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汇报.docx
民政局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民政局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 我县高度重视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救急难 ”综合工作,本着政策先行、统筹联动、及时便捷、托底救助的原则,积极推进 “救急难 ”试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落实。 (一)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 “救急难 ”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具体实施 “救急难 ”试点工作。 (二)出台制定一系统救急难政策。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情况下了出台了关于在 “救急难 ”试点中健全落实 “四个机制 ”的通知、 XX 县关于开展 “救急难 ”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XX 县开展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和 XX县 “救急难 ”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明确了救助对象范围、措施办法、工作体系、实施步骤等内容,为我县开展 “救急难 ”工作试点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多措并举,推进落实。及时开展 XX 县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并提出了落实要求,多次召开救急难会议对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 民政局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二、明确原则,统一实施 为在全县统一实施试点工作,明确了以下五项原则:一是依法创新。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依据,在制度体系框架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补 “短板 ”、扫 “盲区 ”,强化综合救助功能。二是统筹联动。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与建立高效联动机制结合,形成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 “大救助 ”格局。三是社会参与。在实施政府救助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引导和鼓励慈善组织、各类单位、爱心人士参与 “救急难 ”工作。四是及时便捷。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困难群众出现的 “急难 ”及时施救, 方便快捷。五是托底救助。立足基本,对遭遇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居民家庭或个人开展救助,兜住民生底线。 三、抓住难点,重点突破 (一)细化 “救急难 ”对象。明确 “救急难 ”对象:一是低保对象,又遇到特殊困难的;二是支出型贫困家庭,因大病或突发意外,造成一定时期内支出高于收入,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三是重大安全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中,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四是患有特殊疾病或遭遇特殊变故,造成生活困难的;五是其他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等。 民政局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规范实施操作程序。根据急难事件复杂程度和救助额度,区分为 三个层次进行操作。重大事项有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一般性 ”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额度较小的临时性、紧急性事项由相关部门或经过授权的乡镇(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办理,事后由评审委员会认定。 (三)创新工作机制。建立 “救急难 ”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建立 “绿色通道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我县以贯彻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主线,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重点,积极探索 “救急难 ”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方法,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形成政府各部门的高效联动以及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紧密衔 接的工作机制。 “救急难 ”试点顺利进行,并初见成效。 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工作力量不足。虽然今近年来我县各镇(街)都有普遍基层低保救助工作人员,基层工作有很大增加,但落实 “一门受理 ”、 “主动发现 ”等工作,仍显人手不足。 民政局 “救急难 ”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二)跨部门协调难度大。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包括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人社、住建、工会、残联等,虽然成立了 “救急难 ”工作领导小组,但 “大救助 ”格局和意识还没有形成,加之存在部门主义,跨部门工作协调难。目前主要还是民政部门单打独斗。 “救急难 ”工作,关乎民生,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下一步,我县将总结综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 “救急难 ”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模式,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合理确定救助标注、规范救助审批、简化救助实施程序,切实发挥 “救急难 ”兜住民生底线的作用。