线路 沿途多为梁峁、沟壑,沿途共 跨 越 35kv 线路 1 次 、 10kv 线路 3 次 、 低压线路 6 次, 通信线路 1 次 ;备用电源延伸段沿途共穿越低压线路 2 次。终期电源 线路塔基 共 占地 912m2,占地性质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旱地 、草地 。 具体线路路径见附图 3。 从线路走经上看,沿线 周边 交通条件较好, 便于施工和维修,避 开了杨长湾水库和居民密集等敏感区, 无工矿企业和军事等重要设施,无城镇规划区和不良地质地带,无需调整出线间隔 和搬迁 。评价认为工程选址选线基本可行 。 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站场呈规则的长方形 , 两台主变压器布置在中部; 10kV 配电装置布置在室内,与 值班室、控制室等办公设施联合 布置在站 区 西 南 部,方便进出站区。 进线架构布置在站区 东侧 、出线架构布置在站区 北侧 , 布局设计在遵守 35kV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原则的基础上 ,功能布局和出入口设置合理,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利用建筑体形的围合,将 变电站 的功能序列与环境空间有机 地组合在一起,可满足 变电站 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 总平面布 置合理。 站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4。 5、能源消耗及给排水 供热 、 制冷 本工程变电站 紧邻 环 三联 东侧建设 ,目前环三联已建成运行, 采暖热源 依托环三联内的的 3 台 1600kw 的加热炉;夏天主 控制室、通 讯室等采用分体柜式空调进行制冷。本工 程无 煤、油 等 燃料消耗。 给排水 - - 6 变电站 供水方式为 环三联 管网供给,可以满足 变电站 内 的 用水要求。 本项目劳动定员 9 人 ,人均用水量以 95L/d 取值,则生活用水 0.86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69m3/d,采 用化粪池 收集定时清掏 、 收集后的 堆肥后还田 。 变电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沿 变电站 道路两侧地下排水沟排放站外沟渠 。 其他原料用量 本站其他原料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用绝缘油,用量较少。 6、 消防 本工程变电站位于环江油区虎 10井区,消防协作依托环江三级消防站,该消防站位于 变电站西南 10km处。 站区总平面布置、各建构物防火间距、站内道路等均按消防要求设计,不设消防给水,配置 推车式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材箱 ,以及消防桶和消防锨等设施 。 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 总定员 9人,每班 4人,控制部分采用微机监控系统。 工作制度:全年运行,一班制, 24小时 /班。 8、 环保 投资估算 本 次 评价根据项目污染治理内容 ,初步估算 环保投资 86.0 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 ( 9217.57 万元) 的 0.93%。 投资概算 详 见表 3。 表 3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算一览表 序 号 分类 环保设施及措施 投资费用(万元) 1 废水 事故集油坑 3.0 事故排油管 2.0 雨污分流系统及化粪池 20.0 2 噪声 选用低噪声变压器增加 费用 20.0 3 固废 垃圾桶 1.0 4 电磁干扰 增加 进出线安全高度降低电磁干扰 10.0 实体围墙 20.0 5 绿化 绿化 10.0 8 合计 86.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 变电站 建设前站址所在地为草地, 输电线路建设前为旱地和草地,均 无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况 - - 7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 动植物、水土保持 等): 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区 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为 1255.6m。 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所在地区 地质构造 属于内陆新华夏系统沉降带构造盆地,为中国北方华北地台大地构造单元的一部分,处于祁连山 贺兰山 吕梁山“山”字构造东翼盾地褶皱带。在地质史上属华北陆台西北部的鄂尔多斯盆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18306-2001)的划 分,站址 和线路 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水文地质 工程所在地区 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层间承压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此类潜水环县分布普遍,由于所处地质地貌条件和储存空间的不同又分为黄土潜水、掌形地潜水、古洪积扇砂砾石潜水和河谷砂砾石潜水。 碎屑岩类层间承压水 承压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碎屑岩类含水层系统,自上而下 为 环河组、华池组 和 洛河组。 气象 工程所在地区 属于中温带半干 旱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是:温凉干燥、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多灾害性天气;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 主要气候气象见表 4。 表 4 环 县 多年 气象 要素 统计表 气象要素 数值 年平均气温( ) 9.2 年极端最高气温( ) 36.7 年极端最低气温( ) -19.9 年降雨量( mm) 332.2 全年蒸发量( mm) 1861.3 年无霜期(天) 172 年平均相对湿度( %) 56 年日照总时数(小时) 2463.1 最大冻土深度( cm) 109 主导风向 SE 年平均风速( m/s) 1.5 水文 - - 8 工程所在地区 河流水系不发达, 新建 变电站和线路周围无 地表水系 。 动植物 工程所在地区 主要以 荒草 为主,其次为农业植被和灌丛, 乔木林 和 建设 用地均较少 ;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多为常见种类,物种组成以小型兽类和鸟类为主。 据了解,区内无珍稀树种及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社会环境简况( 行政区划、 社会经济结构、 文化 卫生 、文物保护等): 行政区划 、 人口分布 与社会经济 环 县踞陕、甘、宁三省(区)之交界,全县 下 辖 20 个乡镇和 1 个旅游开发办、251 个行政村,总人口 34.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 93%。总土地面积 9236km2,其中可耕地 355 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 858.94 万亩,园林地 84.42 万亩。 至 2012 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00 元。 文化 卫生 环县 县域内县级文化单位健全,城区分别建有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此外在各乡镇和行政村设有文化站及村文化室。县域医疗卫生已全面实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市居民覆盖率达 99%以上 ; 在各乡镇设 地段医院、卫 生院及村级卫生室;据调查, 当地的人群健康状况良好, 无地方病史。 文物保护 据调查,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保护区、文物保护等特殊环境敏感点。 - -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大气、 电磁、无线电干扰、声环境等): 本 次 环评的环境空气质量 监测,引用我所 超低渗透油藏第一项目部合水油田 2011年 25 万吨产能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监测数据,由 庆阳市环境监测站 2011 年5 月完成 。声环境质量和工频电场、磁场现状监测由甘肃省科源核与辐射安全技术中心2013 年 9 月完成。 环境空气质量 本次引用 的许掌村 大气监测点位 于 本工程 新建 变电站 西 北侧 1km 处, 与 本工程所在地区 地形条件一致,能够反映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见表 5。 表 5 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单位: mg/m3 监测项目 TSP NO2 SO2 监测日期 日均值 小时值 日均值 小时值 日均值 2011.5.10 0.143 0.013 0.017 0.012 0.007 0.014 0.010 2011.5.11 0.131 0.009 0.016 0.012 0.008 0.013 0.012 2011.5.12 0.133 0.009 0.015 0.012 0.007 0.016 0.014 2011.5.13 0.121 0.009 0.017 0.011 0.008 0.015 0.012 2011.5.14 0.115 0.009 0.018 0.017 0.007 0.015 0.011 2011.5.15 0.123 0.008 0.034 0.018 0.008 0.011 0.009 2011.5.16 0.114 0.009 0.018 0.012 0.009 0.015 0.014 二级标准 0.3 0.24 0.12 0.5 0.15 超标率 %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 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 TSP、 SO2、 NO2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空气质量良好 。 声环境质量 噪声监测 本次噪声现状评价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测量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见表 6。 表 6 变电站 站址环境噪声监 测结果表 单位: dB(A) 噪声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等效声级( Leq) 标准值 超标情况 点号 位置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 - 10 场界 噪声 1 南场界 41.5 39.4 60 50 0 0 2 东场界 42.7 40.1 0 0 3 北场界 41.4 39.1 0 0 4 西场界 43.3 40.6 0 0 环境 噪声 5 站场周围 许掌 村 徐瑞杰家 40.7 38.5 0 0 从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看, 变电站 站址四面场界噪声,均符合声环境 质量标准中2 类标准,站址附近的 许掌 村 徐瑞杰家 环境噪声也达到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 工频电场、磁场 变电站 站址 周边 1000m 范围内无广播电视增益设施,站址 进出线下端为空地。 站址的工频电场、磁场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本次现场调查期间,通过对 变电站 站址周边附近 许掌 村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结果看,该村广播收听音质较好,电视收视已普及,电视收视人口多而广,电视收视以有天线接受锅为主,从收视效果看,采用无线天线接受的电视,收视效果良好。 根据现场监测,各 厂界 无线电干扰水平均低于标准限值。 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7。 表 7 变电站 周围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 工频 电 场 强度 ( kV/m) 工频 磁 场 强度 ( mT) 无线电干扰 dB ( V/m) 变 电 站 场 界 南场界 0.0114 43.3 10-6 33.6 东场界 0.0211 90.5 10-6 39.4 北场界 0.0087 26.8 10-6 30.6 西场界 0.0132 61.2 10-6 35.5 敏 感 点 站场 周围 许掌 村 徐瑞杰家 0.0101 33.5 10-6 31.1 标准值 4.0 0.1 46 - - 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经调查 , 评价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属 要 特殊保护地区 。 本工程 环境保护目标 详 见表 8 和图 5。 表 8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设施 主要保护目标 保护内容 位置 保护级别 变电 站址 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强度 徐家塬村 1 户 、 5人 站址 西北偏北 210m处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 输电 线路 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强度 / 线路走廊两 侧 30m 生态环境 地表植被 站址及塔基基础开挖 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声环境: 环江 110kV 变电站站址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2 类区标准。线路经过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1 类区标准;线路跨越和位于公路、铁路及河流两侧 40m 范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4a 类标准。 环境空气:变电站区域、输电线路沿线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及其 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废水:排放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推荐值,即以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 无线电干扰: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l5707 1995)的规定。按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l57071995)规定,晴天条件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 20m 处,频率为 0.5MHz 的无线电干扰限 值 46dB( V/m)(110kV 电压等级 );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l25232011),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l23482008)2 类标准 ; - - 12 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 2001),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l8597 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工程无总量控制 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主变 110KV配电 装置 35、10KV配电 装置 主控楼 土地占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施工期 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 运营期 - - 13 本工程变电站 和过渡期线路 已经建成, 终期主供电源和备用电源 线路尚未建成,因此,目前施工期主要来自 终期主供电源和备用电源线路 的建设。 1、 工程占地 110kv 线路塔基占地 1158m2,占地性质为永久 占地,占地类型为 旱地和草地。 2、 施工扬尘 输电线路 施工过程 地基 开挖、填埋、装运土石方,建筑材料堆放等过程 必然会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地面,使各种沉降在 地表上的颗粒物粒子等成为扬尘的天然来源。 3、 施工噪声 输电线 施工噪声源主要是挖土机、推土机、装载机和搅拌机等设备,声级一般在 8090dB(A)。 4、 施工污水 变电站劳动定员为 9 人, 施工人员不设施工营地,由当地水电大队统一解决食宿。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搅拌砂浆、润湿建筑材料、清洗施工设备等少量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SS、石油类 等。 5、 施工固废 施工建设过程,将会产生一定的挖方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该 工程 估算 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 量约有 20m3外运处置 。 二、运行期 1、 废水 变电站 用水主要包括办公 、盥洗卫生、食堂和冲洗水用水,用水总量为 0.86m3/d,废水 产生 量为 0.69m3/d, 主要污染物有 SS、 COD、 氨氮 等。 2、 噪声 变电站 运行期主要噪声源有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这些噪声分别属电磁噪声 。类比调查 合水 110kV 变电站 主变压器 73.6dB( A) , 电抗器 65.8dB( A)(离 声源 1m 处) 。工程拟采用低噪声设备, 主变压器控制在 65 dB( A)以下,电抗器 55dB( A)以下 。 3、 固体废物 变电站 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 , 仪修、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变压器冷却油。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4.5kg/d,由 当地 卫生部门统一收集运往 指定地点处置 。 危险废液 - - 14 变电站 运行过程 检 修 产生的 废机油 和变压器冷却油 ,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这些物质均 属于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危险废物,废机油产生量 按 0.5L/次, 年 产生量 1L。 4、 电磁辐射 及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 主要污染 源 有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 ,以及输电线路 产生 电磁辐射 。 本工程设备 选用低 辐射低 噪声变压器 , 增加 进出线高度降低电磁干扰 , 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强度较低 。根据的类比合水 110kV 变电站厂界电场强度最大值为0.0954kV/m,磁场场强度最大值为 243.2 10-6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 42.5dB( V/m);西峰 合水 110kV 线路 电场强度最大值 0.0686kV/m,磁场强度最大值为 425.6 10-6 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 42.3dB( V/m)。 综上所述, 本工程 主要环境 影响 因子为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 电场和磁场、无线电干扰 ,以及变电站废水、噪声、固废, 以及 检 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变压器冷却油 等危险固废。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 污染物 / / / / 水污 染物 生活污水 COD 500mg/L, 0.13t/a 0 氨氮 30mg/L,0.01t/a 0 SS 200mg/L, 0.05t/a 0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生活垃圾 1.64t/a 0 危险废物 废机油、变压器油 1 L/a 0 噪 声 本工程运行后,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属电磁噪声。本站选择低噪声设备, 主变压器控制在 65 dB( A)以下,电抗器 55dB( A)以下, 并对总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 变电站 围墙外 1 米处噪声水平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另外变电站与 徐家源村 最近一户居民 相距 210m,距离较远, 噪声对 站址 附近居民影响 小 。 - - 15 其 它 据实际监测和类比测试, 110kV 变压设备站围墙外场强值低于 4kV 的评价标准;工频磁感应强度远低于 0.1mT 的暂行标准限制, 110kV 变电站的无线电干扰值均不大于 46dB( V/m),一般情况下对周围人员的活动无不良影响。 主要生态影响: 本 工程 共需占地 11489m2, 其中站址占地 10331m2,线路塔基占地 1158m2,均属永久性占地,占地类型 旱地、 草地 。线路占地面积不大,且走径多为偏远山塬,不占耕地。永久性占地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小。 工程 建设过程占压土地、破坏植被,致使土地裸露,会造成一定水土流失,对局部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建成后, 变电 站 绿化用地采用点带结合绿化,充分利用 站 空地和道路两侧绿化,绿化面积 1550m2,补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把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 线路施工中因为基础开挖及回填,占用土地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植被的破坏,对当地局部地区生态环境 有短暂影响,但线路占地面积不大, 线路杆塔的占地面积 1158m2, 且线路走径为荒野山塬,地表植被破坏有限 。 工程建设期应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 建立规范化施工操作规程和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次序、季节、时间,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施工队伍管理, 并制定建设期环保监理计划,实行环境监理,确保在施工过程环保措施得到落实。 通过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落实 ,工程对生态环境 影响不大。 - - 16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一、施工扬尘影响 本工程变电 站周围 200m 范围内无村庄等居民点,且目前已经施工结束,施工期间,未发现对周围 村庄居民产生明显影响;另外,本工程 110kv 线路 沿山 梁架设 , 避开了密集居民 点 , 不跨越居民点 ,且线路铁塔施工扬尘影响较小, 因此, 本工程 施工期 扬尘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 二、施工噪声影响 本 工程建 设过程,主要噪声源是挖土机、 电锯 、 电刨 、 灌桩机 等施工设备。 由于 本工程变电站周围 200m 范围内无村庄等居民点,且目前已经施工结束,施工期间未发生 扰民现象 ;另外,本工程 110kv 线路周围 200m 范围内亦无村庄等居民点,因此,本工程施工期 噪声对周围环境 影响小 。 三、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本 工程施工期 不设施工营地, 不产生生活废水 。施工生产废水包括 搅拌砂浆、润湿建- - 17 筑材料、清洗施工设备等少量生产废水 ,这部分废水除含有少量的油污和泥砂外,基本没有其它污染指标。 施工期设临时沉淀池,产生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四、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 施工建设过程,将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包括挖方和废弃的建筑材料以及包装物等,本工程考虑到防洪和站址安全需要,设计站址标高高于周边区域地面 0.3 米,工程填方大于挖方,工程挖土方量 已 全部用于填方 ; 工程建筑垃圾应及 时清运, 送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运行 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 预测 结果 , 站址 厂界 的声环境昼间、夜间均 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要 求。 敏感点距站址最近的徐掌村居住户昼、夜 噪声较现状背景值 分别 增加 0.2dB(A)、 0.4dB(A)), 且 满足 声环 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要求 。因此,对 徐掌 村民居住户的声环境影响不大。 详见 评价专题 。 二、 变电站 工频电场、磁场影响分析 通过类比调查选择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进出架线形 式及使用条件等相似的 合水 110kV 变电站电磁影响实际测量的数据,评价本 变电站 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详见评价专题 。 三、地表水影响 本工程 废水产生量为 0.69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