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交流.docx
街道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街道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交流 近年来,街道坚持以增强群众幸福感为抓手,服务群众为主旨、幸福建设为主线、富民强村为主体,围绕发挥区域特色、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基础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拓宽致富渠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挥区域特色,全面提升苗木产业 紧抓跨潍河发展的区位优势,将苗木业列为街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绿色的标志、生态的名片。目前,全街道苗木总面积达到 1万多亩,苗木品种 400 多个,从业人员 1 万多人,苗木年产值达 3.5亿元,人均增收 600元。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 “优势产业区域化、特色产业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 ”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园区发展,特色先行。以四大种植基地为基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葡萄、大葱、苗木、大姜 7 个农业种植示范区。(二)街道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打响品牌,开拓市场。 “大章大葱 ”、 “大姜 ” 、 “昌之源 ”、 “密埠店葡萄 ”每年创造经济效益 2 亿多元。(三)龙头带动,加快发展。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92 家,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6 家。农民抗风险和掌握市场信息能力进一步增强。(四)产业养殖,规模发展。形 成了集良种繁育、生猪饲养、饲料加工、批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三、提供基础保障,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强化科技,加强培训。全街道每年组织各类农民培训 6000 人次以上,组织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 1000 人次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二)强本固基,完备设施。先后投资 6000 余万元,建设了 0.8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4.5 万亩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等 12 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受益农田 12.1 万亩,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落实政策,加强引导。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每年至少流转土地 3000 亩,专用 于高档苗木和特色园区发展。 四、抓好三个结合,全面拓宽致富渠道 (一)抓好苗木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发挥绿博园 “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和潍水湿地公园优势,带动综合农业的快速发展。(二)抓街道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好产业调整同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1-5 月份,第三产业增加值 1.4亿元,同期增长 16.8。(三)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壮大工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增加本地农民劳动就业岗位 23000多个,年人均收入 28000元。 2019年,街道完成农业生产总值 16.5 亿元,增长 7.8%;农民人均纯收入 9468 元,增长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